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号间谍、中情局之父
艾伦·杜勒斯被称为美国第一号间谍。在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中他是一个重要角色,也是美国情报史上的传奇人物。在美国组建中央情报局时,他的情报理念深深打动了国会议员和美国民众;此后,他成了美国历史上任职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情局局长。现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身上,仍保留着杜勒斯的印记。杜勒斯死后,在为他举行的悼念仪式上,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要是天使稍不留神让杜勒斯混进天堂,那他肯定会杀掉一批天使,甚至还会暗害几个天神。
那么,杜勒斯的谍报天赋是如何在二战中崭露的?他的情报工作为促使德军早日投降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本期《档案揭秘》李涵为您讲述:美国第一号间谍、中情局之父——艾伦·杜勒斯
艾伦·杜勒斯
艾伦·威尔逊·杜勒斯189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先后工作和游历于法国、印度、中国和日本。后来效力于美国国务院,负责近东事务。
1941年7月,47岁的艾伦·杜勒斯加入了新组建的美国战略情报局,战略情报局是后来的中央情报局的前身,当时负责为白宫提供战时情报。第二年,他以“美国驻瑞士大使特别助理”的身份被派到瑞士,代号110。他的使命是,在这个各国间谍云集的中立国家,搜集纳粹德国的情报。
来瑞士之前,情报局负责人多诺万就交代过:德国内部存在一股反对希特勒的地下势力,应伺机与他们建立联系。1943年8月,一个德国人走进美国驻瑞士大使馆,他从口袋里掏出个信封说:“里面是新近发往柏林的绝密电报摘要。我有一个朋友在德国外交部工作,类似的情报还有很多,我仅仅作为他的信使。”杜勒斯负责处理这件事。并与信使约定,要亲自与那个在德国外交部工作的人见面。
当晚,与杜勒斯见面的依然是那个信使。原来,那个所谓在德国外交部工作的朋友,就是他本人。杜勒斯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我们怎么相信你?怎么知道你不是德国情报机构派来的奸细?”那人从容的回答说:“很简单。如果我是一个奸细,那我为什么带着186份文件,而不是两三份?”说着,拿出厚厚的一摞文件。
经过简单的查阅,杜勒斯发现这186份文件中,有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谈话的备忘录,德国潜艇与日本潜艇会合的地点,德军谍报局设在葡萄牙某港口的谍报网情况,这个谍报网专门监视盟军运输船队的动向,……件件都是绝密的东西!接着来人介绍了自己的背景:“我叫弗里茨·科尔比,在德国外交部供职。我的工作是,每天将所有的文件过目,然后编出摘要确定将哪些文件呈递给外长里宾特洛甫。我恨纳粹主义。这些文件都是绝密级的,如果你们需要,我愿意定期提供给美国政府。”
里宾特洛甫
杜勒斯与科尔比约定,两个月之内,让他再来伯尔尼联络。杜勒斯把留下的文件细细过目了一遍。这些文件反映了第三帝国的核心机密:它的优势、弱点和内部的争斗。看来科尔比在挑选时确实费了苦心。
可是杜勒斯的上司对这位神通广大的德国人却持怀疑态度。美英两国的情报分析专家都被动员起来,鉴定科尔比情报的真伪。最终的结论是:科尔比送来的材料是真实的。不过他们还是怀疑这也许是德国人使用的伎俩,是为传递假情报作铺垫。但直觉告诉杜勒斯,科尔比是真诚的。1943年12月,他再次致电战略情报局局长多诺万,为科尔比担保。多诺万也倾向于这一点,并将此事报告给了罗斯福总统。
于是,在半信半疑中,战略情报局开始在战术层面上使用科尔比提供的情报。1944年3月,战略情报局突然需要一些有关日本的政治、军事情报。由于其情报重点一直放在欧洲,只好求助于伯尔尼情报站,看杜勒斯能不能及时与科尔比联系上。杜勒斯想到个主意:从苏黎世向科尔比发一张明信片:“亲爱的朋友,也许你还记得我的小儿子。他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我想为他准备一些日本玩具。你能不能在柏林帮我找一些?”
