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则栋回忆官场沉浮:做官两年,倒霉几十年
2013年2月10号,也就是大年初一,这本该是歌舞升平、阖家团圆的一天,然而却有一家人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中。
这一天,世界乒坛的传奇人物庄则栋,在北京佑安医院走完了他那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去世前,他已顽强地与癌症抗争了五年。
庄则栋的遗体告别仪式于2月28日在佑安医院举行。
这天的天气反复无常,先是大雾弥漫,潮湿浓郁的雾气散去后,又刮起了大风。
尽管天气恶劣,几百位生前好友和各界名人都前来跟这位乒坛宿将做最后的道别。
庄则栋的一生,曾被人评价是“辉煌壮丽”的一生。
当儿子庄飙最后凝望了父亲苍白安详的面容,拿起雪白的床单轻轻覆在了那张看了半辈子的熟悉面容上,他在心里默默对父亲道:“爸爸,你这一生,没有辜负这四个字。”
时光如梭,当传奇已成往事,半个世纪前的荣辱盛衰似乎都已从人们的记忆中烟消云散。
斯人已逝,追悼会上,庄飙回忆起父亲波澜壮阔的一生: 曾官运亨通,也曾身陷囹圄,一度妻离子散,与东洋女子相恋,冲破重重阻力,最终修成正果,从此同甘共苦白头偕老……
从其最亲近之人的娓娓道来中,记忆仿佛又被拉回到了那个年代,庄则栋的悲喜人生也如一幅画卷缓缓铺开,其间沉浮起落令在座所有人都不胜唏嘘,亦给当代人留下了一些深刻的思考。
之所以说庄则栋的人生奇特,主要奇特在四个方面。
第一,他的家庭背景奇特。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滩风起云涌,涌现出各界传奇人物,有这样一个名字在上海滩赫赫有名,凡是在那个年代的上海生活过的人,或者是喜爱研究历史的人,势必听说过这个名字——哈同。
哈同出身犹太人的贫苦家庭,独自在香港流过浪,又来到上海淘金,从社会最底层最遭人歧视的洋行小工做起,几十年一路做到公租界工部局懂事,成功申请到英国国籍,创办了自己的洋行。
从此上海滩少了一个四处打杂跑腿的犹太小工,而是多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地皮大王、远东首富。
1886年哈同娶中法混血女子罗迦陵为妻,罗伽陵聪明能干、大胆泼辣,给予丈夫商场上极大助力,据哈同自己说,娶罗迦陵后“财运更加畅通”,因此哈同对夫人十分尊重。
夫妻俩婚后多年没有生养子嗣,居住在偌大的豪宅花园里,倍感空虚寂寞,便收养了混血孤女,取名罗馥贞。
罗伽陵是个极度拥护旧礼教的人,对慈禧太后十分崇拜,连带着养女罗馥贞伺候她也完全是照着皇室的那一套规矩来——奉茶要跪着奉,要为她捶腿陪睡,给她点鸦片烟炮子。
罗伽陵长住上海,却非常希望能在北京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清朝灭亡后,罗伽陵从慈禧旧部手中买下了一座王府,连带着家具和佣人一起,王府非常豪华,坐落在雍和宫和国子监附近,总得有信得过的人去管理这处房产,罗迦陵便物色起了人选,看中了一个叫庄惕深的男子。
后罗迦陵将养女罗馥贞许配给庄惕深,将女婿派去北京管理那处房产。
只是这庄惕深若干年后却做了负心郎,原配在上海,他在北京与另一名女子又生下一双儿女。
这男孩,便是日后扬威乒坛的庄则栋了。
虽然庄则栋是作为哈同大姑爷的庄惕深与别的女人所生的孩子,但从关系上来说,哈同和罗迦陵也算是他的姥爷姥姥。
其实从庄则栋日后的身份来看,很多人是决计意料不到他居然是这么个家庭背景,姥爷是叱咤上海滩的远东首富,父亲那辈虽比不上姥爷搞钱的本事,却也是实打实的书香门第,正儿八经在北京王府里长大的子弟。
庄则栋从小就生活优渥,他以后若是个商人什么的也就罢了,偏偏是个运动员,还是世界冠军。
而且庄则栋取得的成就,完全没沾首富外公的光,全靠他自己打拼出来的。
这确实是极其罕见的,运动员是最苦最难熬的职业了,一般是底层贫寒家庭的孩子实现人生逆袭的最佳途径,有钱人家的孩子被养得太好,根本吃不得这种苦,更别提还能拿到世界冠军这种程度。
而庄则栋却是个“谁说富三代不能勇闯体坛” 的例外,曾保持过100多场比赛全胜的记录,连续三次获得过世乒赛的冠军,还获得了世乒赛圣勃莱德杯男子单打将被永久复制品的拥有权,创下的乒坛奇迹至今无人复制。
十年间,庄则栋凭借攻势凌厉的球风,以近台快攻的凶悍,纵横于空白球台,打遍天下无敌手,在体坛独占鳌头扬名立万。
