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孩子们回家”——小计二战结束后美军的归国行动

来源: 燃烧的岛群

早在1942~1943年,美国的政客们还在想方设法地把尽可能多的士兵送上前线与敌人拼命的时候,一些军方人士就已经开始预研,战争结束后该如何接这些孩子们回家了。他们的打算是先把所有的现役官兵送回美国本土,然后有序地让他们退役复员,但现实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并未按他们预想中的步骤进行。

随着美军的复员计划在1944年逐渐成形,很多人认为,欧洲的战争将在1945年中期左右结束,太平洋上的战争则大约会在此后1年左右结束。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计划没有变化快”:欧战结束的时间比预计的提前了数月,太平洋战争结束的时间更是比预计的提前了差不多一年。尽管负责将海外美军撤回国的人士不幸替高层背了“预测严重失误”的黑锅,但身在本土的美国民众们却依旧不依不饶——几乎就在欧战结束的当天,美国老百姓们就开始大声嚷嚷着要“接孩子们回家”。

图1.1945年7月26日,“艾肯·胜利”号运兵船(USNS Aiken Victory,T-AP-188)运载着1958名美军士兵从欧洲抵达波士顿

美国陆军希望让部队按完整的建制返回本土,特别是以师为单位。之所以这样做有好几个理由:首先,有些师会被调往太平洋战场,参加预计将于1945年11月发起的对日本本土的进攻;其次,尽可能长时间地保留几个建制完整的师作为战略预备队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后,同盟国方面希望最好能由这些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成建制继续执行占领任务,因为当时盟军还无法确定纳粹有没有秘密组建大量地下反抗组织,倘若真的如此,那么一旦他们发动武装暴乱,成建制的部队镇压起来肯定要比解散后重新归拢的部队更有战斗力。还有一个当时不能明说的理由是,面对中东欧的苏联红色钢铁洪流,美国必需掌握几个建制完整的师,为未来苗头已然显现的美苏冷战对抗做准备。

除上述偏政治方面的考虑外,美军也有后勤和管理方面的考虑:如果是将部队按原有师的建制撤回本土的话,那么部队在集中、维修与储存武器装备方面的开销可以降到最低。另外,当时美军上下很多人都希望让凯旋的官兵们成建制整齐列队,在纽约百老汇大街上排列行进,接受人群的欢呼,当年打完一战的大头兵们在回国时就是这么干的。不过,对某些美国母亲而言,她们的儿子从1940年年底开始就在军中服役,此时她们只想让孩子们尽快回家。这也导致军方精心策划的相当一部分场面盛大的胜利游行活动不了了之。

图2.1946年10月2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勒顿市,参加过二战的退伍军人正在与参加过美西战争和一战的老兵们一起庆祝战争结束

图3.1946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波茨敦市,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卡尔·斯帕茨将军正在参加欢迎海外军人回家的仪式

事后来看,大部分在海外作战的美军官兵是三三两两地独自回家的,具体回家的时间基于一套精心设计的“工分”系统而确定。以一名在陆军中服役的士兵为例,他每个月都会记一个“工分”,如果他是在海外服役的话,那还能额外多记一个“工分”;除此之外,他每参加一个月的战斗也会额外多记一个“工分”,如果他已婚且家里有需要他抚养的人的话也能多记一个“工分”,等等。得到的“工分”越多,踏上回家之路的时间就越早。

许多美军部队被这套“工分”系统折磨得够呛。例如,第45步兵师原定于1945年8月整建制返回本土重新接受相关训练,然后再被部署到太平洋战场。结果等回国的命令正式下达时,该师已经“损失”了600名军官和1.1万名编制内的士兵,约为全师总人数的65%!尤其是该师下辖的炮兵团,此时走得只剩下一名军官,那就是团长自己。

图4.美军第45步兵师的炮兵,他们在1945年战争结束后的所作所为完美地诠释了马歇尔将军对此次美军回国行动的评价——“这不是复员,而是溃败”

在欧洲战场,几乎从1945年5月8日,即“欧战胜利日”开始,美军官兵们就陆陆续续开始回国。起初,这场“回家运动”只能由陆军和商船来承担,因为海军刚刚还在为终于摆脱了这场几乎不需要他们的战争而高兴,他们马上就要开着一切浮在水面上的东西奔赴太平洋了。

为此,美国战争航运管理局为陆军的撤军行动调拨了将近600艘船,并下令将300艘自由轮和胜利轮立即从货船改装成运兵船,并在美国国内加紧建设必要的对接设施,如港口、人员抵达美国后的临时营地等;他们还雇佣了一些民用船只,其中最有名的是超级邮轮“玛丽女王”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每艘船一次就能拉1.5万人。

