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西线无战事》——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代用食品天国”

来源:腓特烈的法言法语

虽然法国或意大利的军粮可能更加好吃,但如果说除了美国以外,全世界哪个国家的军粮最负盛名,那毫无疑问,肯定非德意志第二帝国莫属。
而第二帝国的军粮之所以如此有名,至少百分之九十要归功于伟大的埃里希·雷马克,和他不朽的《西线无战事》——

谁TM能想到,一部反沙文主义的巨著,竟然能写得这么下饭呢?
《西线无战事》开篇就大书特书了主角团们吃饱了“成色很好”、“用猪板油煮出来的”白豆烧牛肉、领到了双份的香肠面包和烟并心满意足。之后出现的多个情节中与饮食有关的内容,如用军粮面包和肝浆灌香肠去换取占领区法国女人的爱,主角回家后送给母亲和姐姐的配给包,母亲给主角做的煎饼与留下的越桔果酱(虽然主角不大喜欢,但为什么我一直觉得很好吃,参考后面卡特的那句“这是你母亲做的吧,我一尝就尝出来了”。),主角看守俄国士兵时那些“狡猾的农民子弟”用来换取俄国士兵皮靴的硬碎肉香肠,甚至是被以批判视角写作的“稀薄的米汤上面漂着几块看不见的牛肉”,不知为何,好像都很好吃的样子。
那么,真实的德意志帝国一战军粮,有《西线无战事》中这么美味吗?
当然没有。
即使欧洲大陆当时普遍的生活水平都不怎么样,但对欠缺资源、耕地、优质殖民地和阳光的德国而言,日子必然会比其他邻居们更加凄苦一些。典型的例证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德意志诸国人民纷纷逃亡新大陆求生活。当时,德意志诸民族是包括美国在内的美洲各国第一大移民来源,以至于德裔目前仍然是美国的第一大民族。
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德国人的困苦,协约国的海军及其对德国的海上封锁限制了德国的海上贸易,也断绝了德国与本来就不算富裕的东非帝国的往来,这迫使德国(当然也包括奥匈帝国)各种食物的替代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批准了超过6000种“代用食品”的专利,包括1000多种速食食品块,800多种“代香肠”和500多种咖啡及冲调饮品。
一些经典的代用食品包括如下:
1、代咖啡(Kaffeeersatz)
毫无疑问,这是德国人发明的最“伟大”的代用食品,以至于至今,仍然有某些倒霉的消费者会在买咖啡的时候着了第二帝国的陷阱。
最早的代咖啡使用少量真咖啡,和洋甘菊粉、玉米粉、色素等混合而成,但到了后来,连洋甘菊粉都成了稀罕物,于是德国人再次改进了代咖啡的制作工艺,将原料中的真咖啡“清理一空”,将剩下的原料换成了烤橡子、菊苣和山毛榉粉,通过将其烤焦烤糊来增加所谓的“咖啡焦糊香气”;
2、代茶
制作代咖啡的洋甘菊粉之所以成了稀罕物,是因为这玩意都被拿去当更紧迫的茶的替代品了。
德国对茶叶的需求和咖啡相差无几,但对于茶的短缺却更加强烈,毕竟德属东非帝国好歹还能产出那么点咖啡,可当时的产茶国,包括但不限于中国、日本、印度、锡兰等,不是协约国就是协约国的殖民地。因此,德国人开始把一切他们认为和茶差不多的植物都拿来当成了茶的替代品。
一开始,是好歹还有点香气日常也能当做“花茶”的洋甘菊、覆盆子叶和矢车菊;
之后,在这些植物被嗑得差不多了之后,代茶便换成了烤焦的大麦;
再到后来,大麦也如此短缺、只能作为粮食食用的时候,德国人的代茶就换成了所有他们能找到的植物,沦落到和猫一起嗑猫薄荷的德国人尚属幸运,不知有多少德国人因为泡茶泡了狼毒之类中毒的。
3、人造黄油
人造黄油本来是髪国人的发明,是奸诈的巴黎市民用来骗旺代进城老农用的,但后来却被德国人发扬光大。

