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挖掘何以成为考古史上悲剧?郭沫若的私心

定陵,作为中国唯一一座有计划进行考古发掘的帝王陵寝,它曾经轰动世界,然而结果却令世人无限唏嘘。为何选中定陵作为第一个考古对象,又是什么原因令他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的悲剧?让我们揭开尘封的历史档案,为您呈现不为人知的考古之谜。

十三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园,陵园内全部仿造皇宫建造,每一个陵墓都建筑着高大的城墙和金碧辉煌的宫殿,这是明帝国的另一个紫禁城,十三代明朝皇帝在这里修建陵墓,到明朝灭亡时,整个陵区的总面积已超过一百二十平方公里,这比当时明朝的都城——北京的面积还要大。


一些无耻文人的自私让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成为唯一被开挖的明皇陵

墓主是何许人也?

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合葬的陵寝,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一片山谷中的十三陵陵区。定陵的主人万历皇帝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位皇帝——在位48年,也是一位到今天都很神秘的皇帝。他10岁继位,万历十二年(1584年)22岁开始修建自己未来的寿宫,并多次亲临陵址现场督察。

陵寝在6年后建成,整个花费相当于当时整整两年的全部税收——白银八百万两。他却在紫禁城中度过了30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几乎从不上朝,一切政令的下发执行都是通过司礼监与内阁沟通,直到长眠于这座闲置了30年的地下宫殿。

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成祖长陵、世宗永陵、神宗定陵)。完全仿照他的祖父世宗的永陵建造。它的地面建筑共占地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组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由明世宗开始,由于明神宗建陵时仿照世宗所以有外罗墙)。

明定陵的破坏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昌平,地上木构建筑大部分被焚毁。同年清兵入关,陵园再遭破坏。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葺时,祾恩门、祾恩殿被缩小规制重建,但民国年间再次被焚。陵园建筑中只有宝城、明楼、重门和陵垣始终未遭严重破坏。

为何“定陵”成为新中国首座由政府牵头挖掘的帝陵?

其实,60年前最早确定发掘的并不是定陵,而是明永乐皇帝的长陵。

1955年10月4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作为发起者,联合了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文化部副部长沈雁冰、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长范文澜等人,联名上书政务院《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请求发掘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陵墓长陵,很快就获得周总理的批准,尽管当时它受到了来自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郑振铎和副所长夏鼐等考古专家们的理性反对。

他们立即找到报告发起人之一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希望他收回提议:我国目前考古工作技术水平还难以承担这样大规模的发掘工作,文物的保存、复原方面的技术也不过关,这样庞大的发掘和保存,就连世界上技术先进的国家也会感到头痛……

但对主管北京市文化教育工作的吴晗来说,决心已下:全国解放已经多年了,有老一辈专家,又有新一代大学生,从人力物力都有条件胜任这项巨大的工程。双方争持不下,都把希望寄托在下最后决心者身上。5天之后,周总理最后裁决:同意发掘。当年12月初,在吴主持下成立了由6位发起人和夏鼐、郑振铎、王昆仑组成的“长陵发掘委员会”。

据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介绍,这次挖掘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要找到下落不明的《永乐大典》,身为明史学家的吴晗对此极其看重。

长陵鸟瞰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明长陵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陵园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

谁料,当时去长陵时正好下大雪,赵其昌带着探工赵同海,在长陵转了两三天,由于长陵建造面积实在是太大,一时难以找到墓道,也没有找到可供发掘的线索。最后专家们几经商讨,决定先试掘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的献陵,等积累经验再发掘长陵。专家们在讨论之后,又认为挖掘献陵意义不大。后来,有专家提议试掘永陵,但是这和挖长陵无异。在专家经过几番讨论之后,最终把目光移到了定陵上。在其他十二陵的调查中,他们偶然发现定陵有塌陷漏洞,由此定陵成了最初上书发掘长陵计划的试验品。

《夏鼐日记》清晰地记载了这一波折: 1956年8月17日(星期五)……我建议将定陵停工,改作献陵……1956年8月19日(星期日),上午与陈滋德、朱欣陶、赵其昌诸同志一起至西郊公园,与吴晗同志商谈明陵发掘事,他们仍主张(除赵君外)继续发掘定陵。

1956年的一天,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28岁的赵其昌队长,率人来到定陵勘探。经过多时察看,有些疲倦的赵其昌在宝城城墙边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想要休息一下。就在此时,在他眼前不远处的红色高墙离地面3米多高的地方,露出了一个直径半米的圆洞。激动不已的他,立即叫来同伴搭起人梯察看究竟。城里的夏鼐闻讯后,立即驱车赶来亲自察看这像是通往地下玄宫的入口。定陵玄宫重见天日便成定局。

