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隆兴北伐”谈起,看宋孝宗的雄心与无奈
2024-05-30
文:历史的余晖
宋高宗即位之初,在舆论的一片抗金呼声下,他不得不与金国开战。然而,宋高宗这个人着实是个投降派。在位36年,宋高宗已经由“打打和和”,转变成了“一味称臣”。在金国南侵惨遭失败,抗金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宋高宗仍想着偏安一隅,就是不想打。最后,又是在舆论的一片抗金呼声中,宋高宗越感心力憔悴,最后不得不表示自己“倦于政事”。之后,在亲征结束后,宋高宗传位于其养子赵玮,并赐其名为“眘”,是为宋孝宗。
朝气蓬勃,锐意改革
宋高宗是个十足的投降派,可养出来的儿子却跟他截然不同。在完颜亮发动南侵后,宋高宗就已经准备好故伎重演,继续南迁。他甚至说,“若敌未退,当遣百官而走。”
在这个时候,皇太子赵玮竟不顾礼制(自古以来,太子不可染指军事大权,否则将有篡位谋反之嫌),请求领兵出征。
后来,在史浩的提醒下,他才将上书改为“随驾扈从”。尽管赵玮有些鲁莽,但不可置否,他绝不是个“投降派”,而是十足的“主战派”。
在即位以后,雄心勃勃的孝宗就向众臣表达了自己的心志:
朕惟天下有弊事,无弊法,今日之弊,在乎因仍习俗,若改而更张,宫商思在。
可以看到,宋孝宗刚一上台,就表明自己不做一个守成之君。他要做的,就是大刀阔斧地改革。
一、从年号起,他改元“隆兴”,寓意就是要使宋朝中兴,彻底改变积弱的局面。
二、接着,他立即对岳飞被杀等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并且严惩了秦桧等余孽,令朝堂为之一振。除此外,他还积极任用那些积极抗金、清廉自守的官员,这就比如说张焘、周必大、虞允文等人。为改变高宗时期权臣当政,满朝上下一片死气沉沉。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宋孝宗下诏鼓励群臣进谏,就算是犯颜也无所谓。
三、整治吏治。绍兴末年,南宋朝廷早已乌烟瘴气,由此产生了一大批佞臣小人,他们不仅尸位素餐,而且尽行贪赃枉法之事。改革要想取得成效,就得避免冗官,不用贪官,只用有能力的官。宋孝宗虽然不能立马改变官场现状,但至少可以让可以稳定乱局,长此以往是有成效的。
四、轻徭薄赋,赈灾救荒。百姓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了,自然要造反。而绍兴末年,天灾频发,孝宗不光认真听取了报告减免赋税、调运赈灾物资,还带头减少宫中开支,以此能多分发点物资给灾区。
五、不甘偏安。虽然宋孝宗嘴里不说,但他心里是看不惯宋高宗偏安一隅的做法的。所以,他刚一上位,就把高宗厌恶的抗金名将张浚召回了京。同时,孝宗也开始整顿军队,培养大量军事人才。然而,因高宗这几十年的积贫积弱,国库并不富裕。而孝宗为战争赶制大量作战兵器,也是不合时宜的。
一把战刀:3300钱;一个手弓:2700钱;一支手箭:74钱;一个弩弓箭:65钱;一个战鼓:6500钱;一副军帐:69800钱;一副铠甲:40100钱;一副挡胸:17300钱。
数十万军队,逐个累加,军费浩繁,可想而知。然而,此时一心想要收复河山的孝宗可顾不了那么多。甚至,他在宫里以身作则,骑马射箭,练武习身。
坚持北伐却压力重重,年轻气盛的孝宗以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就可以发兵北方,收复中原了。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来自太上皇的压力
孝宗是个著名的“孝子”,在每个重大节日时都会向高宗问安。孝宗一心想要北伐,如果这时候能得到太上皇的支持,无疑会让他信心大增。可高宗并没有鼓励他,反而给他浇了盆冷水。
孝宗多次表达北伐之志,可高宗却并不认同。这么多年,高宗一味偏安惯了。当时完颜亮南侵失败,南宋乘金国大乱北伐,都尚未成功。这还没多久,孝宗就开始北伐,这不以卵击石吗?
