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俄国兴亡录

作者:九万天兵

上:大帝、农奴、哥萨克骑兵

引子I:

公元1584年3月28日凌晨,俄国第一任沙皇伊凡四世奄奄一息,饱受中风折磨的他,已经陷入昏迷,睡梦中,他仿佛看到了太子伊万年轻、英俊的面庞。三年前,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伊凡四世,绰号伊凡雷帝,生于1530年,他的爷爷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大帝,伊凡大帝。尽管如此,伊凡四世的出身却很不幸,他自幼父母双亡,很小的时候就要独自面对残酷的宫廷斗争,这也养成了伊凡果敢狠毒的性格。

伊凡的一生就是一部斗争史,他对外开疆拓土,把土地上的农民变成农奴,对内排除异己、血腥镇压,太子伊万多次劝阻他减少杀戮,但暴君雷帝怎能被轻易劝阻?这也为日后杀子埋下了伏笔。

在人生的弥留之际,伊凡肯定是后悔了,因为他用暴力和血腥建立的帝国只能由那个智力低下的小儿子来继承了,没有了强势的皇帝,帝国又能维系多长时间呢?果不其然,伊凡死后15年,俄国留里克王朝灭亡。

引子II:

公元1697年,化名米哈伊洛夫的沙皇彼得一世随使团出访西欧,这一次“微服出巡”的经历让彼得目瞪口呆,已经开启了大航海和科学革命的西欧不仅在经济、科学上进入了现代化,更让彼得觉得不能容忍的是“文明程度”的代差。

当时的俄国人还处于“半兽人”的状态,很多贵族还和牲口住在一个大房子里,使团刚到酒店就用火枪把墙壁上的绘画打成了筛子。在那些拄着文明杖的西欧绅士面前,彼得觉得自己简直就是野蛮人。

回到俄国的彼得就开始了全面改革,从语言、文化到军事、科技,全方位学习西欧,彼得大帝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关键转折点,他强行把俄国纳入到一个新的轨道里,一个日益强大的俄罗斯帝国呼之欲出,为此彼得要动员可以动员的一切力量来为国家服务,无论是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还是尚处于游离状态的哥萨克骑兵……

写这么两个引子故事,是因为我们要理解俄国历史,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个是俄国人一直都有“好沙皇”的执念,所以,“大帝”对于俄国历史往往都有着转折性作用;第二点是农奴制,一部俄国史可以说就是一个扩张史,也是一部农民起义史,而它们的根源都是农奴制,而制度本身的低效率又把俄国死死的钉在了落后文明的轨道上。

一、从瓦良格说起

1899年,俄国第一艘巡洋舰瓦良格号下水,六年后,瓦良格号在日俄战争中沉没于日本仁川。

2002年,我国大连港迎来了久违的客人: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这是一艘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未建成的航母,后来被改造成我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今天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旗舰是一艘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它的代号也是瓦良格。

瓦良格号,沉没于日本仁川

上面三个事情的共同点就是:瓦良格,要了解俄国史,就得先从瓦良格说起。

瓦良格这个名字的本意是“商人”,主要指的就是公元9世纪在今天乌克兰首都基辅建立“基辅罗斯公国”的北方商人。

当时这些北方商人主要是波罗的海沿岸的瑞典人,他们还有一个更为大众所知的名字:维京海盗。这帮海盗沿着欧洲的海岸线大肆劫掠,抢了东西就得销赃吧,把东西卖给谁呢?当时地球上最富庶的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就成为了首选。

红色是维京海盗分布区域,这些人亦商亦盗,黄色是战斗地点,黑色的线是贸易通路

但问题来了,如果要从陆地上去君士坦丁堡,就要穿越整个中欧达到威尼斯,然后才能坐船穿越地中海去君士坦丁堡,路线太长、中间商太多,所以贸易风险很大。

于是他们就想着往东边走,然后再南下,看能不能趟出来一条路。别说还真让他们找到一条通过黑海到达君士坦丁堡的路线,于是一条贸易通道就建立了,但抢来的赃物毕竟单品规模太小嘛,后来波罗的海的琥珀就成了大宗出口商品,所以这条贸易通道又被称为“琥珀之路”,也有人叫它“瓦希商道”,意思是瓦良格人到希腊人的商道,有点儿咱们丝绸之路的意思了。

多说一句,直到今天,波罗的海的海漂料依然是琥珀蜜蜡里的一个品种,在我们国家也能买得到。

走瓦希商道的人多了,慢慢地就有一些瓦良格人在沿途定居了下来,他们还在第聂伯河沿岸的城市“基辅”建立了一个城邦制国家,这就是“基辅罗斯公国”,并给当地土著民族取了个名字叫斯拉夫人,英文是Slave,也就是“奴隶”的意思。

不过瓦良格人也并没有把斯拉夫人完全当成奴隶来用,更多的关系是保护和纳贡,也就是要求当地人上交一定比例的毛皮、蜂蜜等农作物,换取瓦良格人的保护。

不过毕竟外来人口太少,很快这些瓦良格人就被当地的斯拉夫人给同化了,所以后世都会把基辅罗斯公国认为是斯拉夫民族建立的国家。

所以,基辅罗斯公国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帝国,充其量只是很多个商业城邦结成的同盟,而什么样的体制就会有什么样的结局,这种松散的组织架构在经历几代人之后就土崩瓦解了,公国分裂成为很多个独立的小国家,当时的莫斯科还根本就数不上号,只是国家东边边陲的一个“苦寒之地”。

二、蒙古和莫斯科大公国

你可能会问一个问题,作为东斯拉夫民族的俄罗斯人,为什么它的发源地是在北边的“苦寒之地”莫斯科,而不是早已经建国的基辅呢?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如果让你选择一块地方建国,你会选择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是茂密的森林呢?基辅这边面对的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而莫斯科那边是茂密的森林。

无数的历史都告诉了我们,如果一个国家的地势太平的话,那么它的国运就不会太平。13世纪之前的基辅罗斯公国还能搞定草原上松散的游牧部落,但从1206年开始局势变了,因为成吉思汗把蒙古到中亚的草原上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全部纳入到了蒙古帝国的版图内。

