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多情词人,懦弱皇帝,从儿女情长到故国遗梦,奈何薄命帝王家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 〔五代〕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一直以来我总想写点什么,关于那个我最喜欢的词人,而不是什么帝王的李煜。

之前我看过许多关于他的评价。关于他的亡国、关于他的才气、关于他的爱情。然而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却无法深刻而准确地表达出我的思想。不知道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事实上,作为一个君王,李煜毫无疑问是失败的,亡国之君,断送江山,这是他的悲哀;但他却是一个伟大的词人。

李煜在词上的造诣,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然这不过是我个人的观点而已,别人同意或者不同意都可,对此我无意多说。

有时候听邓丽君唱的《独上西楼》和《几多愁》,感觉真有种说不出的苍凉和悲情;每每看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个句子,我总在想象着后主写这首词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无奈和伤痛。

繁华落尽,太多太多穿越世俗的感情,终究凝结了,凝结成了梦,切都是那么的如梦如幻。所有的一切如同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始终是李煜。他传奇的一生不知有多少人羡慕,甚至说是嫉妒。然而阅读他的词时,我内心总有种无法言说的情绪,即便是时光已穿越千年后的今天。

千百年来后世人对李煜词所作的注释评析解说可谓汗牛充栋,誉众贬寡,特别是李煜入汴京沦为阶下囚之后所作的词,被世人所公认。对宋、元以来的婉约、豪放派词的发展,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引导作用,以超越时空的独特魅力引人瞩目。

现代著名学者、文史学家顾颉刚,对李煜词倍加赞赏,认为是用血泪写成的,是中国文化宝库里最珍贵的遗产。史称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而称李煜为词魂,其作品的地位是同曹雪芹的《红楼梦》、屈原的《离骚》而相当的。

后人还有称李煜为词宗,亦有人称为词帝,我想李煜所得到这些称号绝对是当之无愧的。

李煜的词如同金庯的武侠小说一样,凡有华人之处无人不知,处处都有传诵“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果有人问我喜欢中国封建王朝中的哪一个朝代,我一定会说是宋朝,特别是北宋的那个年代,因为它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民主的一个朝代,亦是知识分子地位最高的一个朝代。

其中就有包拯拉着宋仁宗的衣服据理力争,一定要答应他的主张才肯罢休的事情,我想这个事情在别的朝代是绝对没有过的,即便是在唐朝魏征也没敢对唐太宗这样做。但北宋却又有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这段历史只要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人都会记得,里面主人公郭靖和杨康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这就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而扮演这段历史的角色正是宋徽宗赵佶。

喜欢宋词的人如果留意的话,《宋词三百首》里宋徽宗赵佶所写的词是放在开篇的,我不知道这是编撰者故意还是纯属巧合。

每当我读那些关于“靖康之耻”的史料,我总为之感到痛心。想想现在那么多人在制造垃圾历史电视剧,为什么就没人把“靖康之耻”这段屈辱的历史拍出来,让人们好好的重温而学习呢?

倘若悲剧只发生一次,那也就罢了,可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样的悲剧依旧在不断地上演,只不过是演员不同而已。南宋的灭亡是一次,明朝的灭亡也是一次,晚清的历史就更不用说了。想想这些我就感到寒心。

有人说,一个忘记耻辱的民族,是最危险的!我想这句真的很有道理。

其实我说这些不过是因为宋徽宗赵佶和后主李煜有着相同的命运而已。

历史上,君主文才绝高却邦国不治,最终沦落为阶下囚的不止一人。如陈后主叔宝、后蜀主孟昶、南唐后主李煜及宋徽宗赵佶等。陈后主“诗才甚高”,但只留下“景阳宫井又何人”的一段“亡国史”;孟昶只有一阕“洞仙歌”的两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这还是经苏轼补遗而得名;宋徽宗除了瘦金体书法与花鸟绘画可以传世外,“词坛纪事”称他“天才甚高..诗文之外,尤工长短句”,王国维把他与李后主相比,说《燕山亭》词亦可略似之。我们可以把他们的词作一比较: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宋徽宗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后主只在这寥寥五十六字中,道尽了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念。而这首《宴山亭》词则是徽宗在北上途中看到杏花而作,曾被王国维称为“血书”,虽然也写出了由企盼而绝望的孤独忧伤的心情,令人不忍卒读,但给人的感觉却有点平铺直叙,了无余味,与李煜相比差之甚远。他不但文才远逊后主,就因果来说,他被金兵北俘,家亡国破,我想这大概是宋太祖以牵机毒药谋害李后主所遭的后世报应吧!