复活节过后几个星期,科尔比果然出现在杜勒斯面前,他不负厚望,带来了大量微缩胶片,里面包括日本海军舰队的战斗序列,德国间谍从东京发回的有关日本政治、经济形势的估计等。杜勒斯兴奋地致电华盛顿:“他带来了两百份以上价值极高的复活节礼物。”
艾伦·杜勒斯
一个偶然的机会,杜勒斯结识了德国驻伯尔尼领事馆副领事汉斯·吉斯维乌斯。在随后的交往中,吉斯维乌斯表示,自己是反希特勒组织“黑色乐队”的成员,并“可以列出一个愿意看到希特勒死去的德国将军的名单,并帮助你与他们取得联系”。他还向杜勒斯透露:“3月13日一个爆炸装置会放在元首的飞机上。”他说,现在密谋分子需要的是从杜勒斯那里得到保证:一旦政变开始,罗斯福总统和美国政府将对政变表示支持。
见杜勒斯显得有些犹豫,吉斯维乌斯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翻开一页念了起来。那是前不久杜勒斯刚从伯尔尼发往华盛顿和伦敦的一份报告,报告中预言意大利外交部长齐亚诺将参加推翻他的岳父、意大利法西斯党魁墨索里尼的政变。报告用的是美国大使馆的外交密码,不料被德国人破译了。吉斯维乌斯告诉他,这份电报是德国海军观察处大名鼎鼎的X-B机构破译的,已经呈递给希特勒,希特勒把报告转交了墨索里尼,因此政变已经不可能发生了。
看到对方拿出了此等绝密信息,杜勒斯不得不相信吉斯维乌斯的诚意。他没有更换已经被破译的密码,因为这样做的话德国人就会通过检查文件分发的范围找到泄密者。但这套密码的作用只能用来欺骗德国人了。从此,杜勒斯通过吉斯维乌斯,与德军高层中反希特勒的组织“黑色乐队”建立了联系。
艾伦·杜勒斯
1943年3月13日,德国果然发生了一起谋杀希特勒事件,行刺者名叫冯·施拉勃伦道夫。他与在德军谍报局的同谋偷偷的在希特勒的座机上安装了一颗炸弹。这一天希特勒将乘飞机视察斯摩棱斯克,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飞机没有爆炸。
原来这颗炸弹要靠硫酸腐蚀金属引线来引爆,而飞机穿行在云层上空,硫酸还没来得及流出就已经冻结了。事件发生后杜勒斯报告华盛顿:“希特勒在党内的声誉已经动摇”。
从1944年1月底开始,杜勒斯的报告越来越多地涉及德国反希特勒组织的情况。1944年4月初,吉斯维乌斯带来了德军前总参谋长贝克的口信说:他们准备起事,希望盟国方面予以承认。4月7日杜勒斯将此事报告华盛顿。7月初德军谍报局的信使来到瑞士,带来了“黑色乐队”暗杀希特勒的全部计划。
7月20日,杜勒斯期待已久的事终于发生了,在希特勒的司令部,有人向他发动了炸弹袭击。但不久后柏林电台称,元首只受了些轻伤,政变已被挫败。随后传来的消息是贝克已经自尽,实施暗杀行动的施陶芬贝格上校被行刑队处决。但对杜勒斯而言,7月20日事件无疑是他在情报上的一个胜利。政变发生前,英国人死活不肯承认德国存在一个反对希特勒的地下组织,事实证明他们错了。
1945年初,战局已经十分明朗。纳粹党卫军意大利战线负责人卡尔·沃尔夫将军的两位代表也来到了杜勒斯面前。杜勒斯知道沃尔夫是希特勒的宠臣,在党卫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希姆莱和卡尔藤布鲁纳。这样的人来谈判和平之事,让他不得不怀疑。为了考察其诚意,杜勒斯给这些纳粹分子出了道难题:两位意大利游击队重要人物帕里和乌斯米安尼落在盖世太保手里,如果沃尔夫真有诚意,他就想办法释放这两个囚犯。几天后,这两位游击队领导人被送到杜勒斯手中,接着沃尔夫也来到瑞士,要与杜勒斯就投降问题直接谈判。
杜勒斯则要求对方尽快安排意大利战线的德军投降,在他看来,既然沃尔夫的党卫军可以凌驾于德军之上,那么由他安排投降应该是没问题的。沃尔夫答应回去说服意大利战线德军统帅凯塞林元帅和其他纳粹头目,他还表示自己与凯塞林私交很好。
杜勒斯的报告发到战略情报局总部时,最高兴的莫过于他的老板多诺万了,他立即对情报进行了加工,将杜勒斯所说的“沃尔夫及其一行准备认真地谈判”,改成“他们表示准备作出关于德国在意大利北部停止抵抗的肯定承诺。”结果一个试探性的情况报告,变成了既成事实。华盛顿立即把这份情报通报给英国。1945年3月12日苏联也得到正式通知。紧接着盟军地中海战区总司令亚历山大元帅派出两个接收大员来到伯尔尼,准备接受德国人投降。元帅还为这次行动规定了一个代号,叫“日出行动”。
多诺万
盟军这边兴高采烈,没想到这时沃尔夫却表示,凯塞林元帅已被召回柏林,吉凶未卜。没过多久,凯塞林被任命为西线德军总司令,职务又升了一步。沃尔夫一下又来了劲,跟盟军的两位将军说这次他可以把投降的规模扩大到整个西线。
