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权阉 – 身为工具却不自知的冯保

来源: 悠然修

冯保,字永亭,号双林,河北深县人。入宫后的冯保运势很好,嘉靖十五年,冯保入选内书堂读书 ,十七年拨至司礼监六科廊写字,三十二年转入内书房,三十九年升管文书房,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元年提督东厂,御马监。

冯保能官运亨通,也和他自身的能力分不开。整个明朝的宦官论文化修养,冯保如果称第二,怕是没有人敢称第一了。他在司礼监任上编刻了许多书,如《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帝鉴图说》、《经书音释》等。

除此之外,冯保还通乐理、擅弹琴(还会造琴),并且他的书法颇佳,大家可以看看他在名画《清明上河图》上留的题跋。

《清明上河图》局部

不过冯保在政治斗争上就没有他在文化修养上那么高的水准了。隆庆元年司礼监掌印的位置空出来了,本来应该由太监中排第二号的冯保(司礼监秉笔兼提督东厂)顶替上去。但是冯保跟高拱关系不好,高拱不想他权力太大。

高拱就踢开了冯保,先把御用监的陈洪推上了掌印太监的位置。但是陈洪能力不足,胜任不了职务。高拱依然把冯保晾在一边,推荐了尚膳监的孟冲。冯保虽然恨得咬牙切齿,但是拿高拱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个时候有个人向冯保伸出了橄榄枝,这个人就是内阁阁臣张居正。张居正虽然与高拱无仇,但是张居正看中了高拱的位置(内阁首辅)。既然有共同的敌人,那么联手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过两人即便是联手也没有和高拱斗的资本,因为高拱有个强大的靠山,隆庆皇帝。但是高拱也不是没有弱点,高拱看不起女人。在隆庆还是太子的时候,高拱就不怎么把他的妃子们当回事儿。隆庆登基之后,他的嫔妃们,在高拱眼里也不过是一群无知妇人,哪有资格走到前台指手画脚。

张居正抓住这个漏洞,通过冯保加强跟皇太子(万历)生母李皇妃的关系,建立了一个牢固的铁三角,静待机会。

隆庆六年五月,病危的隆庆遗命高拱、张居正、高仪三人为顾命大臣,并且拉着高拱的手说:“以天下累先生。”在高拱还沉浸下先帝驾崩的悲痛,以及自己仍然大权在握的幻境中时,张居正耍起了心眼。

张居正以内阁的名义私拟了一份遗诏,交给冯保披红(不知道冯保是怎么加玺的,这个史籍没有明确记载,可能是李贵妃以嗣皇帝的名义逼迫掌印太监同意)。冯保在隆庆驾崩后,立刻宣布了遗诏。

遗诏主要内容是任命冯保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并与内阁一起辅佐幼主。张居正的操作让高拱误以为张居正只是被冯保、李贵妃胁迫或者利用参与了遗诏之事。所以他决定先对付冯保,搞掉冯保后张居正自然就唯他命是从了。

这就是张居正精明的地方,高拱、冯保无论谁赢,起码他没有大的损失。高拱胜,他无非就是继续潜伏等待时机;冯保胜,他则可以升任首辅。简直就是无本买卖。

高拱对付冯保的办法非常的简单,他让人弹劾冯保和司礼监,然后高拱以内阁首辅的名义票拟:依祖宗成法宦官不能干政,应剔除司礼监辅政之权并将冯保革职。冯保政治水平差的地方就表现出来了。

冯保代万历披红“知道了”。按照我们传统的话术,这可以理解为委婉的拒绝。毕竟皇帝一般不会直接回绝内阁的票拟,不同意都是用暗示性的话,毕竟我们的传统是需要顾及脸面的。但是冯保没想到,高拱可以装傻就按字面意思去解释为“处理意见,皇帝知道了,并且没有反对”。