可以想象的是,一盘散沙的基辅罗斯公国面对着史上最强大的蒙古骑兵时,地势平坦、毫无天险可守的他们,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抵抗力,仅仅是象征性的反抗了一下就投降了。蒙古军队兵不血刃地推平了基辅罗斯,一部分老百姓留了下来,臣服于蒙古人的统治,这些就是乌克兰民族的前身;有些人向西北方向逃去,并和西边的波兰人逐渐融合,就是现在的立陶宛人;还有一些人向东北方向逃去,目的地就是“苦寒之地”莫斯科,这就是后来的俄罗斯民族了

莫斯科能成为后来俄罗斯人的“龙兴之地”,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地理环境,这里周边都是森林、沼泽和河流,整个莫斯科就像是在森林里凿了个洞一样的世外桃源,而且这里远离外族,受到战争的影响要小的多,所以大量的斯拉夫人拖家带口的跑到了莫斯科。

就这样,莫斯科一直持续了上百年的人口净流入,而人口是发展的必要因素。很快,莫斯科就从一个“苦寒之地”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20多万人口的欧洲大都市。但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莫斯科公国还只是蒙古人统治下的众多诸侯国中的一个,他们想要崛起,必须要先跨国蒙古人这一关。

三、金帐汗国的代理人

由于元朝只有短短几十年的缘故,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蒙古的国运也就只有这么短,其实并不是这样。成吉思汗把他的子孙分封在了他征服过的不同的地方,元朝只是其中的一个国家,在东欧和中亚也有一个儿子在管理一个分公司,这就是金帐汗国,而莫斯科公国正在金帐汗国的统治范围内。

蒙古人对外征服的逻辑大致是这样:战场上打赢之后,再屠城,完成肉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征服,之后再扶持当地的代理人上台,蒙古大汗就在代理人的背后遥控指挥。之所以用代理人模式,原因也好解释,因为蒙古的国土面积实在是太大了,不用“代理人模式”根本玩不转。

当时金帐汗国在东欧任命了好几个代理人来治理各个公国,莫斯科公国是其中之一。那么为啥莫斯科公国最后能从中脱颖而出,征服整个东欧呢?答案也特别简单,莫斯科大公和金帐汗国的大汗是老铁,而维系他们老铁关系的唯一因素就是:钱。

靠着源源不断地给大汗和大汗的亲信们送钱,莫斯科大公逐渐得到了金帐汗国的支持,他们开始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到了伊凡三世当大公的时候,莫斯科公国接连吞并了周边的诺夫哥罗德、特维尔等几个公国,这就有点像秦国把六国都灭了,那么周天子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到了这时候,谁都看出来伊凡三世下一步要干什么了。

在整个俄国历史上,能够被称为“大帝”的,除了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以外,如果说非得再加上一个,那么一定就是伊凡三世了。伊凡大帝最伟大的贡献就是统一了整个俄罗斯,并且灭掉了统治俄国人两百多年的金帐汗国,俄国历史就此开启新的一页。

值得一提的是,伊凡三世已经让臣民称呼他为“凯撒”了,意思就是罗马人的皇帝,这是因为俄国人都是从基辅跑过来的嘛,而基辅罗斯公国由于和东罗马帝国挨的很近,受到东罗马文化影响很大,所以当地人也就沿用了东罗马的叫法,不过真正登基成为凯撒的却是文章开头说到的伊凡雷帝。

四、伊凡改革和农奴制度

虽说伊凡三世已经为家族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是当时皇帝的权力其实并不大,国家实权实际上掌握在波雅儿杜马手里,也就是大贵族,国家事务都必须和大贵族们商量,皇帝做不了主,不过很快他们就被伊凡雷帝给摆平了。

伊凡雷帝摆平大贵族的手段简单来说就是“萝卜加大棒”,一面给大贵族送礼,一面培养效忠自己的小贵族,让他们来对抗大贵族。

伊凡给大贵族们送的“礼物”就是:农奴。

在古代社会,一个自由的农民很容易就会变成佃农或者农奴。这是因为农业技术欠发达,比如今年种下去1斤种子,明年只能收获2斤粮食,这2斤粮食除了上缴税赋、家里吃饭、还要留下来1斤作为来年的种子,相信你也看出来了,这个农业循环不仅没有任何“劳动剩余”,而且完全抵抗不了风险,比如家人生个病、遇上点天灾之类的情况,粮食一旦歉收,就只能卖地或者卖身才能维持生计了,也就是去帮大贵族种地。

如果只是没有自己的土地,还不能算作是农奴,充其量也就是佃户,真正把农民变成农奴的手段是:禁止人口流动,也就是禁止农民离开地主的土地。伊凡的礼物就是在法律上禁止了农民离开土地。

事实上,农奴这个制度在古代欧洲很常见,西欧叫做采邑制,实际上就是佃农和农奴的混合形式。但是在14世纪黑死病大流行之后,人口锐减三分之一,劳动力不足,西欧的国家纷纷废除了农奴制度,给农民分土地,释放劳动积极性。

但是东欧在黑死病之后,却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尤其是俄国,历代沙皇为了笼络贵族,不断地强化农奴制度,尤其是《1649年法典》的颁布,从法律上规定了“一日为奴、终身为奴”,只要出身时是农奴,整个人生就再没有任何逆袭的可能了。

那么你可能要问了,在《1649年法典》颁布之前,农奴有人生逆袭的可能吗?答案是:有,那就是逃跑,跑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去,这一跑,就跑出来一个“哥萨克”。

五、哥萨克骑兵

哥萨克这个词的本意是自由的、没有固定职业和土地的人,简称“街溜子”,这是一帮为了逃脱农奴制或者是躲避战乱,逃难到偏远地区的人。

如果你熟悉俄国地理环境的话,就能大概猜出来这些人会逃往哪个方向,往北边肯定不行,那边是瑞典人的地盘;西边也不行,波兰搞的农奴制比起俄国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东边呢?翻越乌拉尔山之后就是西伯利亚了,那里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显然也不是个好去处。于是,只剩下了一个选择:南俄草原

南俄草原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人烟稀少,逃跑的哥萨克们躲在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还真不容易被地主抓回去,最重要的是这里有水、有草、有动物,能活下去。

哥萨克人过的是渔猎生活,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方式了,所以这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方式注定没法养活太多的人,要不然人类也不会从渔猎转向农耕。现有的资源养不活这么多人怎么办呢?那就出去抢吧,于是哥萨克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副业就是:劫道,他们的目标是草原上往来的客商、牧民、贵族商队等等。