然而宋徽宗赵佶与后主李煜的经历在各种传说中似乎颇能找到相似之处。赵佶是神宗皇帝的第十一子,据说神宗曾在秘书省观看李后主画像,对他的儒雅风流极为仰慕,到后来徽宗的出生,生时又梦李后主前来谒见,因此,后世谣传宋徽宗乃李后主投胎转世。

后来赵佶的哥哥宋哲宗赵不幸二十四岁时就病死了,恰巧的是赵却无子嗣,而向太后非常喜欢赵佶的才华和气质,说他有福寿之相,甚至还说“佶”者就是所谓的吉人嘛。于是宋徽宗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从此,拉开了他极具悲情色彩的人生序幕。

令赵匡胤和赵光义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百二十年后,他们的第八代天子赵佶,就遭遇了和李煜同样的命运。

在所有人的眼里,都把宋徽宗赵佶看做是中国历史有名的昏君,事实上,如果把北宋亡国的所有的责任都算在他头上,那未免有点不公平。

其实,北宋灭亡不过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积弱衰败过程,恰恰宋徽宗赵佶这个倒霉鬼赶上了最后的灭亡时刻。我想在北宋灭亡的问题上,如果按照责任划分的话,主要责任的不应该是他,因为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始作俑者就是那个英明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并且让子孙后代永世坐稳江山,不让别人篡位,采取了很多办法。然而一个人再怎么伟大,也不能顾及到后世的事情。但这个赵匡胤却做到了,通过他采取的手段解决了篡位的问题,从他之后,中国历史上就再没发生过什么将相篡位的事情来。所以我们不能不佩服赵匡胤的伟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赵匡胤采用了许多办法:其中就有最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还有采用文人统军,军队正职全由文官担任,武将只能任副职等等一切办法。

尽管这些措施改变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体制,保住了赵家天下,却导致整个国家的军事出现了问题。想当年赵匡胤区区20万军队就统一了天下,还打得契丹只有招架之功,而到北宋末年,国家财富翻了几十倍,军队人数翻了几十倍,军事实力却弱到一触即溃望风而逃的地步,国家的灭亡,也就在所难免了。你说,这能全怪宋徽宗赵佶吗?

而后主李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在中宗还在位的时候,国库里还存有七百万钱,也还是个独立的国家,人民都过着安宁恬静的生活,可见还是个富有的国家。然而等到中宗逝世后主李煜接位的时候,南唐国已经割让了差不多一半的国土了,还要每年向宋朝缴纳进贡,并且还不能有自己的年号了。其实这个时候的南唐已经是千疮百孔了,所剩的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对于后主来说,我只觉得他比较倒霉就是了,或者说他只有文学天赋而没有政治细胞,没有生在一个太平盛世里,导致到最后他成了亡国之君。可中宗有着很好的机会,却没有抓紧时机治理好国家,反而将南唐推上了灭亡之路。

然而在今天或许有人说,导致南唐败亡的中宗一定是个昏庯之君,而对于后主李煜大概也是如此的评价吧。可是从流传至今的《南唐二主词》里,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非凡才情。试想,昏庯之君能写那些优美的千古词句吗?

