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人,殉国平均年龄才23岁,你死是为了谁?

来源:今洁天下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他们含着金勺出生,有的出身名门望族,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刚考上清华,一个个英武潇洒,前途无量!拥有无数人艳羡的一切,他们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世人眼中还是一个孩子,却撑起了一个民族的天空。

他们年轻有为,却英年早逝。

他们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

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必须无所畏惧,但也无所遁逃…..

1

1932年,9.18事变仅4个月后,中国东三省全部沦陷。为了应对可能全面爆发的中日战争,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了中央航空学校,开始培养第一代飞行员。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这就是每一个学生一进校门就会看见刻在石碑上的校训。

至抗战胜利,中央航校总共有十六期毕业生1700人冲天参战,击落日军敌机超过1200架。谁能想到,这些还是孩子的鲜活面孔,在抗战的8年时间里,一个一个变成墓碑上冰冷的名字,而他们殉国时的平均年龄才只有23岁……

毕业就意味着牺牲,抗战胜利后,照片上他们,一个一个变成了十字架,最后活下来的,只剩下两个人……

2

1936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第一次亮相,四年磨练,一朝冲天!

那一天,南京的飞机场一时间涌进20万观众!中国的第一批空军飞行员要在这里进行第一次公开飞行演练。

六岁的小女孩高友良,挤在人群中,她看着爸爸高志航开着领头的战机,不断变换着队形,威风地飞过南京上空!

年幼的高友良理解不了父亲的职业,只清楚地记得,她儿时与父亲的秘密:爸爸每次飞过自己家的屋顶,都会“表演”特技,他机头压低,然后再抬起机头,呜一下,又飞上去……

其实,飞过她家上空的,何止父亲高志航,还包括刘粹刚、陈怀民等一大批由高志航训练出来的新生代飞行员。

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8月13日,日军以重兵向上海发动进攻。14日,驻防河南的第四驱逐机大队被紧急调往杭州笕桥,未及加油,即遭日机空袭。

大队长高志航在飞机余油不多、气象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毅然率领所属3个中队27架飞机紧急升空抗击。

笕桥空战是中日首次对决,日本人企图将中国空军一举瓦解。

高志航驾驶战机首先击落了一架敌机,这是中国飞行员击落的第一架日军飞机!

整整30分钟激烈战斗,中国空军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中国空军无一损伤。国民政府将8月14日定为空军节。

4

自8.14笕桥空战开始,刚刚才翱翔于蓝天的年轻人,开始折翼、陨落……

8月14日张锡祜驾驶飞机在抗击日寇的途中,失事殉国,时年25岁!

在他牺牲的十二天前,他在给父亲张伯苓的信中写道:

阵中无勇非孝也!

得知儿子死讯后,这位南开大学校长压住失子之痛,说:

我本人出身水师,今老矣,每以不能杀敌报国为恨,而今吾儿为国捐躯可无遗憾了!

3天后的8月17日,闫海文,这个从东北来的,曾在航校校史上创下打地靶满分记录的21岁帅气小伙子,在完成轰炸任务返航时,座机被敌高射炮击中。跳伞时,因风向变化落入日军阵地。

当日本人将他团团包围时,他宁死不肯投降,立即以随身手枪反击,击毙日军5人,击伤数人,大喊着“中国无被俘空军!”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戕殉国,年仅21岁。

闫海文牺牲仅2天后,25岁的沈崇诲选择与战友几乎同样的壮烈,以身殉国……

8月19日,沈崇诲返航时发现大批敌舰,此时,他的飞机出现故障已难以返回基地,只有紧急降落或是跳伞逃生,沈崇诲不愿苟且偷生,决定奋力一搏,他从两千米高空极速冲下,与日本军舰同归于尽,年仅25岁。

沈崇诲就是电影《无问西东》中王力宏饰演角色的原型!他的父亲是当时的大法官、法学家沈家彝。

只有25岁啊,这个刚刚从清华毕业的高材生,为了国家和民族命运,把自己当做最后一颗炮弹,在爆炸声中跟敌人同归于尽。

仅仅几天时间,这些英俊的面孔,这些年轻的生命,一个接一个从蓝天陨落……

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记得,在毕业典礼那天,张锡祜的父亲张伯苓作为家长应邀致辞时说的那番话:

岳飞的母亲以“精忠报国”四字刺之背上,我们做家长的也应该以此四字刺诸诸生之心,如将来为国御侮万一失败,简直就不必再回到家去!

