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王冠:玫瑰战争

来源:芝兰学社    作者:長門道三
一:金雀花王朝
玫瑰战争,是中世纪英格兰规模最大的一场内战,说到玫瑰战争,就不得不提到金雀花王朝,金雀花王朝是英格兰中世纪最负盛名的封建王朝,1154年由亨利一世创建,王位传至14世纪中期,是一代雄主爱德华三世在位(1327-1377在位),爱德华三世在位期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英军在爱德华三世率领下屡战屡胜,法军节节败退,在战争中,爱德华三世的长子——王位继承人“黑太子”爱德华表现神勇,屡败法军,赢得“黑太子”的美誉(其昵称可能来源于爱德华喜着黑色盔甲,也可能来源于法国人认为爱德华滥杀无辜,心黑)爱德华三世的次子——兰开斯特公爵 冈特的约翰虽非王位继承人,但也在百年战争的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享有巨大威望。父子同心,兄弟同心,使英格兰步入中世纪的鼎盛时期。

爱德华三世

黑太子爱德华

冈特的约翰
 
然而,好景不长,黑太子爱德华先于爱德华三世去世,王位的继承顿时成为问题,1377年,在临终前,爱德华三世斟酌再三,决心由黑太子之子理查继位,冈特的约翰当摄政王。1377年,爱德华三世去世后,年仅10岁的理查继位,称理查二世,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充当“皇叔父摄政王”。主少国疑,皇叔当政,双方龃龉不断,两人为了争权夺利,明争暗斗,互相拆台。使国内局势一片混乱,加上黑死病的影响,英格兰在百年战争前期的成果几乎付诸东流。1399年,“皇叔父摄政王”冈特的约翰去世。但是,约翰的儿子亨利与理查二世关系非常糟糕,冈特的约翰一死,双方立刻撕破脸。同年,趁理查二世远征爱尔兰,亨利乘机发动武装叛乱,软禁理查二世。次年将其秘密毒死,亨利自立为王。史称亨利四世(1399-1413年在位),建立了著名的兰开斯特王朝(1399-1471)。亨利四世一生都在想尽办法稳定局势,镇压叛乱。洗清自己“篡位”的污名。心力憔悴。1413年,疲病交加的亨利四世去世,子亨利五世继位。
 
亨利五世(1413-1422在位)
 
亨利五世也是一代雄主,在位期间,重新挑起百年战争,曾在阿金库尔会战(1415)年大败法军,使得英格兰占尽优势,然而,天不假年,1422年,不满四十岁的亨利五世因黑死病英年早逝,留下幼子亨利六世(1422-1471在位),亨利六世软弱无能,可能还患有精神疾病,早期完全被两位叔父架空,在1436年亲政后,又昏庸无能,内政,财政错漏百出,对法军的反攻束手无策,1453年,经长时间艰苦战斗,法军将英军全部逐出法国本土,收复除加莱港之外所有英军占领领土,百年战争最终以英军的失败而告终。亨利六世的威望也下降到极点,许多贵族对亨利五世的不满达到顶点,蠢蠢欲动,认为当年的理查二世才是正统王位继承人,兰开斯特家族纯属篡位上台,意图取而代之。内战一触即发。

亨利六世(智慧的眼神)
 