图5.“玛丽女王”号邮轮,其最高纪录是在1942年12月将16082名美军士兵运到了欧洲

首批归国船只于1945年6月底离开欧洲,到11月时,从海路回国的人数达到峰值,平均每月超过43.5万人,前后持续了14个月。为了应对“战争新娘”问题(战争期间,近50万名欧洲妇女嫁给了驻欧美国军人),战争航运管理局和陆军还专门改装了29艘运兵船。另有45万多名德国战俘和5.3万名意大利战俘也“反向”回到了欧洲。

无独有偶,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崩溃的速度也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越来越多的美国海军水兵在他们的军舰上打出了表示“回家”的长三角旗,他们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与日本人的战争很快也要结束了。

美国海军打出的这些表示“回家”的长三角旗类似长旒旗,像一根长长的彩色飘带,按照海军的传统,每当有军舰从战场上凯旋时,水兵们就会在军舰的主桅上悬挂这种旗子。而在太平洋战场上,早在1945年年初,许多美国军舰就已经开始缝制这种“回家长旒旗”,大多数军舰的“回家长旒旗”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便已缝制完成。在太平洋战争结束后拍摄的归国军舰照片中,人们可以看到美国军舰主桅后如云的“回家长旒旗”。

图6.1945年10月27日,参加“魔毯行动”的“提康德罗加”号航空母舰抵达华盛顿州的塔科马。注意甲板上已被重新漆成和平时期所用的白色的数字“14”和用于悬吊“回家长旒旗”的气球

按照美国海军的传统,军舰每离开故土一天,“回家长旒旗”就要加长1英尺。最长的“回家长旒旗”属于绰号“大E”的“企业”号航空母舰:当该舰于1945年年底回国时,它已经在远离本土的海外连续征战了500多天。“企业”号的“回家长旒旗”非常之长,以至于水兵们在旗子上绑了几个氦气球才能让旗子保持悬空状态。

图7.1945年12月,参加“魔毯行动”的“企业”号机库里装满了密密麻麻的归国士兵

归国的美军潜艇部队则保留了另一项古老的航海传统:在潜艇指挥台围壳顶部绑上一把扫帚。这项习俗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荷兰海军著名将领米希尔·德·鲁伊特在他旗舰的主桅上绑了一把扫帚,意思是他“扫清”了敌舰出没的海域。

图8. 1943年2月7日抵达珍珠港时,美军“刺鲅”(SS-238)号潜艇的潜望镜上绑着的扫帚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后,宣告了二战的彻底结束,“接孩子们回家”的压力变得更大了。从1945年10月开始,超过370艘海军船只被用于遣返太平洋战区的美军。自由轮、胜利轮、医院船,甚至包括战列舰在内的大批军舰都被用来执行一场代号为“魔毯行动”的接美军回家的行动。“魔毯舰队”还包括48艘医院船,它们运送了50多万名伤员。

图9.“舒适”号医院船(AH-6),参加过对伤病员的运送

在“魔毯行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航空母舰,因为航母宽敞的机库甲板内可以摆放多达五层的铺位。以1945年6月服役的“埃塞克斯”级21号舰“张伯伦湖”号(CV-39)为例,该舰虽未能赶上战斗,但作为运兵船一次可运载约3300名官兵回国。一些幸运的家伙还能搭乘C-47运输机甚至轰炸机飞回国——轰炸机可以在机组成员旁边多塞进一两个人去。

图10.“张伯伦湖”号航空母舰(CV-39)

图11.运输船舱内摆放的五层铺位

通过以上这些方式,数以百万计的美军士兵陆续回到了故土。以陆军为例,1945年5月时,约有550万美国陆军官兵(约为美国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还在海外的各个战场上服役;到8月15日即“对日作战胜利日”时,还在海外服役的陆军就只剩下约400万人了;到1946年12月,仅剩87万人还在海外服役。注意,上述数字中包括了一些被派往海外执行占领任务的新部队的人数,因此被接回家的实际人数比单纯将上面这些数字相减后得出的差值更高。

总的来看,在总共为期41个月的二战美军海外派兵活动期间,平均每个月要向海外运送约15.7万人;而在接下来为期14个月的接海外官兵回家行动期间,平均每个月要接约43万人回家。欧洲战区的撤军行动于1946年2月结束,而太平洋战区则一直持续到1946年9月。单月撤军人数的峰值出现在1945年12月,据统计,这个月共有695486名陆军官兵被接回本土。

“魔毯行动”期间,1945年5~9月,共有141.785万人回国;1945年10月至1946年4月,另有332.3395万人回国。截至1946年2月底,“魔毯行动”在欧洲战区基本完成。

至于太平洋战场,高峰出现在1945年12月,将70万人运回国。1946年4月,29艘运兵船运送中缅印战区最后的20多万名士兵和水兵回国,“魔毯行动”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区也接近尾声。太平洋战区最后一批归国的12.73万人于1946年9月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