尽管南唐的灭亡在李煜没有接手之前就已经形成定局了,可是不管怎么说,毕竟南唐是在李煜手上亲自断送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被后人评为“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是生不逢时,作为南唐最后一个君主,继位时(961年)南唐已对宋称臣,处于属国地位,这就决定了他作为君王的悲剧命运。

李煜在位十五年,不修政事,屈辱苟安,沉湎于奢靡享乐的宫廷生活中。可这是真的吗?其实作为一国的君主,李煜曾经也实施过一些仁政,减轻赋税,放宽刑罚,只不过这些并不能挽救那个业已支离破碎的南唐国了。

可是在后来北宋发兵进攻时,南唐能够抵抗一年多,说明南唐还是有很大实力的,如果李煜能励精图治,南唐抵抗的时间一定不止一年。可李煜并没有励精图治,而是借酒浇愁,并且还写词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其中就有《相见欢》: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文人啊文人啊!很多的时候总是那么的柔弱多情,作为一个君主,自己的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还有闲情去曲词吟赋,让人想想都有点寒心。

其实说到底像李煜这样的人并不是做帝王的材料,可是命运有时候就是那么捉弄人,偏偏就把他推上了历史的舞台,让他在政治的漩涡中苦苦挣扎。

李煜生于帝王之家,而那时候金陵正是文人墨客集中的地方,自然就形成了文学的中心,再加上李煜从小就耳濡目染父亲对诗词的造诣,就这样把他慢慢地塑造成一个多愁、善感、柔弱、伤怀的文人。

李煜天性喜文厌武,他的人生志向,就是要做一个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或者做一名经纶满腹的高人隐士。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这是他早期的作品《渔父》,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李煜少年的理想追求。

人们常说个性决定命运,李煜亦是如此,此时的他所面对的处境是国家内忧外患,亡国的紧迫感沉重地压在心头让人喘不过气来。

风雨欲来,大厦将倾,李煜也曾试图想过振作,也想图强,但他天性懦弱,他没有拯救危局的政治魄力和才能,强国谈何容易?以其父李璟的英武明断,照旧不能保社稷于不衰,一介懦弱文士又怎能力挽狂澜于乱世?

所以,当面对日渐衰落的江山,他不知所措一没有整顿朝纲,指挥征伐,复兴南唐的勇气,没有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的宏图大志,所以李煜从继位开始就对北方的宋朝忍辱屈从,纳贡称藩,不仅不敢堂堂正正地称皇帝,甚至在接见宋朝的使者时,还要将皇袍脱下,换上紫袍。

书呆子气十足的李煜竟天真地认为,只要他事事恭顺、不出过错,赵匡胤就会碍于面子,不会同南唐兵戎相见。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说明他根本不懂政治,赵匡胤说得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这里我们看到最为明显的是李煜从即位开始就对赵宋王朝表现出无比的柔弱和退让,甚至有点卑躬屈膝。为了让赵匡胤知道自己从未想与中原抗衡,也从未想真正做什么帝王,正如他给赵匡胤在《即位上宋太祖表》中所说:

臣本于诸子,实愧非才,自出胶庠,心疏利禄。被父兄之荫育,乐日月以优游,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夷、齐之高义。继倾恳悃,上告先君,固非虚词,人多知者。徒以伯仲继没,次第推迁,先世谓臣克习义方,既长且嫡,俾司国事,遽易年华….惟坚臣节,上奉天朝,若曰稍易初心,辄萌异志,岂独不遵於祖祢,实当受谴於神明。方主一国之生灵,遐赖九天之覆焘。况陛下怀柔义广,煦妪仁深,必假清光,更逾曩日,远凭帝力,下抚旧邦,克获宴安,得从康泰。然所虑者,吴越国邻於敝土,近似深雠,犹恐辄向封疆,或生纷扰,臣即自严部曲,终不先有侵渔,免结衅嫌,挠干旒戾。仍虑巧肆如簧之舌,仰成投杼之疑,曲构异端,潜行诡道。愿回鉴烛,显谕是非,庶使远臣,得安危恳。

