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光武帝刘秀皇后郭圣通—中国后妃群中的幸运儿

郭圣通(?—公元52年),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一任皇后,西汉皇族后裔,其外公为汉景帝七世孙、真定恭王刘普。公元24年,一代英主刘秀为平定河北之需要,与河北真定府联姻,迎娶了真定王刘扬之外甥女郭圣通。刘秀登基称帝之后,郭圣通被册封为皇后。郭氏虽贵为皇后,但在光武帝面前远不及时为贵人的阴丽华受宠,后期多有不安及怨言。建武十七年,郭氏被废为中山王太后,贵人阴丽华则荣登后位。建武二十八年,在被废十一年之后,郭圣通病逝,安葬于京师洛阳近郊的邙山。

王室千金

郭圣通同后来的光武帝刘秀一样,同为前朝皇室的后裔。她的外公就是西汉景帝的七世孙、真定恭王刘普。刘普有一女,嫁与了世家大族出身的郭昌,生下了郭圣通与其弟郭况。郭圣通之母虽出身西汉王室,但为人恭俭有礼,有母仪之德。郭圣通显赫无比的出身和其所受到的王室家族的熏陶,对其日后的人生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海内大乱

王莽代汉建立新朝之后,为了缓和自西汉中后期以来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宣布颁“新政”。然而新政过激过快,又有很多地方处置不当,在豪强地主的联合抵制之下,最终走向了失败。新朝末年,水、旱灾害频繁,为了求得生路,人民纷纷揭竿而起,铤而走险,从而导致新末海内大乱,豪杰并起!有着西汉皇室血统,但其实同皇室并无任何瓜葛的刘秀见天下已乱,正是用武之机,遂同兄长刘縯一同在家乡起兵。为了摆脱势单力孤的局面和壮大声势,刘秀两兄弟与起义军中的绿林军联合,并打出了“复兴汉室”的旗号。

新莽地皇四年,为一举扑灭宛城一线的绿林军主力,王莽遣大司空王邑率四十二万大军前来围剿,大军的前队已经到达昆阳附近。《后汉书》卷1上《光武纪上》载: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时有长人巨无霸,长一丈,大十围,以为垒尉,又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就是说,自秦朝和西汉以来,从未有过如此盛大的出征场面。而且军中还有一个能驱虎豹的巨人名叫巨无霸,据《汉书》卷99下《王莽传下》记载:此“巨无霸”身高一丈,腰围“十围”,吃饭用特制的铁筷子,睡觉枕着战鼓,三匹马载不动他。

面对如此强敌,绿林军将领皆胆寒,又顾念军中妻儿,欲放弃昆阳,归奔回其他的城池暂避。只有太长偏将军刘秀反对这样,刘秀对诸将说:“现我们的另一只兵马正在攻打宛城,如果昆阳一旦失守,攻打宛城的汉军就也暴露在敌人大军的面前了,不出一日,汉军的诸部皆会被消灭。现在大家为什么不同心协力的共取功名,反而是守着妻子和财物呢?”绿林军其他将领对刘秀的这番慷慨陈词并不太认同,但不久军中探马言王邑大军已经到了昆阳城北,大军绵延千里,只见前队而不见后队。诸将没有办法,只好听取刘秀之意。刘秀令定国上公王匡等人坚守城池,自己则率13骑突围搬取救兵。王邑为王莽倚重的大司空,曾多次镇压起义军,为王莽称帝立有大功。此时人多势众,产生了轻敌的情绪,加之惧怕王莽责怪,遂下令猛攻昆阳这座小小的坚城,并未听取其他将军“绕过昆阳,直取宛城”的建议。昆阳久攻不下,莽军士气大挫,此时刘秀搬来救兵,并率数千敢死精锐组成的兵马反复冲击莽军的大营,激战中莽军的大司徒王寻被杀,阵脚大乱,而此时昆阳城中的守军亦冲出,新莽大军溃败,自相践踏,掉落滍水(古代河流名,向东绕经昆阳)溺死者数以万计,大司空王邑率少数人马逃回长安。经此一战,新莽王朝的灭亡已成定局。昆阳之战以后,刘秀马不停蹄,率军南下,正在此时,刘縯因“犯上”之罪而被更始帝刘玄所杀的消息传来,给了刘秀重重一击。刘秀只得返回宛城,向更始请罪!