他曾提出的一些关于乒乓球的实践性理论方面的东西,比如他自己打球所秉持的三条原理“快加速、快制动、快还原”,至今对乒坛都很有意义。
但凡提到庄则栋,就一定离不开乒乓球,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庄则栋又早已超越了乒乓球这一概念。
庄则栋这种出身背景,还能取得如此成就,实在是诠释了一个真理:出身不由己,前途在个人。
取得的这般成绩,堪称庄则栋人生的第二奇特之处。
第三奇特的地方,则是庄则栋的经历。
从富三代到运动员本就够稀奇的了,把运动员这份职业干到巅峰后,他又闯荡起了政界。
为他敲开做官大门的,是他的另一个成绩,他在体育界所取得的各种全胜纪录、国内外三连冠等辉煌战绩,在这个成绩面前,甚至都显得黯然失色了。
那就是推动中美关系走出11年冰封期的“乒乓外交”事件。
一切缘起于偶然,1971年,第31届世界大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19岁的美国大学生科恩某天如往日一样登上班车,却发现车上坐的全是黑发黑眼黄皮肤的中国人,意识到自己不小心上错了车。
这辆大巴上坐的都是前往训练场馆的中国队队员,此时也用十分吃惊疑惑的眼神看着这位误打误撞上错车的外国人。
科恩尴尬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一名队员打破了尴尬气氛,主动起身上前与科恩握手,用英语友好热情地与他攀谈起来,并通过翻译向科恩表达了对他的欢迎,最后还送了他一片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杭州织锦。
这个队员便是庄则栋。
庄则栋的本意是为了给科恩解围,却没想到自己的这一举动带来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影响。
这段经历先是开启了中美篮球队之间的互访,又上升成为总统等级的访华,小球转“大球”,成了载入史册的“乒乓外交”。
作为中美“乒乓外交”的直接发动者和亲历者,庄则栋见证了中美两个大国时隔11年后重新握手,其所做的事迹就连毛泽东都赞赏不已。
小庄同志为中国乒乓球事业作出的贡献,已无需用任何方式来证明,他在乒乓外交上所作的贡献,那就更不用提了,你说有多大就有多大。
这是周恩来总理身边的助理熊向晖曾说过的原话。
继尼克松访华后,1972年,庄则栋率代表团应召回访美国,得到尼克松的亲自接见。
这次行程结束后,庄则栋的身份就发生了意义上的转变,他推动的乒乓外交一句敲开了中美友好大门,这份贡献也给他敲开了官运亨通的大门。
庄则栋自此开始步入政坛,真正显赫起来。
但之后发生的一切,就真的应了一句老话: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庄则栋自己也自嘲过:“做官两年,倒霉几十年。”
一朝发达,又败走麦城,政治生涯宣告结束,重新回到北京少年宫,成了一名乒乓球教练,被誉为“金童玉女式”的婚姻也走至尽头。
庄则栋与发妻鲍蕙乔,这位年轻有为的著名钢琴家的结合,原本是所有人眼中最诗意最完美的婚姻,但经历了五年的艰难维系后,裂痕再也无法挽回。
鲍蕙乔于1980年与庄则栋在北京办理了离婚手续,一双儿女庄飙和庄岚都跟了母亲。
那时的庄则栋,是真正意义上的“妻离子散”,放在年轻的时候,他绝对想不到自己一后居然会经历这样的大起大落。
这便也引出了庄则栋人生的第四奇特之处——婚恋。
坎坷婚恋:二婚娶东洋女子
庄则栋的婚恋亦如一部跌宕坎坷又极富浪漫色彩的书,同前妻鲍蕙乔的婚姻结束后,庄则栋彻底处于人生谷底。
妻离子散,和年迈老母挤在祖传四合院勉强度日,每个月只有100块钱收入,给老母30元,孩子40,自己仅留30元生活。
用庄则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跌入谷底,谷底下面是干涸的沙漠和冰冷的枯井。
喧嚣热闹过后,便是寂寞凄冷的漫漫长夜,一切的掌声鲜花赞美,都离他远去了。
但正沉浸在失意中的他没有想到,第二次婚恋早已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在日本,一个姑娘正在跨越种种艰难,远渡重洋向他努力奔来。
1971年日本名古屋的世界大赛,不仅是庄则栋人生转折的起点,也为他十几年后的第二次婚恋悄然埋下了种子。
庄则栋在日本邂逅了一个名叫佐佐木敦子的日本女孩,女孩会讲中文,是庄则栋的粉丝,两人成了好朋友。
后来佐佐木敦子还给庄则栋写过一封长达4页的信,隐约表达了对庄则栋的崇拜和好感。