中世纪晚期,自爱德华一世(1272-1307)在位期间,引入著名的威尔士长弓兵之后,长弓兵发展为英格兰军队的主力,鼎盛时期,长弓手占英格兰军队比例达75%-90%,统治者对于长弓的使用也非常重视。英国人会在各地举行箭术比赛,以鼓励习用长弓。每一个英国的郡都需要依法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长弓手。自爱德华一世以降,弓术被列为义务教育,法律规定所有12—65岁肢体健全的英国男人都必须在每个星期日做完弥撒后集中到教堂附近的校场练习弓术,逃避训练要课以罚款。为了保证练习射箭的时间和体力。在礼拜天,除了射箭以外,其他所有运动都被禁止(比如足球),如此一来军队便能够征募到大批训练有素的长弓手。许多英格兰男孩从7岁开始就用小型弓练习射箭,练习时长长达两年半(不是),长达数十年。而征募长弓手通常不乏应征者,因为当兵的薪俸会比其他工作来得高。可以说,统治者的重视,为英格兰军队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弓箭手兵源。使得英格兰军队可以横行四海。
在后面的玫瑰战争中,长弓手同样也成为了内战双方的主力兵源。
 与欧洲其他国家一样,英格兰也有不少封建制度下的封建骑士,与长弓手配合作战。由于岛国自然地理限制(如缺马)和英伦三岛步兵作战的传统,骑士往往偏好下马充当步兵作战。步行骑士装备锁子甲,骑枪,盾牌,重剑和其他反骑兵武器,具有较高的士气和战斗力,战斗时,往往结成密集阵型保护长弓手免受骑兵冲击。同时,由约曼(自耕农或小地主)组成的英格兰步兵,构成了英格兰步兵的主力,他们与传统的必须承担封建义务的封建军队不同,是领薪水的应征军士,可以分享战利品,因此可以长时间作战,士气高昂。英格兰步兵的经典反骑兵武器有长钩刀(也翻译作钩镰刀)和斧头,前者其名全写为Billhock,意思是“钩喙”。 是由农用镰刀改造而成的长柄武器,刀前端的尖钩如同尖嘴,可“啄”伤敌人,战斗时,使用者可以用弯钩钩倒敌人而后进行砍啄。。由于它在英国是如此的普及,甚至可以作为长弓之外的英国大众武器。以至于在英语中“揭竿而起”对应的俗语是“Rise with bow and bill!由,后者属于经典斯堪的纳维亚和盎格鲁撒克逊风格的武器,最经典的是枪斧和钩斧,在使用的时候,既可以用枪头钩刺对方,也可以使用斧头砍杀对方。

中世纪晚期的步行英格兰骑士
 
重装步兵与长弓手,构成了英格兰战术体系的基础,阿彻琼斯在《西方战争艺术》一书中认为,英格兰战术体系是中世纪一个比较成熟的战术体系,是重装步兵,长弓手。骑士的密切配合。面对敌军优势骑兵,英军通常抢先占据有利地形,重装步兵(下马骑士)结成密集阵型配合拒马桩保护长弓手,防止敌军骑兵步兵冲到阵前近战,使得长弓手源源不断地射出漫天箭雨,持续输出火力,敌军队形混乱时或者开始崩溃时以骑士上马冲之。而在敌军骑兵优势不明显,步兵处于优势并结成密集阵型采取防御态势时,英军通常会以长弓手射出漫天箭雨,打乱敌军阵型,骑兵在弓箭手掩护下进行冲击(类似坦炮协同)。英格兰战术可攻可守,较为灵活,也很难应对,成为英军致胜的法宝。
二:玫瑰战争爆发
百年战争的失败给与亨利六世精神以重大打击,1453年,亨利精神病发作,六亲不认,完全无法上朝理政,这样的神经病当然不能执掌朝政,贵族推举约克公爵理查充当[摄政]。约克公爵理查同样出身金雀花家族,拥有王室血统,他的父亲是爱德华三世四子兰利的埃德蒙之子,因此他是爱德华三世的孙子,比亨利六世还长一辈。母亲也同样出身王族,因此,从法理上,他也确实具有王位继承权,约克公爵理查同时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妄图篡位,理查胡说他的舅舅曾被理查二世立为继承人,而他舅舅没有儿子,所以继承权自然就落在他头上。(理查二世都死了这么久了,死无对证,所以基本是胡搅蛮缠),积极要求获得英国王位。在摄政期间,积极进行篡位准备。
约克公爵理查
 
然而,约克公爵面临一个强大的对手,她便是亨利六世的王后——安茹的玛格丽特,她出身法国,同样野心勃勃,是个如武则天一样的女人。以玛格丽特为首,包括支持兰开斯特家族的大贵族索默塞特公爵博福尔父子等(埃德蒙 蒲福 也叫埃德蒙 博福尔及儿子亨利 博福尔) 的兰开斯特派与以约克公爵理查为首,包括大贵族索尔兹里伯爵老理查德和沃里克伯爵理查德 内维尔等人的约克派,双方剑拔弩张,内战一触即发。亨利在1455年的痊愈挫败了理查的野心,约克公爵很快被安茹的玛格丽特以国王已能理政为由赶出朝廷。同时,玛格丽特王后建立了针对理查的同盟并和其他贵族密谋削弱他的影响力。遭到挫败的理查最终付诸武力,1455年,约克公爵理查打着清君侧旗号公然起兵叛乱,内战爆发,因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标志,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标志,故而称玫瑰战争。
 