能干劫道这种营生的一定不是善茬,首先你必须能打得过别人吧,所以这也造就了哥萨克骑兵能征善战的特点,并被当做了传统保留到了现在。

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后来的哥萨克内部也发生了分裂,一部分人继续过着原始的渔猎劫道的生活,这些人后来多次成为俄国农民起义的领袖,俄国历史上最大规模起义的领袖普加乔夫就是顿河流域的哥萨克人;还有一些哥萨克人就被贵族和沙皇收买了,有的成了帝国开疆扩土的前锋部队,有的被编入警察系统维持治安,值得一提的是,到了1918年,正是一支负责保卫沙皇的哥萨克警察部队“反水”,最终导致沙皇退位,苏维埃政权建立。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俄罗斯帝国的边陲,有这么一群游离在皇权体系之外的武装力量,如果你是沙皇,你能忍吗?当然不能,但是也没办法,因为没有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正规军是无法剿灭游击队的。不过哥萨克人的好日子也快要到头了,因为那个建立俄罗斯帝国的沙皇就要登场了,他就是:彼得大帝。

六、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是一个改变了俄国历史走向的人,在他之前的俄国,一般叫沙皇俄国,他之后叫俄罗斯帝国,可见彼得大帝的重要性。

事实上,在彼得大帝登基时,他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国内有两股势力,一个是传统大贵族,另一个是教会,他们这两拨人不仅占了大量的土地,养了全国一小半的农奴,而且贵族还垄断了俄国的官僚机构,这是因为当时的俄国搞的是门阀制度,贵族家的孩子不用考试就能当官,这些人没几个认字的,更别说处理政务和领兵打仗了。教会这边统治了俄国人的精神世界,我们要知道,那个年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是围绕教会展开的,吃喝拉撒睡都是有一套宗教仪式的,老百姓那是非常迷信,教会说啥就是啥。

如果一个国家到处都是特权阶层,它最大弊端就是:不思进取,因为如果我出身就是个贵族,手底下有一大堆农奴帮我种地,我啥都不用干就能过的很滋润了,为啥还要去开工厂、办教育、投实业,不仅风险大,而且未必能比农奴种地赚的多,根本没这个必要嘛。

除了国内问题,更让彼得失望的是,对比当时的西欧国家,俄国实在是太落后了。当时的西欧早已开启了大航海时代,远洋贸易那是搞得不亦乐乎,美洲的白银、蔗糖,非洲的奴隶,亚洲的香料和丝绸这些商品已经在一个全球贸易网里循环了一百多年了,而俄国呢,还是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家,在这个贸易网里还只能参与一些初级农产品的交换。简单来说,当时的俄国至少落后了西欧两百年。

如果彼得能任由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那么他也不会被称为大帝了。

七、改革和扩张

彼得大帝要改革了。你可能会觉得改革的对象会直指大贵族,然后打土豪分田地,从此老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在看待历史上任何改革的时候,千万不能用现代人的角度去分析,而是要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思考问题。

彼得大帝改革的对象是农民,也就是向农民征收人头税,用现代财务术语来说叫作直接税,彼得用重税的方式极大的扩充了俄国的财政收入,我说个数据你感受一下:1680年俄国财政收入是146万卢布,到了彼得执政末期的1724年,财政收入提高了5.8倍,达到了852万卢布,其中一大半是来自直接税。

重税不仅提高了财政收入,还带来了一个更重要的结果,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农奴,道理也很简单,税收太重,而农民种地的不确定性非常大,总会遇到些大灾大旱,但税收却是确定的,于是农民一旦交不起税就只能卖地卖身、变成农奴了。这些农奴就是彼得大帝赠送给贵族的礼物,为的就是要获取大贵族对改革的支持。说个数据你感受一下,在彼得执政的末期,除了彼得堡以外的地区,54%的农民是农奴。

说到这里,你可能理解了为什么俄国人对土地有近乎贪婪的欲望?原因就是寒冷的地理环境和农奴制的低效率,让俄国人无法通过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亩产量,那么获取更多的土地并把土地上的人变成农奴就是沙皇和贵族最大的目的了。这就是俄国人痴迷于土地扩张的底层逻辑。

随着彼得改革把西方工业引入到了俄国,农奴们除了种地以外,有了一个新去处,这就是工厂。从这时候开始,陆续有农民进入工厂,不过你别觉得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工人阶级,事实上他们的生活更惨,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6个小时都是家常便饭。

所以看到这里你肯定明白了,我们在教科书上学到的,彼得全面西化的改革,比如兴办教育、开办工厂、征兵制度、一子继承制、官僚体制改革等等等等,这些改革的底层逻辑就是高税收和大贵族的支持。

彼得改革让俄国的国家机器开足马力向前冲,他们也终于从一个内陆国家变身成为拥有北方出海口的海洋国家,俄国也开始有新型工厂,有了海军,有了一套现代化的官僚体制,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农奴制基础上的,代价就是俄国社会割裂的非常严重,上层是西化的贵族,他们说法语、德语,甚至连俄语都不会说,而底层是苦难的农奴。

这种社会结构注定会出问题,农民起义在17、18世纪的俄国真是司空见惯,基本是三天一个小起义、五天一个大起义,比较著名的是发生在1773年的普加乔夫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声势很大,但很快也被镇压了,因为起义军碰上的是俄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

八、叶卡捷琳娜大帝和起义

在彼得大帝死后,俄国皇室又陷入到了继承人危机里,三十多年里换了六个沙皇,这个时期在俄国历史上也叫“宫廷政变期”。直到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杀了自己的沙皇丈夫彼得三世,并在大贵族的支持下登基成为女皇。

女皇早期的统治被称为“开明专制”,当时的女皇频繁的和法国思想启蒙家们互通信件,比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学习欧洲最先进的治国思想。事实上,女皇学这些只是她维护自己统治的手段而已,经常是断章取义的挑一些有利于自己的观点。

我们要知道,如果女皇的政权是来自大贵族的支持,那么她执政的底层逻辑一定是维护大贵族的利益。同时,俄国沙皇自己本身就是全国最大的大贵族,皇家占的土地和农奴也是贵族里最多的。

在叶卡捷琳娜时代,贵族获得的特权和利益都是史无前例的,所以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俄国历史上的“贵族黄金时代”

