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周决定德国命运,俾斯麦为何要向奥地利开战?

作者:萧西之水

1866年5月7日下午,柏林,菩提树下大街。一名来自南德的犹太毕业生费迪南德·科亨—布林德(Ferdinand Cohen-Blind)来到柏林市中心,普鲁士王国的大臣主席奥托·冯·俾斯麦刚刚向国王汇报完工作,散步回家。科亨—布林德突然掏出一柄转管手枪,向俾斯麦连发五枪。

科亨—布林德22岁,刚从霍亨海姆(Hohenheim)大学毕业,他游历过巴伐利亚与波西米亚,眼见普鲁士与奥地利这对德意志兄弟邦国即将开战,心中惊慌,便想杀死挑动普奥两国矛盾的俾斯麦。
只是,他的枪法实在不准,而且用了劣质子弹,俾斯麦虽然身中两枪,但厚衣服帮他挡住子弹,只是受了皮外伤。躲过暗杀后,俾斯麦感叹运气好,特地收藏这把暗杀自己的手枪,更加坚定对奥地利开战的决心。
一个多月后,普鲁士军队便开进奥地利境内,正式引爆这场德意志兄弟之战。短短七个多星期过去,奥地利就在柯尼希格雷茨战役中完败,也被正式从“德国”的概念中排除出去。如今奥地利与德国“同文同种不同国”的基础也就此打下。

兄弟阋墙:普丹战争前后的德意志邦联争斗

1864年,普鲁士与奥地利合力战胜丹麦,迫使丹麦放弃石勒苏益格等三个公国的统治权。但这次合作只是让日渐紧张的普奥关系稍稍放松。
进入19世纪60年代,奥地利在欧陆舞台就显得非常积极。1863年夏天,奥皇弗朗茨·约瑟夫在法兰克福邀请德意志各邦国王开会,为德意志邦联改革铺路。之所以这么干,自然是因为奥地利在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得罪俄罗斯,又在1859年与法国及新兴的意大利刚刚交战,四面树敌,唯有重新拉拢德意志各邦才能提升奥地利在中欧的影响力。
《柯尼希格雷茨战役》,乔治·布莱布特鲁,德国,布面油画,现藏德国历史博物馆
奥地利与普鲁士的争斗,会让人想到大小德意志方案之争。但严格来说,奥地利并不坚持大德意志方案,因为这要求奥地利放弃所有非德意志人居住的土地。对奥地利最有利的方案是守住既有领土,同时联络普鲁士以外的德意志中等邦国,亦即支持“第三德意志”方案。
所谓“第三德意志”是指大小德意志之外的方案:排除奥地利、普鲁士两强,以1806年拿破仑创立的“莱茵同盟”为基础,建立中央权力松散的德意志国家。到1863年,巴伐利亚、汉诺威等中等邦国的经济严重依赖普鲁士,单靠自身很难实现“第三德意志”方案,然而信仰天主教的许多中等邦国固然仍担心信仰新教的普鲁士,尤其是对天主教态度不好的俾斯麦引发宗教危机,所以与其直接归降普鲁士,不如与同样信仰天主教的奥地利构建更为紧密的关系。
俾斯麦自然担心改革方案会增强奥地利的实力。奥皇于1863年8月3日当面邀请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半个月后前往法兰克福,但俾斯麦却提出:奥皇只给了半个月时间思考,是对普鲁士的侮辱。这番劝谏让威廉一世始终待在巴登洗温泉,直到8月17日法兰克福国王会议开幕也不去。由于普鲁士不露面,奥地利在9月1日提出的邦联改革草案自然也就搁浅。
奥地利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邦联主导权时,丹麦出现的时机刚刚好。不仅暂停邦联改革步伐,也让奥地利必须维护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个德意志邦国的安全,派遣德意志邦联军队帮助普鲁士打赢战争。
身着军装的俾斯麦,俾斯麦就任首相后并未能解决与议会的冲突,而是以筹划三场统一战争推动德意志统一大业
1864年11月,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普鲁士与奥地利派遣专员开展共同管理。名义上共管,但普鲁士近水楼台,先行把两地官员都换成亲普鲁士派,同时把荷尔施泰因的重要港口基尔(Kiel)改造为普鲁士海军基地。同时,俾斯麦邀请王家评审员对两地的继承权问题进行详细评价,王家评审员一般由极端保守的普鲁士律师组成,而评审结果似乎也早就定好:评审认为丹麦君主已经把两地的继承权转移给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君主。
既然是转让给两国君主而不是普鲁士一国君主,那么普鲁士如果直接吞并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就很可能遭到奥地利的反对。1865年5月29日,普鲁士国王召集俾斯麦与军队高层召开政务会,商讨是否冒险与奥地利开战。
会议上,普鲁士王储腓特烈反对普奥之间爆发“德意志内战”。俾斯麦断然表示反对:“如果向奥地利宣战,结果不仅是吞并两个公国,而且必须重新安排普鲁士与德意志中等邦国、小邦国之间的关系。”很明显,俾斯麦在这一刻就已经决心用一场普奥战争整顿并统一德意志各邦。
峰回路转,8月14日,俾斯麦与奥地利签订《加施泰因协议》 (Gasteiner Konvention),大体确定由普鲁士管理偏北的石勒苏益格与东南部的劳恩贝格、奥地利管辖中南部的荷尔施泰因。协议默认基尔港作为德意志邦联海军基地,接受普鲁士管辖,对普鲁士自然更加有利。
普奥交锋这么激烈,为什么却突然签署协议?8月16日,俾斯麦给普鲁士驻佛罗伦萨公使的信函中解释了原因:“我们对于法国和意大利后面采取的立场还不清楚,使我们希望不让(普奥)决裂过早成为直接必要。”
但列强却并不希望普奥合作。法国与意大利立刻表示不满,英国也不希望奥地利有机会染指北海利益,三者都更倾向于支持实力相对较弱的普鲁士。唯一不说话的是俄罗斯,但他们还记着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背信弃义。普丹战争结束后,欧洲三大强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都不待见奥地利,普鲁士终于获得与奥地利的“1V1”机遇。

