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的巴勒斯坦到底多复杂?约旦原来就是那个巴勒斯坦阿拉伯国

来源:北斗维斟

一战之时,英国给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做出了承诺,那就是攻取了巴勒斯坦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能够建立国家。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帮助下,英国得以从土耳其手中夺取巴勒斯坦。战后,巴勒斯坦成为了英国代管地。然而,战后的巴勒斯坦既没有实现犹太国复国,也没有成立阿拉伯国家,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巴勒斯坦分而治之的尝试

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为了两部分,其东部为“外约旦”,由英国控制的阿拉伯傀儡家族管辖(二战后,外约旦实现独立,并吞并了内约旦地区);西部为英国直接控制,依然叫做“巴勒斯坦”。国联根据《贝尔福宣言》规定英国必须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约旦河以西地区)建立“民族家园”。

简单来说,巴勒斯坦在一战之后已经进行了一次划分,也就是外约旦划分为了阿拉伯人,以准备建立阿拉伯国;约旦河以西依然叫做“巴勒斯坦”,由英国来管辖,并支持犹太人移民。这是国际联盟对犹太移民的一种肯定。从整体来说,战后的英国并未完全实现自己的诺言,但是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阿拉伯国家的独立,以及犹太人的移民。

一战后的局面(原本的巴勒斯坦包括约旦)

战后,大量的犹太人认为复国有望,于是大规模移民巴勒斯坦。从1919年到1923年,就有3.5万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1924年到1927年,移民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多达6.5万人。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比例从战前的不足10%上升到了17%。

尽管犹太复国运动得到了国际联盟的支持,但想要真正实现复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国际联盟的规定,犹太人在1929年成立了犹太代办处,标志着犹太社区开始实现了“自治”。

犹太办事处对外协调和英国的关系,同时负责联络世界的犹太组织,对内则对巴勒斯坦的犹太聚居区进行管理,为犹太移民提供资金帮助,负责购买土地,发展犹太地区的经济,并组建军事力量。

然而,犹太人的移民活动却遭到了阿拉伯人的抵制。早在1918年,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就组织一次抗议活动。1919年,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正式拒绝了《贝尔福宣言》。1920年,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举行了反犹游行,结果引发冲突。1921年,阿拉伯人再次发动反犹运动,造成95人死亡。

巴勒斯坦的民族矛盾越演越烈,英国不得不加以重视。1922年,英国殖民大臣丘吉尔发表声明,宣布:英国“无意将整个巴勒斯坦变成一个犹太民族家园”,犹太社团可以增加移民,但是必须限制在经济承受范围之内。宣言发布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十分不满,但犹太人最终选择了妥协接受,而阿拉伯人则断然拒绝。

30年代的犹太移民

1929年,巴勒斯坦双方因为争夺“哭墙”而爆发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双方的死亡人数都超过了百人。冲突发生后,英国再次发布声明:如果犹太移民影响了阿拉伯人就业,就应该就应“减少乃至停止犹太移民进入巴勒斯坦”。宣言已发表,就立即遭到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反对。

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只能收回宣言,支持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结果这一政策又立即引发了阿拉伯人的反对。总体而言,英国在巴勒斯坦的政策就是左右摇摆、分而治之。

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建设

在16世纪,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仅有3000多人。随着欧洲各国反犹运动越来越烈,移民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就越来越多。但是这些初来乍到的犹太人是没有土地的,他们只能向阿拉伯人购买土地。

在一战之前,犹太人已经在巴勒斯坦购买了60万杜纳姆的土地(1杜纳姆=1.5亩)。一战后,犹太人又在此购买了84.4万杜纳姆土地,犹太人的土地总面积达到了150万杜纳姆,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实际上,土地购买也是双方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

原来,巴勒斯坦地区的土地拥有者基本都生活在外约旦、埃及、叙利亚等地区,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基本都是佃农。犹太人购买土地是直接向地主购买的,这就导致巴勒斯坦的佃农失去了土地。与此同时,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推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给阿拉伯人的农业收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沙漠中的犹太社区

不过,犹太人则认为这些土地是购买自地主的,和当地佃农毫无关系。犹太民族基本委员会则向全球犹太富豪筹集资金,以购买土地。委员会购买的土地为公有,不能买卖,只租给犹太人耕种,并象征性收取低廉的租金。

