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扛大炮——芬兰BT-42突击炮小传

来源:坦克装甲车辆杂志

在1940年结束的冬季战争中,芬兰丧失了它的第二大城市维堡,在4年之后的维堡战役中,有一款装备了114毫米榴弹炮,重为15吨的战车在默默地书写着它们的历史,这款战车是芬兰自行“研制”的第一款坦克,这个仅有15吨重但安装了一门114毫米“重炮”的“小家伙”便是BT-42。二战期间芬兰总共使用过三款不同型号的突击炮,其中争议最大、知名度最小、最不成功的莫过于BT-42了。但是如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家伙”却随着《少女与战车》剧场版上映成了大家瞩目的焦点,剧中的BT-42伴随着独特的芬兰民谣接连中摧毁了多辆M26,让观众大呼“开挂”。更有趣的是BT-42的模型板件也因此涨价脱销,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场蓄谋已久的“交易”。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个《少女与战车》中大放异彩的战车在真实历史中的面貌吧。

BT-42在芬兰的官方全称是15吨级突击炮坦克“BT-42”,但一般只会简称为BT-42、BT突击炮或者绰号“克里斯蒂”(来自BT坦克的克里斯蒂式悬挂)。此外芬兰军队还使用过III号突击炮,相比于BT-42,数量更多也更为先进,在1944年夏季大量使用。芬兰人也使用过ISU-152,芬兰只装备了两辆该型突击炮。其中一辆被送往了前线,随后便在战争中损失;另一辆ISU-152原本用于备用零件供给,因为前一辆的损失而幸存到了现在,并得到了彻底的修复。目前它被安置在了芬兰帕罗拉装甲博物馆。

萌生想法与决定选择

关于芬兰军队到底是如何萌生在缴获的BT-7坦克上安装英制4.5英寸榴弹炮这一想法,现在已无从考证,但是为何使用“BT-7底盘”还是能够找到比较充分的理由依据的。在1942年,当芬兰人开始计划这款突击炮时,芬兰装甲中心——国内最主要的装甲车辆维修基地,仍然拥有大量在上次苏芬战争中缴获或击伤的BT系列轻型坦克。芬兰人最初并没有妥善利用这些战利品而是堆积在那,与此同时其它的缴获车辆像T-28、KV-1这种中/重型坦克早已送往前线,就连能够修理后再次投入战场使用的T-26轻型坦克也因为它们的零部件需要被用于毁损车辆的维修工作而急剧减少,所以至少从纸面数据和库存情况上来看,BT-7轻型坦克很适合作为新式突击炮的底盘使用。BT-7 M1937不仅是当时最先进的一款BT系列轻型坦克,它的改装潜力更大,可靠性更好,零件获取难度也相对较小(芬兰同期还有BT-2、BT-5),同时马力强劲的发动机也为改装打下了良好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芬兰没有使用过苏联的BT-7A型炮兵坦克,但在研制BT-42的过程中芬兰人或许还是受到一定影响和启发。

相较于底盘的选择,将114毫米H/18榴弹炮作为新式突击炮的主武器的原因比较曲折。当时芬兰军队的可选方案中,有76毫米 RK/27步兵炮、122毫米 H/09和122毫米 H/10轻型榴弹炮等等选择。根据芬兰人的观点,和另外两门122炮比起来,114炮还是比较“先进”的。这其中有一定道理,因为英制114毫米炮虽然射程并不出色,但它是芬兰军队的轻型火炮中重量最轻的一个。尽管由于114毫米 H/18火炮使用分装弹药,极大地降低了火炮的射速,但事实上当时芬兰使用的所有轻型火炮都采用的是分装弹药,那么从芬兰的角度看这个缺点自然也可以忽略不计。虽然说114毫米H/18榴弹炮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但作为剩余物资的一种二次利用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

研发历程

BT-42突击炮的设计和生产任务最终落在了芬兰国立火炮工厂头上。以在本土生产反坦克炮、防空炮和野战火炮(多数为博福斯炮)为目的而在二战爆发前不久建立的芬兰国立火炮工厂,仅在1938年自产过火炮,之后它一直在负责维修火炮的工作,再也没生产过火炮了,此外该工厂在坦克维修方面同样也是毫无经验,更别提研发工作了。事实上,在当时除了曾经在1937年为警察部队设计Sisu装甲车时积攒下的一些经验外,全芬兰对于装甲车辆设计研发都没有任何经验,而且由于原材料的短缺,设计师们也不可能设计出真正优秀的装甲车辆。按照惯例,设计装甲车辆时由于不同因素相互影响的原因,人们需要通过反复的试验去寻找合适的主炮布局、装甲厚度、发动机功率与布置方式之间的平衡。然而在当时设计师们手头拥有的资源,只有BT-7坦克的底盘和发动机,以及114毫米 H/18火炮这几样东西,设计师们自由发挥的空间显然不大。