这些有爹也有妈的孩子们,没有回家,也再不可能回家……

3个月后,1937年11月21日,年轻飞行员们的“总教头”高志航在机场遭遇敌机突袭,他跨进座舱准备起飞迎战,但座机发动不了,战友们劝他暂时避一避。

他说:“身为中国空军,怎么能让敌人的飞机飞在头上?”

就在他第3次试图开机之时,密集的炸弹从空中投下,高志航再也没能飞上蓝天,他连同14架飞机消失在一片火海中。

殉国时的高志航,双手还紧紧握着飞机的操纵杆!

这位赫赫有名的中国空军总教头,这位精通三国语言、被世界公认的中国空军最有价值的王牌飞行员、指挥员,牺牲时才刚刚满30岁……

高志航牺牲了,被誉为中国空军“四大金刚”的刘粹刚、乐以琴、李桂丹也全部阵亡……

5

许希麟家的上空,最近经常会有飞机在低空掠过。放暑假在家的她只知道,那是笕桥航校的学生在上课。

刘粹刚是航校二期驱逐科学生,他是辽宁人,日思夜想打回东北去。他的空中射击命中率高达9成,与教官高志航不相上下。

对飞行员来说,死亡来的时候是一瞬间,爱情来的时候也是一瞬间。

他在火车上邂逅了18岁的许希麟,一见钟情无法自拔。如今已无人知道,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他是怎么知道许希麟名字和家庭住址的。回去他就给许希麟写了信:

“初遇城站,获睹芳姿。娟秀温雅,令人堪慕,且似与余曾相识者。车至笕桥,匆促而别,然未识谁家闺秀。如是风姿,意不复见。耿耿此心,望断双眸。”

然后刘粹刚就每天都到许希麟家上空低空飞行,这种撩妹的方式,首先打动了未来的丈母娘,她对女儿说:

“一定是那位姓刘的年轻人,飞得这样低,好猛好险。他还伸出头来跟我打招呼,又做特技给我看,电线震得抖动。我看现在通行男女交往,你就和他通信做个朋友吧。这年轻人,也太执着了。 ”

许希麟此时已是小学校长,已经拒绝过不少男士的求爱,但刘粹刚让她提笔写了第一封回信,两人开始交往。

许希麟的父亲把掌上明珠叫到身边,说:“粹刚这个年轻人的确不错,但他的职业太危险了,你……”

许希麟笑了,拿筷子在父亲的酒杯里沾了酒,写下一行字: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刘粹刚突破了许希麟的心防,许希麟突破了父亲的担忧。三年后,两人喜结连理。

6

齐邦媛被张大飞拥入怀中的那一刻,她已经19岁,在重庆南开中学念书。

张大飞的父亲因为放走不少抗日同志,被日本人在广场上浇油漆烧死。家破人亡的张大飞一个人从辽宁进关,一路颠沛流离之后,被同是辽宁人的齐邦媛一家收留。1937年,18岁的张大飞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航校第十二期学生,后来更是被选为第一批赴美受训的中国飞行员。在这期间,他一直与齐邦媛通信。

在一封信里,张大飞写道:

“前天升空作战搜索敌迹,正前方云缝中,突然出现一架漆了红太阳的飞机!我清清楚楚地看到驾驶舱里那人的脸,一脸的惊恐。我来不及多想,只知若不先开枪,自己就死定了!”

65年后,齐邦媛回忆道:

“不论在信上他是如何倾诉他的矛盾、苦恼和思家之情,在战火燎烧、命如蜉蝣的大时代里,他是所有少女憧憬的那种英雄,是我那样的小女生不敢用私情去‘亵渎’的巨大形象。”

1943年4月的黄昏,一个女孩对齐邦媛说:有人在操场上等她。她出去,看到他从梅林走过来,穿着一件很大的军雨衣。走到一半他忽然站住,说:邦媛,你怎么一年就长这么大、这么好看了呢。

那是她第一次听到他的赞美,那种心情是永远忘不了的。

他说,部队调防在重庆换机,七点半以前要回机场,只想赶来看她一眼。队友的吉普车在校门口等他,他要走了。

她陪他往校门走,走到一半骤雨落下,他拉着她在一道屋檐下站住,把她拢进他全身戎装的大雨衣里,抱着她靠近他的胸膛。隔着军装和皮带,她听见他心跳如鼓。

只有片刻,他松手,说:我必须走了。

1945年,对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胜利的捷报不断传来。齐邦媛等待着张大飞的凯旋。

7

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在贵州晃县的街头徘徊。日军全面侵华,他们想要赶往昆明,但这一路上全是逃难的民众,晃县的旅馆早已家家客满。

