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秋林公司的百年沧桑

来源:TT读书

一:艰辛创业

凡是要带些哈尔滨特产回家的外地游客,哈尔滨人就会毫不犹豫地让他去秋林公司,购买大列巴、红肠和巧克力酒心糖。100多年来,秋林公司的这几样招牌式的产品基本没变,尤其是“秋林大列巴”和“里道斯红肠”已成为秋林公司的代名词了。在这100多年里,秋林公司也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哈尔滨早期的“跨国公司”秋林公司的创始人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简称伊·雅·秋林或秋林)生卒年代不详,是俄国西伯利亚地区伊尔库茨克城人。在他十几岁时便把城里的轻工产品、日用品以及小农具带到乡间交易,再带农副产品回城销售。20多岁后他开始在黑龙江沿岸做买卖,每年春天伊始,去农村和林区销售商品;入秋时收购大量的珍贵毛皮、山货、农副产品,待冬季大雪过后回伊尔库茨克城销售。

伊·雅·秋林既不怕劳苦又善于经营,资本渐渐雄厚起来。1867年,他与同乡在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伊·雅·秋林公司”,简称秋林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也由他担任。秋林公司成立后,伊·雅·秋林一边吸收财阀入股,一边重金招揽经营人才,很快人力、财力充足起来。1869年,秋林公司所属的百货商店、农机具厂、化工厂、酒厂等已在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力(哈巴罗夫斯克)、伊尔库茨克等地落了脚。就在公司蒸蒸日上之时,一位18岁的年轻人也来加盟,此人后来成了哈尔滨秋林公司的创始人。

这个年轻人叫阿·沃·卡西雅诺夫(1851—1925),俄国伊尔库茨克地区兹什那明斯克村人。卡西雅诺夫12岁便独立谋生,与秋林经历相似。此人办事干练,经营有方,不久便使得公司利润逐年增长,成了骨干。1882年,秋林公司改为“秋林无限公司”,因为卡西雅诺夫成绩卓著,被秋林选为继承人,任秋林无限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而秋林本人则退位当名誉管理者。

卡西雅诺夫上任后充分发挥了其经营才能,到1892年,秋林无限公司的分支机构已遍布整个西伯利亚,俄国欧洲部分的大城市也有其分店,莫斯科成为其董事会所在地。卡西雅诺夫见伯力离中国东北最近,便在那里建立了百货商店兼物资库,此处后来成了向中国运送货物的中转站。1896年中俄签订了《中俄密约》,即《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沙俄以中俄对日军事同盟为幌子,攫取了建筑中东铁路的特权,并规定俄国的中东铁路要穿过中国东北。

1898年俄国人的中东铁路管理局迁至哈尔滨香坊区,一时间教堂、气象站、银行、俱乐部等纷纷在此开建。有着灵活头脑的卡西雅诺夫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1900年5月14日,他在哈尔滨香坊区的香政街与香坊大街拐角处开设了跨国分公司,取名“秋林洋行”。这一天就是后来哈尔滨秋林公司的成立日。

中东铁路从香坊进入哈尔滨,经过秦家岗(南岗区)、埠头区(道里区),再跨过松花江北上。1902年,铁路所经之处已聚居了大量的俄国人、中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于是卡西雅诺夫又在南岗区建了临时砖房,开店营业。其后不久,秋林洋行又在道里区靠近江边码头处增设了一家商店。1903年松花江铁路大桥建成,7月中东铁路全线通车。次年2月,日俄在旅顺开战,日俄战争结束后,俄国退伍军人及其他国家的几万人来到哈尔滨居住。

随着消费人口的激增,秋林洋行原有的衣帽皮靴、日常杂货和少量的食品罐头已不能满足需要,卡西雅诺夫一面下令建新楼,一面工商并重,开办工厂。俄国人嗜饮红茶,秋林洋行便从中国南方以及印度、锡兰(斯里兰卡)等地采购原茶,运回哈尔滨到秋林洋行下设的加工厂加工成“秋林红茶”;俄国及欧洲人除了爱喝啤酒,也爱喝葡萄酒,而此时哈尔滨已经有啤酒厂了,于是就开办了葡萄酒酿造厂。其后,又开设了肉肠、卷烟、服装、油漆、燃料等加工工厂。

