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朝进攻薛举之战,李世民军事才华初显,一战定陇右

大业十三年四月,原隋金城校尉薛举与其子薛仁果杀了金城令之后,正式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随后,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枹罕、西平、浇河等地,占据陇西,拥兵13万之众。接着,又攻占了天水,自称秦帝,并迁都天水。十一月,自称秦帝的薛举又击败了自称楚帝的李弘芝和自称唐王的唐弼,并吞并了他们的部众,一时之间,薛举声威大震,实力大增,号称拥有大军30万。此时的薛举,成了李渊对争夺天下最有威胁的割据势力之一。

十二月初,薛举命令长子薛仁杲率军10万进攻扶风,准备与李渊争夺关中。李渊立即做出部署,兵分两路:一路由李世民率领,攻击约仁果;一路由姜谟和窦轨率领,自散关出发,进攻薛举的根据地陇右。在对付薛举的同时,李渊又命令李孝恭率领一支军队,越过秦岭,准备攻占巴蜀地区。

十二月十七日,李世民率军到达扶风,年少轻狂的薛仁果哪是军事天才李世民的对手,不久之后,李世民在扶风大破薛仁果军,歼其一万多人,并将薛仁果一直追到了陇山附近。

薛举听到儿子兵败的消息,大为惊恐,他担心的倒不是他儿子的生死,而是害怕李世民越过陇山前来攻打他,于是连忙问属下:“自古以来帝王有没有投降的?”

听完薛举的话,时任任卫尉卿的郝瑗急不上前,大声说道:“陛下不应该有这种想法,当年汉高祖刘邦经历了无数失败,刘备甚至连妻儿都不保,他们不都成就了大业,陛下岂能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就作亡国打算。”

薛举自觉失言,便尴尬地笑了几声说:“我只是试探一下诸位的态度,并无他意。”随后便重重赏赐了郝瑗,并引为心腹。

十二月下旬,李渊派出去进攻薛举根据地的姜谟和窦轨抵达长道,结果遭到了薛举的埋伏,大败而归,不得不撤回长安。至此,薛举成为了与李渊争夺关中最有力的势力。

看到日益壮大的唐王朝,薛举越发感到不安。武德元年四月,他派使臣前去突厥约其联合攻唐,但被颉利可汗拒绝。

武德元年五月二十日,五十三岁的唐王李渊在太极殿登基称帝,建立唐朝。与此同时,李孝恭攻占了巴蜀地区后,唐朝的势力范围,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个割据势力,当时的形势是——北有刘武周,但远在马邑,且被太原的李元吉所监视,对长安的威胁不大;朔方梁师都,准备联合突厥进犯关中,但在唐王朝的拉拢下,突厥已经与唐朝交好,梁师都的目的难以实现;武威李轨,在唐朝的拉拢安抚下,也选择了中立。因此,对李渊来说,对关中威胁最大的就是陇右的薛举集团,成为了李渊最强劲的对手。

六月初十,薛举率大军进攻唐朝泾州,正式对唐朝发起了挑战。但此时的唐朝已经成长到足以应对任何威胁。于是,称帝后的李渊决定彻底消灭薛举集团,解除眼下的危险。

随后,李渊以李世民为元帅,率八大总管迎击薛举。七月初,李世民率军抵达高墌城,同时薛举也亲率大军进逼高墌,前锋的小股部队已经到达豳州和岐州一带,来势汹汹。

但在关键时刻,唐军元帅李世民却染上了疟疾。没办法,李世民只好命令军队深挖壕沟,闭城防守,坚守不战,同时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刘文静和殷开山,并警告他们:“薛举一支孤军,深入我方腹地,时间一久,必定粮草短缺,士兵疲惫。所以,他一旦前来挑战,你们千万不要应战,等我病好了,再商量攻打薛举。”

“举粮少兵疲,悬军深入,意在决战,不利持久。即欲挑战,慎无与决”,“俟吾病愈,再图破之”。

但是,刘文静和殷开山并没有听从李世民的警告。

一走出李世民的大帐,殷开山就对刘文静说:“当薛举听说大王患病,必定掉以轻心,我们应该趁机攻打薛举。”刘文静听从了殷开山的建议。

于是,他立刻率大军在高墌西南的浅水源列阵,准备与薛举决一雌雄。而这边薛举听闻唐军出战,高兴的差点跳了起来,他最怕的就是唐军不出来,结果这个刘文静倒送上门来了,他一边正面列阵,忽悠唐军,一边又派出一支骑兵绕到唐军背后,准备对唐军发起突袭。