由内及外:如何面对拿破仑三世与他的理念?

俾斯麦想先获得法国和意大利的支持,再与奥地利开战。但法意两国也在玩同样的游戏,他们先要确认普鲁士不会与奥地利联手出卖自己。
1865年10月4日,俾斯麦来到法国比亚里茨会见法皇拿破仑三世。两人谈话没有留下记录,但在谈话前,俾斯麦早向法国外交官说明想法:普奥《加施泰因协议》只是临时措施,普奥两国仍会开战;只要法国支持普鲁士,那么普鲁士也会支持法国向“所有法语地区”扩张,暗示法国可以夺取比利时、卢森堡。甚至俾斯麦还提到,普鲁士与奥地利及南德各邦的战争结束后,法国可以获得一部分德意志的土地,暗示割让莱茵河西岸的德意志领土。
要求固然动人,但拿破仑三世并不傻,毕竟他已经吃过帮小国、造大国的亏。1859年意大利战争中,法国出兵帮助意大利中等邦国撒丁王国对抗奥地利,结果法军血战奥军,撒丁王国在后面跟着抢土地,1861年成功统一除威尼斯外的意大利。拿破仑三世发动对外战争,却给法国创造一个强大而统一的邻居,这让俾斯麦也感叹:统一德意志应该“重复一遍加富尔(撒丁王国首相)做过的事情”。
有了意大利的例子,要想打动法国,俾斯麦就必须要拿出真格的。11月开始,俾斯麦在政府声明中提到“我们要不停地向维也纳抱怨奥地利在荷尔施泰因的管理,并继续公开投诉奥地利”。经过三个月的努力,1866年1月,奥地利送来一份批评俾斯麦的照会,俾斯麦随即分发给法意两国外交使节,希望两国打消顾虑。同一时期,奥地利拒绝意大利高价赎买威尼斯的请求,意大利只能考虑用战争方式夺回威尼斯。普鲁士争取意大利,求得法国中立变得可能。
1859年意大利战争对俾斯麦的启发不仅限于加富尔,事实上拿破仑三世也让他耳目一新。后世看来,拿破仑三世志大才疏、德不配位,但这主要因为他的出身让法国政坛左右两派都敌视他:保守派讨厌“拿破仑”名号的革命气质,自由派不喜欢他称帝。但站在俾斯麦时代的角度来看,这位法国皇帝依靠选举上位,对内煽动民意,动用强权压制反对者,加速发展经济,建设近代化军队;对外瓦解奥地利、推动意大利统一,用战争的节节胜利巩固民意。以他名字定义的“波拿巴主义”更成为19世纪欧洲的重要政治理念。
这么看来,俾斯麦在普鲁士也受到各派反对:俾斯麦出身保守派,却坚持现实政治原则,敌视奥地利,对天主教会宣战,允许世俗婚姻和学校督导,这让提拔他进入政坛的保守派核心——路德维希·冯·格拉赫非常不满;同时,俾斯麦非常明白自己必须仰仗国王威廉一世的信任,便帮助国王渡过1862年宪法危机,这让他在自由主义盛行的议会面前很难抬起头来。用俾斯麦在1866年4月给意大利公使的信中无奈地说:“整个普鲁士外交界都反对我的提案。”
普丹战争后,俾斯麦的窘境少许好转,但政府的军费预算仍然得不到议会同意,国王在1865年再度解散众议院,然而再选完还是自由派为主的议会;而且,保守派不想与奥地利为敌,更无心统一德意志。俾斯麦政府在1866年初几乎走入死局,唯一稳住政权的方法,就是一边让自由派看到德意志统一的可能性,一边又让保守派获得更多议会席位,那么对奥地利开战几乎成为唯一选择。
俾斯麦决定:一是学习加富尔与法国修好,二是学习拿破仑三世,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对外战争。1866年2月28日,俾斯麦在政务会上提议与意大利结盟,争取法国中立,向奥地利开战;4月8日,在拿破仑三世的赞成下,普鲁士与意大利秘密签订同盟条约,约定三个月内共同向奥地利宣战。
撞针步枪,1841年被普鲁士军队制式采用,可以后膛装填,不需要从枪口装入子弹,士兵就不用站着装填子弹,完全可以趴在地上装填,减少身体暴露的风险,但它故障率高,一旦枪管过热就会卡壳,必须用石头砸开枪栓、更换备用撞针

