曾经亚洲顶尖的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的前世今生
国立中央大学,民国时期的五大名校之一,也是当时亚洲最顶级的学府之一。其拥有多元化的学院、众多的学生和豪华的师资阵容,甚至在当时众名校联合办学的西南联大中也独领风骚,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大学!
了解国立中央大学的前世今生,它不仅是最初的九三学社诞生地,原国立中央大学校门也曾在此矗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全国高校院系的不断调整,国立中央大学逐渐被拆分为了多个大学,它的影响深远,甚至可以在中国许多大学的院系中找到其足迹。
让我们一起探索国立中央大学的历史渊源吧!
甲午战争的失败让中国震动,教育改革和兴办学堂成为清廷变革的重要手段之一。1901年,清政府下令各省督抚推广新式教育,创建大学堂。
1902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在南京选址于明朝国子监旧址创建了三江师范学堂。
1902年,张之洞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横空出世,规模宏大,投资最多,设计最新,堪称清末新式教育中的翘楚。
放眼清末诸多学堂,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和三江师范学堂声名显赫,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是天津大学的前身,而三江师范学堂则是国立中央大学的起源。
三江师范学堂数次易名,直至1928年才最终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02-1906年,三江师范学堂;1906-1911年,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
两江师范学堂碑历经变迁,1911年至1914年停办。1914年至1920年,学校改名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办学方向更加明确。
1920年至1924年,学校升级为国立东南大学,标志着学校的办学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国立东南大学校门历史悠久,曾历经多次更名,从1927年的第四中山大学,到1928年2月的国立江苏大学,再到同年5月16日的国立中央大学,不变的是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
国立中央大学毕业证书,承载着国立中央大学的辉煌历史。作为民国第一学府,国立中央大学以其规模宏大、学科齐全和教授阵容强大的优势,成为民国众多学校中的佼佼者,其毕业证书更是备受赞誉。
国立中央大学教师实力雄厚,年度经费、系科数、学生数等各方面资源超过当时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总和。
尤其在抗战初期,全国大学名校联考统一招生中,国立中央大学更是被三分之二的考生视为首选大学。
尽管当时的时局动荡,大学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在1932年接任后,对学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在他的带领下,后续的校长也不断努力,国立中央大学逐渐成长为一个拥有众多院系和研究机构的超级大学。到了1947年,它拥有7个学院,41个系和23个研究机构。
美术生跨学科深造,学习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地质、心理、气象,丰富知识领域。中文、外文、历史、哲学、俄文专修科,为文学院学子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
农艺、农业经济、农业化学、园艺、畜牧兽医、森林、畜牧兽医专修科,为农学院学生提供更多专业选择。医科、牙科、牙医专修科、护士师资专修科、高级医师检验职业科,为医学院学生提供丰富的医学知识。
电机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航空工程、建筑工程、化学工程,为工学院学生提供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
法律、政策、社会、边政、司法组,为法学院学生提供法律教育。教育、体育、艺术、体育专修科,为师范学院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知识。
国立中央大学是民国时期的一所知名学府,许多医学领域的优秀教师和学者都曾在这里任教。同时,学校还常常邀请各界名流来为学生进行演讲,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1. 国立中央大学名师荟萃,囊括中国文学、西洋文学、艺术、教育心理学、哲学、建筑、土木工程、地理地质、农学、医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
2. 天团讲师强强联手,包括黄侃、王伯亢、胡小石、吴梅、陈中凡、柳诒徵等中国文学大家;吴宓、梅光迪、楼光来等西洋文学名家;徐悲鸿、陈之佛、张大千等艺术巨匠;陈鹤琴、艾伟、厉麟似等教育心理学权威;
汤用彤、孙本文等哲学泰斗;刘敦桢、杨廷宝等建筑大师;茅以升、竺可桢等地理地质专家;梁希等农学领军人物;蔡翘、童第周等医学生物学翘楚;高济宇等化学大家;施士元、赵忠尧等物理学泰斗。
3. 国立中央大学名师如云,包括中国文学的黄侃、王伯亢、胡小石、吴梅、陈中凡、柳诒徵等;西洋文学的吴宓、梅光迪、楼光来等;艺术的徐悲鸿、陈之佛、张大千等;教育心理学的陈鹤琴、艾伟、厉麟似等;
哲学的汤用彤、孙本文等;建筑的刘敦桢、杨廷宝等;土木工程的茅以升等;地理地质的竺可桢、胡焕庸等;农学的梁希等;医学生物学的蔡翘、童第周等;化学的高济宇等;物理学的施士元、赵忠尧等。
4. 国立中央大学讲师阵容强大,囊括中国文学、西洋文学、艺术、教育心理学、哲学、建筑、土木工程、地理地质、农学、医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众多领域,是学术界的耀眼明珠。
5. 天团讲师阵容星光璀璨,包括中国文学的黄侃、王伯亢、胡小石、吴梅、陈中凡、柳诒徵等;西洋文学的吴宓、梅光迪、楼光来等;
艺术的徐悲鸿、陈之佛、张大千等;教育心理学的陈鹤琴、艾伟、厉麟似等;哲学的汤用彤、孙本文等;建筑的刘敦桢、杨廷宝等;土木工程的茅以升等;地理地质的竺可桢、胡焕庸等;
农学的梁希等;医学生物学的蔡翘、童第周等;化学的高济宇等;物理学的施士元、赵忠尧等。
他们是学术界的璀璨明星,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天团讲师传承:国立中央大学的历史演变与院校拆分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后,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多个院校由此诞生,天团讲师们精神传承至今。
原国立中央大学旧址位于南京,后发展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
南京工学院成立后,这些高校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其中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等学院并入外迁,原南京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果树组、桑蚕专修科等也并入了其他学院。
同时,原南京大学的体育系、哲学系、政治系、法律系和经济系等也进行了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