所谓“汉军”,本就是绿林军和南阳宗室兵马为了对抗王莽大军而临时组成的一支队伍,内部本就及其的不稳和矛盾重重。更始帝刘玄登基之后,刘縯部众向来对更始的号令多有不从,以至此次刘縯被杀。刘秀到了宛城,向刘玄请罪,同时不表昆阳之功,平日里也谈笑如常,不同刘縯的部下进行私下的接触。更始帝处死刘縯,本是为了立威给反对者看的,天下未定之时尚不敢随意诛杀功臣战将,故刘秀请罪之后得以保全,并被更始封为武信侯。不久,刘秀在宛城迎娶了思慕多年的豪门千金—阴丽华。

联姻英主

更始帝移都洛阳之后,遣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持节到河北镇抚州郡,但并不拨予刘秀兵马。刘秀所要去镇慰的河北,各方势力混杂,人人有立地称王之心,并不听命于更始政权。刘秀方以更始政权使臣的身份到达河北,河北三王中的赵缪王刘林惧怕河北之地被更始政权吞并,便联合广阳王刘接推出了一个名叫刘子舆的人。此人自称其为当年汉成帝之子,因惧怕赵飞燕姐妹迫害皇子,故成帝将他寄养到民间,隐姓埋名,改名叫了王郎。不久,此自称刘子舆的人在赵缪王等人的拥戴之下在邯郸称帝。此王郎称帝后,下檄文抓捕刘秀。此时的河北诸郡国多归附王郎,刘秀不敢入城,只好在外往返奔波、风餐露宿,处境极为艰难。但信都太守任光,上谷太守耿况之子耿弇等河北英杰均仰慕刘秀威名,愿追随刘秀,成就大业。刘秀在他们的支持下扩充军马,在河北逐渐有了立足之地。

就在刘秀与诸将准备征讨王郎之时,真定王刘扬起兵十万归附了邯郸(王郎称帝后,都城就在邯郸),处境对刘秀颇为不利。刘秀认为,真定王刘扬还有可争取的余地,遂派部下刘植到真定府游说。刘植一番游说,果不负众望,竟真的说动了刘扬反王郎而归刘秀。但是,真定府的兵马不会如此轻易就归刘秀所用,为了促成两家的联盟,刘秀亲赴真定府,在真定郭氏家族的府第“漆里舍”(郭氏府第的名字)中,刘秀及其诸将与刘扬等人大摆酒宴,刘扬非常高兴,席间亲自击筑为欢(筑为一种乐器)。就这样,刘秀以隆重的礼仪迎娶了真定王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两家联姻之后,刘扬率大军跟随刘秀进击邯郸和日后平定河北。

刘扬兵马归附之后,刘秀实力大增,此时耿弇和景丹等人率渔阳、上谷两郡突骑赶到,据《后汉书》卷19《耿弇传》载:“弇走昌平就况,因说况使寇恂东约彭宠,各发突骑二千匹,步兵千人。弇与景丹、寇恂及渔阳兵合军而南,所过击斩王郎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级,得印绶百二十五,节二,斩首三万级,定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凡二十二县。”就是说,耿弇、景丹等人率领渔阳、上谷两郡的突骑四千余骑一路横扫南下,共击斩王郎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人,得印绶一百二十五枚,斩首三万多人,平定了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的共二十二个县。可见渔阳、上谷突骑的战斗力之强。后刘秀与王郎部作战不利,而景丹则纵突骑击之,大破王郎军,连身经百战的刘秀都赞叹道:“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乃见其战,乐可言邪”。“突骑”即为精锐骑兵的意思。在日后刘秀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突骑”一词多次在史籍的记载中出现,故后世一些史家认为,刘秀之所以能削平天下,北州突骑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北州主要是指北方幽、并二州)。