台前幕后:柯尼希格雷茨之胜

1866年7月3日,柯尼希格雷茨。
早上7点开始,奥军250门先进的线膛炮将高爆弹倾斜在普军阵地上。战前几天奥军以逸待劳,在高地选取优势炮位,让普军好似进入炮兵靶场。早上9点,奥军重点攻击普军第7师驻扎的一片小森林,到中午时分把普军逼到森林边缘,第7师减员超过2000人,连指挥官冯·弗朗赛齐少将都负轻伤。一旦左翼被突破,普军战线就可能溃散。
后方两公里的指挥所,威廉一世绝望喊叫着总参谋长毛奇,“我们输了!”国王在本次战争开始前将全部军队的战时指挥权都交给毛奇,但他现在却多少有些后悔。站在一旁的俾斯麦似乎感觉到失败的可能性,他虽然不顾一切地挑起这场战争,虽然可以在议会上大喊“铁与血”,但对于纯粹的军事问题,俾斯麦却只能一言不发。
但即便如此,66岁的毛奇并没有慌张,在战局最严峻的中午时分,毛奇向威廉一世保证:“今天陛下不仅会赢得战斗,还会赢得整个战争!”毛奇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他充分衡量敌我双方的军备与战术情况,找到一条非常适合普军的作战策略:大规模包抄作战。
所谓大规模包抄作战,就是将军队在数百公里的范围内分为数队,然后分进合击,实现合围。这个战术是基于撞针步枪的实战效果而成。撞针步枪的射速与有效射程都比以往的步枪优秀,这让普丹战争中实行集团冲锋队形的丹麦军队损伤惨重。毛奇意识到,组成密集方阵发起正面冲锋都是自杀行为。但随着奥军火炮射程越来越远,在战场上临时发起迂回极为危险。于是他想到,最好方法就是动用铁路和电报,分进合击。
6月底战争一开始,普鲁士军队分为三路,摆出一个半圆形阵势:一是易北河军团3.9万人从普奥边境的西侧出发,向东南方向进攻;二是普鲁士第1军团8.5万人,由普奥边境的中路出发,向正南方向进发;三是王太子腓特烈率领第2军团10万人左右,从普奥边境的东侧出发,向正西方向进攻。
6月26日,普奥两军前哨军队开始交战,结果撞针步枪与普军不太成熟的训练体系产生奇效,面对奥军发起刺刀冲锋,一个普军连轻轻松松消灭两个奥军营。接下来几天里,普奥两军的每条战线、每次遭遇战都是一次又一次重复上述战役的过程,6月27日的特劳特瑙战役中,普军却打出1280人比5780人的交换比,现实情况让奥军北方军团指挥官冯·贝内德克中将非常慌张,他甚至在6月30日的电报中请求奥皇弗朗茨·约瑟夫停战议和,不过遭到尖刻地拒绝:“我们(奥军)不是一次战役都没打么?”
没办法,奥军只能把主力集结在易北河畔城镇柯尼希格雷茨。柯尼希格雷茨意为“王之陪都”,14世纪曾作为波兰国王的行宫,以平原河流为主。但有趣的是,奥军并没有把主力部队放在河对岸,而是背靠易北河,颇有背水一战的意思。只是,这番布阵似乎并没有鼓励奥军一致作战,毕竟奥军每次传令都需要用9种语言,民族过多的问题在这里多少暴露出来。
7月2日晚上,普军第1军团骑兵在柯尼希格雷茨发现奥军主力,司令腓特烈·卡尔亲王决定第二天早上对奥军开战。但问题是,普鲁士第1军团和易北河军团只有12万人,而奥军主力部队则有20万人。听说这个消息,毛奇迅速下令给第2军团司令腓特烈王太子,要求他“率领全军支援第1军团,迎战可能进攻的敌军右翼,并尽快投入战斗”。
当然,由于命令到达时间太晚,第2军团从战斗当日上午才开始行军,这才有了前述的一幕,势单力薄的普鲁士第1军团在7月3日上午被逼入绝境。整个上午,第1军团都在请求支援,但毛奇并没有同意,因为他认为应该让第1军团看起来弱一些,才能尽可能把奥军吸引出来。
7月3日12点30分开始,时局出现逆转,因为普鲁士第2军团已经沿着易北河杀来,从侧面攻击奥军右翼。由于奥军已经倾巢出动进攻普鲁士第1军团,右翼防务已经空虚,第2军团10万人的到达让他们难以招架,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奥地利一个军损失超过6000人。震惊的奥地利军官迷惑不解:“上帝!他们是从哪儿出来的?”而毛奇却不慌不忙地向国王汇报:“这是一场完胜,现在维也纳要臣服于陛下了。”
在奥军实行的传统战术中,炮兵放在步兵前面,尽可能用炮火消灭对手。但这个战术的重要前提在1866年被打破了,那就是普军拥有射程更长的撞针步枪,可以在较远距离射击炮兵。事实上,奥军炮兵阵地——赫鲁姆(Chlum)高地附近的奥军做出英勇抵抗,但仍然没有坚持住,普军都趴在地上,只需要短短几分钟的远距离射击就可以消灭炮兵与马匹。夺取奥军炮兵阵地后,普军调转炮口,向着奥军主力发射炮火,这让站着填充子弹的奥军遭遇更强的打击。
下午4点半左右,普军的易北河军团也抵达前线,他们从另一侧包抄奥军左翼,彻底宣告奥军在柯尼希格雷茨战役的失败。奥军2.4万人死伤或失踪,近2万人被俘,而普军仅有不足1万人死伤或失踪,伤亡比例比起过去的很多战役都要少了许多。
经历大败,奥皇终于向普鲁士求和,而俾斯麦也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

