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洛耶什蒂上空惊魂27分钟
来源:我来读历史
译者注:本文原文发表在2015年2月刊的美国《空军》杂志(AIR FORCE Magazine)上,原作者是《空军》杂志主编约翰·科雷尔(John T. Correll)。科雷尔曾担任过18年的《空军》杂志主编。译文所配图片有改动。
“B-24轰炸机在烈焰和高射炮火中完成了它们的投弹之旅——飞行高度距离目标还不到50英尺。”
在阿斯特拉•罗马纳(Astra Romana)炼油厂上空,第98轰炸大队的罗伯特•斯特恩费尔斯(Robert Sternfels)中尉拉起了其座机的左侧机翼,以避开一些高大的烟囱。机身因前面波次的B-24轰炸机投下的延时炸弹爆炸后产生的湍流而被吹得轻微摇晃
背景概述
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弱点是它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德国人几乎没有自己的石油资源,单在1938年这一年德国72%的汽油和润滑油便是进口的,国内的产量仅有8%,另外20%由合成燃料工厂生产。
普洛耶什蒂地区的哥伦比亚•安奎拉(Columbia Aquila)炼油厂,照片所示为其遭受轰炸后的场景
阿道夫•希特勒1941年入侵苏联的动机之一便是夺取俄罗斯高加索山区的油田。德军夺取油田的行动失败了,而且随着德军大部分石油产地逐渐落入苏军之手,其被迫愈加依赖石油储量丰富的巴尔干地区,特别是纳粹控制下的罗马尼亚。
位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以北35英里(约56千米)的普洛耶什蒂周围环绕着一大圈炼油厂,它们向纳粹德国供应了约三分之一的汽油,以及更高比例的高辛烷值航空燃料——这些燃料是由普洛耶什蒂的裂化工厂用较低等的燃料转化生产的。
罗马尼亚石油的重要性早已为同盟国方面所知晓。早在1941年7月,苏联人便轰炸过普洛耶什蒂,并给其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但没有达成长期的效果。1942年7月,十几架美军的B-24轰炸机从埃及起飞发起了对普洛耶什蒂的空袭。结果,他们发现这座城市掩映在厚重的云层之下,因此只得将炸弹扔在了他们认为可能有工厂的地方。此战唯一的结果是刺激德国人提升了油田的防空能力。
1943年8月1日,美国人针对普洛耶什蒂油田发起了一场史诗般的空袭。这将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空中作战行动之一,但它并不是像规划者预先设想的那样进行的。
“肥皂泡行动”
同盟国领导人在1943年1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决定,应该对普洛耶什蒂进行轰炸。这项庞大的使命最初被称为“肥皂泡行动”(Soapsuds),至于这么叫的原因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没有人知道了。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警告说,对于一场有那么多勇敢的美国人会冒险甚至失去生命的行动而言,取这样一个代号是不合适的,而且他认为“把贬义的标签贴在大胆的壮举上是不利于士气的”。最终,这次作战被重新命名为“潮汐行动”(Tidal Wave)。
对部署在英国的盟军轰炸机而言,普洛耶什蒂在其航程范围之外,不过从北非起飞的B-24可以到达那里。因此,该任务被分配给了新组建的美国第9航空队,该航空队当时部署在利比亚班加西周围的几处基地内。
与造型更加优美的B-17“飞行堡垒”相比,采用平直上单翼的B-24“解放者”拥有更大的航程和载弹量,而且在空速方面略有优势。不过,为了执行这次单程飞行距离长达1350英里(约2172千米)的轰炸普洛耶什蒂的任务,B-24还在炸弹舱的前部安装了额外的油箱。