他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能够换取赵匡胤宽容之心,然而更为可笑的是,为了讨好赵匡胤,李煜还写信给南汉主刘伥,劝其审时度势,和自己一样向宋朝称臣,可是这个刘伥不是李煜,当然不会因一纸书信就向宋朝屈膝,恼怒之下的刘伥,不但扣留了南唐使节,而且断绝了与南唐的关系,而宋太祖赵匡胤也就此抓住了机会,放心大胆的出兵灭亡了南汉,唇亡齿寒,南唐就此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最终等待他的是命运的摆布,一如即位当年被命运无奈地推入政治漩涡之中。

在李煜的内心里,他清楚地知道南唐注定灭亡,那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既然无能为力改变命运和现实,惟有顺从,这是他惟一能选择的。

对于以后不可避免的战争,李煜不愿想也不敢想,更谈不上什么积极的防御措施了,甚至在消灭宋军主力的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也不敢稍作反抗。

史书记载,就在北宋大军云集淮南,即将对南唐发动进攻的前夕,有商人自淮南来,晋见李煜,献上破敌之策,说,北宋军在长江上游的江陵枣战舰数千艘,请前往焚烧。却被李煜阻止了,理由是,担心事情不成,反招其祸。

面对国家岌岌可危,朝局混乱,君王的退让与屈膝之局面,南唐的有识之士坐不住了,他们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来挽救这飘摇欲坠的江山。

其中名将林仁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给李煜上书说愿意领兵几万人北上,收复旧地。林仁肇还为李煜拟好了开脱的理由:他起兵的时候,李煜就向外发消息说林仁肇叛变,让宋朝廷知道,以后假如事成,得利的是国家,如果失败就杀他全家,李煜不必承担任何责任。就是这样已经为李煜想好托辞的计划,他也没有同意。

然而等待林仁肇是一个悲剧的下场,我想他做梦大概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古人都说文死谏武死战,作为一个将军只有战死在疆场才是死得其所,倘若要是被离间而死在自己人的手里,则是很悲哀的事情了,可林仁肇恰恰是这样的下场。

林仁肇的存在对赵宋王朝的南侵计划是极大的障碍,作为赵宋王朝的最高统帅赵匡胤深深地知道,这样的人不能据为己用就必须除掉,而赵匡胤不但会带兵打仗更擅长用计。

为了达到借刀杀人的效果,赵匡胤命令部下秘密买通林仁肇的侍从,偷出林仁肇的画像挂在事先已经准备好的房间,故意让被扣留在宋朝的皇弟从善看到,还到处散布谣言说林仁肇准备投靠宋朝,宋朝已经给林仁肇造好了私人府邸:精心策划制造出林仁肇投敌叛国的假象。从善对这一切的所见所闻,心中大为吃惊,连忙将这些情况告诉远在金陵的哥哥李煜,面对弟弟带回来的消息,李煜能不相信吗?

在李煜的心里清楚地知道,以林仁肇的能力绝对是国家栋梁之材,可一旦要是真的投敌叛国的话,那对南唐的危害是无法想象的,就这样经过再三的利与弊的权衡,李煜索性将林仁肇处死,林仁肇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这样窝囊死去。

而此时的赵匡胤得到林仁肇死去的消息,我想他心里有着巨大的叹息和愤慨,叹息着这样的勇将不能为己所用,真的是最大的遗憾;愤慨的是林仁肇这样的忠臣你李煜都杀了,你不亡国才怪。

还有文臣潘佑也没落到好的下场,最终无奈地拔剑自杀。想想又是多么的悲壮啊!

可李煜倒好,他不但没有醒悟过来,反而成天沉迷在声色纵情之中。

更为可笑的是,李煜非常信佛,动用很多财力和物力来建造许多佛寺,每天退朝之后就和皇后换上僧人的衣服,诵读经书。僧人犯了罪,不依法制裁,而是让他们诵佛,然后赦免。

有人说帝王不能有爱好,否则就会有人投其所好,制造可乘之机,这话在李煜身上应验了。他的这些爱好成了被别人利用的弱点。赵匡胤听说这个情况之后,就精选了一名口齿伶俐聪明善辩的少年,其实不过是宋朝的间谍而已,南渡去见李煜,和他讨论人生和性命之说,李煜信以为真,以为是难得的真佛出世,从此更少去处理朝政以及边防守卫了,而是整天念经诵佛,一时间金陵的僧人多达万人。

