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钱币如何防伪?

 

古代的钱币是如何防伪?
在古代并没有荧光油墨、安全线、水印等防伪技术。那么古时候的钱币是如何防伪的?而最早出现的纸币是哪个朝代呢?下面倾松防伪科技来为你一一解答:古代最早出现的纸币朝代是北宋时期“官交子”,北宋成为了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而到了元代是古代发行纸币最多的朝代。古代官府对纸币的防伪一直没有放松过,那么在古代钱币如何将防伪呢?

特殊纸张防伪法

现如今有印钞专用纸张。在古代,这纸钞印刷用的纸张也是很特别的。首先,印钞用的纸张,是由官府选定的。比如曾作为印钞专用纸张的“川纸”,就是用楮皮制造出来的高级纸张,又称“楮纸”,所以,古人也称纸币为“楮币”或“楮券”。

其次,这楮纸不是什么人都能拿的,必须要有政府的批准才能使用。这到也是,要是满大街都能买的到,造假的人根本就不需要费力气就可以印刷出假钞了。

除此之外,还有硬招。为了保证钞纸的供应,朝廷还设置了专门的“抄(钞)纸场”。

为了防止专业人员参与造假,不仅“遣官治其中。”还有官员提出:“造会子者二百人,放作则散处于外,稍久则兑卖名役,恣其自便,诲其为奸。”建议:“宜置营区聚老而后代,死而后收。”

盖章防伪法

于是官府有发明了一种多重印押的方式。就是官府在发行的纸币上,发给各省时,留一印记,省发给府时,又留一印记,府发给县时,再留一印记……;

就这么留着留着,等到了县上,纸币上已经盖满额印记。县里再下发给钱庄时,也必须盖章,到了钱庄手里,还得盖一印章。就是这样层层相加,才使得纸币的辨识度较高,避免假钞出现。

图案防伪法

如果纸钞上只有面额和印章,这样也难以抵挡有心者的造假,因此,要想印制出民间难以造假的纸钞,就要设计花纹和图案都比较多,且难度大的图案,这样才不易被模仿。纸钞上印刷的图案错综复杂,这样就算是遇上圣手书生,也很难模仿。而图案的复杂,是以朝代为划分的。比如说——宋朝纸币的图案走的是小清新风格,多以房屋、花鸟、人物的比较多,这跟当时的社会现象有关,宋代以描绘花鸟画闻名,在纸币上,也延续了这个习惯。

然而,到了元和清就不一样了,这两个朝代都比较奔放,于是乎,花鸟图案就不出现了,而是改为龙图案,清代尤为显著,还在纸钞的周围加上边框和花纹,极其复杂,一般难以模仿。

法律震慑法

要是以上方法都不管用,还是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造假咋办。哼哼,还有严格的法律和严重的后果等着他们——元朝的纸币为了防伪,钞纸主要取用桑树内一层极薄的内皮,在纸币的背面也有同值的图形,两面盖上三方管理机关的红印,正背两面的左上方还盖有黑色骑缝印,并在中央明显的位置上印有“伪造者斩”等警示句。

到了清朝,制钞主要取用桦树内一层极薄的内皮,采用一定的工艺做成。清朝中期,新钞发于各省布政司要钤印记,各府、县也要签押印证,然后发于钱庄,还在纸币上印上复杂的图案,让作伪者不易临摹。更是规定,凡是出现伪钞案,凡起意者、雕板者、印钞者、抄纸者、项科号者、收买颜色物料者,“具是同情伪造,皆合处死”。

这是晚清的纸币,与现代纸币已经十分相似。图案更复杂,印刷上有凸凹之分,富有纪念意义可以说很多现代钱币的防伪方法,清朝时已经出现雏形。

总结

在古代不仅有各项技术防伪,也采取了严苛的律法和超常的奖励举报方式来抑制假钞的制造,古代对于制造假钞的刑法如此严格,才大大抑制了假钱币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