 安茹的玛格丽特
 
5月22日,双方于圣奥尔本斯决战,即第一次圣奥尔本斯战役,由亨利六世及埃德蒙 博福尔率领。,在霍利韦尔丘和圣彼得斯道设置防卫工事,阻挡约克军从田野发动的攻势,然而,此战,兰开斯特军骄傲轻敌,认为双方可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因此战备不足,而约克军却整装待发,战意高昂,约克军正面攻击受挫,在华威伯爵的率领下绕道兰开斯特军后方,发起偷袭,兰开斯特军准备不足,大败,埃德蒙·博福尔死于乱军之中,亨利六世被迫重新立理查为摄政王,约克军解散,然而,双方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次年,亨利六世与玛格丽特借口出巡,逃出伦敦,在考文垂另立朝廷,由亨利·博福尔取代他的父亲,成为新任索默塞特公爵及王室重臣,亨利六世撤职理查,号召各地贵族“勤王”得到部分贵族支持,理查被迫流亡爱尔兰,留理查德·内维尔镇守伦敦。内维尔在职期间,打击海盗,保护商业者利益,在伦敦及英格兰东南部商业及新兴资产阶级中取得巨大声望,1459年9月23日,约克从爱尔兰归来,努力争取反对国王和贵族的支持。理查·内维尔闻讯,率5000军队企图与约克公爵理查会师。兰开斯特家族闻讯,派遣奥德利领主詹姆斯.塔切特和达德利领主约翰.索顿,率领10000军队阻击。双方于布洛尔荒原遭遇,即布洛尔荒原之战(1459),兰开斯特军占据有利地形,修筑工事,严阵以待,两军隔河对峙,双方先以弓箭对射,互有伤亡,内维尔见状,令弓箭手诈败诱敌,兰开斯特军不知是计,乱哄哄追击,脱离有利地形,一路冲至约克军阵地,已筋疲力尽,旋即遭到约克军反击,大败,约克军纷纷反击,塔切特见状,亲率骑士发起冲锋,一度击退约克军,但在战斗却不幸死于乱军之中,见主帅被杀,兰开斯特军纷纷溃败,折兵2000多人,残部溃散,约克军获胜,内维尔成功于约克公爵理查会师。

布洛尔荒原之战(红色 兰开斯特 白色 约克)
 
然而,胜利的天平此时却开始向兰开斯特家族倾斜,同年10月,约克家族的约克公爵理查与内维尔合兵一处,与兰开斯特家族决战,双方于卢德福德桥决战,此战,兰开斯特军由亨利六世亲自率领,御驾亲征,兵力占据优势,士气高昂,反观约克军人数占据劣势,除理查和内维尔的嫡系部队之外,许多军队系拼凑而来,见国王御驾亲征,不愿背上叛军罪名与国王作战,因此,各怀鬼胎,还未交战,许多部队就纷纷溃败或倒戈,理查与内维尔见势不妙,逃之夭夭,此次会战就以这样的闹剧方式收场。兰开斯特家族暂时取得优势。
 1460年,理查卷土重来,这次带兵的仍然是沃里克伯爵。1460年,沃里克等人准备好发起对英格兰的侵入,并很快在肯特和伦敦建立据点,在那里他们有广泛的支持。得到一个教皇代表的支持后,他们向北进军。亨利六世率军向南迎击,将王后玛格丽特和儿子爱德华王子留在考文垂。1460年7月10日,双方在北安普敦决战,是日,天降大雨,约克军在约克公爵理查的长子爱德华的指挥下,摒弃传统的以长弓手为主力的英格兰战法,亲率重装骑兵与步兵组成敢死队,冒雨猛烈冲击兰开斯特军阵地,击溃兰开斯特军中军,兰开斯特左翼埃德蒙顿见状,乘机倒戈,(此人早就对兰开斯特心怀不满,是被裹挟加入兰开斯特军的),兰开斯特军遭两面夹击,大败。亨利六世本人被约克军生擒。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和儿子爱德华逃亡英格兰北部。此战之后,约克公爵理查得意忘形,妄图自立为王,但许多贵族包括其亲密盟友沃里克也不支持他,最终,双方妥协,1460年10月,双方达成协议,认定约克公爵理查为亨利六世的王位继任者,剥夺了亨利六世的儿子爱德华王子的继承权。但玛格丽特对此一条约十分不满,积极准备行动,在偏远的威尔士北部,王后玛格丽特得到了包括欧文·都铎在内的地方贵族支持。这个地区依然效忠于兰开斯特家族,都铎老爷自己跟王后勾搭成奸。他儿子加斯普·都铎则变成了王后的铁杆,而他的孙子则是日后众人皆知的亨利·都铎。玫瑰战争的第一阶段,暂时告一段落。

