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大明悲歌:卢象升与天雄军的灭亡
2024-09-05
来源:芝兰学社
崇祯十一年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极命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军;贝勒岳托为扬武大将军、贝勒杜度为副手,统右翼军,南下征明。除了这两路大军之外,皇太极亲自带兵出击辽西,以策应入关清军。
从这个人员安排可以看出,清军并不是完全为了抢掠财物而来,而是有更深层次的用意。首先,多尔衮是清皇室中极有战略头脑和政治手腕的一个人,任命他为指挥官,有利于在需要的时候与明朝议和。其次,皇太极很谨慎,自己并不带兵入关,而是与大军保持一段距离,在辽西负责牵制,这样他的安全有了一定保障。
最先进军的是岳托率领的清军右翼军。该部于八月二十七日从沈阳出发,九月二十二日到达密云的墙子岭。此地形势险要,山高路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但清军在此却未遭遇多少抵抗。因为恰逢镇守太监邓希诏过生日,明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吴国俊都去参加生日宴会了,所以明军的防备极为松懈。当清军破关而入时,吴国俊才仓促而回,与清军短暂交锋之后,败走密云。吴国俊到达密云后,惊魂未定之下又带兵跑到石匣。对前线战局并不了解的吴阿衡只带了3000标军就赶到密云,结果一到密云就被清军包围。
听到清军入寇的消息,明朝内部慌了神,急忙命令蓟镇中协(遵化)、东协(建昌)的军队救援西协(密云)。这中协虽有战兵20000人,东协也有战兵24000人,但没有任何人督促,以致进展十分缓慢。总督在墙子岭被包围了5天,两协总兵硬是没有前进一步。大明朝廷一边派遣职方清吏司少卿赵光忭前去督军,一边加大赏额,规定只要割下清军首级来献者赏银100两,但还是无法激起明军的战心。在墙子岭苦望援军的吴阿衡支持不住了,在清军的猛烈攻势下力战被俘。
关于吴阿衡的死,《明史纪事本末拾遗》里说是在清军的攻势下当场毙命,而根据杨嗣昌的奏折和后面明军不断组织军队救援墙子岭的情况来看,更可能是吴阿衡在失去援兵的情况下力战被擒,最后被清军俘杀。
在右翼军将明军主力缠在密云一线时,清军的另一支部队左翼军也入关了。
清军左翼军于九月四日从沈阳出发,九月二十八日抵达青山关。青山关守军已经被调去堵截墙子岭的清军,结果多尔衮的左翼军毫不费力地冲入关内,并一路南下。此后,左翼清军与前来救援的明辽东副总兵丁志祥、窦浚部爆发激战,结果被辽东军斩首19级。小败之后,清军稍稍后退,但不多时又迅速转向南边,在通州与早已入关的右翼军会师。
面对来势汹汹的清军,崇祯皇帝和杨嗣昌都慌了神。杨嗣昌这时仍旧向崇祯推荐卢象升率部勤王。之前,杨嗣昌对自己这位亲密的战友,在议和问题上能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是很有信心的。然而,事实却是卢象升在这个问题上与杨嗣昌的观点截然不同。卢象升在军中屏帷上大书文天祥的《正气歌》,在卧里也挂着关公像,从未想过议和之事。
见卢象升主战态度坚决,杨嗣昌开始对他不再信任。九月二十四日,杨嗣昌主管的兵部给卢象升的调令是让其赴保定,卢象升看到这份奇怪的命令也只得执行。从这一细节就可以看出,杨嗣昌确实有借清军兵临城下之机来达到议和的企图。崇祯对卢象升很信任,九月二十五日任命卢象升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各镇援兵。同时,崇祯又从辽东征调祖大寿入援,从陕西征调刚刚剿灭农民军的洪承畴、孙传庭部勤王。