1908年,位于南岗区大直街与果戈里大街交角处的秋林洋行百货大楼竣工。这是一座欧式风格的两层大厦,带有地下室,楼外橱窗宽大,营业厅宽敞明亮,还有完善的上下水和取暖设备。当时哈尔滨还没有发电厂,晚上,各家都用煤油灯照明,秋林洋行却彩灯闪烁,一片通明,成了哈尔滨的一大景观。秋林洋行的灯火吸引了不少喜欢在傍晚逛街的俄国人。

1931年8月22日,朱自清从北平动身去伦敦,于24日路过哈尔滨,下车逗留了两日。他在给叶圣陶的信中谈了对哈尔滨道里中国大街及南岗秋林洋行的印象:街上满眼是俄国人,走着的,坐着的……据说道里俄国人也只十几万,中国人有三十几万,但俄国人大约喜欢出街,所以便觉满街都是了。你黄昏后在中国大街上走,或在秋林洋行前面走,瞧那拥拥挤挤的热闹劲儿。上海大马路等处入夜也闹嚷嚷的,但乱七八糟地各有目的,这儿却几乎满是逛街的……

二:秋林洋行的三次危机

1914年,秋林洋行经历了第一次“商荒”,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货源供应十分困难,经营陷入了艰难的境地。第二次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国羌帖(卢布)大幅贬值,俄、中商人深受其害,秋林洋行的经营受到了很大影响,其店员和工人的生活都被波及。

1917年以后,苏联政府把俄国国内的秋林公司全部收归国有。秋林公司以董事长阿·沃·卡西雅诺夫为首的上层人物纷纷从莫斯科逃到哈尔滨,这无形之中却增强了秋林洋行的经营力量。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经济复苏,秋林洋行抓住机会,重新筹措资金,再度崛起。

早在1916年哈尔滨的外国人就已有四万多,十月革命后大量白俄的涌入,使得外国人口激增近十万。为适应市场需求,秋林洋行在道里中央大街与六道街交口处建了一座三层营业大楼,1919年新楼竣工开业,这便是后来著名的“道里秋林”。此时的道里中央大街上各种欧式楼房涌现,卡西雅诺夫便从美、德等国大量进口基建器材和五金商品,在中央大街39号开设了哈尔滨首家五金商店,使秋林洋行获利不少。

卡西雅诺夫建了工业技术部,经销机器设备;还建了汽车部和农具部,经销汽车、拖拉机并建立了农机试验场。不仅如此,还在沈阳、长春、齐齐哈尔、满洲里等地增设百货商店,在上海和日本神户设了采购办事处,在大连设了托运事务所。秋林洋行工商并举,规模空前。

1925年2月,74岁的卡西雅诺夫病逝于哈尔滨,他的大儿子尼·阿·卡西雅诺夫接任秋林洋行的董事长。1928年时已拥有550多万元(哈大洋)。

1932年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哈尔滨,封锁海关,紧缩经济,大量倾销日货。从1933年开始,秋林洋行的经营日趋衰落,第二年,英国汇丰银行以秋林洋行无力偿还贷款为由,把秋林洋行改为“英商哈尔滨股份有限公司”,夺去了经营权。英国人还没高兴多久,经营大权便被日本人夺去,改秋林洋行为“秋林株式会社”。这是秋林洋行的第三次“商荒”。

虽元气大伤,“秋林”的基础还是相当雄厚的,有餐饮部、书籍部、电料部、布匹部、玩具部、靴鞋部、皮革部、旅行用品部、服装部、家具部、钟表部、照相器材部、金属部、机械部、铜铁杂物部、烟草部、药品部、建筑材料部、燃料部等,商品也确实繁多,可是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去日本人接管的“秋林株式会社”消费。在哈尔滨的俄国人和少数外国人购买力有限,“秋林”只好打破常规,聘请有丰富经商经验的中国人进入其各部,用以吸引、接待广大中国顾客。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视“秋林”为敌国财产,指令伪满洲国中央银行将其接管,派一个叫高中木繁的日军中佐任秋林株式会社理事长兼总经理。这个高中木繁除了压制职员和工人外,根本不懂经营,许多外埠的“秋林”分支机构一个个倒,只剩哈尔滨秋林株式会社苦苦支撑。到了1944年,秋林株式会社不得不召开紧急股东会议,将高中木繁调离,由石贺繁任理事长,中村勇藏任第一理事兼总经理,俄国人列科瓦洛夫、布洛果菲耶夫任理事,日本人富田捻任监事。此次改组,本想扭转不利局面,可适得其反,“秋林”只能勉强维持。