此时的李煜似乎陷得更深,每天只知念佛、填词,似乎在静候灭亡的到来。

该来的还是要来的,谁也阻挡不住,只是李煜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而已。

赵匡胤终究是赵匡胤,他作为赵宋王朝的最高统帅,心里肯定有着雄霸天下的野心,即便是李煜再怎么的百依百顺和屈膝求全,换来的依旧是赵宋王朝的雄师南下,不过在古代那些统治者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找个理由,哪怕是个牵强的理由也好,而这次也不例外,总得找个师出有名的理由吧!

可赵匡胤想来想去怎么也找不出一个什么名正言顺的理由,最后只好对率军主帅曹彬和潘美说:“江南本无罪,但朕欲大一统,容他不得,卿等勿妄杀人!”

当然这个赵匡胤在下令大军进攻南唐前夕,似乎是在表示仁慈,特别派使者去请李煜到开封。做出似乎要与李煜和谈的样子,可是李煜知道请去了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所以找个理由推说有病而不去。

终于在开宝七年(974)的冬天,赵宋王朝的雄师浩浩荡荡横渡长江,将金陵重重地包围了。

大军压境,李煜为了表现抵抗的决心,慷慨激昂地对臣下说:“王师见讨,孤当戎服亲临战场,背城一战,如果不能获胜,则聚全家而自焚!”这句话听起来的确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然而,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李煜作为一个君王死要面子的大话罢了,难怪赵匡胤听到后,说:“此措大儿语耳,徒有其口,必无其志。渠能如是,孙皓、叔宝不为降虏矣。”

就在战争开始后不久,李煜还在继续做着卑躬屈膝的事,派从弟从镒携向赵宋王朝送去了很多贵重的礼物,而自己的将士却在前线挨着饿为了保家卫国而拼死抵抗,到了这样的关头李煜还不忘了填词。不过想想也是,到了这个时候他除了填词还能做什么呢?

其中就填了一首词叫《临江仙》:

临江仙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据说这首词还没填完,宋军就攻陷了金陵,最后的三句是后来补上的,当然这只是后话了。

然而,一切的一切都晚了!赵宋王朝的雄师在进攻一年后的十一月二十七日,金陵城终于被攻破了。

而此时李煜并没有如一年前所说的那样慷慨激昂的去赴死,而是率领臣僚数十人袒露着上半身至宋营投降了。宋军主帅曹彬接受了他的投降,这位仁慈的将军劝李煜回官收拾财宝行李,以备他日之用,理由是归朝以后俸禄有限而花销却极大。要是现在不拿,一经有关部门清查,到时候就再也拿不到了。

亡国之君李煜被迫离开金陵北上,相传离开日,天色阴暗,细雨绵绵,李煜冒雨乘舟,故土家园渐行渐远,烟雨中回顾自己三千里地山河,不觉潸然泪下。多情自古伤离别,此情此景触动。李煜,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赋诗一首: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在宋军押送李煜往北宋首都汴梁的路途中,此时的他才慢慢感觉到失去自由的痛苦,经历到那种天上人间的沧桑巨变,不由得悔恨万千,那种亡国之痛让人撕心裂肺,就在976年的除夕之夜,他悲痛地填了这首词:

破阵子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976年正月初四,李煜君臣一行到达了北宋首都汴梁,赵匡胤御驾明德楼,令李煜白衣纱帽至楼下待罪,然后颁诏赦免其罪,当然,赵匡胤为了惩罚李煜,还特别封了李煜一个带有侮辱性的爵位一一违命侯。

从此,李煜就开始了他的帝王囚徒生涯。

我记得曾有人说过:中国有两部奇书,分别是《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失意的境遇中编写出来的。

我想李煜也是如此,其实人有时候受到打击未尝不是好事,李煜就是个很好证明,虽然他丢掉了那至高无上的帝王位,但失去这些之后他的心灵得到洗练,从而写出那么多那么好的诗词来,正因为这些感人肺腑的词才让人们记住他。试想历史上有几个真正为人们所记住的帝王?

