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乱斗之地:基辅在历史上的十七次陷落和光复

来源: 读史

基辅(Kiev)是罗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罗斯众城之母”。基辅城的原型,最早是公元6-7世纪建立于第聂伯河右岸台地上的一个城堡。

据罗斯传说,基辅城是三个斯拉夫兄弟建立的,但也有学者认为是马扎尔人或突厥人建立的,因为基辅地名和阿尔泰语相符合(Küi=河岸+ev=定居点)。

基辅周边土地平坦肥沃,而且河道交通便利,是连接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枢纽,在上千年里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遭遇过十几次攻占、洗劫和光复的经历。

第一次:被瓦良格人攻占

公元882年,瓦良格人(维京人)的留里克王朝攻占基辅城,并定都于此。基辅罗斯大公国由此开始,并在10世纪成为欧洲强国,疆域覆盖半个东欧。

不过在11世纪中期后,基辅罗斯分裂为18个公国。

第二次,被蒙古人攻占

公元1240年底,拔都指挥蒙古二次西征军围攻基辅(中国古书称乞瓦)。而在前一年,罗斯各公国还在内斗,其中加利奇王公丹尼洛·罗曼诺维奇刚刚攻占了基辅。结果,蒙古大军来袭时,罗斯王公和贵族们纷纷逃命,仅有守将德米特罗率一千余军队抵抗。

德米特罗斩杀蒙古劝降使者,蒙古军被激怒后架起石砲猛攻。12月6日,基辅仅坚守几天后陷落,城内尽遭屠戮。

此后,基辅沦为一片废墟,各个罗斯公国也成为金帐汗国的附庸。

第三次,被立陶宛人攻占

公元1363年,立陶宛大公奥利格尔德击败金帐汗国大军,攻占基辅城。立陶宛扩张到乌克兰大片地区,兼并了西南罗斯的几个公国,一跃成为欧洲最大国家。

1447年,立陶宛大公开始兼任波兰国王,两国开始了二元化体制。

这一时期,罗斯人的中心也逐渐转移到了莫斯科一带。1485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基本统一了东北罗斯。

第四次,被克里木汗国洗劫

公元1482年,克里木汗明格里·格莱出兵乌克兰,攻占基辅等地,立陶宛无力抵抗。基辅城再次遭到洗劫,全城被火烧成瓦砾,城内幸存居民几乎都被掳走卖为奴隶。

此后,乌克兰境内各地多次遭到克里木鞑靼人洗劫,基辅地区在1484年也遭到第二次沦陷。由于立陶宛无力保护乌克兰,作为民间抵抗力量,哥萨克开始兴起。

1569年,波兰和立陶宛通过《卢布林协议》实现合并,基辅及周边地区落入波兰-立陶宛联邦手中。

第五次,被哥萨克人攻占

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领导的哥萨克大起义爆发,迅速席卷波兰治下的乌克兰全境,并在几次战役中大败波兰军队。

1649年1月,赫梅利尼茨基攻占基辅,并于俄历圣诞节举行入城仪式,赫梅利尼茨基也被赞为“遭受波兰奴役者的摩西、救星、救世主与解放者……全罗斯赫赫有名的统治者”。

此后几年,基辅地区成为了哥萨克起义军的中心区域。

第六次,被立陶宛人洗劫

1651年6月,别列斯捷奇科战役爆发,哥萨克起义军被波兰军队击败,伤亡惨重,统帅赫梅利尼茨基被叛变的鞑靼同盟军劫持。立陶宛军队趁机从北方攻入基辅,洗劫烧杀十余日才撤离。

陷入困境的赫梅利尼茨基,于1654年与沙皇俄国签署了《佩列亚斯拉夫协议》,大批哥萨克起义军和乌克兰贵族宣誓向沙皇效忠,俄国加入对波战争。该协议成为了沙俄后来兼并乌克兰的法理基础。但该协议存在大量问题,成为了乌克兰东西分裂的隐患。

第七次,俄军攻占基辅

1658年9月,哥萨克继任领导人伊万·维戈夫斯基由于乌克兰遭俄国欺压,趁着波兰四面受敌国力衰弱,与波兰签订了《加佳奇协定》,乌克兰将以平等地位与波兰、立陶宛组成联邦,并有完全独立的军事、政治、经济和宗教权利。

协定还在谈判时,驻基辅的哥萨克军队试图驱逐当地的俄国驻军,经过激战遭到失败,反而被俄军占领了基辅。此后,由于维戈夫斯基和波兰媾和,哥萨克起义军爆发严重内讧,起义军和乌克兰全面分裂,陷入了“二十年衰败期”。

1667年,俄国与波兰在排除乌克兰代表的情况下,签订了《安德鲁索沃条约》,大致以第聂伯河为界,瓜分了东、西乌克兰。其中,基辅城暂时由俄国控制,两年后划归波兰。

此后,第聂伯河右岸的西部哥萨克一度反抗波兰,重新攻占基辅。但西部哥萨克在波兰、俄国、土耳其、克里木等方围攻下,最终失败。

1678年,俄波重申《安德鲁索沃条约》,基辅城最终正式划归俄国。直到18世纪后期,随着波兰被瓜分,西乌克兰也被沙俄纳入版图。

第八次,苏维埃第一次解放基辅

1917年11月十月革命爆发后,布尔什维克于11月11日在基辅也发动起义,驱逐了二月政权。但是,资产阶级主导的乌克兰“中央拉达”在12月12日发动政变,解除了布尔什维克的武装。