三:当年秋林洋行优秀的经营模式

1945年日本投降后,苏联外贸部接收了“秋林”,组建了“秋林股份有限公司”,并从莫斯科派来了新管理者,不但续用了老职员,还在满洲里、海拉尔、绥芬河、齐齐哈尔、佳木斯、长春、大连、营口等地恢复、重建秋林公司分支机构。从1945年到1953年的八年当中,秋林股份有限公司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用东北特产换取苏联的工业、日用、农机具等产品。

1953年10月,苏联把秋林股份有限公司有偿地移交中国,中国政府将其易名为“中国国营秋林总公司”,从此,秋林公司才成为完全由中国人自己经营的百货商店。这时的“秋林”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严格的检验、严密的销售、文明的服务等,都被中国国营秋林总公司学习并继承下来。

当年秋林洋行检验商品,不论大小一视同仁。比如瓷器,检验员要一箱箱、一件件查看,器口圆不圆、声音清不清脆、器面粗不粗糙、彩绘好不好、有无破损等都要逐一登记,最后签上名字才能入库。提货时由各部门负责人再度开箱检验,发现有问题的商品便甩出不要,避免了残次品摆上柜台。

大件商品也是如此。如汽车,从外国进货后,便请专家进行各部件检验,车钢还要进行化验,看其是否符合要求;然后进行外观检查,看车体油漆有没有划碰之处,如有便视为不合格,出售时要打折。最后还要走合,符合要求才能出售。对食品采取抽样化验,一旦查出问题,所有商品全都退货。肉食、糕点要求不卖隔日产品。当时人们称其商品:“品质精良,坚固耐久,随意检选,故所有主,无不称便。”

秋林洋行的销售方式在当时独具特色。一般百货商店是各部营业员直接向顾客付货,而秋林洋行却设有付货处。虽然每个部门都陈列商品,顾客可以随便挑选,但各部营业员不能直接将商品付给顾客。营业员的职责是热情接待、详尽介绍。顾客选中了某种商品,营业员便开交款取货的三联单,其中的两联给顾客去交款取货,剩下的一联同选中的商品一并送到付货处,由付货员交给顾客。收款员直接受会计室领导和选派,只收钱不结账,会计室总出纳负责结账,最后由会计入账。此种方式环环相扣,层层制约,防止了许多弊端。

在服务方面,要求每个营业员举止言行有礼貌,待人和气,热情周到,站姿优雅,不高声说话。上班前不得吃异味食品及抽烟、喝酒,营业时不许聚堆说话,不许靠倚柜台。营业员有销售指标,完成者奖励,否则罚款。

我国接管“秋林”后,保留了不少优秀的经营管理方式,加上中国式的服务,使得秋林洋行的特色保持下来。到1959年,秋林公司誉满全国,人们购物首先想到的便是秋林公司。

四:秋林逸事、脍炙人口的秋林食品

1959年2月初,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武兆堤接到任务:年内拍一部名叫《冰上姐妹》的电影,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2月7日,武导拉上副导演董克娜,还有编剧等一行人登上了开往哈尔滨的列车。

到哈尔滨后武导一面让编剧赶写本子,一面让董克娜领人去找主演。董克娜一行在哈尔滨找了两天也没结果,这天他们顺路走进南岗秋林公司,董克娜无心观赏琳琅满目的商品,总盯着在她面前走过的姑娘……就在大家要离去时,董克娜在一面大镜子里看到了一位健美的姑娘,她眼前一亮:这不正是女主角吗!