那个时候贵族对农奴的压迫实在是太狠了,农奴们不仅要干活,而且如果一不小心得罪了贵族老爷,就会挨一顿鞭子,一不小心就打死了,就算没打死,贵族也可以随便的就把农奴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与死无异。而无论是打死还是流放,贵族老爷都可以自行决定,俄国政府压根不管。

农奴被压迫得太厉害了,就会发生农民起义,沙皇俄国的历史基本就是一部农民起义史,在农奴制行将崩溃的1860年代,一年之内有记载的农民起义竟然可以多达一千多次,平均一天3次起义,你感受一下这个数据吧,简直高的离谱。

但是,面对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和大贵族,几乎没有农民起义能掀起大的波浪,很多历史书里说,农民起义最终动摇了俄国的农奴制,这个说法其实是很片面的,真正瓦解了农奴制根基的是:社会经济形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当工厂雇佣一名工人的成本远低于地主养一个农奴的成本时,农奴制必然会瓦解。

九、“好沙皇”的执念

比较有意思的是,由于俄国人很认可“好沙皇”这个理念,所以很多农民起义领袖都会自称自己是某个已过世的沙皇,这有点像把清朝折腾了一百多年的明朝朱三太子。比如,普加乔夫打出的旗号就是彼得三世,也就是叶卡捷琳娜的死鬼老公,女皇肯定知道是假的嘛,因为她老公就是她亲手做掉的。更有意思的是,女皇在位的几十年,先后有十几个农民起义领袖自称是她老公的。

那么为什么俄国人会有“好沙皇”的执念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俄国人在历史上已经习惯于生活在皇权之下。

任何一种制度都是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所决定的。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俄国人生活下的土地都是非常贫瘠的,自公元9世纪到15世纪,俄国粮食的产量通常在300-500公斤/公顷,你可以感受一下今天的数字,2020年我国粮食公顷产量大约在5800公斤左右。更重要的是不仅粮食产量少,而且粮食投产比也低的可怜,大概在1:2左右,也就是一斤种子只能收获两斤粮食,同时代西欧的粮食投产比已经可以做到1比6了。

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老百姓们抱团取暖就成为了一个必然选择,所以在俄罗斯和东斯拉夫人的土地上,各种集体经济的村社制度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了,这些形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字,例如米尔、维尔福、黑乡,还有我们最熟悉的农村公社。这种文化甚至影响到了边陲地区的哥萨克人,在他们的集体里,打到的猎物和抢来的战利品都是要在集体内平均分配的,妥妥的“共产”思想。

正是这种村社文化和集体意识,造就了民族意识里对集体的依附,“村民”要对“村长”绝对服从,时刻维护村子的利益,有时候哪怕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对沙皇和国家权威的服从。

俄国老百姓认为,必须要有一个“好沙皇”才能带领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甚至无法想象如果哪一天沙皇不在了,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直到1918年,俄国人惊讶的发现,他们或许不再需要沙皇了,因为布尔什维克人为他们带来了苏维埃……

下:革命、流放、布尔什维克

引子I:向巴黎进军

公元1814年3月30日上午9时,一支年轻帅气的皇家青年卫队浩浩荡荡的开进了法国首都巴黎,这是保卫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部队,队伍的士兵都是万里挑一,清一色的俄国年轻贵族军官,而且个个都是身高体壮、英俊非凡。

谢尔盖·沃尔孔斯基正是其中的一员,如果不是因为十一年之后他参加的那个轰动全国的“大事件”,历史肯定不会记录下他这样一个普通军官的名字。

沃尔孔斯基受贵族教育长大,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对于巴黎,他早已心向往之,但当他真正踏入巴黎城内时,这里的繁华和文明还是让他吓了一大跳。

他在这里学会了怎么喝红酒,改掉了用手抓面包的“不文明”行为,还在巴黎女人那里学会避孕套的使用,不过更重要的是,包括沃尔孔斯基在内的很多俄国的青年军官加入了各种政党组织,在那里,他们切身体会到了现代民主政治,并对沙皇的专制统治心生了厌恶。

十一年后,这些贵族军官发动了一场震惊全国的起义,事实上,整个俄国史就是一部起义史,但这次起义不同于以往,因为他们要推翻的是:沙皇体制。

引子II:列夫·托尔斯泰

公元1861年,年逾古稀的沃尔孔斯基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旅行,在这里他遇到了年轻的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一直是沃尔孔斯基的信徒,他羡慕这些革命者在几十年前干下的“大事业”,同时也敬佩他们哪怕流放数十年依然不改革命初衷。

沃尔孔斯基把自己和革命战友的故事向托尔斯泰娓娓道来,在说到被流放的那段经历时,沃尔孔斯基说到:我理解沙皇尼古拉为什么把我们这些人流放,我和他从小就认识,一起长大,是很好的朋友,但是我背叛了他,不,实际上他还是我的朋友,我要推翻的是俄国的腐朽制度,我爱我的祖国,我愿意为她付出一切。

托尔斯泰决心把沃尔孔斯基和他的战友们的故事写成一部小说,经过几年的写作,这部小说得以问世,这就是:《战争与和平》。

一、从拿破仑说起

历史有的时候很神奇,看似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之间实际上却有着致命性的关联,比如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的“俄法战争”不仅葬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而且为俄国送去了革命的火种,间接导致了俄国的十二月党人起义。

事情是这样的,自从法国大革命把国王路易十六给绞死之后,欧洲的各个君主国就看法国不顺眼了,这些国王们整天瑟瑟发抖,如果不把法国摆平了,自己的王位还坐得稳吗?