这次任务的首席计划者是身在华盛顿陆军航空队总部的雅各布•斯玛特(Jacob E. Smart)上校。轰炸目标是普洛耶什蒂的9座主要炼油厂中的关键设施,共分7个目标集群,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周围,但有一个位于普洛耶什蒂西北约20英里(32千米)处的坎皮纳(Campina)。
美国陆军航空队轰炸作战条令的原则之一是用“诺顿”轰炸瞄准具进行高空精确轰炸,但据斯玛特上校计算,至少需要1400架重型轰炸机才能完成这一任务。而在当时,哪怕把从部署在英国的第8航空队借来的B-24包括在内,这种轰炸机的可用总数也还连200架都不到。
让那些抱着传统固步自封的人感到害怕的是,斯玛特上校决定,这次任务将通过低空飞行的方式进行,最终飞机将在最低飞行高度上投弹。低空飞行会提高轰炸精度和落弹对目标的覆盖,并降低被雷达探测到的概率。“诺顿”轰炸瞄准具被从飞机上拆除,并换成了简单的轰炸瞄准装置。
该计划得到了联合参谋部及北非盟军最高指挥官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批准,并被交给第9航空队司令刘易斯•布里尔顿(Lewis H. Brereton)少将执行。美军在班加西附近的沙漠中建立了一座普洛耶什蒂的全尺寸模型,来自第9航空队的两个轰炸大队和临时从第8航空队抽调的三个轰炸大队的B-24机组成员针对模型练习了如何从低空投掷模拟炸弹。
1943年7月,B-24轰炸机群在利比亚班加西附近的沙漠中针对模拟目标展开了低空编队飞行训练
官兵们的士气很高,特别是布里尔顿少将在一次大型室外会议上向机组成员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之后——布里尔顿少将在演讲中强调了这一目标的重要性。“如果你们尽你所能地打掉这个目标,那么就有可能会缩短战争”,他这样说道。“如果能完成这次任务,哪怕损失了所有的飞机也是值得的。”
布里尔顿表示,他将亲自带队执行这次任务,但陆军航空队司令亨利•“哈普”•阿诺德将军决定,如果布里尔顿被击落并被敌人俘虏的话,那损失就太大了。最终,一位军衔低一级的军官,第9轰炸机司令部的指挥官乌萨•恩特(Uzal G. Ent)准将会代替布里尔顿少将带队执行这次任务。恩特准将有良好的服役记录,也非常有能力,不过他不是B-24飞行员。恩特准将将坐在专供机组人员乘坐的座椅(“Jump Seat”)上指挥这次任务,他的座机是一架绰号为“泰吉•安”(Teggie Ann)的B-24轰炸机,这架飞机由基思•康普顿(Keith Compton)上校驾驶,隶属于第376轰炸大队,该大队在整个轰炸编队中飞在最前方。
第376轰炸大队的指挥官基思•康普顿上校(右)和“泰吉•安”号的副驾驶拉尔夫•汤普森上尉(Ralph Thompson,左)正在帮助乌萨•恩特准将穿上所有机组人员在任务中所穿的标准防弹背心
在执行这次任务之前,盟军没有对普洛耶什蒂进行任何航空照相侦察,以免引起德国人的警惕,所以美军的计划人员不知道普洛耶什蒂油田的防御已经大大改善——此时已经是欧洲最强的之一了。
编队飞行出了岔子
这次任务被安排在一个星期天进行,以尽量减少那些在普洛耶什蒂炼油厂工作的劳动者的伤亡。这些劳动者对之前的空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飞抵目标之前,这些轰炸机一路上要保持无线电静默。
1943年8月1日,参加作战的B-24轰炸机滑出了机库,准备在破晓后不久就起飞。油罐车在跑道末端与这些飞机汇合,以便将其常规机翼油箱和弹舱内的辅助油箱加满燃料。有1架飞机在起飞时坠毁,但有177架飞机成功地从它们各自的基地起飞了,并在空中编队后飞越了地中海。