林徽因此时已经患了肺病,更不能没有挡风避雨之所。正在发愁,忽然听到一家小旅馆楼上传来小提琴声,拉的是西方的古典音乐。在这样的穷乡僻壤,琴声是一件很难得的事。

林徽因夫妇循声而往,发现拉小提琴的黄栋权,竟然只是个年轻学生。他和其他7个同学一起,也要赶往昆明去航空学校就读。林徽因的三弟林恒,也是航校的学生。于是黄栋权他们让了一间房出来,给林徽因他们住下。

到了昆明,这八名青年认林徽因做了干姐姐。假日他们常在林徽因家里吃饭,在战火暂时不及之处,共度了一段欢乐时光。

1938年2月,梁思成和林徽因作为他们的名誉家长,出席了毕业典礼。典礼上两排大字:

风云际会壮士飞,誓死报国不生还。

8

1937年10月,刘粹刚受命防卫首都领空,许希麟也跟着搬到了南京。这一天日机来袭,刘粹刚升空迎敌,许希麟在阳台上,看到丈夫驾驶的2401号飞机,在最后关头以技巧逆转胜,将追赶他的日机击落。隔天丈夫回来笑着问她:你都听说了。

许希麟说,不,我全看到了。你在天上拼命,我却躲进防空洞,我觉得这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讥讽,我做不到。

开战三个月,刘粹刚已经击落7架敌机,与高志航、李桂丹和乐以琴并称空军四大金刚。但他也写了这样一封信给许希麟:

“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杀身成仁的话,那是尽了我的天职。您时时刻刻要用您最聪慧的脑子与理智,不要愚笨,不要因为我而牺牲一切。您应当创造新生命。我只希望您在人生的旅途中,永远记着遇着了我这么一个人。我的麟,我是永远爱您的。”

两周之后,刘粹刚率队北上支援战斗,因为天气恶劣及缺乏无线电通讯,在山西高平迫降时撞上魁星楼,终年24岁。

刚刚新婚一年的许希麟,永远失去了那个曾天天在她屋顶上打转的年轻人。

旧日的兴奋、浪漫与欢愉,都变成了悲壮的回忆!

许希麟在写给丈夫最后的信中说:

刚,在你固是求仁得仁,已尽了军人天职。
可是我,正日月茫茫,又不知若何度此年华。粹刚,如今你已尽了最后的心力,我决心继你遗志,先从基本教育着手,拿你英武不屈的精神,灌输于未来的青年。

1937年,许希麟在昆明创办粹刚小学。当时,这所小学几乎完全是为了收容空军子弟,她把自己所有的心血,都用来教育和照顾空军子弟。

许希麟,这位坚强的“空战英豪”的妻子,在丈夫牺牲后,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

9

1945年6月,正在武汉大学哲学系就读的齐邦媛,收到哥哥齐振一的来信。信上说5月18日,张大飞在豫南会战中,殉国于河南信阳上空。他留下来一封诀别的信:

“振一: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

请你原谅我对邦媛的感情,既拿不起也未早日放下。我请地勤的周先生在我死后,把邦媛这些年写的信妥当地寄回给她。这八年来,我写的信是唯一可以寄的家书,她的信是我最大的安慰。我似乎看得见她由瘦小女孩长成少女,那天看到她由南开的操场走来,我竟然在惊讶中脱口而出说出心意,我怎么会终于说我爱她呢?

这些年来我们走着多么不同的道路,我这些年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诗书之间,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

我现在休假也去喝酒、去跳舞了,我活了二十六岁,这些人生滋味以前全未尝过。请你委婉劝邦媛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

齐邦媛回到重庆,看到书桌上那个深绿色的军邮袋,两天后才有勇气拆开。里面除了她写给张大飞的一百多封信之外,还有一封从张大飞放在待命室的上装口袋里、已经被翻折过不知多少次、浅蓝已褪色成黄白的信,那是齐邦媛在高三时写给他的:

“你说那天夜里回航,从云堆中出来,蓦地看到月亮又大又亮就在眼前,飞机似乎要撞上去了。如果你真的撞上了月亮,李白都要妒忌你了。”

张大飞牺牲3个月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重庆彻夜狂欢。那是齐邦媛漫长一生所仅见。她跟着哥哥们,也拿着火把上街去庆祝。只是当她走到南开中学的校门口时,那一瞬间突然感到万声俱灭。