随后,布尔什维克在哈尔科夫召开了全乌克兰工农苏维埃,成立乌克兰苏维埃政权。很快,双方都各自宣布成立乌克兰共和国,并爆发了血腥内战。

1918年2月5日,苏维埃部队以少胜多,经过激战解放了基辅。2月12日,基辅正式成为了苏维埃乌克兰的首都。

第九次,德军占领基辅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条约》,宣布退出一战,并承认芬兰和乌克兰独立。与此同时,德国出动几十万干涉军联合乌克兰“中央拉达”(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共同进攻苏维埃乌克兰。

3月1日,苏维埃军队无法抵挡德军的进攻,被迫退出基辅。战至5月,德军几乎占领了乌克兰全境。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上千名华人劳工参加了苏维埃乌克兰军队,与德军进行了英勇的战斗。

第十次,执政内阁攻占基辅

德军攻占基辅后,很快解散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扶植了名为“乌克兰盖特曼”的傀儡政权。1918年11月,德国向协约国投降,并开始从乌克兰撤军。

11月14日,乌克兰民族同盟宣告成立执政内阁,重建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并随即组织军队进攻基辅。盖特曼傀儡政权的军队纷纷倒戈。

12月14日,执政内阁军队在里应外合下,攻占基辅,盖特曼政权被推翻。

第十一次,苏维埃第二次解放基辅

德国投降后,苏维埃俄国宣布《布列斯特条约》作废,开始协助苏维埃乌克兰政府重返乌克兰。1919年1月1日,哈尔科夫爆发工人起义,两天后苏维埃军队进入哈尔科夫。

2月5日,连战连捷的苏维埃军队解放基辅。大批执政内阁的军队纷纷倒戈,加入红军。同年5月,苏维埃军队收复了大部分乌克兰。

第十二次,邓尼金白卫军抢占基辅

由于错误的社会经济政策,苏维埃乌克兰境内发生大量的武装暴动,新加入红军的各色武装也纷纷反叛哗变,彼得留拉为首的执政内阁军队也卷土重来。与此同时,邓尼金麾下的白卫军从乌克兰南方发动进攻,迅速攻占哈尔科夫等大片地区。

1919年8月30日,执政内阁下属的加利奇亚军趁乱占领基辅,苏维埃政府不战而退。次日,邓尼金白卫军的小股骑兵闯入基辅,逼迫加利奇亚军退出城外。随后,邓尼金白卫军迅速控制了乌克兰大部分地区。

第十三次,苏维埃第三次解放基辅

邓尼金白卫军倒行逆施,在乌克兰遭到了全面反抗。苏俄红军经过持续的拉锯战,最终发起了反攻,并再次重返乌克兰。

1919年12月16日,苏俄红军第16军攻克基辅。至1920年初,乌克兰境内大部分白卫军被肃清,残部退守克里米亚。

第十四次,波兰攻占基辅

彼得留拉为首的执政内阁残部被赶到西乌克兰后,与波兰签订条约,以部分领土为代价引入波兰干涉军。1920年4月25日,波兰军队和彼得留拉武装联手对红军发起进攻。

5月6日,8万波军攻陷基辅。苏俄红军寡不敌众,被迫撤退。但是波兰军队停滞不前,给红军以休整机会。

第十五次,苏维埃第四次解放基辅

苏俄红军集结新锐军队,特别是调来了布琼尼的第一骑兵军,给予波兰军队和彼得留拉武装以沉重打击。

1920年5月12日,苏俄红军击败波军,重新收复了基辅。此后,反攻的苏俄红军在华沙城下受挫,双方签订和约。至此,乌克兰境内为时四年的“群雄乱战”局面终于宣告结束。

第十六次,纳粹德军攻占基辅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起“巴巴罗莎”行动,全面进攻苏联。作为三个主攻方向之一,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一百万军队攻入乌克兰。苏联西南方面军奋起抵抗,重兵防守基辅筑垒地域,多次粉粹德军攻势。

8月初,德军从两翼向苏联西南方面军发起包抄合围。9月16日,德军南北装甲部队在洛赫维察会师,合围了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

9月20日,德军经过激战攻陷基辅。9月26日,苏联西南方面军在包围圈内的部队(4个集团军共43个师)大部被歼,德军声称俘虏60余万苏军。

第十七次,苏联红军解放基辅

1943年11月3日,苏联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瓦图京和科涅夫指挥下,对德国第四装甲集团军发起大规模攻势。苏军在猛烈炮火支援下,从基辅南北的桥头堡向城区发动夹击。

11月6日,苏军解放基辅全城,并打退了德军随后的反攻,给德军第四装甲集团军以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