康普顿上校麾下的第376轰炸大队是这支庞大编队的“领头雁”。在他身后,按照顺序依次是爱德森•巴克尔(Addison E. Baker)中校指挥的第93轰炸大队、约翰•凯恩(John R. Kane)上校指挥的第98轰炸大队、莱昂•约翰逊(Leon W. Johnson)上校指挥的第44轰炸大队和杰克•伍德(Jack W. Wood)上校指挥的第389轰炸大队。
指挥第44轰炸大队的莱昂•约翰逊上校(左)和指挥第98轰炸大队的约翰•凯恩上校(右,绰号“杀手凯恩”)。他们二人后来在飞行中比领头的编队慢了20分钟
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个传闻是一架绰号为“万国”(Wongo Wongo)的B-24轰炸机失去控制并坠入了希腊外海科孚(Corfu)岛附近的海域。当时在“万国”翼侧飞行的是一架绰号为“沙漠莉莉”(Desert Lilly)的B-24轰炸机,这架飞机不顾命令并立刻下降高度以检查有无幸存者,此举导致其无法迅速再爬升到足够的高度以重新加入轰炸编队。
根据一种常见的说法,“万国”和“沙漠莉莉”分别是这次任务的领航机和备用领航机,这两架飞机上的领航员掌握着其他人无法获得的特殊地图和简报。这种说法可以解释后来轰炸行动中出现的问题。事实上,康普顿上校驾驶的“泰吉•安”号才是这次任务的领航机,与康普顿上校坐在同一架飞机上的哈罗德•维克伦德(Harold Wicklund)上尉是这次任务的领航员。失踪的那两架飞机来自康普顿麾下第376轰炸大队的第2飞行小队。
对轰炸行动影响更大的是康普顿上校与第98轰炸大队指挥官凯恩之间的争斗,后者绰号“杀手凯恩”(Killer Kane),这一绰号取自“巴克•罗杰斯”(Buck Rogers)彩色连环漫画中的一个角色。康普顿和凯恩相互讨厌对方。他们在如何充分运用B-24轰炸机方面也存在分歧。
康普顿以较高的速度领航着整个编队,并期望其他人能跟上他的步伐;而凯恩则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在途中以较慢的速度飞行以节省燃料,并在接近目标时全速发起进攻。凯恩的大队在整个编队中排在第三位,他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导致凯恩连带着他后面的两个大队与前面两个大队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当空袭部队从保加利亚进入罗马尼亚边界时,康普顿和巴克尔分别领先了凯恩、约翰逊和伍德20分钟的航程。
由于要遵守无线电静默的要求,因此恩特准将和康普顿上校无法要求凯恩赶上来。他们不知道的是,德国人已经截获了有关这次任务的情报,并且自他们飞越地中海以来一直在用雷达追踪这些B-24。空袭的突然性因素已经丧失了。不过,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康普顿因为未能及时通知凯恩而导致编队的完整性无法维持是说得过去的,但他即将犯下一个巨大的错误。
错误的转弯
轰炸计划原本要求所有五个大队一起进入罗马尼亚上空,但编队此时已经分成两部分了。在编队前方还有四个导航点,前三个分别位于皮特什蒂(Pitesti)、特尔戈维什泰(Targoviste)和弗洛雷什蒂(Floresti),这三地分别距离普洛耶什蒂约105千米、63千米和21千米远。
笔者在此尝试着猜想了一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康普顿有他自己的地图和图表,他不断地查看这些材料。“泰吉•安”在约200英尺(约61米)的高度上快速飞越了位于皮特什蒂的第一个转向点,在这一高度上,地面上的景物会飞快地从人眼前掠过,山丘和河流看起来全都非常相似。
领航员维克伦德给康普顿上校提供了一个估计的抵达弗洛雷什蒂上空的转向点的时间。当这一时刻到来时,康普顿看到了一座非常像弗洛雷什蒂的城镇和地标,于是他调转“泰吉•安”的机头并朝着投弹航路飞去。当时巴克尔在其座机“地狱村姑”(Hell’s Wench)号上引导着第93轰炸大队紧随康普顿的第376大队飞行,并飞在后者的东南方。