两年前,她在这里看着高大帅气的他半跑着上车离去,却彼此不知那是他们今生的最后一面。

她再也不能够忍受推挤的人群,一个人穿过校园回了家。她一面跑一面哭,她受不了这样的庆祝。当年曾被拥入怀中的少女,在昏天暗地的恸哭当中,度过了万人同欢的胜利夜。

齐邦媛后来去了台湾,2005年开始写作《巨流河》,叙述那一段痛彻心扉的家国史。1999年,时年75岁的她第二次回到大陆探亲,在南京紫金山麓的“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山坡上,找到了那块编号为M的石碑。上面有二十个名字,其中之一是她所熟悉的:

“张大飞,上尉,辽宁营口人。1918年生,1945年殉职。”

10

林徽因曾记载:

“前昨日,航空毕业班的几个学生谈,我几乎要哭起来。这些青年叫我一百分的感激同情。天天早上那些热血的人,在我们上空练习速度、驱逐和格斗。底下芸芸众生,吃喝得仍然有些讲究。”

本来空战呈势均力敌之势,后来因为日本将最新式的零式战斗机投入中国战场,瞬间改变了均势。中国空军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只能希望迎头相撞、同归于尽。

然后一个接一个的噩耗就传到了林徽因家里来。第一个是陈桂民,他在后方没有亲属,部队只能把他的遗物寄给名誉家长。林徽因捧着阵亡通知书,泣不成声。

第二个是广东人,叶鹏飞。不久小提琴家黄栋权的遗物也寄到了,他在昆明上空被击落,尸骨无存。

之后更大的打击降临:林徽因的弟弟、航校第十期毕业生林恒,在成都上空阵亡。

当时遇见的那些风华正茂的青年们,一个一个地离去,只剩最后的林耀。林徽因一家为他日夜祈祷,盼他平安。但终于,林耀还是在衡阳保卫战中罹难。自此林徽因一个亲弟弟、八个干弟弟全部殉国,牺牲时平均年龄不到25岁。

在病榻上的林徽因,写下了一首长诗《哭三弟恒》。字字血泪,实际上是写给这一群年轻人的。

“弟弟, 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
“啊 弟弟不要伤心
你已做到你们能做的
别说是谁误了你 是时代无法衡量
中国还要上前 黑夜在等天亮”
……
“你相信,你也做了 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 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 战时你的安全,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 你死是为了谁! ”

11

飞行员陈怀民的妹妹陈难,用一封写给日军妻子的信,用超越国家和民族的大爱,感动了全世界!

1938年4月29日这天,日军出动54架飞机空袭武汉,空战刚开始5分钟,陈怀民就将一架日机击落!

陈怀民成了众矢之的,5架敌机集中火力朝他猛射,敌人的子弹射中了他的胸部。

陈怀民完全有机会跳伞求生,但他选择了与邓世昌勇撞吉野号一样的壮举!陈怀民忍着剧痛拉平飞机,加大油门,倒扣着向上翻转180度,朝着敌机狠狠地撞了上去……

敌机飞行员做梦也没想到,中国的飞行员会杀身成仁。

顷刻间,两架飞机在空中相撞爆炸,黑烟红火,弥漫空中。这一年陈怀民仅22岁

陈怀民牺牲后,母亲哭瞎,未婚妻跳河殉情……

他的妹妹本名叫陈天乐,当得知哥哥战死的消息之后,她把她的名字改了叫做陈难,怀着巨大的悲痛,给日军的妻子美惠子写一封信:

怀民哥坚毅地猛撞高桥的飞机,和高桥同归于尽,这不是发泄他对高桥君的私仇。他和高桥君并没有私人的仇很。他们只是代表两种不同的力量粉碎了他们自己……

由于我强烈的哀伤,我就常常思念到你。想到你的整天在笑中生活的两个孩子,和你此后残缺凄凉的生涯……

如果贵军阀对于中国的残暴行为和强占中国领土的野心一天不停止,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将参加到更猛烈、更强化的斗争中去,即使粉身碎骨,也绝没有一人会屈服……

末了,我告诉你,我家里的父母都非常深切地关怀你,像关怀他们的儿女一般,不带一点怨恨……

陈难 1938年5月31日

两个年轻男子在空中相撞,却在地上催生出这样的一封信,由一个二十岁女子写给另一个陌生的二十岁女子,文字早熟而透彻!

也许也只有在那样的高度,生死的界限才不会清楚得可怕。

这封超越国家和民族大爱的信,被翻译成几国文字,震惊了二战时的整个世界!

为了大地的和平,他们将天空当做陵园,甘洒一腔热血,前赴后继、以身许国!

正如丘吉尔所言:

在人类争战的历史中,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少人,亏欠这么深的恩情!

向这群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壮志凌云的年轻人,

致 敬!

英雄的功勋,与天同在,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