关于《永乐大典》位置猜想

《永乐大典》随嘉靖皇帝陪葬在永陵,但这仅仅只是一个猜测,有很多疑团未解:

1.嘉靖皇帝死的时候,《永乐大典》副本还没有抄录完成。还有一个说法是嘉靖帝死后等待副本抄录完成才入葬永陵。

2. 《永乐大典》这本书很大,上万多册,有些图书馆也就上万多册书,那就意味着原有的墓葬结构要增大空间,永陵的地宫规模和定陵差不多,以目前收录到的资料来看,墓室大小并不足以装载整部《永乐大典》。

3.遥感探测已证实永陵内部全部积水,难以勘探。

那么,现在看到的《永乐大典》又是怎么来的呢?

众所周知,永乐大典有两套,一套为原本,一套为嘉靖抄本,原本的去向至今成迷,抄本经历战火失散很多。余下的残本部分收录于《四库全书》中,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也是剩下的残本。

挖掘定陵时遇到机关、暗器了么?

据当时参与考古工作人员后来的描述,传说中的陵墓的机关、暗器一概没有,但难闻的气体却很浓。

公鸡探路

多年后,赵其昌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描绘了当年的情景:“有的说皇帝的陵墓布满暗箭,箭头是用毒汁浸泡过的,碰着就要丧命。又说墓门之后,上有千斤石,下有滑动踏板,稍有不慎,要不粉身碎骨,要不失足深渊……”

还有一种当年最广为流传的说法,“墓室中有小河,河上有船,八字相合的人才能坐船进到墓室,否则……”

对于此类流言,定陵考古队认为有些说法一听就很荒谬,唯一需要注意的,大概就是尸体腐烂形成的有毒气体。当队长赵其昌站在梯子上从金刚墙上抽开第一块城砖时,只听“扑”的一声闷响,一股黑色浓雾从洞中喷射而出,一股霉烂潮湿的气味顿时弥漫开来。过了一会儿,雾气由黑变白,气味儿也没那么浓了。当金刚墙被打开了一个“圭”形洞口后,有人提议找条狗先放进去探路,没承想,这狗太凶悍,怎么也不肯进去。这时,又有人提议,干脆抓只鸡放进去,鸡不会瞎刨,也不会弄坏地宫文物。“拿绳子拴住鸡爪放进金刚墙内,几天之后,公鸡还能打鸣”,工作队这才让赵其昌腰拴粗绳,第一个走了进去。

拐打钥匙

自来石是古代帝王陵常用的封门反盗设计。所谓“自来石”,其实就相当于一根顶门棍,棍的底部有一个槽,以使门外无法推开石门。从已发掘的陵墓情形看,地宫石门之后挖一石槽,一长形板状石立于其上,待门封闭后,立于槽中的自来石呈斜状插入两扇门的缝隙之间,门被顶住,外人难以开启。著名的南越王墓、明代十三陵中的定陵,皆以自来石封堵墓门。

1956年,定陵的挖掘工作正式开始。次年的5月,考古队终于穿透厚厚的土层,找到了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面对第一道石门后面的自来石时,最初无计可施,经过一番调查思考,终于从一本皇宫秘籍中发现了叫做“拐钉钥匙”的开启工具。将这种钥匙插入门缝中,套住自来石,慢慢用力推动,自来石居然立了起来,渐渐与地面垂直呈90°角,众人用力推动,几十吨的大门轰然洞开。地宫大门完全暴露在考古队面前。一位考古人员后来回忆道“地宫里面太寂静了,静得让人心里发慌,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怖与凄凉之感渗入骨髓……”

当时万历皇帝皇后的棺椁

而今万历皇帝皇后的棺椁都是复制品

万历的陵墓地宫由前殿、中殿和后殿组成。中殿摆放着一张用石头雕刻而成的座椅,座椅上雕有龙纹图案。座椅的前面放置一口盛满了黄蜡的大瓷缸,这就是民间传说中提到的万年灯,不过,不知何时早已熄灭。

在一番精心的准备后,考古人员打开了万历的棺椁。打开棺材以后,只见它凸凹不平,上面盖着一层金被,金被也部分糟朽腐烂了。考古人员开始对棺椁内的文物进行逐层清理,一直清理到第11层,才找到了万历皇帝的尸骸。

万历帝朱翊钧的尸骨被放置在一条锦被上,其尸体头西脚东仰卧,肌肉已腐烂,仅剩骨架。其面向上,头顶微向右偏,右臂向上弯曲,手则放在头的右侧,左臂下垂,略向内弯,手放在其腹部,手中还拿着念珠一串。右腿稍弯曲,左腿直伸,两脚向外撇开。