正如上文所说,芬兰国立火炮工厂实际上并不具备设计、制造、修理坦克的能力,但由于这是一项硬性任务,一个仅由十几人组成的设计小组最终还是被勉强组建起来,在这样条件下设计出的BT-42,自然是问题重重。

设计之初,人们打算如同那些固定战斗室突击炮一样将114毫米榴弹炮直接安装在BT-7的车体前部,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这样行不通:一是因为BT-7车体正面过于狭窄,很难装下巨大的火炮,二是因为这样布局,驾驶员和操纵系统的位置必然要大改。因此,设计师们便决定直接造一个大炮塔,把114毫米榴弹炮和两个车组乘员直接塞进去,这样便容易多了。

至于火炮,尽管芬兰人在引进英制4.5寸榴弹炮(也就是114毫米H/18榴弹炮)的时候就已经给它配备“胡椒瓶”式的炮口制退器了,研制BT-42时人们还给它做了一些车载化的改装,以让后坐力和制退距离进一步降低,然而火炮后坐还是给突击炮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车辆投影面积以及射击稳定性等。由于突击炮的炮塔是设计师们直接在BT-7 M1937炮塔的基础上焊接钢板改造的,同时又为了确保火炮拥有充足的仰角能够提供间接火力支援,并保证足够的后坐距离,BT-42的炮塔被设计得又高又大。为了进一步提高火炮开火时的精确度,设计师们还在炮塔与车体间设计了一个机械卡钳,能够让成员在火炮开火时将炮塔和车体锁在一起,以确保炮塔不会在主炮开火时乱晃。

同时由于坦克悬挂和载重的问题,BT-42炮塔的装甲并不厚,但和车体上的装甲比起来也差不到哪里去。总之它们都只能防御小口径轻武器和弹片的袭击.如果再给炮塔增加更厚的装甲,那势必会加重悬挂的负担而导致更多的问题。

BT-42火炮所使用的观瞄设备也同样简陋,该车所使用的新炮塔里总共只安装了一个潜望镜、一个火炮用瞄具和两个观察窗,这使得成员的视野比原版的BT-7更差。114毫米榴弹炮使用的瞄具是从苏联老旧的76毫米 K/02轻型野战炮上拆下来的,这与该瞄具原来的用途相差甚远。火炮靠炮手通过手轮手动瞄准。火炮(炮塔)的水平旋转系统直接继承自BT-7坦克,垂直旋转系统则由原本114毫米炮所使用的系统上改进而来。由于无法同时旋转两个手轮,火炮使用起来非常笨重。另外BT-42的主炮俯仰角为-5/+25°,瞄准器和水平机手轮设置在炮塔右边,火炮击发按钮设置在左边,整个开火过程需要车长(炮手)和装填手共同完成。

BT-42所使用的发动机,也就是BT-7的那台改进自航空发动机的500马力M-17T水冷汽油机是BT-42上最大的亮点。虽然之前稍早的时候芬兰军方曾因为该发动机较高的油耗和其使用的72辛烷航空汽油较高的着火率而把它批判了一番,不过就算这个发动机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芬兰人对它无法割舍——它成功地承受住了BT-42所增加的重量,并依然能够维持和BT-7一样的较高速度,同时还因为当时芬兰的工业还设计不出,甚至造不出一台像样的柴油卡车发动机,人们自然无法把它替换。然而,由于BT-42,也就是BT-7的履带设计不合理,悬挂宽度过窄,性能优异的发动机并不能尽其所能,这拖累了坦克越野能力——它只能够在路况较好的野地上行驶,在偏软的路面上坦克的机动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BT坦克的一大特点——轮履转换系统中的轮式行走系统和履带一样也设计得很糟糕,而且在芬兰也没什么用武之地,根据幸存的BT-42驾驶员回忆,轮式驾驶系统的方向盘十分沉重,转向困难,它仅能够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而这种路况的公路在苏芬前线太少了。

此外BT-42载油650升,其中两个侧油箱各含125升,车体后部油箱含400升,坦克平均的油耗是每小时100升。由于重量的增加,BT-42和同期相似类型的坦克相比,维修周期大大缩短了,它每使用150个小时就要返厂做一次全面的保养。