卢象升身着麻衣草履(守丧之服),率领总兵杨国柱、虎大威、王朴前来救援,他一到京师立刻被崇祯召见。十月四日,崇祯在平台召见卢象升,询问战守方略,也顺带询问他对“战”与“和”的看法。结果,卢象升直截了当地对崇祯皇帝说:“任命臣作为督师,臣的意见是主战。”听到这个回答,崇祯性格中偏激和顾忌清誉的部分又开始作祟。他的脸色马上阴沉下来,不快地说:“朝廷并未说要抚,外面的议论怎么能乱信呢?”卢象升这时向崇祯说明:“现在清军攻势很急,主动权都在清军手上,清军可以随时转换目标,向南可以切断我军粮道,向西可以劫掠我朝陵寝,还能集中兵力进攻京师。我军的状态是,如果集中在一起就无法寻求与清军决战,如果分兵又会遭到清军攻击。”但崇祯听到最后,并未做出什么明确的指示,仅仅是对他抗清的勇气表示赞许。崇祯只是对卢象升说要慎重用兵,并提到卢象升在围剿“流寇”作战中多次身先士卒,但清军不比“流寇”,要卢象升慎重对待。卢象升听到这句嘱托后感动万分,但其实崇祯只是畏惧清军,这是卢象升当下绝对想不到的。在具体的行动上,崇祯让他与杨嗣昌商议。
商议的时候,高起潜、杨嗣昌、曹化淳都来了,而卢象升却只是稍稍谦辞就坐居主位。这个行为是很不合规矩的,当时都是内监坐主位的,但卢象升骨子里的那股骄傲,让他并没有按照通行的规矩做事而是按照规定做事,这就让高起潜和曹化淳有些不高兴了。在会议上,卢象升大谈主战言论,结果其他人的反应都很冷淡,只有曹化淳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卢老先生说的是正论。”这个会议一直开到入夜时分,还是没有商量出办法。
针对清军的攻势,卢象升的策略是自己率领主力进行机动作战,“各镇兵马,画疆策应”,“务使北骑进不能深入内地,退不能回犯宣疆”。但是这个方案由于杨嗣昌的阻挠而未能实施,卢象升只好退而求其次,打算率领自己的3万兵马,在昌平扼守要冲。卢象升回到昌平的第二天,崇祯就下发白银4万两用于犒赏三军,翌日又赏赐卢象升部御马100匹、太仆马1000匹、银铁鞭500根。这些赏赐让卢象升认为崇祯还是主战的,因此卢象升更坚定了主战的想法。他还用赏银打了一个酒杯,上面刻着“胸藏武库游戎马,手制金瓯奠圣朝”。
次日,卢象升向崇祯辞行时,杨嗣昌又在朝房中对卢象升说:“勿浪战。”军中将领听到这个消息都额手称庆说:“督师主战几坠人胆,中枢戒勿浪战,且上言外廷议抚。我辈可作勿浪死歌矣。”(许德士《戎车日记》)由此可以看出明军士气之低下。后来孙传庭也说道:“各镇之兵,望风胆落,必不能趋之使战。”但卢象升依旧坚定地主战。
这时密云被清军包围,卢象升提出与高起潜两路进军恢复密云,但是明军的后勤却出了问题,进攻密云的主张只得作罢。在这之后,卢象升针对清军锋芒过盛、明军士气衰落的局面,准备在十月十五日夜袭清军。他召集众将,规定“刃必见血、人必带伤、马必喘汗,违者斩”。这个计划同样遭到高起潜的反对,他认为卢象升这是轻敌浪战,表示不予配合。高起潜手中掌握着精锐的关宁军队,他不配合,整个计划根本就无法实施。高起潜不但不予配合,还命令三屯营的军队向后撤退,一下子使明军的战线出现重大隐患。卢象升只得向朝廷建议分兵。
分兵之后,卢象升军前只有杨国柱、王朴、李重镇三部共19000人;朝廷拨了保定总兵刘光祚的3500人给他,但这3500人中半数都是新兵;另外,他还有来自虎大威的5000士兵在赴援途中,这样卢象升手下就只有不到30000人。而高起潜却有关宁军23000人,加上增援的16000人,一共多达39000人。
这时,战场上又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曹化淳为了表示要配合卢象升进兵,特地选了2000京营兵给卢象升。卢象升带着这2000京营兵来到孙堠时,突然遇到100多名清军骑兵。卢象升看到清军骑兵后,并不惊慌,对众人说:“这是清军的侦骑,当奋勇冲杀歼灭他们。”但京营士卒却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向后跑。战场上转眼之间就只剩卢象升和他的十几个亲兵。卢象升看到这个情况,就带着十多个亲兵向上百清军骑兵发起冲锋,一边冲一边对往后跑的明军喊道:“一退走无一人得生,恐后有大队相逼。”看到卢象升身先士卒、勇猛作战,一些勇敢的京营士卒也调转过来和卢象升会合。卢象升集合京营官兵向清军发起猛击,这支实力本就有限的清军侦骑自然抵挡不住,向后败退。卢象升也不敢发动追击,他知道京营士卒战斗力脆弱,根本不能打硬仗,一旦再遇到清军,后果不堪设想。