高拱画像

拿到披红和盖印的高拱,得意在内阁把冯保嘲笑了一番。得知消息的张居正马上通知了冯保,这时才明白过来的冯保吓得浑身冒汗,但是毫无办法。因为高拱手上已经有了可以直接处置他的圣旨。

张居正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再次伸出橄榄枝 – 我可以救你!他告诉冯保,高拱拿到披红后得意忘形说了句“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只需要改成 “十岁子,如何作人主”,去李贵妃和陈皇后处告状说高拱欲谋立藩王,即可。

如梦初醒的冯保急忙去后宫联络,果然如张居正说的一样,惊慌失措的两宫太后急忙要求冯保联络张居正把高拱赶走。还在高兴中的高拱第二天就收到了让他回家的圣旨。

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通不许皇帝主专。不知他要何为?我母子三人惊惧不宁。高拱著回籍闲住,不许停留!

对于冯保来说,这时对高拱的恨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上一层楼。毕竟这次如果没有张先生搭救怕是要身首异处了。所以不报复高拱,那是不可能的,对于张居正来说这种事情也不是不能做。

很快张居正和冯保安排了一个叫王大臣的智障人士,在万历元年正月十九,携带匕首出现在宫廷。毫无意外,王大臣被当场捉拿。很快冯保的审讯结果就出来了,王大臣供认自己是受高拱指使,欲行刺皇帝

朝廷一片哗然,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这是栽赃陷害。官员们纷纷弹劾冯保演技拙劣、心思歹毒(这个罪名如果成立高拱不是死罪的问题,而是要夷几族的问题),要求张居正安排三堂会审。

说明:这件事我和不少人的看法不一样。我觉得张居正就是故意把事情设计的如此拙劣,因为这样一来大家反而更会相信这是冯保的阴谋(一个阉人嘛,能想出来的都是烂招、毒招),他比较好撇清关系。而且当时弄死高拱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搞臭他,不让他有重返官场的机会就行了。

由于官员们的集体反对,张居正只得同意重审。重新会审时,王大臣耐不住行刑,翻供了。当堂开始供认上次的口供是受冯保指使说的。锦衣卫都督朱希孝怕牵连太多而不能收拾,急忙制止了审讯。

事已不可为,宫内的其他太监也纷纷劝冯保停手,冯保只好放弃。张居正马上给科道言官传话,说此事我当保高拱无事,你们也不要再上疏弹劾了。最后王大臣先是被毒哑,然后草草审讯后处死了事。

万历初年的政治斗争就这么荒唐的结束了。张居正开始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中去,历史上有名的张居正改革拉开了帷幕。这个时候的冯保展现了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冯保登上权力的巅峰之后,却并没有展现出在政治、权力上有多大的野心。朝政方面他几乎是无条件的支持了张居正,差不多张居正送来的票拟他都直接披红加玺了。那他的兴趣在哪里呢?

一个是前面提到的文学方面,他几乎把宫藏的书籍、字画都过了一遍(顺便把《清明上河图》给偷了出来),而且他还自己出书。另一个兴趣就是教育皇帝。

冯保出身贫寒,自小历尝世道之艰辛,心里可能也愤世嫉俗,希望改变世间的一切。在绝大多数底层人的心目里,改变世道的方式就是寄希望于天子圣明、大臣贤德。这也是数千年来底层民众的青天心理,总觉得坏的是下面的官吏,高高在上的皇帝、大臣都是好的。

现在已有贤臣张居正,那么自己就应该辅佐幼年天子好好读书成材。教育皇帝方面冯保有些类似王振。他并不刻意去讨小皇帝的欢心,而是督促皇帝学习、限制他玩耍,严惩敢引诱皇帝玩乐的宦官、宫女。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万历登基后册封生母为孝定皇太后)也非常高兴冯保能严厉管教自己的孩子。