再次见面,已是13年后,庄则栋早已失去了当年的意气风发,而佐佐木敦子一如往昔地温柔体贴,依旧单身一人。
她始终没能放下庄则栋,见到庄则栋如今的落魄,心中更是久久不能平静,毅然决定留在庄则栋身边,不离不弃地陪伴他。
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准备登记结婚时,却遇到了难题。
现在的婚姻无国界,无法适用于那时的庄则栋,庄则栋曾担任过中央要职,属于接触过国家机密的人,但他却偏偏与一名日本女子相爱,这样的涉外婚姻按理说无法得到批准。
为了留在庄则栋身边,佐佐木敦子决定主动放弃日本国籍,成为中国国民,他们提交了结婚申请,这份申请最后辗转到了邓小平手中,最终得到了邓小平的批准。
因此,庄则栋也是中国婚姻史上,能让邓小平亲自批准结婚的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人。
自此,这段坎坷而凄美姻缘终于修成正果,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原本在日本公司工作,作为白领拥有丰厚收入的佐佐木敦子,为爱主动放弃国籍和高薪职务,婚后成为了北京胡同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贤惠温柔的她每天早上会送丈夫出门上班,风雨无阻陪同丈夫上下班,晚上就做好一桌可口的饭菜,在家安静等待先生的归来。
这样妇唱夫随的模式一直持续到庄则栋退休,得妻如此,可以说庄则栋是幸运的。
后半辈子的几十年,佐佐木敦子始终与庄则栋同甘苦共患难,做到了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虽然庄则栋后半生充满坎坷和痛苦,但提起庄则栋,很多人印象依旧是乒乓外交的主角,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世界冠军,这是他不可抹去的名声,他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很多人心目中永远的浓眉大眼意气风发的乒坛美男子。
庄则栋的晚年关键词是慈善、艺术和家庭,他用自己曾经的光环和名声与企业合作,不话国家的钱,主动义务为国家培养乒乓人才,人们也并没有忘记这位传奇人物,经常邀请他到各处开讲座。
对于乒乓球的各种问题,庄则栋也表现得十分平易近人,有问必答。
在内心深处,庄则栋依旧想在有生之年报效祖国。
庄则栋最值得骄傲也最愿意提起的,不是他的首富外公,显赫出身,不是他的乒坛战绩,为中国外交做出的贡献,而是在少年宫执教的16年教出了多少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
虽然被卷入了时代洪流,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但生活中的庄则栋无疑是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对父母孝顺,对子女疼爱有加,与妻子相濡以沫。
虽然一切荣辱沉浮都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消散了,但曾经的压抑还是摧毁了庄则栋的健康,病魔向他袭来,他还是倒下了。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庄则栋还在牵挂着家庭,他最放不下的就是爱妻佐佐木敦子,敦子是日本国籍转过来的,没有医保,没有公工作和收入,膝下也没有子女,自己走了,她孤苦一人,要该怎么办?
清醒时,望着在病床边泪流满面的妻子,庄则栋内心总是满怀哀愁不舍,设想着自己或许可以靠拍卖字画为贤妻敦子攒下最后的生活费。
他与病魔顽强抗争了五年,最终于2013年2月10日因癌症恶化,满怀牵挂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73岁。
社会各界众多知名人士,包括赵忠祥、濮存昕等人都前来送他最后一程。
庄则栋去世后,佐佐木敦子回到日本,每天都会在庄则栋的牌位前祭拜,思念着已逝的亡夫。
倘若没有经历过那段沉浮岁月,也许庄则栋会自然而然地退役,在国家队中执教,客厅里响起悠扬的钢琴曲,妻子坐在钢琴边十指翻飞,他还有很好很长的后半生,有道是,身后是非谁管得,浮沉中说冠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