卢象升这时派遣杨国柱在顺义与清军大战一场,斩得敌首数十级。清军被明军击败后,密云之围被解,而卢象升为了获得曹化淳的支持,特地将斩获功劳分了一些给京营,由此可见卢象升的良苦用心。但这一战后,卢象升和杨嗣昌的矛盾再次加剧。十月十七日,杨嗣昌来到卢象升军中,卢象升很直白地对杨嗣昌说:“文弱,你现在议和,难道想做城下之盟的事,成为历史的罪人吗?这北京城口舌如锋,你难道想成为第二个袁崇焕吗?”杨嗣昌被激得面红耳赤、全身颤抖,急忙辩解说:“你错怪我了,谁说我赞成‘抚’了?”结果,卢象升直接将他获知的关于周元忠的消息一并说出,而杨嗣昌则坚决不承认。闹到最后,杨嗣昌说:“如果你真的不相信,就用你的尚方宝剑将我军前正法!”卢象升只好说:“我现在既不能奔丧,又不能战,被这宝剑斩首的只能是我啊!我哪里还敢斩别人?”两人就这样不欢而散。二人的矛盾在此后的战事中被迅速扩大,成为导致卢象升悲剧结局的重要因素。
十九日,明军将领再次召开会议决定战守事宜。卢象升依旧主张合兵拼死大战一场,将清军彻底驱逐出去,高起潜却说:“恐野战非我所长。”友军持这样的态度,卢象升很难取得更大的战果了。
总之,卢象升主张以野战挫败清军,阻挡其继续深入,而杨嗣昌和高起潜却主张据点防守。这时,清军突然从顺义南下。十月二十三日,清军进攻东直门,卢象升带领官兵与清军大战一天,最终挫败清军攻势。十月二十七日,清军再次对京师发起进攻,卢象升亲自上前督战。战况十分激烈,卢象升带着精骑左右驰援,结果坐骑都被清军射杀。清军连续进攻三天都未能取得任何战果;与之相反,卢象升所率明军却是战果颇丰,宣府总兵杨国柱还缴获了蟒甲银盔。十一月二日,明军又在阵前设伏攻击清军,打死打伤了许多士卒。虽然清军也对明军发起猛烈攻击,但连攻5次均被明军击退。清军再也扛不住了,准备撤围,但他们没有向北撤退而是向南转移。由于崇祯和杨嗣昌限制卢象升出击,实际上清军伤亡并不大。卢象升手上兵力有限,即便击败清军也没有办法扩大战果,所以在京师脚下打的这十多天,实际上都是消极的防御战。
此时,卢象升决定追击清军。他请求让高起潜的关辽精兵与自己一同参与追击,但崇祯却犹豫再三,直到两天后才同意了他的请求,而这时清军已经离开很远了。
杨嗣昌又准备起用陈新甲来代替卢象升。他任命陈新甲为兵部侍郎,还准备以陈新甲来分卢象升的兵。朝廷内部也显得躁动异常,编修杨廷麟上疏言:“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恨。国有若人,非封疆福。”显然将杨嗣昌比作误国的奸臣。杨嗣昌大怒,将杨廷麟改任兵部主事,派到卢象升军中。
此后,崇祯皇帝又因卢象升按兵不动、不与清军交战,罢免了他兵部尚书一职,改任侍郎,并任命大学士刘宇亮辅臣督师。可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卢象升由于兵力有限,想与高起潜合兵一处,但高起潜态度暧昧,所以进展十分缓慢。
之后,卢象升由涿州进据保定,十一月十一日命诸将分道出击。当天,王朴与清军大战,于泾阳斩首20级。第二天,卢象升率主力与清军战于庆都,卢象升小胜一局,斩首清军115级。此后,双方又再次交战,总兵杨国柱、虎大威与清军野战,双方死伤相当。
等明军兵力全部集中在京师附近之后,清军获得了更多的战场主动权。十一月初,清军进攻定州;十一月九日,包围高阳城。此时,原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辽东督师孙承宗正在高阳城家中养老,获知清军进攻家乡的消息之后,他以76岁的高龄率全家守卫城池。三天之后,高阳城被清军攻破,孙承宗被俘,拒不降清,被清军勒死,其子孙19人也力战而死。接着,清军又连下衡水、武邑、枣强、鸡泽、文安、霸州、阜城等地。之后,清军兵分三路南下:一路由涞水攻易州,一路由新城攻雄县,一路由定兴攻安肃。获悉孙承宗殉国后,崇祯皇帝极为悲痛,对卢象升的意见更大,想用孙传庭代替卢象升。