通过骨骼测量得知,头顶至左脚长1.64米,他的两脚长短不一,右腿明显比左腿短。而《明神宗实录》记载了万历皇帝的一道诏谕:“朕自夏至秋,感受湿热熏蒸,致令下体及足生有湿毒,坐亦不能坐,又兼流痰下注,足心作痛,且不时眩晕,步履甚艰。”据明代笔记小说《万历野获编》所载,万历皇帝曾被老虎咬到脚。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也侧面证明了他患有足疾。

由此可见,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朝,国本之争只是一方面,身患足疾,行动不便也占很大的原因。想象一下,皇帝一瘸一拐地走上金銮殿,这是多没面子的事情。但是明朝的大臣也挺闹腾的,万历不上朝被指责是沉迷酒色,实在是天大的冤枉。这个秘密是发掘之初所没有预料到的,不但解决了困扰世人300多年的疑惑,也洗刷了万历皇帝的冤屈。

明朝从嘉靖时候的海瑞就形成了一条“潜规则”。那些所谓的清流名士都纷纷学起海瑞,想博得一个好的名声。就像那句话:文死谏,武死战。他们以此为荣。到了万历年间,这些名士清流越发的放肆了,因为他们遇到万历这个好脾气的皇帝。

万历皇帝常常会坐在那里静静地听那些谏官对皇帝口诛笔伐,并不为所动,堪称明朝“最温柔”的皇帝。野史记载有个万历的爱妃开皇帝的玩笑:越看越像老太太。万历依旧不为所动。可是,这种容忍却没有换来百官的同情,万历皇帝估计也听的烦了。这样每天被口水淹没的感受真是令人难受。

历史记载,万历有次上朝,脸可能有点浮肿。谏官就抓住了机会,对万历皇帝说:皇上你看你,最近又纵欲过度了吧?脸都累肿了。万历皇帝那叫一个气啊,这叫蹬鼻子上脸啊。可是还是不想发火,于是就解释说自己只是因为腿脚不便,身体本来就不好累的。言官们可算是抓住皇帝的把柄了,后来多次上书说万历皇帝贪恋酒色。

万历皇帝一怒之下,我不上朝了,你们闹着玩吧。这一躲就躲了28年。这也是后世说万历是个昏君的论据之一。这里要说一下,这不上朝和不管事儿是两码事儿。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了,可是还是把控着整个朝廷的。这最好的证明就是在万历不上朝期间取得了三次胜利,史称“万历三大征”。这三次大战指的是平定宁夏蒙古拜之乱、播州土司杨应龙之乱以及抗倭战争。试想一下,要是没有万历皇帝的拍板,没有万历的运筹帷幄的话,怎么可能成功呢?

万历皇帝的陵寝被打开了。里面见到了万历皇帝的骨架,看着十分的痛苦,万历皇帝是个胖胖的,腿脚不利索的皇帝。你想,这皇帝可是九五之尊啊,每天上个台阶还要像鸭子一样摇摇晃晃的成何体统?

再加上言官们时不时的拿万历皇帝的体型做文章,还告诫身为皇帝的他不要过度纵欲。这是个男人就会觉得没面子吧?这关乎到皇帝脆弱的自尊心。换个别的皇帝,比如他爷爷嘉靖,早把这群乱说话的廷杖打死了。

总的来说,万历皇帝虽说不上班吧,可是明朝也没乱,万历自己也还做了48年的皇帝。要是昏庸无能的话,估计早就被赶下来了吧。

然而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谁也想不到万历成为了唯一一个死后被挫骨扬灰的皇帝。1966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文革爆发,红卫兵叫喊:〝我们要抓万历!〞万历皇帝和他两个皇后的尸骨被人从棺材里抬出来,头骨掰下放到博物馆门口供人参观展览,余下的骨头被红卫兵当做地主一样斗,在广场上烧,还召集了很多有头有脸的人来观看,当时周围也围了很多的北京老百姓。本来还是晴空万里,在骨头烧着以后,突然平地一声巨大的闷雷响起,之后就立马下起了一场瓢泼大雨,径直的朝着骨头焚烧的火堆扑过来。这件事在当时,所有在场的人全都亲眼所见。在老北京人里更是代代相传。一场大雨之后,不知所踪,实在是无尽的遗憾!