“潮汐行动”中B-24轰炸机从班加西飞往普洛耶什蒂的航线图,可见皮特什蒂和弗洛雷什蒂这两处转向点的位置
事实上,康普顿在其上空转弯的那座城镇是第二个转向点特尔戈维什泰,而不是弗洛雷什蒂。这两个轰炸大队的转弯足足提前了39英里(约63千米),并且直接往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防空力量的总部所在地——而不是普洛耶什蒂飞去了。
整个飞行编队中的机组人员立即发现了这个错误,许多人打破了无线电静默,他们大声喊道:“不是这里!”“地点错误!”“这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恩特准将和康普顿上校的无线电一直关着,因此他们听不到这一切。多年以后,维克伦德说,他给了康普顿一个错误的估计抵达时间,而且当他在特尔戈维什泰上空转弯时没有向康普顿纠正这一切。
巴克尔一直与康普顿保持着队型,但在康普顿最终知晓之前他就已经指出飞机处在错误的航线上了,他还将第93轰炸大队向北带回了飞往普洛耶什蒂的正确航线。康普顿麾下第376轰炸大队的一些机组人员也驾机随巴克尔而去。
轰炸机编队后方的那三个大队并不知道他们前面的两个大队出了问题。在皮特什蒂上空,“天蝎”(The Scorpion)号上的伍德(他也是这架飞机的领航员)带领着他麾下的第389大队脱离编队,并朝东北方向坎皮纳(Campina)的炼油厂飞去。“杀手凯恩”的座机是“海莉•哥伦比亚”(Hail Columbia)号,约翰逊的座机是“苏茜Q”(Suzy Q)号,他们二人继续驾机朝东飞去。他们指挥的大队按照任务简报中的要求,跟着他们的领航机在弗洛雷什蒂上空转向并朝指定的轰炸航路飞去。
恩特准将和康普顿上校直到飞抵布加勒斯特附近时才发现他们的错误。经恩特准将同意,康普顿打破了无线电静默,并指示所有的飞机调头朝普洛耶什蒂方向飞去,同时择机轰炸目标。
在普洛耶什蒂,德国人已经严阵以待了。这座城市得到了237门高射炮、阻拦气球、防空瞭望塔和数以百计的高射机枪的掩护。在紧邻城市东边的一座空军基地内,部署着4个Bf 109战斗机联队。一列防空火车(车皮上载有数十门大口径高射炮)已经行驶在从北面通往普洛耶什蒂的铁轨上了——与凯恩和约翰逊的航线相平行。
在烈焰和高射炮火中飞过
原先的作战计划已经被彻底打乱,四支轰炸机编队从三个不同的方向朝着普洛耶什蒂上空飞去,且速度高达每小时250英里(约400千米/小时)。它们此时已经下降到了距离地面不足50英尺(约15米)的高度。
第一批到达普洛耶什蒂上空的是巴克尔的第93轰炸大队和数个来自第376轰炸大队的与康普顿脱离的飞行小队。巴克尔原先被指定的轰炸目标是康科迪亚•维嘉(Concordia Vega)炼油厂,该目标对巴克尔而言现在位于普洛耶什蒂的另一边了,但阿斯特拉•罗马纳炼油厂——这也是整个任务的首要轰炸目标——现在就陈列在前面。该目标原本是分配给“杀手凯恩”的大队轰炸的,但巴克尔决定现在就轰炸该目标。
不幸的是,距离目标还有3分钟航程的时候,巴克尔的座机“地狱村姑”号的机翼撞上了一条阻拦气球的绳索,飞机本身也被高射炮猛烈击中并起了火。巴克尔和他的副驾驶约翰•杰斯塔德(John Jerstad)少校并未抓紧时间用机腹迫降——如果他们这样做的话是有很大的生存机会的——而是带领他们的大队继续朝目标地区飞去,结果“地狱村姑”号最终在目标地区坠毁并爆炸。
那列防空火车已经接到了炼油厂遭受空袭的警报,当B-24大批飞来时其正在高速行驶。凯恩的大队在铁轨右侧,约翰逊的大队在铁轨左侧,火车上的大口径高炮——其中一部分是88毫米口径高射炮——几乎是在近距离平射射程内开火了,B-24也用机上的12.7毫米口径机枪进行了反击。这场对决在不到90秒钟的时间内就宣告结束:B-24轰炸机成功地把车头打成了筛子,并迫使火车停了下来,但也有几架轰炸机被击落。