于是,以当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为首,普鲁士、奥地利这些国家组成了一个“反法同盟联军”,一心要把法国革命给颠覆掉,可惜他们遇到了拿破仑。拿破仑凭借他先进的军事战略和制度设计,成功把反法同盟给击溃了,并且还一举征服了半个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陆权国家,矛头直指海洋霸主英国。

为了孤立海岛国家英国,拿破仑搞了个“大陆封锁政策”,也就是不准欧洲大陆国家跟英国人搞贸易,这样就把英国给锁死在小岛上了。事实上,封锁政策执行的前几年,效果是很差的,甚至英国的贸易额还略有增长,原因就是篱笆墙有缺口,这个缺口就是俄国,大量的英国商品通过俄国海岸线登陆,再销往欧洲腹地,这就让拿破仑的封锁政策成了一纸空谈。

事实上,一开始俄国确实按照拿破仑的要求搞过一段时间的封锁,但这种封锁明显是违背经济学原理的,俄国很快就出了问题,先是财政收入锐减、商品价格猛涨、卢布暴跌,再封下去啊,英国没崩,俄国就要先崩了,所以,俄国不得已解除了对英国的封锁。

拿破仑何许人也,他可忍不了这事儿,于是率军大举进攻俄国,希望可以快速打几个漂亮仗,把俄国打回封锁的状态。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很清楚拿破仑的战略就是求一个“快”字,那么他就反其道而行之,使出一个“拖字诀”,也就是,不打、不降、不谈判,而且还搞起了坚壁清野,法军路线上的所有城市建筑、粮草辎重全部被俄国人先烧掉了,看你法国人在天寒地冻的俄国能扛几天。

果不其然,到了年底,法军在冰天雪地的俄国很快就扛不住了,法军溃败,俄国大胜,于是俄国教科书把截止到这时的战争叫作“沙俄1812年卫国战争”,但实际上战争还远没结束,沙皇趁热打铁,重新拉拢了反法同盟,趁势攻占了巴黎,逼迫拿破仑投降,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就此灭亡,这样才有了文章开头说的,沙皇的贵族青年卫队开进巴黎的场面。

问题就出在这几千名贵族青年卫队身上,这些“高富帅”在巴黎接受了革命的思想,比如:人生而平等、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等等,回国之后他们创建了很多秘密组织,宗旨就是推翻沙皇统治,废除农奴制,建立民主国家,但是,他们还要一个能起事的机会,这一等,就是十一年。

二、十二月党人起义

公元1825年12月,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去世,由于无嗣皇位空缺,这在十二月党人看来真是天赐良机,他们迅速发动了武装起义,夺取俄国政权。可惜起义计划事先败露了,亚历山大的弟弟尼古拉一世提前登基,并在起义军集结的彼得堡枢密院广场安排上了大炮,结果可想而知,广场上留下了一千多具革命者的尸体,而大部分十二月党人被捕了。

十二月党人起义

因为这次革命发生在十二月,所以又被叫做十二月党人起义,这次起义跟俄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事实上,俄国因为搞了太长时间的农奴制,农民起义简直是家常便饭,但始终脱离不了“好沙皇”的起义纲领,也就是推翻一个坏沙皇再立一个好沙皇。但是,十二月党人的革命是要彻底推翻沙皇统治,也就是干脆连这个沙皇制度也不要了,十二月党人起义是后来俄国革命的起点。

这些革命党员几乎都是贵族出身,有些还是皇亲国戚,甚至文章开头提到的沃尔孔斯基家族还是俄国历史最悠久的贵族,他本人还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发小,所以当他们犯了事儿之后,自然有一大堆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跑到沙皇面前声泪俱下的替他们求情,说一些比如他们只是一时糊涂啊、灵魂被恶魔附了体之类的话。

对于刚刚上台的尼古拉一世来说,他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绝,因为我说过,俄国沙皇的权力虽然大,但是统治的基础是大贵族共治天下,所以尼古拉法外开恩,宣布只要十二月党人但凡有一点改过的态度,表示效忠沙皇,就可以得到从轻发落。

最终有5名党领袖被判处了车裂,有点类似五马分尸,行刑之前又在家人的恳求下,改判了绞刑,而大部分核心成员被判处流放西伯利亚。

三、流放是政治需要

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流放这种刑罚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当下的需要。

比如在宋明两朝,为了扩充军队,很多犯人会被刺配充军;但到了清朝,由于满清的八旗军制不太需要犯人充军,但是边疆太大了,需要内地人过去开荒,再加上满清还保留了一些原始的奴隶制,于是清朝的流放制度就是把犯人发配到边疆为奴,一般是种地或者当差役,这些相信你在很多古装剧里都看过。

英国也搞过一百多年的海外流放,主要发生在18世纪,当时工业革命之后有大量的手工业者被机器替代了,沦落成了街溜子,没有了生计也就只能搞些小偷小摸的事情,这些人多了,社会治安很难治理。英国政府为了维持治安,就把大量的犯人流放到了海外,最开始是放到北美洲,但后来美国独立了,再流放过去肯定就不合适了,于是,英国就选了一个新的目的地: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最早的经济就是这些囚徒给搞起来的,主要是养羊,然后把羊毛运回英国织成布匹再销往全世界。后来澳洲发现了金矿,墨尔本以前就叫“新金山”,吸引来了大量的淘金者跑过去,慢慢这些人占据了大多数,他们就反对英国政府把囚犯流放到自己家门口,流放制度就此终结。

四、流放西伯利亚

俄国的流放制度也是为沙皇统治服务的。

流放目的地主要是西伯利亚,这个地方天寒地冻、人烟稀少,而且到处是原始森林,进来了就根本别想跑出去,所以这里也被叫作“没有围墙的监狱”。最早被沙皇流放的人主要是囚犯,比如街溜子、抢劫犯、小偷、妓女等等,后来由于农奴制搞的太狠了,整天发生农民起义,被捕的农民也会被流放,不过这时候的流放规模都很小。

西伯利亚,没有围墙的监狱

真正开启大规模流放西伯利亚的底层逻辑是:经济形式改变了政治需要。

这话要从俄国人对于向西伯利亚扩张的原因说起,最早的扩张兴趣是毛皮,也就是野林子里的貂、狐狸、麋鹿、北极熊这些野兽的皮,俄国人征服一块地方之后,就会强迫当地人每年上缴几张毛皮充当人头税,再把这些毛皮卖给西欧和东罗马的贵族王爷们。这些“软黄金”的出口数量极其巨大,我说个数据你感受一下:17世纪的70年代,光是捕获的貂就高达700多万只。这些珍贵毛皮的出口一度长期占到了俄国GDP的30%以上。

但是,在老林子里捕野兽可不是随便是个人就能干的,也就是说,毛皮生意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没有那么大,所以,只需要在扩张的沿途市镇里填充一些俄国人,保证人数优势就可以了。

经济的变化发生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俄国在西伯利亚陆续发现了大量的矿产,采矿这个事儿就跟捕野兽不一样了,它需要大量的人力,那么问题来了,有哪个俄国农民愿意跑到“苦寒之地”西伯利亚去当矿工呢?