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李煜的帝王生涯显得有些悲情。南唐的灭亡或许是历史的必然,历史的前进总会以牺牲某些人作为代价,李煜虽然丢掉帝王位却促使唐代后战乱的国家分裂得到统一,从而减少了人民的苦难,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想想李煜这一生也算还值得,做过帝王享受到了那种至高无上的君王权利,而且有两个挚爱他的女人,还有他的词即便是时光穿越到今天依旧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并且记得,我不能不说李煜真的很幸运。

在李煜这一生之中有着两个最重要的女人:大周后小周后。大周后名蔷,小周后名薇,两姐妹都是钱塘的美女。关于大周后,《南唐书》载:“后主昭惠周后,通书史,善歌舞,尤工凤萧琵琶。唐朝盛时,霓裳舞衣曲为宫廷的最大歌舞乐章,乱离之后,绝不复传,后(大周后)得残谱,以琵琶奏之,于是开元天宝之余音复传于世。

954年,李煜同南唐重臣司徒周宗之女周蔷(大周后)结为伉俪。这一年,李煜十八岁,周蔷十九岁。

这对才子佳人可谓是天生的绝配,周后精通文墨,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特别擅弹琵琶,并凭借残谱复原了已经失传两百多年的《霓裳羽衣曲》。李煜与周蔷结合后,不仅找到了生活中的知己,也找到了艺术上的知音。

这对多才多艺的恩爱夫妻,和谐美满地共同生活了整整十年,并有了两个天资聪慧的儿子。可惜好景不长,964年,周后突患重病,形容枯槁。刚开始时,李煜对周后关怀备至、嘘寒问暖,希望她的病情能有所好转,但周后的病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李煜彻底绝望了。

就在这个时候,妹妹周薇应姐姐之邀来到内官服侍姐姐。李煜看到周薇,仿佛看到昔日周后的神采。慢慢地就喜欢上了这个日后将成为南唐小周后的姨妹。

关于李煜与小周后偷偷幽会。李煜还特别地写一首词作为两个人之间的纪念,并且把当时那种幽会的情景描写得淋漓尽致:

菩萨蛮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是在戒备森严的皇宫也是如此,慢慢地这首词在后宫传播开来,甚至流向民间被人谱成曲子歌唱,而关于后主与小姨子之间的暧昧关系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此时的后主依旧沉溺在温柔乡里,全然不顾世人的非议。

某个夜晚,后主又和小姨子偷偷地见面了,这次不像往常那样见面就卿卿我我,后主特意准备了酒,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调情,趁着酒兴,后主又激情地填了一首《一斛珠》:

一斛珠李煜

晚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農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

此后的李煜与小周后只要有时间就缠绵在一起,其实这一切的一切大周后早就耳闻,她只是不揭穿而已。恰在这时,李煜的次子仲宣意外天折,这一连串的打击,将大周后迅速地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曾经的他们是多么的幸福啊,或许太过幸福了吧,连老天都开始嫉妒了,偏偏要拆散他们,让他们不能在一起。生与死,是多么遥远的距离啊,谁都不能逾越。

终于在964年十一月,周蔷离开了她曾经深爱的李后主,离开这个她曾经热爱的世界,时年二十九岁。

大周后的病逝,使李煜十分悲痛,亲自草拟了一篇署名“鳏夫煜”的《昭惠周后诔》,长约数千言,命石工镌刻在大周后陵园的碑上。通篇追述了对周蔷的赞赏和思念,文中连续用了十四次“鸣呼哀哉”的感叹词,寄托了他对周蔷“茫茫独逝,舍我何乡”的哀思。

