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三杰龙虎狗恩怨情仇,浪花淘尽英雄是非功过都付笑谈中
北洋军
是甲午战争之后,清朝为了弥补战争损失着手建立一批新式陆军,先是由胡燏棻在天津小站训练十营定武军,1895年10月,胡调任津芦铁路督办,由袁世凯继任新建陆军督办,接手定武军,后改名新编陆军,主要军官由袁世凯亲友、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淮军旧部组成。1899年编入武卫军,组成武卫右军。这批部队在八国联军之役时,参加东南自保运动,保存实力,因此不像其他武卫军般损失惨重,战力完整的定武军在庚子拳乱后成为清朝北方仅剩的新军武力。1902年改名常备军,计划辖左右两镇,后扩编为三镇。1904年加入全国新军改编(计划全国36镇),常备军扩编为六镇,改名为陆军第一镇至陆军第六镇。原则属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管辖,称北洋六镇,也称北洋军。
北洋三杰龙虎狗
为留学普鲁士学习军事的段祺瑞、冯国璋,及留学日本的王士珍;时间在1905年以后。人称北洋三杰。北洋三杰中,民间以外号为龙的王士珍、虎的段祺瑞、犬的冯国璋,排出三人才能顺序。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北洋三杰领军南下与革命党人激战;战斗序列上,以冯国璋指挥步兵自京汉铁路搭载6万兵员于10月底先至武汉,展开攻击。11月初段祺瑞再点4万马兵、炮兵攻击金陵,王士珍负责粮草补给。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双方伤亡合计超过万人,最后于1912年1月初,以北洋军收复汉口、汉阳,革命党则在武昌、西安、金陵、上海各地战胜。
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著名章节故事,三杰联名反袁世凯称帝,当时舆论戏称三英战董卓(袁世凯);直到奉系张作霖(张学良父亲)出现,被视为吕布,与三杰互有胜负。之后北洋军大分裂,段祺瑞成为皖系军头,冯国璋成为直系军头统辖曹锟、吴佩孚部、张宗昌部(俗称张大帅);王士珍、黎元洪(原革命军军头)成为和事佬,有趣之民初政坛闹剧北洋内阁形成,粉墨登场。
北洋之龙王士珍—王龙
1911年(宣统散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东山再起任内阁总理,王士珍任陆军大臣。王士珍对清朝的忠诚心强,在清朝灭亡后,王士珍随即退职。
1914年(民国三年),王士珍被授与陆军上将衔,参加北洋政府。5月他任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坐办)、模范团筹备处处长。1915年(民国四年)8月,他继段祺瑞之后任陆军总长。1916年(民国5年)4月23日,他任参谋部总长,6月6日袁世凯死后他留任。
府院之争中,王士珍支持黎元洪,反对对德国宣战。1917年(民国六年)5月,黎罢免段祺瑞国务总理职务,王士珍被任命为京畿警备总司令。李经羲内阁成立后,他任陆军总长兼参谋部总长。7月,张勋假意调停府院之争,率领辫军进入燕京,却乘机拥立前清宣统皇帝,是为辫军复辟,王士珍参与,任内阁议政大臣、参谋部大臣。复辟失败后,王士珍回到故乡隐居。后来以维持北京秩序有功为理由,他重回北京,任段祺瑞的参谋部总长。
段祺瑞的皖系和冯国璋的直系就针对南方政府(护法军政府)究竟实行“武力统一”(皖系主张)还是“和平统一”(直系主张)起了纷争。11月15日段辞任国务总理,在冯国璋的支持下,30日王士珍署理内阁总理。此后,皖系结合奉系卷土重来,王士珍内阁被打倒。1918年(民国七年)2月20日,王称病辞任。
1920年(民国九年)12月,王士珍任苏皖赣三省巡阅使,翌年1月初辞任。1922年(民国十二年)1月,他被总统徐世昌授予将军府“德威上将军”。1925年(民国十四年)2月,他任善后会议议员、军事整理委员会委员长。
晩年王士珍从军政前台退居幕后。他曾以京师治安维持会会长的身份调停北方各派军阀,维护北京治安,推进慈善事业。王士珍的活动为北京免遭战祸贡献很大。
1930年(民国十九年)7月1日,他在北平去世。享寿70岁(满68岁)。进士尚秉和作的《德威上将军正定王公行状》载有其生平。
北洋之虎段祺瑞—段虎
(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原名启瑞,字芝泉,安徽六安人,祖籍江西饶州,为中华民国政治家,曾出任国务总理、参谋总长、边防督办、临时执政等,1916至1920年掌握实权。在位期间,反对帝制、总统制,提倡责任内阁制,主张武力统一中国,迫使外蒙古撤治。下野后隐居天津和上海,1936年病逝。著有《正道居集》。