北安普顿战役
 
 三:兰开斯特家族的反击
玛格丽特找的盟友不是别人,正是英格兰的宿敌苏格兰人,1460年圣诞节。玛格丽特勾结苏格兰军队卷土重来,大举入侵。约克公爵理查率军抵抗。这一次兰开斯特家族得到苏格兰支持。兰开斯特家族兵力占优,有18000多人。约克军只有9000人, 约克和兰开斯特家族的军队相遇于韦克菲尔德,会战就此爆发兰开斯特军一部埋伏在树林里,另一部攻打城堡,然后诈败诱敌,城堡里的约克军不知是计,轻敌冒进,大摇大摆发起进攻,至树林,中伏,大败。约克公爵理查和约克党头目索尔兹伯里伯爵(内维尔之父)都死于乱军之中。约克党遭遇毁灭性打击。

韦克菲尔德会战
 
玛格丽特下令。将两人首级悬挂城门示众,以儆效尤,双方再无任何妥协可能,此战约克党损失惨重,但是他们不甘心失败。约克党推举理查长子,18岁的爱德华为新头目,要与兰开斯特家族死战到底。玛格丽特则率军继续向南进军,但是,因为缺乏支付苏格兰军的军饷。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逐渐倒向约克家族。初出茅庐的爱德华不孚众望,1461年2月2日爱德华率约克家族军队,在赫里福德郡的莫蒂默十字路(Mortimer’s Cross),击败由彭布罗克伯爵欧文·都铎(Owen Tudor,?—1461)等率领的兰开斯特家族军队。玛格丽特大怒,决定亲自率军,征讨约克家族。
 约克党的沃里克伯爵率军抵挡,在第二次圣奥尔本斯战役中,被玛格丽特的苏格兰军队打败,被迫撤退。准备与爱德华会师1461年,约克党首领爱德华,沃里克合兵一处,集中主力,与玛格丽特决战。双方于陶顿遭遇,即英格兰中世纪规模最大的一场决战——陶顿会战,双方各拥众3万多人,此战,沃里克和爱德华亲临前线,身先士卒,约克军士气大振,玛格丽特却躲在后面,让亨利 博福特(蒲福)指挥。两军都有大量长弓兵,对射,步兵很多都开始装备板甲。
 兰开斯特军占据有利地形。摆出防御阵型,此时,忽然下起大雪,刮起了大风,兰开斯特军很不幸处于逆风向,约克军顺风放箭,射死不少兰开斯特军,兰开斯特军放箭还击,但是,因为逆风效果不佳。箭纷纷落在约克军阵前。
 双方对射不久,很快用尽箭矢,这时,约克军弓兵前进,捡起阵前兰开斯特军的箭矢继续射击。兰开斯特军见不是头,开始反击,并以事先埋伏在灌木从中的骑兵冲击约克军左翼,约克军不敌,纷纷败退,但是,兰开斯特军的左翼在追击中推进较慢(如下图所示)。
这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支持约克家族的诺福克公爵约翰·德·莫布雷率军赶到。突然率骑兵冲击兰开斯特军。击溃其左翼。随后席卷兰开斯特军后方,约克军乘机反攻,兰开斯特军大败。副帅安德鲁·特罗洛普战死。亨利·博福特逃走。贵族死伤不计其数。兰开斯特军大败。陶顿会战是英国中世纪伤亡最为惨重的战役,没有之一。此战,兰开斯特军主力基本覆灭。再也无力组织战争,亨利六世和玛格丽特再次逃亡英格兰北部,玛格丽特后逃亡法国,亨利六世则留在英国继续周旋,展开游击战争,1465年,倒霉的亨利六世被约克军发现并俘虏于兰开夏,关进了伦敦塔。
 
四:爱德华四世
1461年,约克党首领爱德华在伦敦自立为王,史称爱德华四世。

爱德华四世(1461-1483在位)
 