当凯恩和约翰逊飞抵时,普洛耶什蒂已经成了一片炼狱。高度可达翼尖的火焰在汹涌地起伏着,厚厚的烟雾掩盖了气球缆绳和建筑物尖顶,并且飞机常常被延时炸弹爆炸产生的气流所晃动。尽管存在危险,但凯恩和约翰逊还是选择继续攻击。根据美国陆军航空队官方战史中的说法,“B-24轰炸机像保龄球瓶一样纷纷坠落,但目标也受到了精确的猛烈打击。”
在不同高度飞行的B-24相互从上方和下方穿过,并且飞机与飞机之间几乎是紧贴在一起。德国人对美军空袭的复杂性和精确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几乎忘了自己正在观看一场壮观的破坏大戏。
康普顿上校的第376轰炸大队此时正在从布加勒斯特调头返航,他们几乎已经没有机会找到他们的目标——位于普洛耶什蒂一侧的罗马尼亚-美国合资经营的石油工业复合体了,更不用说空袭这个目标了。“泰吉•安”号抛掉了炸弹,并带头踏上了返航之旅。尽管如此,诺曼•阿珀尔德(Norman Appold)少校和来自第376大队的六架飞机还是抓住机会轰炸了康科迪亚•维嘉炼油厂,这是巴克尔大队最初的轰炸目标。
同时,伍德的第389轰炸大队正在空袭坎皮纳市的斯蒂亚•罗马纳(Steaua Romana)炼油厂。在空袭中,劳埃德•休斯(Lloyd Hughes)少尉的座机多次被地面火力击中,并且其飞机的弹舱和机翼油箱中喷出了大量汽油,休斯少尉继续坚持飞行并轰炸目标,直至他的飞机最终凌空爆炸。
此时,距这次行动中的第一批炸弹落在普洛耶什蒂油田的边缘已经过去了27分钟,而最后一批炸弹将落在坎皮纳。幸存的飞机开始调头朝南飞去,它们有的单独飞行,有的组成小编队飞行,以逃避追歼它们的敌军战斗机——这些战斗机从普洛耶什蒂一直追到亚德里亚海上空。
“我最初责怪凯恩上校没有按照任务计划保持他在队型中的位置”,康普顿在多年后这样说道。“在返回班加西的途中,我和恩特准将谈了话,并问他是否打算以不遵守命令的名义向军事法庭提起对凯恩的诉讼。他给我的回答是‘我不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做,因为我们自己也没有严格按照任务计划行事’。”
在从班加西出发6个小时后,恩特准将向布里尔顿少将发出了一则只有两个词的电报:“任务成功”。尽管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在相当程度上也算是事实:这次突袭至少暂时摧毁了普洛耶什蒂油田46%的石油产量,并摧毁了当地约40%的原油裂化能力。对一次出动了177架飞机的作战行动而言,这是一项不小的成就,特别是与战争后期进行的动辄出动500架甚至1000架轰炸机的任务相比。
美军这次空袭给普洛耶什蒂油田造成的破坏很严重,但不是永久性的。在那9家炼油厂当中,有1家直至战争结束都处于停产状态,但另外2家——包括罗马尼亚-美国合资经营的石油工业复合体——根本就没有遭受轰炸,并在继续生产。美国计划人员低估了德国人——他们对普洛耶什蒂油田的需求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尽最大努力将其恢复生产了。之前未能满负荷运行的设施现在已悉数启动,主要厂房的维修速度也加快了。短短几个月后,这些修好的设备又重新投入使用了。对此,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官方历史中表示:“我们原本希望能几乎完全摧毁选定的目标,并长期维持油田的停产状态,但这一切已经因执行中的错误而化为泡影。”
当然了,如果那些轰炸大队按照正确的方向对指定的目标同时发起炸弹轰击的话,对油田的破坏效果肯定会更大,但计划人员们期待通过一次空袭就使普洛耶什蒂石油工业复合体停产是不现实的。
荣誉勋章
当天晚上差不多10点钟左右,最后一架返航的B-24在空中待了15个小时后终于降落在了班加西。在当天早上起飞的177架轰炸机中,只有92架返航。54架飞机在目标区域上空损失,7架飞机降落在了土耳其并被扣留,19架飞机降落在了塞浦路斯和其他盟军基地,其他飞机都坠毁了。人员损失方面,共有310人阵亡,108人被俘,另有78人被扣留在了土耳其。