万历皇帝和他两个皇后的棺材是金丝楠木做的,但是那些考古挖掘者却把它们当做垃圾妃嫔一样,扔到附近的山下。村民们看见这上好的木材,便偷偷运回家里。一副棺材被一对老夫妇得到,老夫妇便让人将其打造成两副棺材,打算等到他们百年之后用。结果,第一幅刚打好,妻子就死了;第二副打造完,丈夫也死了。

另一副棺材被一对年轻夫妇捡到,他们把棺材打造成一个柜子。柜子刚做好,还没往里面放东西,家里的四个小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全部钻进里面,最后四个都被闷死了。夫妻俩本来打算把柜子扔掉,但是又舍不得,觉得可能不是柜子的事。若干年后,他们又生了四个孩子。突然有一天,其中的一个孩子还是被闷死在里面。夫妻俩悲痛欲绝,最后一把火,把柜子烧成了灰烬。

听信郭沫若贸然挖掘定陵 成考古史上最大的遗憾

1956年明代定陵发掘工作考古发掘队队长赵其昌曾回忆说:“定陵挖掘工作并没有走弯路,可以说比较顺利。”

赵其昌也曾无奈感叹:“损坏没有发生在发掘之初,而发生在发掘之后,这是万万没有料到的。不无痛心,更不无遗憾,而遗憾再也无法弥补。”

万历皇帝的龙袍成了这般摸样

定陵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中,丝织品应该是最具价值的。在定陵发掘之前,民间很少见到明代丝织品,存留至今的实物更是凤毛麟角。定陵的整匹丝织品,每卷上都有“腰封”,写着尺寸、时间、产地、质地,极为难得。比如出土之后的万历皇帝龙袍,由于缺乏经验和保护技术,在考古人员的面前飞快的褪色、皴裂,地宫内部的木质构件、石雕部件,也因为没有妥善的管理手段,一直遭到破坏。

然而由于经验不足,考古人员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抹在半腐的衣物上,过了几个月就全变黑、变硬、变脆。再加上当年的文物库房太过简陋,四面漏风,根本谈不上恒温、恒湿、避光,以至于后来出版的考古报告里,大多数丝织品只能呈现支离破碎的损坏状态。

更大的伤害是,文革期间,以夏鼐为首的考古学家们被迫离开了岗位。已经打开的皇陵就那样被搁置,大多数的珍贵布料和木料,被直接暴露于自然条件下,迅速干枯腐败。

自1956年定陵发掘以来,十三陵一直没有专业的文物储藏库,定陵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在院内的普通平房里经历了近60载寒暑。直到2015年11月19日,明十三陵“文物大搬家”工作宣布完成,定陵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重回“地下”,搬入政府斥资3000多万元修建的地下文物库。

考古为何不主动挖帝王陵?发掘明定陵教训惨痛

1958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开发布消息:“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开……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尸体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一经公布,引发了海内外无数艳羡的目光和赞叹之声。

然而,由于技术水平落后,挖开容易,保护却很难,很多奇珍异宝遭到无法修复的毁坏。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郑振铎和副所长夏鼐先生随即上书国务院,请求立即停止再批准发掘帝王陵墓的申请,周恩来总理批准了这一申请。不主动发掘帝王陵从此成为考古界的一个定规。原本定陵之后,还打算挖掘埋葬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陵墓,但有了定陵的前车之鉴,李治墓和武则天墓保住了……

“定陵发掘之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帝王陵不能随便挖。从这之后就定下了规矩,坚决不动帝王陵。” 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当年参与定陵考古勘探的王仲殊说。

苍天饶过谁?说说参与挖掘万历陵墓的人的下场

文革动荡让万历皇帝的尸骨遭到了人为的破坏,这让很多可怕的传言流出说当时参与挖掘的人都不得善终。

鉴于近来盗墓的电视和电影都比较多,估计大家都已经猜到结果了。没错,当年直接参与这个工作的人,最后基本上都是受了报应,有的人还不得善终。

已经被曝光的,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就已经有一些人,比如郭沫若,可以说他是最积极主动的一个,虽然他的结果已经算好的,毕竟还是得到一个善终,但是报应发生在他两个儿子的身上:两个儿子相继自杀身亡,最后郭沫若一病不起。

北京市的副市长吴晗,家破人亡,他自己则在监狱里上吊自尽。神奇的是,他的头发不知为何被拔的一根不剩,惨状看着令人头皮发麻。

郑振铎刚开始还持反对意见,后来挖定陵成定局,在挖掘的过程中,还担任总指挥。在一次飞往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飞机上,飞机突然失事,郑振铎连一块完整的骨头都没找到。

负责开挖过程的主摄影师,也是亲临开棺现场,拍下第一张开棺照片的人刘德安,精神失常,上吊身亡。

参与挖掘的一个考古专家白万玉,年轻的时候还好好的,晚年的时候却突然神志不清,最后得了脑溢血,不治身亡。

当年直接参与挖掘定陵的,不少人后来的情况都很糟糕,有的甚至未得善终,基本上后来的下场都不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