甲午战争大清惨败,刘坤一、张之洞等举荐浙江温处道袁世凯练兵,光绪皇帝下令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新军采德国建制,按德军教条训练,装备全由德国进口。袁世凯又从淮军、天津武备学堂和李鸿章等处选拔了一批军官,段祺瑞乃主管炮兵,又任炮兵学堂监督。
1898年,段祺瑞升叙加衔。12月,袁世凯新军编入武卫军,改称武卫右军,由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节制。冬,荣禄派段祺瑞等赴日本观操。回国后编纂《训练操法详析图说》。
光绪廿六年二月,袁世凯任山东巡抚镇压义和团,段祺瑞随往。次年吴氏病逝于济南。袁世凯将表侄女张佩蘅许配给段。张佩蘅幼年丧父,由袁世凯夫妇养大,其祖母即袁世凯之姑母。袁世凯又请段总办随营学堂。萧县徐树铮投奔段氏,拜为记室。1902年,袁世凯奏段氏总办学堂卓有成效,镇压广宗、威县义和团有功,遂赏戴花翎、加奋勇巴图鲁。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段祺瑞同时出任陆军总长。
1913年7月,段祺瑞代理国务总理,组成段祺瑞临时内阁,调兵镇压二次革命;12月陆军总长一职由周自齐接任。此后又署理湖北都督兼领河南都督,镇压白朗起义。
1914年2月,袁世凯段祺瑞召回北京述职,其湖北都督由段芝贵、河南都督在4月由田文烈接任;1914年5月,袁世凯增设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试图收回由陆军部主控的军权,段祺瑞担任陆军总长;段祺瑞因不满这个调任,在陆军总长一职任内主要业务都由亲信徐树铮定夺;1914年,日本军队占领青岛,段主张对日本决一死战。
1914年后,袁世凯与段祺瑞的不和日趋浮上台面;1915年5月“二十一条”签订后,段祺瑞告病辞职,赴西山养病;其陆军总长一职由王士珍接任。袁世凯在1915年底推行洪宪帝制时,段表示不拥护帝制。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共和制,邀请段出山任国务总理,最终段祺瑞回任参谋总长兼陆军总长。6月袁世凯病逝,黎元洪接任大总统,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之后段祺瑞成为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袖。
1917年,与大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引发府院之争,引发由张勋领导的溥仪复辟。复辟历时十二日后即被段于天津马厂誓师镇压。
在继任的冯国璋总统任期内,就解决南北分裂,统一中国的方式问题,与冯发生第二次府院之争,1917年8月14日,对德国及奥匈帝国宣战,正式加入一战,并派华工到欧洲,及换取列强对中国如大国的待遇。于1917年11月22日辞职。
1918年3月22日复职总理。同年10月10日,冯国璋大总统的任期届满,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段与冯约定共同下野。段祺瑞通过安福系继续在幕后操纵政权。1920年7月在直皖战争中失败,退隐天津。
北洋之狗冯国璋—冯狗(冯巩曾祖父)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甫,直隶省河间府河间县(今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国北京政府军 上将军(直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理大总统,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
冯国璋对比 (曾孙冯巩扮演的冯国璋)
1890年,冯国璋毕业于位于天津的北洋武备学堂。1896年投奔袁世凯,任新建陆军督练营务处总办。1901年底,袁世凯在保定设军政司,冯国璋任教练处总办。1903年中央练兵处在顺天府成立后,任军学司司长。1906年,署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兼陆军贵胄学堂总办。1907年至1911年,任军谘使。
1911年武昌起义后,冯国璋任第一军总督,率领北洋军赴湖北镇压革命。11月27日,冯国璋指挥北洋军攻占汉阳,因此功绩而被清廷封为二等男爵。11月30日,清军在汉口败退时,冯国璋下令火烧汉口街市,大火延烧四天四夜,使得汉口旧市区受到严重破坏。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冯国璋任总统府军事处处长。同年9月,冯国璋改任直隶都督兼民政长。