BT-42的生产是由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的。上文提到的芬兰国立火炮工厂负责了BT-7到BT-42的实际改造工作,换句话来说,他们制造了带有火炮的新炮塔并将炮塔安装在BT-7底盘上,同时为坦克准备了火炮瞄具。芬兰国立火炮工厂的改造工作完成后,BT-42就会被送到了芬兰装甲中心,在那里它们将会被安装上剩余的零件并在被送到装甲师前做最后的一些车辆调试。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公司直接参与了BT-42的生产,它们是Oy Lokomo Ab公司和Crichton-Vulcan造船厂。Lokomo公司检修了6辆(另外12辆车体是芬兰装甲中心检修的)将会被用来改造成BT-42的BT-7车体,并为芬兰国立火炮工厂轧制了用来制造BT-42炮塔的钢材;Crichton-Vulcan造船厂则负责将Lokomo轧制的钢板进行回火锻造处理。除了编号为Ps.511-19的一辆突击炮是在BT-7 M1935的底盘上改造的之外,所有的BT-42都使用了BT-7 M1937的底盘。在BT-7改造期间,人们只对它的底盘进行了很小的修改,其中在外观上最明显的便是发动机进气口上的防护罩和重新设计的前部履带翼子板了。第一辆BT-42在经过简单的驾驶行走测试后(由于弹药储备原因,实弹射击测试一直在1943年4月坦克上前线后才得以进行)于1942年9月5号交付给了驻守在Äänislinna (头两个字母可能打不出来)城区的突击炮营。

每辆BT-42都有3个成员,其中车长兼炮手位于炮塔右侧,装填手位于左侧,驾驶员则和普通的BT坦克一样坐在车体最前部。坦克除了114毫米榴弹炮外没有任何辅助武器,不过车内倒是备了1支索米m/31冲锋枪和几个弹鼓,以应不时之需。在车载无线电台和内部成员通话设备方面,当时印发的官方车辆使用手册上面的内容,和设备库存表单以及幸存车组人员的回忆各不相同。根据当时的官方使用手册,BT-42是直接使用了原本BT-7就配备的71-TK-1车载无线电和TPU-2车内通话装置,然而事实上前线的芬兰军队早已注意到了这种车载无线电可靠性很差,并没有大规模使用,同时在1944年独立坦克连的设备表上我们也会发现,上面没有71-TK-1车载无线电的库存记录。但这份设备表上却提到了该部队所有的BT-42都装备了芬兰自己的P-12-7无线电收发机,从目前唯一一辆幸存的BT-42的车体内拍摄的照片上也可以找到原本为该型无线电准备的部分设备,这就与官方的手册出现了矛盾。不过最神奇的还是那些幸存成员的回忆,因为他们称BT-42似乎从来没有安装过无线电台……因此综合来看,71-TK-1可能在早期的坦克上使用过,不过很快被换掉;P-12-7电台并没有被正式地大量装备过;同时或许还有一些BT-42根本就没装备过电台。

芬兰装甲部队的编制情况

当芬兰全国都在为1941年6月开始的继续战争(第二次苏芬战争)动员时,芬兰军队手头所有的坦克都配备给当时唯一一个坦克营中。该营作为芬兰军队进攻的先头部队,在战斗中英勇奋战,为自己赢得了相当响亮的名气。因此在1942年2月,芬兰军队总司令部计划将该营扩编为坦克旅。

这次扩编最初计划是1个坦克旅下设3个坦克营,其中第三个坦克营装备缴获自苏联的T-28、T-34和BT系列坦克,然而由于缴获中型坦克(T-28和T-34)的数量太少,这个计划很快被放弃了,第三营被规划为了Panssaritykkipataljoona,直译为“装甲炮营”。同年6月,总司令部正式下令将原先坦克营扩编为坦克旅计划中的第三坦克营取消,下设坦克营的数量变为了2个,并另外增加一个独立于坦克旅的突击炮营。这个突击炮营与扩编后的坦克旅共同组成了芬兰第一个装甲师。根据总司令部的命令,这个新建的突击炮营下设3个突击炮连队,每个连队拥有6辆BT-42。该营人员构成比较杂乱,坦克车长和车辆驾驶员来自坦克旅,而军官,包括正式军官和无委任状的军官以及一些后勤人员则是从不同野战炮兵部队调来的。