但将军们等了一个星期没任何消息。此时盟军正一步步向前推进,如果不能赶在盟军取得重大胜利之前促使德军投降,那么这个行动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可是凯塞林元帅没有同意沃尔夫的请求,他也没有去告发沃尔夫的叛国行为。
沃尔夫碰壁后回到柏林,他晋见了党卫军头号人物希姆莱,想得到支持。希姆莱希望沃尔夫进行试探,但在他看来,采取决定性行动的时机还没有成熟,盟军还没有兵临城下,而更重要的是元首还没有死,他无法采取行动。
此时远在伯尔尼的杜勒斯已经如热锅上的蚂蚁。要知道此事英国方面捅到了丘吉尔那里,美国方面也已上报罗斯福。一直等到1945年3月26日,沃尔夫总算带来口信,说这次他将带来一个“完整的方案”。但是直到4月11日还没有新的消息,两位将军开始怀疑这是沃尔夫策划的一个骗局。
就在这时,罗斯福总统突然逝世,新总统杜鲁门上台后得悉“日出行动”的内情,立即命令战略情报局停止在伯尔尼与德国人接触。杜勒斯4月20日收到了总部电报,可是第二天他得到消息:沃尔夫将军已经带人在前往瑞士的路上,准备立即就意大利的德国陆军、党卫军以及盖世太保的投降问题与盟军磋商。
杜勒斯立即向卡塞塔盟军最高司令部请示。亚历山大元帅上报华盛顿,但刚刚上任十几天的杜鲁门总统不想改变自己的指令。1945年4月26日,杜鲁门总统对“日出行动”终于有了新的理解,让亚历山大元帅派人把德国使节接到卡塞塔,签署投降文件。5月6日,杜勒斯被召到艾森豪威尔设在法国的前线指挥部,出席德军的投降仪式。
战争终于结束了,对杜勒斯来说,持续六十五天的“日出行动”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项创举。二战结束后,杜鲁门总统解散了战略情报局。1945年底,杜勒斯回到纽约,不久被选为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任。
卡尔·沃尔夫
1946年1月24日,杜鲁门任命威廉·莱希海军上将和西德尼·索尔斯海军少将为美国情报委员会总统私人代表和中央情报组主任。这样,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情报机构-中央情报局-当时称“中央情报组”-就算开张了。可是国会没有为它的出生颁发准生证,也不向它提供拨款,甚至连工作人员也没有。经杜鲁门特批,总算从陆军那里搞到第一笔经费,一年后这个机构才有了数百人马。1947年2月26日,杜鲁门总统向国会提出《1947年国家安全法》,其中包含了设立国防部,组建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下设中央情报局等内容。
1947年4月25日,艾伦·杜勒斯作为美国外交委员会主任,就“国家安全法”问题向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备忘录,赞成成立中央情报机构,并提出其活动不能过于隐蔽,过去人们通常过分重视通过秘密手段搜集的情报,实际上在和平年代,大部分的情报可以通过公开手段获取:我们可以通过外交官、驻外武官、驻外记者和收听广播来搜集外国的情报,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情报。
1947年6月27日,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举行听证会,杜勒斯在发言中把矛头对准了军事情报机构通过职业间谍搜集情报的做法。他说:“你雇用了某个人充当间谍,你认为他有能力建立一个间谍网络。你给了他一大笔钞票,然后坐等他把情报送回。有些时候,他提供的情报确实十分出色,可有些时候你却不能无保留地接受他提供的情报,因为你不知道真实情况到底怎样,你对他失去了控制。”一席话让那些对情报工作一窍不通的议员们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并就建立强大的中央情报机构达成了共识。
杜鲁门
1947年7月25日,美国中央情报局正式成立。杜勒斯有意出山,可杜鲁门看中的是海军少将希伦科特。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时值周末,杜鲁门正在老家度假,大部分政府官员都不在岗位上,华盛顿乱成一团。新闻界大肆炒作“情报失误”,议员们连声责问中央情报局为什么不能提前24小时作出预报。由此,杜鲁门对希伦科特彻底失望。谁能让中情局尽快运转起来?