李太后和当时天下大多数母亲一样,觉得孩子需要严格管教方能成材(慈母多败儿嘛)。但是他们母子的身份特殊,因礼法平时都是分开居住。而且李太后可能也自知自己管教方面能力欠缺(她就非常宠溺万历的弟弟潞王),所以管教的事多假旁人之手可以有效的降低母子间冲突的几率。

万历八年就出了大事。一次夜宴中,万历让身边的两个宫女唱曲给自己听,两个宫女推说不会。万历大怒,但是宫女和几个宦官以为皇帝只是醉酒发酒疯,反而大笑(说明平时万历对待身边侍从比较随和)。

被气的愤怒爆表的万历,拍桌子令宫廷侍卫将他们拉出去斩首。这些宦官和宫女这才意识到这个少年是口含天宪的天子,急忙下跪求饶,其余宦官、宫女也纷纷下跪求情。找回天子感觉的万历,心情一下就舒畅了很多,于是就让那两个宫女割发代罚,起哄的宦官仗责了事。

但是冯保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李太后。李太后觉得事情很严重,长此以往自己的儿子要成昏君。于是她去掉饰品,身着素衣,把万历带到太庙。跪在祖宗牌位面前,李太后吓唬万历要废其皇帝位,改立潞王。

万历跪在李太后面前苦苦哀求很久,李太后才表示收回成命。但是万历得下罪己诏(这对所有的皇帝来说都是耻辱),皇帝身边的那些人也被冯保全部斥退,安排翰林院的学士们来充实皇帝的闲余生活。

这次事件对万历皇帝的心理影响很大(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里有比较详细的解释),皇帝对于告密者冯保也不可能没有想法。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故于任上。临终前,推荐他的主考官潘晟进入内阁。冯保还像往常一样准备批复同意潘晟入阁。但是张四维发动御史雷士桢、王国,给事中王继光弹劾潘晟,潘晟就只得上疏推辞。

大明王朝1566 剧照

张四维就票拟同意,万历皇帝也立即予以批准。此时手里拿着张居正荐章的冯保,应该感到了一股寒意。冯保并不打算束手就擒,他发动言官弹劾吏部尚书王国光,说他卖官鬻爵、盗卖朝廷资产,而且是张四维的私人

张四维也没闲着,他发动御史弹劾冯保的亲信锦衣卫同知徐爵。说徐爵本是一名逃犯,却被冯保升为锦衣卫。接着又弹劾前蓟辽总督梁梦龙(张居正任命的),说粱为谋官给冯保送钱,并将孙女许配给冯保侄子,以此来讨好冯保。

双方都没有直接攻击对方,实际意图很明显,就是要看风向。这个时候皇帝的态度就决定了一切,很快万历下令将徐爵收监(后定罪斩首)。皇帝表明态度后,御史李植上疏弹劾冯保十二大罪状。万历并没有去纠结这些罪状是否属实,直接下命冯保去南京闲住,并抄没家产。

万历朱批:冯保欺君蠹国,罪恶深重,本当显戮。念系竽考付托,效劳日久,故从宽着降奉御,发南京新房闲住。

不过冯保长期严厉的管教还是有点效果的,万历皇帝下旨前还是有点害怕的,他说:“若大伴上殿来,朕奈何?”在老太监张鲸的鼓舞下才下定决心。

这个时候唯一能拉冯保一把的人就是李太后了,但是李太后只是安居后宫静观前朝的一切,也许是觉得皇帝已经不需要冯保管教,冯保该找个地方去歇一歇了。

冯保一生虽然看似没什么大作为,但是有时候没有作为就是大作为。虽然有被张居正利用的嫌疑,但他事实上改变了有明一代朝廷内斗不断的政治格局。张居正改革能推行下去这就是重要原因。而且也证明了,没有内斗的明朝才是最好的明朝。

就算是不提政治成绩,光凭可以留跋于《清明上河图》,冯保已经可以名传万年,作为生活在鄙视链底层的阉人来说,这也足以自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