武德元年七月初九,双方激战于浅水源,刘文静大败。唐军的八大总管全部溃败,超过半数以上的士兵阵亡,大将军刘弘基、李安远等人全部被俘。鉴于此,李世民只好率军撤回长安。而薛举则乘胜占领高墌,并将唐军的尸体堆成一堆,以炫兵威。

关于浅水源的失败,历史上记载的是李世民患疟疾,将兵权交与刘文静指挥所致。这可能是事实,但也有可能是为李世民战败掩饰。试想一下,刘文静调兵那么大动静,李世民怎么可能提前一点风声都不知道,任由刘文静调兵遣将攻打薛举。但无论如何,败了就是败了。而浅水源之战的失败,也是自李渊起兵以来遭遇的第一次惨重失败。而作为罪魁祸首的刘文静和殷开山等人依然是罪不可恕。回到长安后,他们二人立马被李渊革职,听候发落。

浅水源的失败,给了李唐王朝一记重创,同时李渊也越发觉得,薛举不死,他永远都吃不好睡不香。但令人庆幸的是,或许是上天眷顾这个在乱世之中崛起的唐王朝,就在薛举携浅水源之威准备大举进攻长安时,他自己却病死了。

薛举死后,其子薛仁果继位。薛仁果继位后,原本打算进攻长安的计划不得不停下来。听到薛仁果的死讯,李渊笑了,因为他知道,大唐王朝的一大威胁没了,薛仁果和他老子薛举相比,无论是魄力还是实力上都差了一点。所以,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武德元年九月,李渊再次以李世民为元帅,率军攻打上次丢失的高墌城。这一次,李世民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当大军抵达高墌后,李世民就命令将士们不得私自出战。薛仁果派其大将宗罗睺出城挑战,李世民就是紧闭城门,拒不出战。

看着宗罗睺嚣张的气焰,李世民忍得了,但他手下的将士们却忍不了,于是纷纷请求出战。但李世民却说:“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贼兵恃胜而骄,有轻我之心,宜闭垒以待之。彼骄我奋,必一战而克之。”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不管对方怎样挑战,我们都不得出去应战,等到其军心骄躁,我军士气振奋之时,必能一战而击败他们。

李世民怕将士们像上次一样私自出战,随后又传令军中:“敢言战者,斩!”

一边是薛仁果想诱使唐军出战,一边是李世民拒不出战,双方就这样对峙了60余日,高墌城中的粮食终于吃光了,薛仁果差不多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时间一长,薛军中终于有人受不了了,以梁胡郎为首的将领纷纷率部投降唐军。

李世民知道,此时的秦军已经将士离心,是进攻薛举的最佳时机。于是,他命令梁实孤军布阵于浅水源,诱敌出战。宗罗睺求战心切,率领所有精锐,对梁实发起了猛攻。梁实据险而守,顽强抵抗,在营中缺水、人困马乏数日的困境下,顽强地抵御住了宗罗睺的一次又一次地攻击。

经过数日激战,李世民料定,此时的薛军也已经到了极限,于是下达了总攻的命令,他亲率主力自浅水源之北,出其不意地猛攻薛军后背。他一马当先,率领十几名骑兵冲入敌阵,大军紧随其后,发起猛攻,薛军大败而逃。

见于此,李世民亲率两千骑兵准备追击而去。但他的舅父窦轨却说道:“薛仁果仍据守坚城,我军虽然大破宗罗睺,但绝不可轻易冒进,请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而李世民却认为,这正是乘胜追击、不给敌人喘息机会的良机,于是他率军急追宗罗睺而去,一直追到了高墌城下。薛仁果急忙出城列阵,准备迎战唐军。两军交战,薛仁果见唐军攻势凶猛,遂又退守城中。唐军继续发动猛攻,薛军士气低落,纷纷出城投降。

十一月初八,万念俱灰的薛仁果见大势已去,遂率领剩下的部众投降李世民。李世民接收了薛仁果一万多名精锐士卒和高墌城的男女居民五万余人。

十一月二十二日,李世民班师回长安,将薛仁果在闹市中斩首,算是为在第一次浅水源之战中丧命的唐军将士报了仇了。

至此,割据陇西的薛举父子彻底退出了争霸的舞台。他们从起兵到败亡,历时仅一年零七个月。

第二次浅水源之战的胜利,使陇西地区尽为唐朝所有,如此一来,既巩固了关中,又扩大了唐朝的势力范围,并消除了后顾之忧。也正是从这时候起,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华逐渐开始展现在世人面前。没有人会怀疑,假以时日,这个年轻的二皇子必将成为大唐帝国最杰出的统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将成为李渊问鼎天下的一张王牌,帮助李渊化解一次又一次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