既然没人愿意去,那么就弄些囚犯过去吧,但问题是,流放本身也是个重罪啊,哪来这么多犯重罪的囚犯呢?没事儿,法律可以改嘛,于是叶卡捷琳娜大笔一挥,以后但凡是犯了罪,甭管是小偷小摸、还是徇私舞弊,一律流放到西伯利亚的矿厂做苦役。

怎么?人数还不够吗,那就再出台一个法令,地主可以不经审判把自己的农奴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从这时候起,农奴只要做了一丁点让地主不开心的事情,立刻就会被流放,沙皇政府根本不管。

五、悲惨世界

被流放的犯人通常先被押送到喀山集合,然后沿着伏尔加河、卡玛河乘船来到叶卡捷琳娜堡,再从这里到达秋明,正式进入西伯利亚,全程几千公里,都是步行走下来。一路上设有很多中转监狱,勉强把它们叫作驿站吧,犯人们可以在驿站里得到简单的休息,不过环境也是非常差,之前看到了一个数据,说是一个10平米的炮楼式的驿站里,居然塞进去了100个流放犯,说实在的,我是想象不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这些流放犯不仅要被剃去半边头发,还要在身上烙上印记,目的是方便辨认、防止逃跑,一路上还要戴着沉重的枷锁,对于重刑犯或者是有逃跑前科的人,会把他们用一根长长的枷锁连在一起,有点铁索连舟的感觉,这样的话,这些人无论吃喝拉撒睡都得在一块,一个人上厕所,其他所有人就得陪着,就根本没法逃跑了。

流放犯在界碑前告别故乡

在翻越乌拉尔山的时候,会经过一个界碑,这里是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在俄国人看来,跨国了界碑意味着彻底离开了故乡,所以流放犯们会在界碑这里放声痛哭,有些人会带一点故乡的泥土,并在碑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由于路途太遥远,环境太恶劣,一般还没到目的地就要折损30%的人员,剩下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一般会被拆散分到各个监狱或者矿区,白天就下矿干活,晚上住在几十人一间的小牢房里,吃的穿的都很差,而且缺医少药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尤其是旷工,他们会在天刚亮的时候下到矿井里,在里面呆上一个白天,晚上再出来,长期见不到太阳。

那么,能跑吗?答案是很难,因为就算跑出了矿场,也很难跑出西伯利亚,大部分逃犯往往是自己挨不住了,又跑回到监狱里。就算是跑出了西伯利亚,也是九死一生,因为脸上的烙印很容易暴露身份,所以只能躲在山沟沟里当土匪,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生活。逃犯被抓之后会被锁在一个铁质的独轮车上,无论吃喝拉撒睡都要跟这个车在一起,生不如死。

就这样,又会有30%的人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死在西伯利亚的监狱里,最终能够熬到刑期结束或者赶上沙皇大赦天下的人寥寥无几。

不过以上都是普通农民流放犯的处境,对于政治犯来说,情况要好的多,比如十二月党人就是坐着敞篷马车去的流放地,住的牢房也会比普通犯人要好很多,而且他们本身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各个都是满腹经纶,很受当地政府官员的重视,有的为政府设计房屋、有的干起了文书工作、还有人办起了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十二月党人每周还被允许同妻子见上两次面,这是因为俄国法律规定,家人是可以陪同流放的,所以有很多的女性,舍弃了俄国的舒适生活,陪着自己的丈夫或者父亲来到西伯利亚流放,她们一般会租一间离监狱不远的民房,每周去监狱看望家人。

特别是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她们也都是贵族,舍弃在俄国荣华富贵的生活,甘愿陪着丈夫流放西伯利亚。这些贵妇人把她们的所见所闻写信寄给了俄国的家人们,进而让流放生活得以在整个贵族圈子里传播开来。

十二月党人历经困难矢志不渝的精神鼓励着一代代的俄国人,所以你会看到俄国文学里有很强烈的“流放”和“苦难”情结,甚至有很多大文豪都被流放过,比如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等等。

俄国大文豪,《死屋手记》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流放地很快就成为了俄国人反抗沙皇统治的精神支柱,一代又一代的受过高等教育、力图改变现状的年轻人受到流放精神的感召,加入到革命队伍里去,而一旦革命失败,他们又会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进而继续加强这里的革命力量。

自从十二月党人起义,沙皇就开始担心政权不稳,于是搞了个特务机关,也就是第三厅,专门监视和逮捕进步人士,此后的几十年,大量的政治犯被逮捕并流放,其中有一个人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他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列宁。

六、光鲜数据的背后

先得说一个事实,沙皇统治并不是列宁推翻的,甚至也不能完全算作布尔什维克推翻的,当时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还不是他们。

这话要从当时的社会情况说起,沙皇执政末期,社会矛盾很大,但奇怪的是从数据上看是一派欣欣向荣。比如吧,1890年代,俄国的工业产值翻了一倍,尤其是重工业领域,生铁涨了3倍、钢9倍、煤炭2倍,这种经济大飞跃讲道理是可以极大缓和社会矛盾的,原因也很简单,如果到处都能打工挣到钱,生活一天天地变好,就没理由造反嘛。

但俄国的问题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让普通百姓获利。原因是,俄国工业发展需要的原始资金大部分来自国外,主要是德国、法国、荷兰这些西欧资本。这些资本进入俄国之后,垄断了俄国的工业,它们为了追逐利润才不会管你本国工人的死活,当时工人的劳动时间特别长,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都是家常便饭,15个小时也不新鲜,而且工资还低,大约只有同时期欧洲工人的30%,要知道当时的欧洲工人已经生活的很惨了。工资低不说,物价还不便宜,工人只能勉强在生存线上挣扎。

按道理工业产值增加了这么多,沙皇政府的财政应该很健康才对,但事实上政府每年财政赤字都很严重,原因就是沙皇对外的军事扩张实在是太花钱了。今天很多国家的军费开支能占到GDP的5%已经算是很高了,但在当时俄国的军费开支能占到GDP的70%。

政府没钱怎么办呢?找有钱的贵族资本家要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说过,沙皇统治的底层逻辑是皇帝和贵族的共治,那么只能找农民要了,就这样,农民身上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他们也被挤压到了生存线的边缘。

正是受苦受难的工人和农民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七、布尔什维克的源起

沙皇被推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漫长而又偶然的事情。说它漫长,是因为当时总是发生暴动,不是农民起义,就是罢工游行,但这些人都没有“主义”。

