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涛回忆录揭土木系老底,黄维大为不满:他就没当过十八军军长

杨伯涛回忆录曝光土木系秘闻,黄维不满:他未任十八军军长

1948年12月15日夜,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第十二兵团惨遭全军覆没,连兵团司令黄维也在我军的围攻下被俘。

有趣的是,在黄维等人准备乘坦克突围的最后一刻,胡琏还表现出了高尚的风格,他让黄维乘坐了一辆全新的坦克。

“你是国民党的罪人,共产党的功臣。”面对批评,黄维只能苦笑。其实,黄维和杨伯涛都是陈诚的“土木系”成员,过去还是他的老领导,为什么杨伯涛如此不给黄维面子?

原因在于杨伯涛并不是黄维提拔的,而是胡琏一手提拔的。杨伯涛的资历相较于在功德林的国民党军将领,要浅得多,他毕业于黄埔七期,而黄维是黄埔一期,他的老上司胡琏是黄埔四期,十四军军长熊绶春是黄埔三期,甚至连淮海战役期间,与杨伯涛同列十二兵团军长的覃道善也是黄埔四期的。

当年,杨伯涛在黄埔军校(中央军校武汉分校)还未毕业,就被分配到钱大钧的教导第三师担任排长,不久后该师划归18军。

但是,杨伯涛的资历并不足以让他轻易获得上司的尊重。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罗卓英提拔杨伯涛为营长。不久后,胡琏慧眼识珠,杨伯涛因此得以快速升迁,仅用了六年时间就成为18军11师师长,这支部队正是土木系的核心力量。

虽然杨伯涛的晋升速度惊人,但却面临一个军衔问题。实际上,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并非只是职务军衔,而是由职务军衔和铨叙军衔两部分组成。

铨叙军衔的评定不仅看功绩,还要看龄、军职、停年、资历等因素,没有足够的资历很难晋升上将军衔。然而,战争年代的特殊性使得铨叙军衔的体系暂时无法运行。

尽管如此,杨伯涛还是在晋升师长的同时,从步兵中校晋升为陆军少将。这时,职务军衔的作用就凸显出来,让杨伯涛得以挂上与自己职位相符的军衔。

杨伯涛在1943年升任86军参谋长后,就已经是少将军衔了。后来,他升任11师师长,这在土木系人眼中是非常特殊的,因为这表明杨伯涛将成为下一任18军军长。

到了1946年,第十八军改名为整编第11师,胡琏担任师长,而原来的11师则改名为整编11旅,杨伯涛担任旅长。

从时间上来看,杨伯涛深受胡琏的影响,对这位老长官自然心存敬意。然而,1948年7月,杨伯涛接替离队的胡琏,担任整编11师师长。

尽管胡琏早在1947年冬天就被蒋介石提拔为整编十八军军长,虽然他还兼任整编11师师长,但杨伯涛在其中的指挥作用不可忽视。

在后来的回忆录中,杨伯涛详细讲述了他在胡琏麾下的经历,包括在洛阳战役期间,胡琏和他率领整编十八军驰援,期间还忙里偷闲地游览了嵩山少林寺。

1948年9月22日,杨伯涛的军衔晋升至陆军少将,也就是在这个月,国民党军下令正式组建兵团,原来整编十八军的番号被取消,改名为第十二兵团。

按照正常情况,原整编十八军军长胡琏理所当然地担任十二兵团司令,而杨伯涛则顺理成章地接任十八军军长(当时整11师已经改回十八军)。

国民党内部派系复杂,各方势力都想插手。白崇禧坚决反对胡琏担任十二兵团司令,蒋介石无奈之下只能在陈诚的推荐下,让黄维接任。

胡琏因病回了武汉老家,杨伯涛也离开了军队回了原籍。但在组建十二兵团之际,蒋介石还是把胡琏和杨伯涛都叫了回来。

胡琏出任兵团副司令,杨伯涛理所当然地继任十八军军长。1948年9月22日,杨伯涛以步兵中校的身份晋升为陆军少将,这是铨叙军衔的晋升,可能是为他接任十八军军长做铺垫。

当时,国民党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晋升军衔,包括后来在淮海战场上的李弥、邱清泉等人。而晋升陆军少将的人更多,有486人,大多数都是因为抗战时期停止铨叙没能晋升军衔的人。

杨伯涛在这次大规模的晋升中显得更默默无闻些。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类似杨伯涛这样以步兵中校晋升陆军少将的人,还有五个人。

不管如何,等到老上司胡琏走后,杨伯涛继任十八军军长基本上是板上钉钉,而且级别上也绝对够格。应该说当时蒋介石为了打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决战,确实是下足了功夫。

据杨伯涛回忆,他曾自称十八军少将军长。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问题在于,杨伯涛是否真的担任过十八军军长?杨伯涛被俘时身穿少将军装,按照军衔级别,是完全符合规定的。

但是,别忘了,当时国民党的军长大部分都是中将军衔。比如同属于十二兵团的85军军长吴绍周、覃道善以及14军军长熊绶春都是中将军衔。

按照规定,杨伯涛的军衔已经是陆军少将,完全可以挂上中将军长的肩章,但是为什么他始终都是一个少将军长呢?

原因也很简单,他没有正式的任命书。胡琏升任兵团副司令后,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兼任着十八军军长职务,但实际上杨伯涛只是一个副军长,只是因为胡琏不在,所以杨伯涛以副军长的身份代行军长职务,负责十八军的指挥。

尽管杨伯涛以陆军少将的军衔可以挂高一级的中将肩章,但他没有蒋介石的正式任命书,因此肩章只能挂少将军衔。

这也说明,即使是职务军衔,也不是随便挂的。杨伯涛被俘时也自称是十八军少将军长,这说明他直到双堆集战役被俘,也没有接到正式的任命。

杨伯涛在战后积极进行自我改造,不仅在抗美援朝期间为志愿军的作战提供了宝贵意见,还写下了数十万言的回忆录,揭示了他在“土木系”时期的秘密,其中包括他和胡琏在洛阳战役期间游览嵩山少林寺的故事。

据说杨伯涛还把这个故事告诉了邱行湘,令邱行湘大怒。然而,这却让黄维感到不满,他认为杨伯涛在《陈诚军事集团纪要》中的夸张过度,并专门撰文批驳他,称他只是一个副军长。

在双堆集战役结束前,黄维曾口头任命杨伯涛为十八军代军长,并在次日发电给南京请求正式任命他为十八军军长。

尽管黄维在电文中称赞杨伯涛在战役中的表现,但他同时也反映了时任国民党军14军军长熊绶春作战不利的情况。

事实上,熊绶春确实在双堆集战役末期有过起义的想法,但最终被胡琏察觉,导致兵败身死。杨伯涛早在十二兵团进击蒙城时就察觉到我军的不对劲儿,他根据以前的经验,认为我军是想吃掉十二兵团,因此曾向黄维示警。

黄维虽然一开始采纳了杨伯涛的建议,但后来又仓促下令北进,导致我军诱敌深入,直到陷入双堆集死地。这也难怪杨伯涛后来对黄维大骂。

黄维给南京的电文没有得到回复,因此杨伯涛直至被俘仍然挂着少将军衔,而且他也没有正式担任十八军军长,只是代理军长。

现在大家都来到了功德林,再怎么争执都没用。黄维之所以要和杨伯涛争论这件不重要的小事,是因为他对于杨伯涛在文章中揭露陈诚“土木系”的事情感到不满,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