爱德华四世本来与沃里克伯爵是一对黄金搭档,但是,随着爱德华四世地位逐渐稳固,两人互相猜忌,关系逐渐紧张。1467年–1470年间,爱德华四世和曾经是盟友而且权利强大的沃里克伯爵内维尔—”国王制造者”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爱德华拒绝了沃里克联姻法国的建议。果断的和非大贵族出身但非常富裕的伍德维尔家族的伊丽莎白·伍德维尔成婚,借助伍德维尔家族的势力打击沃里克伯爵。所有这些最终导致了爱德华与沃里克的公开决裂。
 1469年,沃里克先下手为强,和爱德华嫉妒和善变的弟弟、他的女婿克拉伦斯公爵乔治结成同盟。他们组织了一支军队击败爱德华四世,沃里克处决了王后的父亲理查·伍德维尔,而爱德华四世一度被囚禁,但是因为贵族们的支持,沃里克伯爵内维尔只好释放爱德华四世。爱德华四世亦与沃里克伯爵及克拉伦斯公爵和解。次年沃里克伯爵及克拉伦斯公爵再度叛变,被爱德华四世的弟弟格洛温斯特公爵理查打的大败,后逃至法国,克拉伦斯公爵乔治投降,1478年被秋后算账,以莫须有的“谋反罪”被溺死在酒桶里。

克拉伦斯公爵乔治
 
逃到法国的沃里克在法王路易十一的安排下与玛格丽特见面,本来是死对头的两人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两人竟然勾结在一起。共同对爱德华四世反攻倒算,但是,两人的本质需求不同,注定是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同年,沃里克反攻而来。爱德华四世不敌,逃亡勃艮第,投奔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沃里克等人将伦敦塔的亨利六世又重新放出来,立为英格兰国王,并宣布爱德华及其弟弟理查等人为叛乱者,上演了一出“忠君爱国”的好戏。

沃里克伯爵内维尔
 
收留爱德华四世的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厌恶与法国沆瀣一气的内维尔及玛格丽特等人,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他在1471年他提供资金和军队支持爱德华四世发动对英格兰的入侵。在查理支持下,1471年3月爱德华重新在约克郡登陆,进入伦敦,再次活捉亨利六世,软禁于伦敦塔,沃里克撤退,集结主力。率军迎击,1471年4月14日,两军于巴内特决战,即著名的巴内特之战。兰开斯特一边的军队依靠较高的地势,并利用两边高出的山地来保护自己的侧翼。约翰.内维尔的部队成为中央战线的主力,牛津伯爵担任了右翼指挥,埃克赛特公爵则负责了左翼指挥。沃里克自己亲自指挥总预备队,位于全军的二线位置。他在战前主动下马,以此向士兵们表示自己不会因为战局的不利而逃跑。整个兰开斯特军队战线的背后就是一大片树林,南北大道在此分为两条分别去往东方和西方的支路。这样,万一战局不利,还可以从容的利用树林掩护撤退。约克军队一边,由爱德华亲自坐镇中央。他的弟弟理查负责右翼,新加入的黑斯廷斯则是左翼指挥官。因为总兵力仅有对方的三分之二不到,约克人只能在第一线堆砌足够数量的部队,让阵线在长度上不输于对手。他的预备队力量薄弱很多,仅仅是一支为数不多的重骑兵部队。
双方布阵
 
是日,天将大雾,两军先以火炮对轰,可惜因为天降大雾,效果不佳。两军作为拳头的右翼见状,同时发起进攻。两军的中路主力跟随着右翼分队前进,在稍后遭遇到了对面的主力。双方混战在一起。由于双方在机动时都跟随迂回攻击的右翼部队,所以中路的部队也跟着一起偏向右前方位置。最后整条战线从右至左都发生了一个近乎90度的逆时针旋转。最后阵型变成了这样。
 