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了艾伦·杜勒斯。可杜勒斯是共和党人,作为民主党的杜鲁门不感兴趣,便决定让二战期间在盟军最高统帅部当过参谋长的史密斯担当此职。史密斯没有情报工作经验,就请杜勒斯作他的顾问。一个半月后,他让杜勒斯出任负责中情局秘密行动事务的副局长,主管秘密情报搜集和隐蔽行动事务。
在1952年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党击败了民主党。1953年1月20日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四天后即任命杜勒斯出任中情局局长。这一年,杜勒斯正好60岁。从1953年到1961年,杜勒斯经历了艾森豪威尔两届政府,接着又被肯尼迪政府留用。如果再加上他在杜鲁门政府时期的副局长生涯,他在中情局任职长达十年之久,是中情局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局长。
杜勒斯兄弟
1950年3月,麦卡锡又抛出了“八十一名共产党嫌疑犯名单”,为首的就是美国第一流的远东问题专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欧文·拉铁摩尔,紧随其后的是抗战时期美国驻华大使馆一秘、曾访问过延安的“中国通”卡特·文森特。结果文森特被迫接受长达三年的专案调查。在艾森豪威尔执政一年内,有一千四百多名政府官员遭到清洗,八千人被认定为“危害国家安全的人物”,其中包括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麦卡锡
麦卡锡对国务院的进攻屡屡得手后,又把矛头指向了中央情报局。1953年7月9日一早,麦卡锡的调查人员柯恩打电话给中情局负责联络事务的法律顾问沃尔特,要求情报处高级官员威廉·邦迪前往国会山作证。因几天前在对中情局进行的一次例行安全检查中,发现邦迪曾向国务院官员希斯捐赠过四百美元。希斯1949年因间谍罪遭到联邦法院起诉。
这件事,邦迪在加入中情局时已经交代清楚,谁知安全检查材料移交给负责国内安全事务的联邦调查局时,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看到后如获至宝,立即把情况通报给麦卡锡。麦卡锡立即对邦迪下达传票。
当天上午,杜勒斯正在白宫出席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邦迪向副局长艾默里作了报告。艾默里当机立断,让邦迪出国休假,暂时避开作证的问题。杜勒斯回到中情局后,对副手的安排表示赞赏,他决不让麦卡锡把手伸到中情局来。柯恩意识到邦迪的“度假”可能是一个圈套,便指责艾默里犯了包庇罪。
第二天,杜勒斯带着中情局的总法律顾问劳伦斯前往国会山,他直截了当地对麦卡锡说:“邦迪是不会到你这儿来作证的。”但麦卡锡不断向杜勒斯施加压力要他交人。在1953年8月3日的一封信中,他威胁杜勒斯说:“你手下一位高级官员与叛徒有联系,你竟然将他保护起来。很难想象这种人还能成为中情局的头子。”
杜勒斯想起了副总统尼克松,尼克松是麦卡锡的朋友,他请尼克松设法对付麦卡锡。尼克松答应了,他对麦卡锡说:“我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几次会议上观察过邦迪,他像是个忠诚的美国人。”但麦卡锡仍不罢休。尼克松便威胁说,如果你继续追查邦迪或中央情报局,那么很可能在参议院的小组委员会中落选。麦卡锡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动过火了,这事才算了结。
在放过邦迪之后,麦卡锡还没有死心,他还想找机会向中情局下手。很快,他根据联邦调查局的材料,又把准星对准了中情局的迈耶,指控他有问题。副局长命令迈耶停职,但杜勒斯不同意,他知道世人都瞪大了眼睛注意着这场交锋,他要让人们看到,麦卡锡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只要你坚决抵抗,他也会失败。
经过重新审查联邦调查局的材料,证明迈耶并无过错后,杜勒斯再次击退了麦卡锡的进攻。中情局的行为使美国联邦政府其他机构的官员受到鼓舞,他们再也不把麦卡锡的传票看在眼里。从此很多官员对麦卡锡不再那么顺从,到1954年,麦卡锡彻底垮了台。