1913年,冯国璋奉袁世凯之命率军镇压“二次革命”,攻克南京。同年12月,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1914年6月,获授将军府宣武上将军。
袁世凯之所以任命冯国璋为江苏督军,一方面是论功行赏,另外一方面他和张勋、宗社党交往过密引起袁世凯警觉,因此袁世凯故意劝告任职仅仅一个月的张勋辞去江苏督军,由冯国璋继任,企图制造二者冲突,然而两人不但没有发生冲突,反而令冯国璋从张勋处得知袁世凯嘱其代为监视,同时袁世凯还将自己的家庭教师、三姨太太干女儿周砥嫁与冯国璋借以监视,冯国璋在江苏站稳脚跟后,袁世凯继续压缩军费,分割江苏省职权与郑汝成、张勋等人,又罗织罪名弹劾冯国璋下属,冯国璋因此极为不满。1915年3月,冯国璋幕僚及宗社党人上海秘密集会讨论借二十一条声势讨袁复辟,冯国璋对于袁世凯的忤逆之心日益彰显。随后的洪宪帝制,袁世凯更本没有让冯国璋参与策划,而且还在冯国璋面前信誓旦旦否认媒体所传闻之称帝筹划,直到8月筹安会成立后邀请冯国璋加入,冯国璋这才意识到受到蒙骗。9月冯国璋和张勋等人联电声明审慎更改国体,袁世凯颇为不满,派内史监阮忠枢游说冯国璋,使其允诺不明面反对帝制,后来又派多人疏通,然而冯国璋一面声明自己没有图谋总统大位的心思,一面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冯国璋在帝制活动中态度消极。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舆论认为袁世凯意图调虎离山,撤离其在江苏的军政实权。冯国璋称病不出,又开始营造舆论,以南京政商两界联名挽留为由拒绝就任。12月21日,袁世凯封其为一等公。1916年3月19日,冯国璋联络长江巡阅使张勋、江西将军李纯、山东将军靳云鹏、浙江将军朱瑞,联名发出致各省将军的密电(史称“五将军密电”),征求各省对撤销帝制的意见。3月20日,袁世凯发现五将军密电。[8]该密电对袁世凯影响很大。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10月30日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当选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此后,随着北洋集团的分裂为皖系、直系,冯国璋成为直系首领。1917年7月,大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的府院之争。张勋入京调停,却趁机推动辫军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于7月赴北京代理大总统(任至1918年10月10日期满),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
在代理大总统任内,冯国璋主张和平统一全国,反对段祺瑞的“武力统一”。冯国璋联合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陈光远和江苏督军李纯,对抗段祺瑞的皖系势力,再起府院之争。1918年8月12日,新国会(安福国会)开幕。段祺瑞声明要辞职,迫使冯国璋于8月12日也声明不参加大总统竞选。9月4日,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为新任大总统。10月10日,徐世昌正式就任大总统,同时与冯国璋行交替礼。同日,徐世昌发布第一道命令,“内阁总理段祺瑞辞职照准,派内务总长钱能训暂代。”由此,冯国璋和段祺瑞同时下野。
下野后,冯国璋于1919年春返回家乡河间县经营家业,投资开滦煤矿、中华汇业银行等[1]。同年10月,冯国璋回到京兆地方。
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病逝于京兆地方(今北京市)家中(今东城区帽儿胡同13号),享年62岁。临终前,他曾召张一麐口授遗言给徐世昌:“和平统一,身未及见,死有遗憾,希望总统一力主持,早日完成。”此外,他还遗电全国各省长官:“愿内外同心,化除轸域,和平统一,务底于成。
冯国璋逝世后,北洋政府通令全国下半旗三天致哀。徐世昌和段祺瑞分别亲赴冯宅吊丧。段祺瑞两次赴冯宅登门吊唁,在冯灵前放声大哭。徐世昌则于12月31日亲赴冯宅祭奠。不久,由国务院咨请众议院同意,为冯国璋举行国葬礼。国务会议议决花京钞五万八千元为冯国璋治丧。国葬期间,在北京公祭一个月,1920年2月2日,移灵出京兆地方,归葬河间县诗经村原籍,各政府机关都在路上搭篷设祭。和冯国璋颇有私交的军政要人王克敏、冯耿光、师景云、张联棻等数十人伴灵柩回河间原籍。3月20日,灵柩大殡入土。其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遭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