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杨度,他用7则挽联,写就了一部浩浩荡荡的民国史

杨度,1875年生人,中过秀才,为清末名臣王闿运高足,且与康、梁过从甚密,支持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之后,杨度鼓吹君主立宪,鼓吹袁世凯称帝,袁世凯死后,杨度又支持孙中山共和。

1932年,这位奇人走完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杨度在当时,不愧民国第一大才子之称,如椽巨笔,更兼所交皆为响当当的人物,固有杨度挽联,一部中华民国史之称。

王闿运

挽王闿运

旷代圣人才,能以逍遥通世法;

生平帝王学,只今颠沛愧师承。

王闿运曾为曾国藩幕僚,学识渊博。杨度作为王闿运的弟子,颇有旧文人的风范。

上联:将王闿运比为圣人,又拈出“逍遥”二字,羡慕其心性豁达。

下联:写自己传承王闿运之“帝王学”,无奈身世飘零,而无所用,满腹辛酸油然而生。

梁启超

挽梁启超

事业本寻常,成固欣然,败亦可喜;

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

杨度与梁启超为至交好友,时人称:“二人相与,天下之至好也”。

此后世事多变,二人因政治主张反目成仇,梁启超称其:“下贱无耻、蠕蠕而动”。

梁启超死后,杨度送上此挽联,化用杜甫对李白“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的诗句,评价极高。

袁世凯

挽袁世凯

共和误中国?中国误共和?千载而还,再评此狱;

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原可作,三复斯言。

杨度支持袁世凯称帝,认为袁世凯是他要辅佐的“明君”。虽袁世凯称帝失败,但杨度依然认为千年之后再作评论,或许人们对袁世凯的认识又会完全不同。

蔡锷

挽蔡锷

魂魄异乡归,如今豪杰为神,万里江山空雨泣;

东南民力尽,太息疮痍满目,当时成败已沧桑。

蔡锷是反对袁世凯称帝,杨度在上联中将蔡锷比于“豪杰为神”,下联写出蔡锷兴兵北伐是劳民伤财,导致“疮痍满目”,至于其功其罪,又模模糊糊的说了句“成败沧桑”。

黄兴

挽黄兴

公谊不妨私,平日政见分驰,肝胆至今推挚友;

一身能敌万,可惜霸才无命,死生从古困英雄。

黄兴是共和派,杨度是君主立宪派,杨度在挽联中写出“政见分驰”和“公谊不妨私”说明二人虽政见不合,但私交甚笃,下联则称颂黄兴的勇武,称黄兴为“万人敌”,这与黄兴在辛亥革命中的冲锋陷阵也颇为吻合。可惜黄兴中岁而亡,下联也因此发出了深深的喟叹,余音不绝,使人唏嘘。

挽孙中山

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全世界能全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先生半哭公。

孙中山死后,杨度挽联,赞颂孙中山“坚忍”,也哀叹孙中山死后军阀混战、疮痍满目的局面,既为中华大地悲哀,也为孙中山之死悲恸。

杨度

自挽

帝道真如,而今都成过去事;

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杨度晚年竟然投靠杜月笙,致力学术,撰写《中国通史》。

但他嗜吸鸦片,终于病重不治,撒手人寰。

死前杨度的自挽,回忆自己的一生,最后慨叹烟消云散,不无悲凉之意。

杨度的一声风云诡谲、波涛汹涌,他始终在历史大浪潮中翻腾激荡,不愧“多朝元老”。

其功也罢,其罪也罢,百年而后,烟消云散,留给后人的,不过是茶余饭后之谈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