姑娘叫卢桂兰,19岁,沈阳体育学院在校生,此次是来哈尔滨冬训,教练让她到秋林公司买东西,不想碰到了《冰上姐妹》摄制组。经过简单的考试,卢桂兰便被确定饰演影片中的主人公之一丁淑萍。《冰上姐妹》获得了成功,卢桂兰从此成了电影演员,其后又主演了好几部电影。1962年,周恩来视察长春电影制片厂,在接见演员时对卢桂兰说:“你是在哈尔滨秋林公司被发现的!”

秋林公司的食品也是一绝。如面包,最大的直径30多厘米,形状长、圆、方不一,质地有白面的、黑面的、半白半黑的,还有果脯的、夹馅的以及列巴圈(带奶油的面包圈)、古斯斯克拉(带葡萄干的黑面包)等等。西点有苏合力(有松仁、核桃仁、花生酱等几种,烤制的奶油点心)、杰可斯(用蛋黄、奶油、精粉、豆蔻、香草粉、白兰地酒做的蛋糕)、古力斯(蘑菇状西式蛋糕,外涂奶油、白糖,高矮不等,俄国人过圣诞节不可或缺之物)。

糖果也有十几种,如巧克力酒心糖、高级奶糖、夹心大虾酥糖、杂拌儿糖、饴糖、什锦糖等。还有一些欧式肉制品,如红肠;果酒如黑豆密等也闻名埠外。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经济一度很困难,许多生活物品凭票供应,但秋林公司并没停止食品类的生产。根据中央指示,哈尔滨在1961年1月至1962年7月间对糖果、糕点、香烟、白酒等实行高价供应,而这些高价商品主要产自“秋林”。高价糖果、糕点的销售对象是高级知识分子、文艺界知名演员、归国侨胞以及病危者。有一位秋林公司的老营业员回忆,哈尔滨某文艺团体一知名演员,每次来“秋林”都会买走十几斤的高价糖果糕点;另一位右派名角曾被下放到北大荒,回哈尔滨后也常来此购买高价糖果糕点。

当时,黑龙江省通河县有个秋林公司管辖的鱼制品加工厂,专门生产熏鱼类食品。此厂将成品送来时,加工剩下的鱼头、鱼尾也一同带来,交给公司后院的食品厂。食品厂把鱼头、鱼尾粉碎后加点调料,掺进玉米面,烤成碟子般大的饼,每个5毛钱。虽然贵点,可不要票还解馋,所以每天一开业,人们便抢着买。

五:六十年代至今

“文革”期间秋林公司改名为“东方红百货商店”。1969年,哈尔滨市革委会根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精神,指定在“秋林”搞“能打、能防、能供应的战备试验点”,就是在商店下面挖防空洞。“秋林”自己单位人手不够,于是动员隶属百货公司的兄弟单位,每天几百人来此挖洞。1971年完工时,整个地下防空通道有1800多延长米,包括指挥所、治安室、救护所、幼儿园、地下商店、地下面包房、过滤室和20多个“猫耳洞”。当时阿尔巴尼亚经济代表团、沈阳军区领导都来参观过这个地下防空洞。

“文革”后期,秋林公司改称“松花江百货商店”,哈尔滨的一些小学常组织学生到其后院的食品厂义务劳动,学生们有的用糖纸包糖,有的刷黑豆密酒瓶子,还有的学做大面包、糕点。1976年的一天,电器部柜台前围了很多人,原来是电影演员方化来此为“长影”购买录音机,人们争先恐后,只为一睹这位“日本军官”的风采。方化一行走后,电器部有个营业员还对来迟者说,刚才那个“日本鬼子”与他谈了话呢!对方惊问哪个日本鬼子,营业员将双手放在头上做举刀状:“《平原游击队》里的松井!”

1984年,秋林公司恢复了原名,在保持“秋林”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特色,比如“里道斯红肠”,国人把大蒜加入其中,吃起来别具风味。1995年,秋林公司在原二层楼上又加盖了两层,但其欧式风格没变。

秋林公司是俄国人开的,有趣的是新时期的俄罗斯人已忘了他们先人的工艺,不得不派专人来哈尔滨学习做红肠和大列巴。

今天的哈尔滨秋林公司在其营业大楼的对面又建起了一座新大厦——秋林时代购物广场,两座建筑共同组成了哈尔滨秋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原本来自异域的传统在中国、在百年秋林还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