迫于舆论压力,高宗不敢反对张浚(主战派)复出。不过,硬的不行来软的,高宗认为既然不能明撤张浚,至少得给他施压。因此,当孝宗想升张浚为宰相时,高宗就提出让汤思(主和派)也出任左相。
来自群臣的压力
虽说之前孝宗已经罢黜了不少主和派官员,然而,在高宗的支持下,“新主和派”又开始“兴风作浪”。
群臣里以史浩为代表。史浩是孝宗的老师,为人比较正直清廉。虽说他也支持为岳飞等人平反,也推荐了诸如陆游的有识之士。然而,他却是个“新主和派”。
史浩所想就是希望孝宗能休养生息,明确点说就是继续偏安一隅。在他的劝说下,孝宗甚至有些动摇,也企图通过和平手段废除“绍兴和议”。
史浩曾提出:
官军西讨,东不可过宝鸡,北不可过德顺,其离蜀太远,恐敌潜袭,保蜀反以亡蜀。
孝宗在他的提议下,放弃了已经在川陕地区收复的大量领土。大将吴璘正处于攻势,听令后又不得不撤军。而金军又趁此发起反击,数万军队仅剩7000余人生还。
孝宗这才“幡然醒悟”,怒斥了史浩一通,又开始雄心勃勃地计划着北伐。
来自金国的压力
先前金国内乱,南宋还以为敌军得花好一阵子才能恢复元气。然而,完颜雍上台以后,立马对前任的陋习拨乱反正。没多久,金朝政局又趋于稳定。
既然已经稳定,金朝的下一步计划就是“收复”失地。1162年,完颜雍就派大将纥万烈志宁领兵十万进驻河南。在军队支持下,金朝人扬言:如果南宋不乖乖就范(继续缴纳岁币,并维持《绍兴和议》中割让领土的条款),尽搞一些“小动作”,我们就将举兵南下。
艰难的北伐
面对重重压力,孝宗也有点动摇。但在以张浚为首的主战派的大力支持下,孝宗还是抵住压力,绕过三省和枢密院,直接向张浚等前线诸将下达了作战命令。
二十天的战争
没错,这次北伐也是孝宗这辈子唯一的一次北伐,只用了短短二十天就宣告了失败。
起初,宋军将士们斗志高昂,颇有收复之意。没多久,宋军就在陡沟大败金军,随后乘胜光复灵壁。而后,战局却突然急转直下。不多时,13万人马全军覆灭,数万人被俘虏,多数士兵命丧黄泉,只有少部分人逃了回来,史称“符离师溃”。
明明有个不错的开头,为何最后是这番惨淡的结果?
将帅不和
此次北伐的两位大将分别是李显忠与邵宏渊,二人都曾为抗金做出过不小的贡献,且都在隆兴初年被重用。
不过,不同的是,李显忠是个坚定的抗金将领,而邵宏渊却心胸狭隘,争强好胜。由此,二人性格截然不同,这也为“符离师溃”埋下了伏笔。
刚开始,李显忠部大败金军,并且军纪严明,百姓皆来归附。与之对应的邵宏渊部,以十倍之军攻虹县敌师,却仍是久攻不下。而之后李显忠派人去劝降,这才攻破虹县。
邵宏渊心胸狭隘,由此忌恨李显忠。因此在之后的战役中,他总是作壁上观,若是李显忠部打赢了,他就乘胜追击;若是输了,那就跟着撤退。
由于战况不错,邵宏渊提议当重赏将士,但李显忠认为不妥。于是,邵宏渊就纠集一批悍将开始起哄鼓噪,以致军心不稳。
蔡东藩作了首诗:
两将离心至覆兵,大功竟尔败垂成。阜陵空作长城倚,德远原无择将明。
二人不和的后果,可想而知。
骄兵必败
李显忠个人也有缺陷,虽然有本事,但太过骄傲。在收复宿州以后,他并没有积极备战。在他眼里,金军只不过是一群蝼蚁,前线的失地简直唾手可得。
他曾说过:
区区万人,怕他甚么。
如此轻敌,怎能不败?