兰开斯特军的右翼战斗力较强,牛津的军队都是老兵,约克人一边的左翼,多是新军,完全不是兰开斯特的对手。稍作抵抗就作鸟兽散了。但是贪心的牛津伯爵并没有收拢他的兵力,及时迂回攻击爱德华的本部。由于雾气造成的混乱,让牛津的兰开斯特军一路追着黑斯廷斯的部队向南杀去。好在,同样是因为雾气的原因,约克人的中路军队也没有发现他们左翼的黑斯廷斯已经被彻底击溃。兰开斯特右翼在牛津伯爵率领下,一路穷追猛打。追击几个小时,然而,在雾气的干扰下,牛津和他的部队竟然直接走到了已经转向东面的沃里克伯爵约翰·内维尔部背后(如图所示)。受到突然惊吓的兰开斯特中央阵线,在雾气中根本看不清来者所佩戴的家族标志,误以为这是一支约克人的军队。毫不留情的他们,开始向后方射箭,忠于兰开斯特家族的牛津伯爵以为沃里克临阵倒戈,大怒,因而,他和他的士兵一边还击,一边退出了战场。两军就在大雾里自相残杀起来,他如此冒失的来去匆匆,彻底葬送了整支兰开斯特军队。尤其是约翰指挥的中路部分,大家都纷纷谣传牛津已经叛变投敌。不少人在愤愤不平中开始撤退,以免被包围后遭到屠杀。兰开斯特军一片混乱。这时,大雾散去,爱德华四世见兰开斯特军乱成一团,大喜,乘机发起全线反击,约克军骑兵冲击兰开斯特军。兰开斯特军大败,内维尔死于乱军之中。约克军胜利,巴内特会战,就以这样闹剧的方式收场,此战,也基本标志着兰开斯特家族的大势已去。
 战后,爱德华四世乘胜追击,因为恶劣天气迟迟不能登陆,在约克军队大获全胜的同一天,这时才姗姗来迟的废王后安茹的玛格丽特也在英格兰西南部登陆。拥护者将为兰开斯特王朝的余脉,进行最后的抗争。5月4日,两军于丢克斯伯里决战。此战,尽管双方势均力敌,但约克军连战连捷,士气高昂,而兰开斯特军则丧失了内维尔这一悍将,士气大跌,双方开战。
兰开斯特军队在一块背靠河水的高地上列阵,前方还布置了简易的阵地和火炮。实力较强的索默塞特公爵亨利 博福特指挥右翼,兵力较为齐整的德文郡伯爵指挥左翼,实力最弱的文洛克领主约翰则被安排在了部队的最中央。兰开斯特人知道爱德华习惯于将自己的主力部队安排在战线的中路,所以握有兵力优势他们也做出了这个针对性很强的部署。一旦文洛克被爱德华击退,两翼的索默塞特和德文郡也可以及时向内回旋,夹击对手,企图模仿汉尼拔的坎尼会战。爱德华依然将自己的主力部队放置在战线的中央,而勇猛的弟弟理查德负责指挥左翼部队。这样理查德将直面对面最强的萨默塞特分队。黑斯廷斯则指挥战线的右翼。爱德华这次将骑兵预备队的数量扩增到200人,埋伏在了战线左侧的一片树林里。准备伺机运动。

两军布阵
 
双方开战,约克军在炮兵方面占优势,炮轰兰开斯特军,兰开斯特军遭遇炮轰,伤亡惨重,兰开斯特右翼的索默塞特决心反击。期望通过一次侧翼迂回来击破他面前的理查德。理查很轻松地指挥他的士兵向左手边发起猛烈冲锋,而部署在附近树林里的约克重骑兵也同时杀出。把索默塞特杀得大败。看到左翼的大获全胜,中路的爱德华也忍不住发起攻击。兰开斯特左翼的德文郡伯爵分队正巧已随着整条战线右倾,已经移动到了约克军战线的中央位置。在战斗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就遭到了爱德华的主力部队的直接猛突。大败,兰开斯特军最终大败,亨利·博福尔战死,亨利六世的独子爱德华,安如的玛格丽特都被约克军俘虏,兰开斯特家族至此基本全军覆没。爱德华被约克军处决。数日后,亨利六世在伦敦塔驾崩,一说死于得知战败和独子阵亡导致的忧郁,一说是被爱德华四世下令谋杀。玛格丽特则因为是法国公主,得以免死,被关押五年后 被父亲安如公爵重金赎回,1482年抑郁而死。至此,兰开斯特家族直系断绝。
 