在返回班加西的飞机中,至少有54架因破坏过于严重而无法再飞行。多年来一直有人指控说,飞机的实际损失比宣布的还要糟糕。无论如何,这都意味着第9航空队作为一个独立的轰炸机司令部的终结。该航空队剩下的飞机被转移到英格兰,在那里它们被改为一支战术航空兵力量,以支援“D-日”对欧洲的登陆作战。
每一位执行此次任务的飞行员都获得了杰出飞行十字勋章,其中有五人获颁荣誉勋章,这是有史以来在单次作战行动中获颁勋章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在这次空袭结束后不久,凯恩和约翰逊获颁荣誉勋章,理由是他们二人率领他们的轰炸大队飞越烈焰和高射炮火并轰炸了目标。之后不久,休斯少尉被追授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座机起火燃烧的情况下仍然奋力驾机前去打击了位于坎皮纳的目标。巴克尔和杰斯塔德也分别被追授荣誉勋章,军方是在顶着来自华盛顿的一些传统主义者的反对意见而授予这两人荣誉勋章的,因为那些传统主义者认为巴克尔和杰斯塔德违背了命令,擅自从编队中飞了出去。最终,面对来自执行这次任务的飞行人员的巨大怒火,那些反对者的反对意见被压了下去,并且让给巴克尔和杰斯塔德追授勋章一事获得了批准。
恩特准将在此战后被晋升为少将。康普顿上校于1969年退役,此时他已经是中将了,职务为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副司令。约翰逊上校和斯玛特上校后来也成了四星上将,并先后于20世纪60年代退役。“杀手凯恩”尽管获得了荣誉勋章,但却未再获得任何提拔。
美军没有计划再开展后续的攻击。盟军的轰炸任务被分配到了更重要的战略目标上,普洛耶什蒂油田此后一直未遭攻击,直到1944年春末才再度被列为打击目标。
驻欧美军战略空中力量司令卡尔•“图伊”•斯帕茨将军要求继续轰炸纳粹德国的石油设施,但英国人的观点,即强调轰炸铁路编组站和其他运输目标的想法在盟军高层中更受欢迎。不过,随着美国人对同盟国战略的影响力日益增加,情况发生了变化。
1944年4月,第15航空队从位于意大利的基地起飞开始对普洛耶什蒂进行持续的轰炸。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第15航空队对普洛耶什蒂进行了24次空袭,其中B-24、B-17和其他轰炸机共飞行了5675架次。在这些任务中总共损失了254架飞机。除此之外,盟军飞机还袭击了其他地方的德国石油基础设施,包括德国的合成燃料工厂。
“盟军空袭的一个新阶段开始了”,纳粹德国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Albert Speer)这样说道。在1944年罗马尼亚投降之前(译者注: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国王米哈伊一世下令逮捕亲德的安东内斯库首相,并宣布退出战争;同年9月5日,莫斯科方面发布公告,宣告苏联红军取得了罗马尼亚战役的胜利,罗马尼亚全境获得解放),普洛耶什蒂油田的生产活动基本宣告结束。到1944年秋天,由于缺乏燃料而无法飞行或训练,德国空军基本上已经停止飞行,德国陆军也基本上处于无法动弹的状态。德国的军火生产也陷入了停滞。
苏联红军攻入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时的情景,照片摄于1944年8月31日
1943年美军对普洛耶什蒂油田的空袭之所以能被人们所铭记,更多的是参战官兵表现出来的勇气,而非其战略效果。尽管如此,人们仍然不禁要问:倘若“潮汐行动”没有被一系列各种各样的错误所困扰,那么它是否会达成更大的战果并减少损失?以及,如果美军在1943年对普洛耶什蒂的空袭不是开展了一次就宣告结束的话,那么对二战战局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