杜勒斯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亚非国家首脑会议,苏加诺成了第三世界的一面旗帜。可是在华盛顿眼里,苏加诺无疑属于站错队的人。美国国务院情报研究局局长卡明甚至向白宫各个部门发出一连串的备忘录,要求“在事态还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之前采取措施”。1955年9月29日,印尼举行议会选举,杜勒斯领导的中情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希望穆斯林派的玛斯友美党能够在大选中战胜印尼共产党,因此拨出一百万美元支持玛斯友美党。可是该党在大选中败北,中情局一无所获。
大选结束后,苏加诺先后访问了中国、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他公开说,西方式的民主在印尼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1956年底美国军方有人提出:“收拾苏加诺的时机到了。”但美国驻印尼大使对此事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政变不可能成功。这个观点违背了华盛顿的方针,大使立即被免职。1957年秋,杜勒斯派中央情报局雅典情报站站长小艾尔弗雷德·厄尔默出访雅加达,以干预印尼局势,行动代号为“海克”。杜勒斯拨给厄尔默七百万美元,厄尔默雄心勃勃的很快制订出行动计划,第一部分主要是败坏苏加诺的声誉。苏加诺此时58岁,有四位夫人,还不时传出一些绯闻。中情局据此决定拍一部影射他的黄色电影,在印尼及东南亚地区公映。
苏加诺总是戴着他那顶穆斯林小帽,中情局的官员费尽心机要猜透小帽下面的秘密:或许苏加诺是个癞痢头?或许是个光头?中情局动用洛杉矶警察局,在茫茫人海中找了一个与印尼总统相似的黑皮肤、秃脑袋的男人。怕人们不明白,便又制作了一具苏加诺的假面具,让其在拍片时带上。
然而中情局这番努力却是白费,在印尼,苏加诺算不上什么越轨。苏加诺的地位还是稳如泰山。厄尔默只得另想办法,他提出了军事政变计划。他们物色了一批反对苏加诺的叛军,向他们提供武器,让他们发动叛乱。
1957年4月,中情局的情报分析家递上了一份有关印尼政局的分析报告说,印尼存在一个军人集团,这个集团特别想得到美国支持,这使杜勒斯欣喜若狂。于是,一名准军事行动专家和一名报务员被派到印尼苏门答腊,与当地驻军的两名上校-侯赛因和辛玻隆联系上,随后,大量的武器通过美国驻菲律宾的军事基地运到了叛军手里。中情局还招募了三四百名美国人、菲律宾人和中国国民党残军,乘坐运输机到了印尼。
1958年2月,苏加诺出访日本。15日叛军在苏门答腊发动叛乱,接着叛军的空军袭击了万隆、望加锡、安汶等地。行动开始后,杜勒斯兴高采烈。而一向被中情局视为优柔寡断的苏加诺却表现得十分沉着,在他的指挥下,叛乱很快被平息了。但中情局仍不死心,又向苏门答腊派去了一些准军事行动专家,指望叛军能守住一两个小岛,作为向苏加诺施加压力的工具。
1958年4月30日,苏加诺谴责美国向叛军提供了轰炸机和飞行员,并警告华盛顿当局不要“在印度尼西亚玩火”。5月18日,中情局雇用的飞行员艾伦·劳伦斯·波普驾驶一架B-26轰炸机,对安汶岛机场进行空袭。飞机被击落后,他的空军军官证、民用航空公司工作证和中情报局就此计划与他签订的合同,均被查获。这使杜勒斯狼狈不堪,他不得不中止了这一连串的行动。
苏加诺
1961年春,艾伦·杜勒斯试图扼杀古巴革命,唆使近千名流亡者入侵古巴猪湾,可没想到反而引火烧身。肯尼迪总统表面上对他表示同情,说:“您的成绩人们闭口不谈,您的失策则谁也不肯放过。”而这位刚进白宫才三个月的年轻总统私下却对心腹说:“杜勒斯是个奇才,可与奇才打交道并不好受。”
1961年4月4日,肯尼迪在与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官员连席会议上,批准了代号为“冥王星”的战役计划。1961年4月17日,由大约1500多人组成的美国雇佣军突袭古巴,他们在美国飞机和军舰的直接掩护下在古巴中部拉斯维利亚斯省南部登陆,占领了长滩和吉隆滩,并继续向北推进。古巴军队和民兵与入侵的美国雇佣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当年只有34岁的卡斯特罗在吉隆滩附近一座制糖厂临时改成的指挥部坐镇指挥,他下令:“击沉所有船只!”他对亲密战友切·格瓦拉说:“现在我们真的在战斗了,胜利属于我们!”。古巴军民经过72小时的战斗,全歼了被包围在吉隆滩的美国雇佣军,共有90名雇佣军被古巴军队击毙,其余1000余人被俘获。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吉隆滩之战,美国称之为猪湾事件。