犹太人最初购买的土地大多数是荒漠和沼泽,在这里进行农业生产的难度很大。但是犹太人利用高科技来发展现代农业,在无数次探索的过程中改造了荒漠,这也算奇迹了。

在一战之前,涌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大部分为俄国犹太人,他们以农民为主。一战以后,由于波兰对犹太人采取了诸多限制,因而大量的波兰犹太人移民了巴勒斯坦,他们大多数都是中小工商业者,主要居住在城市。在他们的带动下,犹太地区的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其工业规模占据了巴斯坦地区的80%。

为了能够将犹太工人组织起来,犹太社区的劳工组织整合建立了“巴勒斯坦犹太工人总会”,简称“犹太工会”。在1939年,巴勒斯坦三分之二的犹太人都加入了犹太工会。犹太工会不仅仅要争取工人的基本权益,还要为工人提供教育、医疗、文化娱乐、技术培训和社会保障等服务。该组织对犹太社区的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犹太人十分重用教育。1918年,一战尚未结束,犹太社区就开始建设希伯来大学。1925年,希伯来大学开学。战后的几年,犹太地区就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其文化发展水平已经远超中东的阿拉伯国家。

三,巴勒斯坦分治的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国在欧洲大规模屠杀犹太人,于是犹太人也开始疯狂涌入巴勒斯坦。从1933年到1935年的三年间,有将近14万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大量的犹太人涌入,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反感,英国就限制了犹太人的移民规模。即便如此,每年依然有2万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到1939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数量猛增到了45万人,占据了巴勒斯坦的三分之一。

如此多的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让这里的阿拉伯人更加不安。1935年,阿拉伯领导人向英国提出尽快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阿拉伯人的自治政府,为巴勒斯坦阿拉伯国的建立做好准备。此方案遭到而来犹太人的拒绝,阿拉伯人恼羞成怒,认为只能采取暴力了。

1936—1939阿拉伯起义

1936年,阿拉伯人发动了针对犹太人的暴力活动,流血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英国在巴勒斯坦的统治也摇摇欲坠。当时,巴勒斯坦的各大势力联合了起来,成立了“阿拉伯最高委员会”。该委员会成立后就立即组织阿拉伯人进行反英、反犹运动,他们要求英国结束代管,立即成立阿拉伯国家。

英国断然拒绝了阿拉伯人的要求,于是阿拉伯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大破坏”,他们袭击犹太人和英国军队、警察,毁掉公路、铁路和输油管,导致巴勒斯坦陷入瘫痪。英国一方面派遣军队对阿拉伯人的行为进行“镇压”,一方面又让外约旦、叙利亚、伊拉克、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领导进行斡旋。最终,这场风波在经历了六个月后才平息下来。

之后,英国对巴勒斯坦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最终发表了《皮尔报告》。《报告》认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因此建议将巴勒斯坦阿拉伯地区和外约旦合并为一个阿拉伯国家;犹太人单独建立一个国家,面积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耶路撒冷、雅法港等地区由英国管理

《报告》出台后,英国政府表示通过。犹太人经过激烈的讨论后也认为可以接受。但是阿拉伯方面则坚决反对,他们要求将犹太人抹去,只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1937年,埃及、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微、外约旦等国召开了“泛阿拉伯会议”,会议讨论的结果就是要求英国立即结束代表,建立巴勒斯坦阿拉伯国家。由于阿拉伯国家拒不合作,分治计划也就无法执行。

此后,巴勒斯坦地区的反犹、反英运动进一步高涨,到处都是恐怖、暴力活动。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在1936年到1939年的大冲突之中,英国人死伤700名,犹太人死伤1200名,阿拉伯人则死伤3000—5000人,不过阿拉伯人的死伤有四分之一死于内部教派之争,其他大部分死伤于英国军队的镇压。

经过英国军队的镇压,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大为削弱,失去了建国的基本条件。此后,外约旦、叙利亚、伊拉克、埃及等都想吞并巴勒斯坦,他们争相在巴勒斯坦渗透势力,让英国的委任统治难以持续了。到1939年,德国挑起了二战,英国为了换取阿拉伯人的支持而出台了《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白皮书》,《白皮书》否定了《贝尔福宣言》,认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国家,犹太人的移民则被限制,乃至于禁止。

这时候,英国已经支持阿拉伯人了,而犹太人却陷入了被驱逐出巴勒斯坦的全面危机。那么,犹太人又是如何在二战中扭转乾坤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