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杰迪瓦岛之战:葡萄牙征服者眼里的中世纪印度海军

来源:燃烧的岛群

公元1498年,注定是一个影响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由冒险家达伽马所率领的葡萄牙舰队,成功绕过前人所不曾路过的好望角,最终落脚在印度的西南城市卡利卡特。至此,为无数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大航海时代,才总算是顺利步入正轨。

早期欧洲地图上的印度洋世界

然而,偌大的印度洋世界并非无主之地,而是早已成为穆斯林诸国商人的财富内海。所以对初来乍到的葡萄牙人而言,这片未知水域是既显得陌生又危机四伏。特别是在安杰迪瓦岛遭遇的本土海军势力,怎么看都有些似曾相识。

事实上,自当年5月20日登陆起,达伽马就不断遭遇到本地精英阶层的联手抵制。由于船队是为探索目的而逐渐,所以并未在必要的补给品外再准备充足货币和昂贵商品。这让惯于收取厚礼的卡利卡特人很不满意,进而对新来者都低看一眼。早已根基稳固的穆斯林商人也借机挑拨离间,污蔑携带有国书的达伽马为海盗头子。实则是害怕垄断经营权遭稀释,无法再以中间商身份赚取可观差价。

最终,葡萄牙探险队因难以缴纳黄金关税,不得不在3个月后铩羽而归。加之不再有熟悉印度洋海况的领航员帮忙,只能尝试以最艰难的方式,沿着次大陆海岸向北航行。期间,强劲的西风在沿途不断肆虐,让缺医少药的水手都苦不堪言。达伽马只能硬的头皮率队前行,并准备在沿途寻找供补给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印度沿岸。直到临近下一个重要港口–果阿,才得以在附近的安杰迪瓦岛稍作停歇。

穆斯林商人一直在卡利卡特占垄断地位

与此同时,卡利卡特人也因交涉时的不愉快而倍感遭冒犯,故而在穆斯林商团的怂恿下动了杀心。作为一个拥有数百年航海史的区域大邦,他们并不像外表看上去的那样人畜无害。相反,随时能动员起数量可观的海盗和水手,编组为称雄整片海岸的强大军队。因而在葡萄牙人跌跌撞撞寻找归程的同时,追杀他们的舰队正以更快的速度从南方袭来。

早期欧洲画作上的卡利卡特沿海风景

到了9月24日,2艘负责侦查探路的印度战舰,终于在安杰迪瓦附近的荒岛边发现目标。当然,他们的行踪也很快为葡萄牙人所察觉。出于本能的谨慎性格,达伽马立即让水手爬上桅杆俯览整片区域,并迅速察觉到远处还有8艘更大的船只正向自己逼近。于是下令所有海员进入备战状态,并派遣舰队中吨位最小的圣贝里奥号前去探查详情。

位于印度中部海岸的安杰迪瓦岛

与许多后人所臆想的情况不同,彼时的印度人其实在船只的吨位、载重、武器数量上都凌驾于西方来客。因为在远洋货轮和战船尚未分家的年代,许多往返于阿拉伯和印度次大陆之间的商船往往都有200-400吨排水量。船长则类似小的封建领主,以金钱雇佣私人武装、配置等级不低的各类武器。一旦需要为团体利益或庇护自己的君主出力,就能迅速转化为横行水面的专业舰队。

随时能用于军事的 大型阿拉伯帆船

相比之下,达伽马麾下船只则多少有些其貌不扬。出于控制成本考虑,也是为了能尽量靠近海岸探测地形,他们手里只有3艘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小型帆船。其中最大的旗舰圣加百列号,也不过是吨位勉强过百。所以,哪怕属于当时的远洋航行主力–卡拉克帆船,也没法与大自己一倍的阿拉伯式帆船相提并论。至于2号舰圣拉斐尔号和只是卡拉维尔船的圣贝里奥号,就会在遭遇中显得更加渺小。稍稍值得欣慰的是,葡萄牙人已开始普及炮门结构和轮式炮架。因而单舰所能配置的火炮数量更多,具备明显但还算不上突出的火力优势。

达伽马的旗舰 吨位勉强过百的圣加百利号

于是,势单力薄的圣贝里奥号,便径直向8艘印度人的阿拉伯帆船冲去。后者也不顾上策略或纪律,开始居高临下的朝来者倾斜大量火力。其中既有飞镖、箭矢与标枪,也有13世纪从中东地区传来的铁制火炮。直到渺小的卡拉维尔帆船全力反击,才终于因不可思议的火力而深感震慑。其中1艘阿拉伯大船,还被船艏的铜炮击毁尾舵,直接瘫痪在水面无法动弹。上面的海员马上选择弃船,通过绑在尾部的赞布科式小艇逃生。这种单桅帆船其实与葡萄牙人的卡拉维尔同源,都是中东穆斯林惯用的阿拉伯三角帆船变种。只不过前者在东方保持着原始风貌,而后者在西方被重新升级为作战利器。

此外,圣贝里奥号的“超长发挥”,让整支印度舰队都警觉起来。他们明智的选择暂时后撤,并恰巧赶在风力减弱前完成了阵地转移。等到约3个小时过后,吹向陆地的西风再度强劲。这些人又冒着因恐惧而决定放弃抵抗,冒着搁浅的危险躲入浅滩附近。一直在远处观战的达伽马,也立刻让手下登上安装有大炮的交通艇,在2艘大帆船的掩护下继续施压。直至对方因不堪重负而弃船走人,才匆匆收队返回先前的锚地顿足。

天气给达伽马带来的损伤 远高于印度人的武力威胁

战后,葡萄牙人还从被圣贝里奥号击伤的印度战船上缴获了不少武器。这些最终要被带回欧洲的长矛、利剑与劲弓,将塑造起西方人对方庞大东方世界的认知基础,坚定更多航海家的冒险求财之路。印度人也将自己的遭遇传回卡利卡特,进一步刺激火炮类武器在次大陆海军的传播速度。 双方的类似冲突,注定将在此后的100多年里反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