战时改进

正如之前所说,第一辆BT-42在1942年9月初就交付了突击炮营,不过随后部队就发现它有很多缺点,并在次月将其退回了芬兰国立火炮工厂以进行改进。以下是部队提供的需要改进的项目和工厂方面的回复:

①炮塔后部装甲仅10毫米厚——工厂将其提升到了16毫米;

②炮塔只有一个观察窗,而且没有防护——工厂又增加了一个观察窗,并在两个观察窗上增加了防护罩;

③火炮(炮塔)水平旋转系统由于炮塔重量增加而变得十分沉重,难以使用——工厂在装填手一侧也安装了一个手轮,使得车长(炮手)和装填手能一起摇炮塔,这样可以加快炮塔转动速度;

④坦克在树林中行驶时位于炮塔顶部的火炮瞄准镜很容易会被树枝和其它杂物堵住——工厂为其增加了可折叠式保护罩;

⑤暴露于车体外部的火炮复进机只有4毫米厚的钢板保护,仅能防御小口径子弹的射击——工厂将该部位的装甲厚度提升到了5~10毫米的级别;

⑥弹药架布局不合理,而且在保养电池时两者会产生冲突,很不方便——工厂重新安排了弹药架布局,并将电池装进了装甲箱移动到了坦克车体侧面的翼子板上。

当第一辆BT-42进入部队服役时和原计划第一辆车交付的时间相比已经晚3个半月了,这是芬兰工厂有限的产能和突击炮的低优先性所导致的。芬兰装甲中心稍早前曾下达过一道工作指令,指出重型和中型坦克的修复工作拥有最高优先权,其次是轻型坦克的修复工作,而BT-42突击炮的生产工作只排在第三位。不过幸运的是,当前13辆车全部交付部队时,时间只比原计划晚了1个月,这期间工厂加班追回了第一辆车3个半月延期的一些时间;然而剩下的5辆车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延误——当它们最终进入部队服役时比原计划的时间晚了18个月。这5辆车的长时间延误一方面是因为对之前制造完成甚至已经交付的坦克召回进行升级,一方面是因为还有部分突击炮在规定的时间点还没有造完。经过第一次改造后的BT-42突击炮后来混杂着其它车辆在1943年2月被首次送到了部队中。突击炮营第一连队在1943年2月26号收到了他们的第一辆BT-42突击炮,第二连队在同年3月23号收到了他们的第一辆BT-42,而第三连队一直到了1943年5月14号才得到了第一辆属于他们自己的BT-42突击炮。最先改造完毕的BT-42使用的还是芬兰最早的“R-”车辆编号模式,但随着新型编号模式“Ps.”的推广,剩下的便都使用了新的规则,其中BT-42所属的新编号是Ps.511.

虽然上文中提到的那张部队开出的改进单上的改进项目芬兰国立火炮工厂基本都做到了,但随着部队使用时间的不断增加,坦克又暴露出了许多新问题,BT-42仍然无法让车组们满意。当时突击炮营的指挥官V·Luovila少校,甚至曾在1943年5月4号向坦克营的指挥官写的一份报告上直接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上面是这么说的:“随着作战经验的积累,由于该车辆极差的越野能力和低火炮射速,我认为它不适合作为突击炮来使用。”

1943年5月20号,突击炮营提供了一张BT-42的二改清单,希望能够进一步改善BT-42的作战性能:

①炮塔顶部的舱盖应该再造得大一点——工厂拒绝了这么做,因为BT-42炮塔是由多块装甲板拼装起来的,结构复杂,改大舱盖会降低结构强度;

②坦克载弹量不尽如人意——工厂答应提高坦克载弹量;

③在第一次修改中增加的火炮瞄准镜防护罩阻挡了瞄准镜视野——工厂通过扩大炮塔正面装火炮瞄准镜的开口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④车体后部应该增加火炮行军锁——工厂在车体后部增加了火炮行军锁;

⑤火炮垂直旋转系统的手轮旋转比(就是摇一圈火炮位置会变化多大)需要缩小;换句话来说就是炮手用现在的手轮手感很笨重,很难精确瞄准目标——工厂拒绝调整旋转比,但是给坦克安装了一个更大的手轮;

⑥火炮制退系统的垫片有问题——工厂想出了一套合适的解决措施,并解决了问题;

⑦火炮瞄具固定件的生产误差太大了——工厂答应会解决这个问题;

⑧突击炮营希望剩余的还没提交的突击炮生产质量能够更好一点——工厂没有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