要把暴动变成革命,就要有“主义”。这个历史使命就落在了俄国知识分子的身上,这些人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公元1898年,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立,也就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之后,各种党派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俄国,其中就包括了布尔什维克。

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来源是在1903年的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上,大家发生了革命路线的分歧,会议上支持列宁的人占了大多数,于是就被称为了多数派。剩下的少部分人就被叫做了“少数派”,也就是孟什维克。

事实上,当时各个党的斗争路线都是很不确定的,有些党派甚至会打出自相矛盾的两个口号,这就像是走夜路一样,没人知道哪条路可以走向光明,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大多数的党派都认为将来的俄国应该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也就是资本家、工厂主和知识分子,唯独只有一个党派很另类,他们认为应该是人民当家做主,国家体制应该是人民民主专政,没错,这个党派就是布尔什维克。

包括布尔什维克在内,所有的政党都在忙活一个事情,就是组织工人罢工和农民起义,以此给沙皇政府施加压力,逼迫沙皇改革。终于,沙皇同意召开国家杜马会议,也就是国民议会,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

问题是,这种体制内的改革一旦触碰到沙皇和贵族的既得利益,比如土地,就很难搞下去了,沙皇又会迫于压力解散杜马,之后又重开,如此反复了很多次。

事实上,沙皇和大贵族们也不是不肯让步,比如他们安排了一个大贵族叫斯托雷平的人上台,搞了次土改,给一部分农民分了土地,还弄了一次人口大迁徙,就是把人口从人多的地方向人少的地方迁徙,但因为准备不充分,死亡率达到了30%。

顺便说一句,这个斯托雷平在俄国很有名,而且在不同时期的争议很大,苏联时代他的形象是贵族专制统治的代表,到了最近几十年他又成了俄国改革的急先锋,总之吧,他干的事儿就是代表沙皇和大贵族进行了土地改革,每个历史阶段出于不同的政治需要就会给出不同的解读。

如果一直维持这个局面,沙皇迫于压力进行缓慢改革,俄国可能会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但是,一个“X因素”出现了,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八、二月革命

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始末》系列里讲过,“一战”刚开始,俄国就被德国给打崩了,第一个月就阵亡了30万人并失去了几乎所有的高科技武器。但是,比战场失利更严重的是经济上的崩溃,大量农民被征召入伍,导致粮食减产,而大城市的工厂由于没有原材料没法开工,大批的失业工人就在城市里整天溜达,更严重的是,大城市是不生产粮食的,粮食要从南方通过铁路运送过来,但是运粮的铁路又被军方给征用了,这就导致彼得格勒等大城市严重缺粮。

失业、饥饿再加上前线不断传来同胞死难的消息,终于在1917年3月8日这一天被点燃了。彼得格勒30万工人自发的走上街头抗议,他们的诉求很简单:和平、面包和土地。

很多教科书里会说这次罢工是由布尔什维克发动的,其实这是不对的,很多史料表明最开始的罢工就是工人自发的,一直到罢工发生几天之后,各个政党才参与到罢工运动,这里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也并不是布尔什维克,原因也很简单,当时的布尔什维克还是个小众党派,全国党员也才2万多人,而社会革命党在全国已经有百万之众了,就算是孟什维克也有20多万人了。

以往面对罢工,沙皇一般都是派兵镇压,他在首都有一支哥萨克骑兵卫队,专门镇压罢工。但这一次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骑兵队伍里被编入了很多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员,这些人在战场上强烈感受到了骑兵冲击德国人钢筋混凝土防线的伤害,反战情绪非常强烈,所以罢工发生了没几天,士兵也都站到了工人这边。

就这样,首都彼得格勒被革命者占领了,他们成立了苏维埃临时政府,同时,资产阶级政党也宣布成立新的国家杜马议会,为了笼络苏维埃革命党的人心,国家杜马劝说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就这样,统治了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终结,沙皇制度走向终点。

沙皇退位后,问题来了,国家政权究竟应该是由苏维埃主导呢,还是交给国家杜马呢?当时苏维埃的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都认为俄国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哪怕革命是由工人农民这些无产阶级完成的,但政权还是应该交回给资产阶级,而他们自己将来的存在形式应该是在议会里充当反对党。于是,国家政权就这样被交给了国家杜马,后来他们成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九、十月革命

在交接政权的时候,列宁和布尔什维克是极力反对的,列宁一直信奉的就是人民当家做主,但是很无奈,当时无论是军队还是重要的机关单位都控制在苏维埃和临时政府手里,布尔什维克的势力还不足以推翻他们,只能先苟着。

但根本用不着苟太长时间,因为临时政府和沙皇政府一样,解决不了国内矛盾,也就是“和平、面包和土地”的事儿他们一个都搞不定。

先说打仗的事儿,临时政府不同意退出“一战”,他们的理由也能解释的通:首先俄国是和英国、法国、美国结盟的,这三个国家有个共同特点,都是共和体制,而他们的对手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都是君主制,所以俄国担心一旦输掉战争,国家会退回到沙皇君主体制。

第二个原因就是临时政府觉得俄国能打赢,战争之后就可以瓜分觊觎已久的巴尔干半岛和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了,到时候俄国可以直接面对地中海和非洲,这让临时政府里的垄断资本家们非常向往胜利的场面。

还有个问题是土地。相信经常读我的文章的同学肯定知道,我经常说,政权来自于哪个阶层,那么制定的政策一定是要符合哪个阶层的利益,比如沙皇其实是和贵族共治的,那么自然要为贵族代言,而现在的临时政府是地主和资本家,那么他们怎么可能满足农民获得土地这种愿望呢?