尾声:从战争胜利走向政治胜利

拿破仑三世虽然在普奥战争严守中立,但战争开打之后的6月27日,法国还是与奥地利签订密约;7月5日,拿破仑三世正式宣布承担斡旋普奥战争的责任。法国固然希望普奥战争爆发,但拿破仑三世必定没有料到普鲁士能这么快取得胜利,毕竟配合进攻的意大利面对奥地利依然输得很惨。普鲁士取得柯尼希格雷茨大胜之后,当然要立刻阻止他们进一步扩大战争优势。俾斯麦感谢法国帮忙推动普意同盟,但对于拿破仑三世介入谈判,他当然也不那么开心,日后普鲁士与法国的矛盾,也就此埋下伏笔。
俾斯麦竭力拖延普奥谈判的时间,甚至于挑动奥地利内部的民族矛盾。比如普鲁士占领布拉格后,公告上立刻写下“(致)光荣的波希米亚王国的全体居民”,显然是给捷克民族以建国希望。这些高超的谈判手法无疑让他压倒奥地利,但从另一方面讲,他的举措对德意志居民而言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就像俾斯麦自己经常提到“我身上德意志人的成分,要少于普鲁士人的成分”。
所以面对德意志各邦,俾斯麦也基于现实考量,首先立足于打通普鲁士的两片领土,并把所谓“第三德意志”的德意志各邦都纳入普鲁士的势力范围。战后,俾斯麦策动普鲁士吞并汉诺威、黑森—卡塞尔、拿骚、法兰克福自由市,同时与巴伐利亚、符腾堡等南方各邦达成密约,要他们在战时将军队全部归普鲁士调遣。普奥战前的大小德意志方案之争,总体上以小德意志方案+一定程度的第三德意志方案获得胜利,这也是普鲁士日后成立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前提。
至于奥地利,以1866年为界,奥地利不再与德意志国家的命运有什么关系,虽然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曾短暂吞并奥地利,但两个同种同文的兄弟国家最终还是走上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