一代倾国倾城的大周后就这样凄然离开了人世,只留下“请薄葬”的绝笔。

就这样,周薇顺理成章地成为南唐的第二个皇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周后。

可是小周后就没有她的姐姐大周后那样幸运了,此时的南唐国已经是摇摇欲坠了,赵宋王朝的雄师对南唐早已虎视眈眈,终于在太祖开宝八年,南唐迫于压力终于降宋。然而等待他们的将是不可想象的屈辱生活。

如果李煜奋起反攻,那也只是黎民百姓遭殃;他俯首称臣,南唐百姓少受兵役之苦,还成就了一个诗词皇帝。其实人世间的对错是非无法论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倘若撇开帝王权术来看,我倒觉得这个李煜比较懂得人性,他之所以对宋朝如此妥协大概就是为了减少生灵涂炭吧。

有人说:李煜满脑子只有诗词和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愁,政治上是个彻彻底底白痴。我想这多少有点冤枉他了。

倘若李煜真的是个政治白痴的话,我想也不会支撑一个国家十多年,亡国不过是历史大势所趋。

而且,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多时候不是光有好的治国思路就行,还要过群臣那一关。一个好的君王,不但要会耍权谋,而是要会平衡群臣间的党羽之争不光要能控制他们,更要拉拢他们,利用他们,平衡监视他们。

试想,如果李煜能做好这些,他就不会写出这么多优美了上千年的诗词。如果李煜能做好这些,那中国历史上只会多一个庸俗的皇帝,少一个伟大的词人。

命运这个东西有时候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只要你的生命还在延续着,它就会让你在这个无形的网中不断地挣扎,你越挣扎它就越捉弄你,直至最后那一刻。

在李煜囚居生涯中,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所有的一切都被限制,再也没有在江南那种随心所欲的生活了,而面对的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境地,所有这些切身的体会,使他在亡国之后写过很多抒发内心悲怨离愁的诗词,其中最为经典的两首,一是前文提到过的《相见欢》,二是《浪淘沙》: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后主内心究竟有多痛苦,我想只有他自己是最清楚的,是悔还是恨?面对着自己人生的浮沉,欲哭无泪啊!可是这些又能跟谁说呢?只能“无言独上西楼”,过着那种“凭栏半日独无言”的孤寂的幽禁生活,然而正是这样沧桑巨变的残酷生活,使得他以酒一醉解千愁,很多的时候都是“梦里不知身是客”,醒来的时候依旧是满腔的离愁,依旧是剪不断、理还乱。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上天故意安排,李煜出生在七夕又死于七夕,所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如同应验李煜一生的多情。

978年七夕,是李煜42岁的生日,国恨家仇,千愁万绪无从释怀。情到深处必自流,随口吟出那首我忍不住一再提到的、千古流传的《虞美人》: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正是这首绝笔《虞美人》,让李煜的生命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其实对他来说早已是醉生梦死,他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一切对他来说都不再有任何意义,他想结束这一切,结束这屈辱的生命,宋太宗的牵机药成全了他。他终于可以从沉重而无奈的生命中解脱出来。

就这样,李煜是带着满腔的怨愤,带着国恨家仇,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的长河里,李煜也不过是一匆匆过客而已,而今天的每个我们,也终究逃不过一捧黄土,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

李煜离开这个世界已有一千多年了,却将四十年来家国梦写入诗词,将自己交给了历史。

一江春水向东流!所有的一切都将被时光的江河席卷而空,却怎么也席卷不去李煜那满腔的爱恨情愁,千年后的李煜,正是因为那些词里充满着的爱恨情愁而被人们所记住,而不是什么帝王身份。

很多时候我总是在幻想着自己穿越到千年前的南唐,与他赏月对话,与他同消千古愁。

夜半无人之时,我总喜欢一个人听《虞美人》,无论是邓丽君还是费玉清的,都是那样的缠绵感人,在歌声中,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雕栏玉砌的南唐,我看到了那个多愁善感的李后主,他落寞地站在梧桐树下,透过月光看到他那深邃的眼神里流露出深深的哀怨,然而怎么也走不出那清秋时节满院的孤独。

有什么比孤独更令人心碎?

我想那便是更深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