败给了懦弱
纵观全军,像是李显忠那样“只知有进,不知有退”的军官寥寥无几。
诸如李福李保这样的临阵脱逃者(甚至率众逃跑),不在少数。连军官都畏畏缩缩,手下的兵可想而知。
果不其然,在金兵的大举进攻下,宋军还没怎么反抗(当然除了李显忠),诸如邵氏父子等人就准备弃城而逃。
邵宏渊甚至称:
金添生兵二十万来,倘我军不返,恐不测生变。
李显忠自知孤兵难胜,也只好大叹“天未欲平中原耶”。
军事实力较弱
长期以来,宋朝虽然名义上有几十万军队,然而细分起来没多少能上战场的。日积月累,军队里尽是庸将老兵。张浚经过多方调集,所得军队也不过10万,真正能打的只有六万。
经过高宗的长期腐败统治,宋朝早就国弱民贫。经济不好,后备不足,仓促之下成军、打造武器。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前期胜利的客观原因:
(1)宋军北伐时,正值盛夏,而金兵多是北方人。刚开始,“天公不作美”,连日的下雨令金兵的弓箭没发发挥优势(金兵弓箭基本上是用胶粘合,遇水会脱落)。
(2)金兵对此次宋军出战的意图不明,本来只以为是小规模骚扰。清楚敌意后,金帅仆散忠义(在开封)立刻调整战略,扩充军备。而宋军供给不足,这就让金军有了可乘之机。
宋孝宗的无奈:主战——主和——主战——主和。
战
尽管经历了“符离师溃”,但宋孝宗仍不肯放弃北伐。
他之后又给张浚回书:
今日边事,倚卿为重,卿不可畏人言而怀犹豫。前几日举事之初,朕与卿任之,今日亦须卿终之。
宋孝宗明确表示了自己对于张浚的信任,也告诉他这仗还得打下去。
张浚其实也丝毫没有懈怠,在“符离师溃”以后,他一直坚持备战,随时等待朝廷进攻的命令。
和
此时的宋孝宗,仅仅以为“符离师溃”是个小小的失败。然而,在“主和派”的多位官员集体上书之后,他才充分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而在这个时期,宋孝宗的情绪多有反复,很大程度上是主和派和主战派等大臣造成的。
“符离溃败”以后,“主和派”们跟打了鸡血似的上书劝孝宗议和,之后孝宗的态度急转直下,竟然准备议和。汤思退等人认为“火烧得还不够旺”,甚至“渴望”金兵南下。
而这个时候,一生支持抗金的良将张浚愤然离世,又给孝宗一个沉重的打击。
战
后来金兵真的南下了,孝宗又是一阵愤怒,再加上金国提出的和议要求又更进一步,孝宗忍无可忍,欲图再战。
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痛斥汤思退等人为奸臣,并将朝中主和派罢免了个遍。相反的,凡是主战的,皆被孝宗重用。
不过,孝宗到底还是太冲动了,之后他也意识到了这点,逐渐冷静下来。
和
面对大举进攻的金兵,他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十分不愿意承认失败,他还是得接受现实,同意以割让秦、商等地为代价,赢来金兵的撤退,史称“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虽然就“绍兴和议”而言,南宋的屈辱地位有所改善,但是到底还是不平等的条约,这一点宋孝宗是清楚的。不过,此时的他认为来日方长,虽受打击,但仍有希望。于是乎,宋孝宗又进入了他的下一个战阶段——重整旗鼓欲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