好了,既然临时政府搞不定,时间拖久了,工人和农民也总算看明白了,这个临时政府根本不是他们的利益代言人,这个时候,布尔什维克出现了,列宁打出的口号是:停战、打土豪、分田地,这吸引了大批的无产者加入。

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也就短短大半年的时间,布尔什维克就从一个小众政党一跃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终于在1917年11月7日这天,布尔什维克发动武装起义,一举占领了彼得格勒的冬宫,推翻了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

说来也很有意思,十月革命绝对是划时代的事件,但是在起义当天,整个过程异常顺利,起义军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抵抗就占领了冬宫,不抵抗的原因是,很多守军是从战场退下来的,他们也支持布尔什维克,不想再打仗了。

取得政权之后的列宁,要立刻着手解决“和平、面包和土地”的事情,却不料,出了大事。

十、白卫军

入驻冬宫的第二天,列宁就起草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从名字你也大概能猜出来是干嘛的,《和平法令》是建议终止对外的帝国主义战争,也就是要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之后宣布裁军;《土地法令》是宣布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化,也就是把地主的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再交给农村的苏维埃支部来分配,分配原则就是谁种的地就归谁。

这两个法令触碰到了太多人的利益,我们先说《和平法令》。要知道,打仗这个事儿不是你想停就能停的,当时俄国已经和德国打了三年了,俄国说不打,德国能答应吗?当然不能,这么好的坐地起价的机会德国人怎能错过,于是德国趁机大兵压境,要求割地赔款才能缔结和约。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列宁为了和平,和德国人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双方停战,俄国割让包括今天波兰、立陶宛在内的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认芬兰、乌克兰独立,并赔款60亿马克。消息传出,举国哗然,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卖国行为,反对党也以此为借口攻击列宁。

更麻烦的事情还在后面,因为不打仗了,国家也没有必要养这么多军队了,很多军人复原回家了,本来是好事儿,但当时俄国还保留了古代军事贵族的传统,很多依靠军功成为军事贵族的人一夜之间变成了平头老百姓,再加上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和约》,这些人越想越气,干脆就“反了”。

这还不算完,由于和约里承认了芬兰、乌克兰的独立,这就让俄国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看到了独立建国的希望,比如,哥萨克人。我在沙皇俄国兴亡录上集里讲过哥萨克人,他们是一群帝国边疆的武装部队,打仗很厉害,在看到了很多民族独立之后,哥萨克人也发动了起义。

反对布尔什维克的除了上面这些人,还有几股很大的势力,一个是因为《土地法令》而失去了土地的地主贵族,还有沙俄时期的保皇党,还有一个是英、法、美这几个协约国。

你可能要问了,协约国跟俄国不是盟友吗?为啥要反对布尔什维克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列宁和德国签订了和约,其实是帮了德国,因为这样德国就能专心的在西线对付协约国了,所以协约国一定要在德国的东边扶持一股势力能牵制东线,所以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就成了协约国的盟友。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布尔什维克搞的是无产阶级专政,也就是打土豪、分田地、人民当家做主,这可要了英国、法国、美国这些资本家的命了,他们最怕的就是被工人农民革了命,所以一定要先下手为强,把俄国革命扼杀在摇篮里。

就这样,以上这些反布尔什维克的人组成了联军,叫做“白卫军”,他们在俄国从西伯利亚到喀山再到乌克兰地区,建立了大大小小的19个割据政权,和布尔什维克中央分庭抗礼。

相信你也看出来白卫军的问题了,那就是人员太杂,他们里面有要求恢复沙皇的保皇党,有独立建国的哥萨克和乌克兰人,还有要对德开战的军事贵族,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思想,结局也可想而知,经过了三年的内战,白卫军被逐一消灭,布尔什维克赢得了俄国内战的胜利。

十一、列宁的危机

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再加上三年的国内战争,让俄国社会千疮百孔,工业产值只剩下了战前的15%,重工业更惨,生铁产值已经跌到了1900年的水平,农作物的产量大概相当于战前的50%,经济作物比如棉花、甜菜只剩下了5%,这个也好理解,都吃不饱饭了,谁还种棉花呢。

比减产更可怕的是,和白卫军的内战期间,布尔什维克搞了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动员一切社会资源为战争服务,所有的大中小企业全部没收,限制市场交易,商品由政府分配;农民的粮食也不得随便买卖,由政府来征收,另外就是普通百姓要为国家义务劳动。

这一套就是“空想社会主义”了,在内战期间还能勉强维持,但战争结束后,列宁同志并不想结束战时共产主义,他觉得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经之路。

造成的结果就是,农村出现大量的饥荒,征粮队为了保证城市粮食供应,居然把农民的口粮都给征走了,根本不给农民留活路。城市里也好不到哪去,由于禁止商品交易,导致生活必需品极度缺乏,于是黑市横行无忌,物价飙升到不可承受。

这里你可能会有个问题,列宁搞的这套战时共产主义为啥没把老百姓逼到白卫军那边去呢?原因很简单,白卫军那边还在搞资产阶级的那套,土地和工厂还是归地主和资本家,老百姓两害取其轻,当然选择布尔什维克了。问题是,现在白卫军已经被消灭了,你还搞这套,老百姓肯定要造反了。

事实上,当时大部分的老百姓其实没啥政治觉悟,90%的人都不识字,也没法理解什么是革命、什么是主义,他们之所以支持布尔什维克,是因为苏维埃给他们分土地,简单点说,谁给活路就跟谁干,一旦断了活路就要推翻你。

首先爆发的是城市工人罢工,规模也达到了数万人,这些情绪影响到了驻扎在彼得格勒海边的喀琅施塔得水兵,这些水兵可不是一般人,他们是最早跟着布尔什维克党人闹革命的,10%的水兵都是党员,这在当时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了。这些水兵的出身基本都是农民,所以他们拥护土地法令,但是现在政策出了问题,他们也是最早起义的。

当然,历史没有奇迹,2万多人的水兵面对政府军的时候,很快就被剿灭了,大部分战死,小部分逃到了海外,值得一提的是,两万多水兵,无一人投降。

不过这本来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流血冲突,因为在进攻水兵之前,列宁实际上已经宣布了废除“战时共产主义”,取消征粮队,恢复了私人资本和商品经济,如果能和水兵谈一谈,应该就能平息叛乱,但是列宁依然下令武力平叛,他可以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但决不允许有人背叛革命。

在水兵叛乱之后,列宁就开了党内的清洗运动,把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从党员队伍里踢出去,这一下就踢掉了17万人,要知道当时的布尔什维克党员总共也就60多万人。

好处是党员队伍更纯洁了,坏处是党内不太能听得到反对意见了,权力逐渐向个人集中。事实上,列宁自己是一个极富领袖魅力、道德品质也高尚的人,他的一生犯过错误,但也能及时改正,也很愿意倾听不同的意见,但是在制度设计上却没有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最终在列宁死后,一个叫斯大林的人,走上了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