五:约克王朝的灭亡
至此,玫瑰战争其实事实上已经结束,所有的对手都被铲除,爱德华四世平安地统治了十年,在位期间,1475年,爱德华四世打败法国,签下皮基尼条约。1482年,爱德华四世联合苏格兰的奥尔巴尼公爵亚历山大推翻国王詹姆斯三世,虽然其后詹姆斯三世因爱德华四世与奥尔巴尼公爵亚历山大决裂而复位,但是苏格兰亦无力对抗英国,至此,英格兰南北的两个大敌都已不再构成威胁,此时,只有兰开斯特家族的远亲亨利·都铎仍然坚持与约克家族斗争,但已不再构成威胁,本人流亡法国,1483年,爱德华四世去世,传位儿子爱德华五世(此时年仅13岁),遗诏弟弟理查(就是在巴内特和丢克斯伯里大放异彩的理查)摄政。之后爱德华五世与他的弟弟小理查被他们的叔父摄政王格洛斯特公爵理查带到伦敦塔, 等待加冕仪式。不久之后,爱德华五世就和他唯一的弟弟约克公爵小理查一起神秘失踪。传言被理查秘密害死(。(据说被理查三世下令活活钉死在墙内。),不久,理查自立为王,称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上台名不正言不顺,加上倒行逆施。遭到各方势力反对,1483年,爱德华四世的亲信——白金汉公爵亨利·斯塔福德起兵反对理查,不久兵败被杀、残余的兰开斯特家族势力也蠢蠢欲动,他们推举兰开斯特家族的远亲——流亡法国的亨利·都铎(他的母亲是兰开斯特家族始祖冈特的约翰的曾孙女,父亲是亨利六世同母异父的兄弟,通过这么七绕八绕的关系,亨利·都铎也成了兰开斯特家族的一员)为领袖,在法国支持下,亨利·都铎回国,起兵反对理查,1485年,双方于博斯沃思平原决战,这也通常被认为是美国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此战,尽管理查三世兵力占据两倍优势,本人也精通军事,(亨利·都铎之前从来没上过战场),然而,因为理查三世急功近利,倒行逆施,强迫贵族打头阵作战,许多贵族军队纷纷作壁上观,甚至临阵倒戈。理查军队逐渐处于劣势。节节败退。理查见状,孤注一掷,亲率骑兵卫队冲击亨利军中军,企图发起“斩首行动”,一度冲垮亨利军,然而随着亨利军中的法国雇佣步兵重整队形,理查陷入阵中,左冲右突不得脱,最终死于乱军之中,(据传,理查连挑亨利数员战将,但因马掌没有钉好,马失前蹄,跌落在地,被众军杀死,其临终遗言:一匹马,一匹马。我愿用我的国土换一匹马),理查战死,王军纷纷溃败,同年。亨利·都铎率军进入伦敦,自立为王,称亨利七世,亨利·都铎的上台也标志着都铎王朝(1485-1603)的建立。亨利七世娶了爱德华四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为妻,借以巩固他的地位,同时也将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合二为一。至此,玫瑰战争彻底结束了。作为玫瑰战争的余波。1487年,约克家族残党找到一个面目相似的面包师的儿子——兰伯特·西姆奈尔,诈称是爱德华四世之侄克拉伦斯公爵乔治(被溺死酒桶的那位)之子爱德华(当时被囚禁于伦敦塔,不久被亨利·都铎秘密处死),拥立为王,发起叛乱,不久,即被镇压,参与叛乱的约克派贵族都被处死,兰伯特因只是一个傀儡,未受处罚,仅被遣往御膳房当烤肉工,后升为王家驯鹰师,至此,玫瑰战争彻底结束了。
 
亨利·都铎
 
余论:玫瑰战争的定义与影响
长达数十年的玫瑰战争,使得英国贵族伤亡惨重,十不存一,客观上加强了都铎王朝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而数十年的战争也使得英国本土化为一片焦土,国力一落千丈。经济到了崩溃的地步。这种经济状况使得亨利·都铎乃至其后代的君主不得改变传统的经济政策,不断扩大财政收入以解决经济上的困境。如兼并土地,鼓励工商业发展,一定程度上,都铎王朝的经济政策,也是英格兰开始由小农国家开始向工商业国家过度的阶段。,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从军事角度看,除陶顿战役等少数战役外,火器在玫瑰战争中使用不多,作用有限,双方仍以冷兵器作战为主,以封建军队及雇佣兵为主,并无可圈可点之处。但无论如何,玫瑰战争都成为英国历史的转折点,成为英国开始迈向近代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