但这个决定被杨嗣昌拦了下来,杨嗣昌认为:“易帅恐缓期,不若留象升责其后效。”但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杨嗣昌的真正目的其实是要逼死卢象升!杨嗣昌清楚崇祯皇帝多疑、极端的性格,而作为兵部尚书的他更知道,以当时的局势,如果卢象升继续这样行事,等待卢象升的只有斩于军前。
当时,卢象升虽然没有被免去职务,但是崇祯已经在十一月二十三日任命孙传庭为兵部左侍郎,为替代卢象升做好了准备。这时山西又接到清军入侵的消息。杨嗣昌命令卢象升出关,但卢象升却拒绝了这个命令,选择留在前线,而大同总兵王朴却擅自带兵离开前线返回山西。
之后,卢象升来到他初次为官的畿南地区。畿南的百姓看到卢象升这种窘况,就赴卢象升的军门叩见说:“现在天下大乱已经十年,明公初到为官不计生死,凡事为天下先。现在奸臣在内,三军士卒都想西归,大同总兵王朴已经跑了,而军中已经是弹尽粮绝。明公不如撤到广德,召集义师。我们畿南子弟都乐意为公效死,只要到达畿南,‘一呼而裹粮从者可十万人’,何必处此死局?”卢象升听后大为感动,说:“我与贼大小上百战,从未有过失败。现在分了5000人去西边,以阻敌西冲,援兵又被隔绝,做事屡屡受到掣肘。现在军中的情况已经是‘食尽力枯,旦夕死矣’,即便撤到广德,也是给父老添麻烦。”畿南的百姓听到卢象升这样一番言辞都号啕痛哭,回家之后拿出自己床头的存粮接济卢象升部,由此可以看出卢象升与畿南百姓感情之深。但卢象升已经没有选择了,他知道自己只有战死沙场这一条路可走。
十二月十一日,卢象升进师至钜鹿、贾庄。高起潜率关宁军来到距贾庄50里的鸡泽防守。这时卢象升的全部军队只有5000士卒,而且这支军队已经断粮多日,众皆困顿。于是卢象升派遣杨廷麟向高起潜乞援,但高起潜置之不理。无奈之下,卢象升走出大营,四面环拜众将士说:“吾与尔辈并受国恩,患不得死,勿患不得生。”所有将士都失声痛哭,表示愿意与清军决一死战。于是,卢象升决定主动出击,于十二日拔营出贾庄进攻清军。
当时清军正在布置对卢象升部的合围,猝不及防之下被明军的快速突击暂时打退。卢象升对将士说:“今天虽然小胜一局,但清军一定会集中兵力再来进攻我军,我们要小心防备。”第二天,清军果然集中主力进攻卢象升部,数万清军将贾庄围了整整三层。
清军首先以蒙古兵作为包围圈的第一层,以精锐的护军巴牙喇为第二层,然后派汉军架设火炮进行炮击。当时参战的清军有满洲4个旗、蒙古4个旗,在兵力上远远超过明军。卢象升自己为中军,以虎大威为左翼、杨国柱为右翼,与清军对抗。双方大战6个多小时后,明军炮尽矢穷。
卢象升感到最后的时刻到了,决定发起最后一次冲锋。虎大威拉住他的马,对他说现在突围还有机会,不必玉碎于此。卢象升厉声说:“我不死在疆场,难道要死在西市(明朝处决犯人的场所)吗?”言毕向清军冲去。在作战中,卢象升连杀数十名清军,自己也身负重伤,身中二矢二刃,仍然呼号奋战。最终,卢象升因马蹶而坠马,身中四矢三刃而死,时年39岁。他的部下杨陆凯为了保护他的尸体,扑在他身上,用自己的身体为他遮挡弓箭,结果身中二十四矢而死。此战,卢象升部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虎大威、杨国柱在最后关头溃围而出。根据清军的战报显示,他们这次斩杀了明军副将3人、参将5人、游击3人、都事3人,缴获战马2776匹、骆驼10峰。这一战,卢象升与自己那支苦心经营的标军一起全军殉国于此。
在明末乱世中,罕见地出现了卢象升这种德才兼备的人物,但这样的人才最终含冤战死,无怪乎清代文人方苞会这样评述:“明之亡,始于孙高阳之退休,成于卢忠烈之死败。”而大明王朝真的在卢象升死后短短六年就土崩瓦解。
About The Author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