早期的德国人造黄油做法和髪国人造黄油的做法相同,都是用牛油、甘油和氢化植物油作为原料加上香料制作的,虽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对人体健康不利,但这玩意好歹还是货真价实的油脂,用来提供热量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到了后来,德国连牛油和氢化植物油都不大找得到了,甘油更是要用来做炸药成了紧俏的战略物资,因此德国人“更进一步”,将人造黄油的原料换成了凝乳加食用色素——一句话,后期的人造黄油,连油都不是了。

4、“人造植物油”

如上所述,德国人没有了人造黄油,是因为德国人找不到用来制作人造黄油的动物油和植物油了,这不但催生了新“人造黄油”的诞生,也催生了新“人造植物油”的诞生。

比起人造黄油,“人造植物油”在配料上更加寒碜,这玩意干脆一点和油脂有关的成分都没有,不过是芜菁、胡萝卜和甜菜根的混合物,通过其富含水分的特点,避免做菜的时候糊锅,仅此而已。而拌沙拉的油更是连这个都用不上,随随便便找点黏糊糊的液体一拌就完事了。

5、胡椒巧克力

其他需要大量使用油脂的食物在此情况下也不能幸免。例如,一战后期,如果你还能在德国找到一块“巧克力”的话,那这巧克力多半是用之前剩下的可可壳,加上胡椒科植物的外壳制作而成的。

6、豆香肠、锯末面包和“战争香肠”

豆香肠(Erbswurst)这玩意倒不是非要到一战的紧俏时刻才出现,其在普法战争中就成了普鲁士军队的必备军粮了(《西线无战事》中的“双份香肠”可能也是这玩意),但是,豆香肠的成分,可是随着战争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的。

越到战争后期,豆香肠里的培根就越少,到最后完全成了豆了。
而配豆香肠必须有面包,在一战后期,德国已经很难找到小麦制作的面包,绝大多数的面包都是用土豆粉、锯末加上增加延展性的干草粉制成的。
当然,即使是这样的“面包香肠”,也比由水、植物纤维、血和不知道什么部位的淋巴结制成的“战争香肠”好到哪里去了。
7、即使是调味料,也在成分上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如欧洲人做饭基本上离不开的“高汤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其含有的动植物成分,几乎被全部换成了盐。
8、以上代用食品或多或少还有那么点往原食品上靠的意思,而对于某些“奢侈食品”,恐怕就只有最天马行空的创意才能制造出相应的代用品了。
例如,鱼子酱(鲟鱼子)的进口随着尼古拉表弟开始踹威廉表哥的屁股不得不作终,一开始德国人使用了圆鳍鱼的鱼子作为鱼子酱的替代物,到后来,他们甚至用上了随便什么树上摘下来的树籽冒充鱼子酱!
第二帝国因为短缺和生活水平的大大下降最终迎来了全面的崩溃,这使得其后继人勒子哥不敢再通过压榨人民生活水平的方式来维持战争,在第三帝国时代,德国只有一种代食品“特制面包”(Kommissbrot)比较有名,此物使用黑麦、甜菜根、土豆粉等制成,加入了一定比例的锯末,无论是营养还是食用者的范围(1944年以前几乎只提供给战俘)都比之前的锯末面包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当然,德国的代用食品制作工艺并未失传,先是在二战中,勒子哥的那些手下败将们被迫将自己的新鲜食品运给勒子哥,而这些代食品就只能由勒子哥的手下败将们自己来消化了。
二战后,苏联(也包括其前前后后的欧豆豆们)由于和勒子哥亲密无间的关系,在赫鲁晓夫改革之前,绝大部分也吃了不短时间的德国技术代用食品。
当然,后来在此等地域出现的代食品,其种类之多、使用范围之广、开发代食品的脑洞之大,那就是威廉皇帝也不敢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