此时,远在长安的更始帝刘玄见河北有人登基称帝,亦派尚书令谢恭率六将军前来帮助刘秀征讨王郎,形势对刘秀更加的有利。更始二年五月,刘秀攻破邯郸,王郎败逃,在路上为刘秀部将王霸所杀。更始帝刘玄见刘秀在河北声势日大,担心有变,遂加封刘秀为萧王,令其返回长安,但被刘秀以河北未定为由予以拒绝。不久,更始帝派去河北的幽州牧苗曾和其他将领均被刘秀悍将吴汉、耿弇等人所杀,刘秀又遣吴汉伏杀了更始重臣、尚书令谢恭,收其兵马,自此与更始政权彻底公开决裂。随后,刘秀发幽州十郡的兵马陆续平定了铜马、高湖、大枪等近百万河北农民军,基本上控制了整个黄河以北,为日后东汉王朝的建立与统一战争奠定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

公元25年,已经是“跨州据土,带甲百万—《后汉书》卷1上《光武纪上》”的刘秀在诸将拥戴下,于河北鄗城的千秋亭即位称帝,建元“建武”,国号仍然使用了其先祖刘邦—“汉”的称号,故史称刘邦所建立的汉朝为前汉,而称刘秀所建立的汉朝为后汉(后世也有根据两汉都城位置的不同,而有西京、东京和西汉、东汉的叫法)。

入主中宫

建武元年,郭圣通为光武帝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皇子—皇长子刘疆。史书描述,此时刘秀对郭氏是“有宠”,就是比较宠爱的意思。不久郭氏受封贵人(东汉制度,贵人是仅次于皇后一级的嫔妃)。

刘秀于河北称帝后不久,即亲统大军南下,夺取了中原的中心—洛阳。与其先祖汉高帝刘邦兴于西方的关中不同,刘秀起于东方,故决定将洛阳定为其都城。定都之后,刘秀即遣侍中傅俊率三百步骑兵迎他的另一位女人入京,也就是早于郭圣通数月前嫁于刘秀的阴丽华。刘縯被杀之后,刘秀在宛城迎娶了这位阴家的千金小姐,三个月之后,因为更始帝遣刘秀东去洛阳,只得将阴氏送回其娘家。阴丽华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过的也并不平静,天下大乱,她的家乡新野也成了战场,阴氏只好在家人的护卫下去了淯阳。傅俊就是在淯阳护卫阴丽华来洛阳的。

东汉王朝建立之后,郭圣通与阴丽华同被册封为贵人,后位空缺。阴氏女本为光武帝的最爱,刘秀还是一个落魄皇族的时候,就十分仰慕阴丽华的美貌,感叹道:娶妻当得阴丽华!所以在皇后的人选上,刘秀倾向于阴丽华。但阴丽华则自陈:“不足以担大位(见《东观汉记》卷6《光烈阴皇后传》)”,力辞皇后的位置。对光武帝来说,又到了一个难以抉择的时刻。刘秀的绝大部分文臣武将们都是由在河北征战时的追随之人组成,他们只看到郭圣通在平定河北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只看到郭圣通在河北征战之时在皇上的身旁,绝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还有一位贵人阴丽华。故阴氏所说的“不足以担大位”并未单纯的自谦之词!而郭氏又生下了皇子,从这点上来说,郭氏同样是皇后的最佳人选。

经过反复斟酌,建武二年(公元26 年),郭氏圣通被册立为皇后,其子刘疆被册立为太子。郭圣通,这位同汉光武一样出身于西汉景帝一脉的前朝皇室后裔,终于走上了她人生的巅峰。