后来有人总结猪湾事件失败的原因包括:入侵计划没有保密。许多参战的流亡美国的古巴人在迈阿密的酒店里吹牛,说他们将要参加入侵古巴的行动。入侵前的破坏活动和从美国起飞的轰炸机也为古巴报了警。当地的居民属于古巴最贫穷的阶层,也是受益于古巴革命最大的阶层,因此他们站出来反抗入侵者,为古巴正规军提供了组织反攻的宝贵时间。另外,古巴军队刚刚赢得三年游击战的胜利,他们士气高昂,而且很有作战经验。还有,肯尼迪将美国的空军支援减少,因此古巴空军只有一半在地面上被消灭,其余的得以升空,击毁了五架美国飞机和两条弹药船。
吉隆滩之战发生的第二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写信给美国总统肯尼迪,认为这场在古巴发生的“小规模战争”将在全世界引发连锁反应。他紧急呼吁肯尼迪停止对古巴的侵略,并声称,苏联准备向古巴提供反击侵略所需要的一切帮助。肯尼迪政府被迫声称,美国没有支持推翻卡斯特罗的行动。
肯尼迪与杜勒斯
事实上,中央情报局不仅策划了这次颠覆行动,而且损失惨重。肯尼迪不得不在美国大众面前公开承认猪湾事件是一件绝不能再发生的错误,然后声称对该事件负全责。这起事件让美国政府大为难堪,成为世界媒体嘲讽的对象。在联合国安理会针对美国的这次进攻是否合法的讨论中,古巴指责美国非法进攻的提议被美国否决。
就谁该为美国入侵失败负责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中央情报局和流亡美国的古巴人指责肯尼迪导致入侵失败,因为肯尼迪在流亡古巴人战败后不肯派海军陆战队登陆。批评中情局的人认为,中央情报局向肯尼迪提供了错误的情报,有些人甚至指责中情局对肯尼迪施加了压力。肯尼迪也觉得他被中情局欺骗了,肯尼迪曾通过国家安全局来牵制中情局,以减少中情局对美国政府政策的影响。还有人甚至将迄今为止未被解密的肯尼迪遇刺事件,与肯尼迪和中央情报局恶化的关系联系到一起,但这个假说没有任何证据。
对美国来说这次不成功的侵略不但是一次军事上的失败,而且也是一次政治上的失误。国内外对这次进攻的批评非常强烈,刚刚上台90天的肯尼迪政府为此大失信誉,相反,卡斯特罗政权和古巴革命被巩固。由于古巴担心美国再次进攻,开始与苏联靠近,这种靠近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
肯尼迪向杜勒斯授勋
在猪湾事件发生后的第七个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就把中情局局长杜勒斯当替罪羊抛了出去。1961年杜勒斯从肯尼迪手上接受了国家安全奖章,外加一张辞退书。从此,杜勒斯离开了中央情报局,这一年他68岁。
艾伦·杜勒斯这位饱经惊险奇遇的人物,在华盛顿一座寂静的私人住宅内度过了动荡人生的最后余年。他嘴上一直咬着那只不曾分离过的名贵烟斗,写写回忆录,抽空看几眼英国作家伊恩·弗莱明笔下的间谍詹姆士·邦德的奇异经历。他自己也写了一本书,名叫《杰出的真实间谍故事》。《纽约时报》将这本书称为“当代间谍文选”。
有时,他也会被请去执行“一次性”使命:他参加了调查约翰·肯尼迪遇刺的沃伦委员会;1964年,他受林登·约翰逊总统的委托考察了种族浪潮汹涌的密西西比河,写出了具体的遏制办法的报告。当然,这只是他在漫长、动荡的官场中留下的最后时光而已。
杜勒斯天生是干间谍的人才,就像鸟天生会飞一样。在秘密战争的奇异迷宫中,他如鱼得水,随心应变,弗莱明小说中间谍邦德想得出做得到的事,杜勒斯只需稍动脑筋便一一信手再现了出来。可是,他最后还是象一只受了伤的鸟,一条被抛上岸的鱼,退出了美国情报舞台。
1969年1月29日,艾伦·杜勒斯默默无闻的死去,时年76岁。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综合选编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杜勒斯传奇》一书,原书作者:高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