后宫恩怨

郭氏受封皇后,阴氏仍为贵人,后宫女人的名分总算是定下来了,但她们的夫君却要四处征战。自建武元年始,经过长达六年的征战,刘秀先后镇压了绿林、赤眉和西汉梁孝王的八世孙、称帝睢阳的梁王刘永等各个割据势力,终于在建武六年,统一了中国的东方。此时的刘秀,已经同割据陇右的隗嚣和割据西蜀的公孙述形成了鼎足之势。这期间,郭皇后、阴贵人均为刘秀又生下了皇子,其中建武四年,在跟随刘秀征讨彭宠的路上,阴丽华生下了日后的显宗明帝刘庄。阴贵人本就是刘秀的最爱,而郭皇后和刘秀之间则带有大量感情之外的“政治”因素。随着东方的平定,三分天下已得其二的刘秀对很多事情都不再像开国初年那样进行过多的顾虑了。郭皇后从最初的“有宠”,逐渐发展到“宠衰”。这自然会使出身高贵的郭皇后难以接受,开始对刘秀和后宫的女人们不断的发泄心中的不满,也就是《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上》所记载的“数怀怨怼”。大凡出身王孙显贵之家的女子,都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高傲”之心,一旦受到冷落,则非常容易情绪失去控制,如西汉孝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等等皆是如此!

汉光武一生戎马十余年,多次亲冒矢石南征北讨,才有了日后的东汉近两百年的基业。对于这样的马上天子来说,郭皇后“怨怼”的做法不但不能挽回皇帝的心,反而会更加引起皇帝的反感!刘秀喜爱的是《关雎》中“窈窕淑女”,最反感的就是泼辣和善妒的女人,而身为开国皇帝的刘秀也决不允许任何女人挑战他作为天子的威严。终于,刘秀以皇帝的名义颁下诏曰:

“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上皇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宜奉宗庙,为天下母。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

事已至此,一切都不能挽回了。郭皇后交出了皇后的玺绶,黯然的离开了相伴十六年之久的洛阳南宫宫殿,然后移居北宫。在这巍巍宫殿之中,她为刘秀生下了五位皇子,她一生的青春时光也在这宫阙楼阁之中流过,然终不能挽留帝王之心,不禁让后世的不少史家们感叹不已,清末民初的史学大家蔡东藩则在《后汉演义》郭后被废之章节结束后的评论性段落中感慨道:“光武帝能容功臣,独不能容一妻子,废后之举,全出私意,史家多讥其不情。”蔡东藩此言,也代表了部分史学家的看法,诸如范晔、王夫之等等。

废后之死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废后,大多被囚入冷宫或暴室,被残酷处死者也不在少数。而刘秀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出乎预料的决定,郭圣通被封为了“中山王太后”,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罕见甚至没有的,一般来说,只有皇帝驾崩了,藩王的母亲才能被尊为“王太后”。现在建武皇帝(刘秀年号“建武”)尚在,郭圣通就已经成为“太后”了,看来纵横沙场的刘秀对于家事的处理也有些无奈!

两年之后,即建武十九年,一直因郭后被废而“戚戚不自安”的太子刘疆再次请辞太子位,刘秀也认为“立子以贵”,既然刘疆已非皇后之子,承继大统确实于理不合,遂准允了太子的请求。刘疆辞去太子之位以后,皇后阴丽华的长子刘阳(后改名刘庄)被册封为太子,刘疆改封东海恭王。对于这个结果,郭圣通应该不会感到太吃惊,她毕竟做了十六年的皇后,对宫廷中的政治规则是很清楚的,废后的儿子是不可能承继大统的,否则就是对现任皇后的一种变相谋杀!

建武二十六年,郭圣通的母亲郭主去世,二年之后,郭圣通也在洛阳北宫走完了她最后的人生之路,以“王太后”的身份葬于了洛阳近郊的邙山。邙山,位于洛阳近郊,是东汉历代皇室贵族的安葬之地,东汉世祖武帝刘秀和光烈皇后阴丽华的原陵就在邙山,郭圣通死后虽不能入皇陵,但也并没有离开刘秀太远。历史上没有记载郭后生于何年,推算的话,十六年的皇后,十一年的贬黜,再加上古人女子婚嫁的大致年龄,郭圣通亡故的时候应该是四十多岁。

依照东汉的制度,废后是没有谥号的,故后世史学家都用她丈夫的谥号来称呼她,所以郭圣通被俗称为“光武郭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