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权阉 – 贼属汪直的理想
来源: 悠然修
汪直是瑶族人,成化三年右佥都御史韩雍平定广西大藤峡瑶族叛乱,汪直作为贼属被缚送京师。依照惯例,幼年的汪直被免死罪,赐其净身后入宫做宦官。汪直的运气不错,被分配到成化宠妃万贵妃身边。
因为其年幼加上聪明伶俐,很快就博得了万贵妃和宪宗的欢心。几年后汪直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机遇。
成化十二年正月开始京师接连出现异象、妖孽谣传,但是锦衣卫和东厂又查不出个所以然。紧跟着山西有个妖人李子龙(原名侯得权),自称有不世出的秘法。他与宫中太监取得联系后,太监韦舍竟然私自将他带入宫中并藏匿了起来。
虽然此事很快就被侦知,并没有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但是让宪宗对身边的太监不再信任,产生了严重的不安感。身边人不可信,宪宗又急于了解外面的情况。这个时候他就想到那个打小就聪明伶俐的汪直。
汪直改换服装,出宫秘密侦察,而且很快就和都御史王越相交甚欢。并且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源源不断地汇报给宪宗,宪宗非常满意他的工作将其提拔为御马监太监。
此时宫中的大太监怀恩(司礼监掌印太监)、尚铭(东厂总管太监),并不是事事都顺从宪宗,而且他们和朝中一些大臣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才是宪宗不喜的重点),宪宗也就有意再培养一股势力来制衡他们。
成化十三年正月,宪宗设立西厂,给予西厂比东厂和锦衣卫更大的职权,任命汪直为提督。少年汪直第一次走上帝国权力的巅峰。
说明:汪直任东厂提督时应该只有十五六岁,证据是商辂弹劾西厂奏章中说“今汪直年幼,未谙世事,止凭韦瑛等主使”。按照古代的描述年龄的标准,加上汪直成化三年时依年幼免死入宫。(三四岁不会送入宫中,因为这个年纪没办法伺候人。岁数大了不会免死,成化元年的荆襄流民叛乱,对于被俘的贼属,宪宗下诏十岁以上者就地处斩)
西厂成立后,汪直很快就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二月已故少保杨荣曾孙福建建宁卫指挥同知杨晔与其父杨奏,暴横乡里,惨害人命,本应严惩。
但杨家父子入京活动,就在案子要被压下去的时候,被汪直发觉。汪直将杨家父子关入西厂,并深挖此事,最终处死了杨家父子,并将与此案有关联的多名官员一并严惩。
汪直不光监视文官,宦官他一样不放过。南京镇守太监覃力朋,回京述职时搞了一百多船私盐牟利,这事儿被汪直知道后,给覃力朋定了个死罪。虽然覃力朋被司礼监的怀恩保了下来,但是也就此退出了舞台。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因走私、受贿、通奸、妖书等事情被西厂抓捕定罪。汪直已然走到了整个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的对立面。明朝的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第一次团结起来对抗一个人。
成化十三年五月,内阁和司礼监一致要求宪宗罢黜西厂和汪直,商辂更是暗示群臣会废黜朱见深的帝位。面对压力,宪宗只能妥协废黜西厂并让汪直回御马监任职。此时的汪直更得宪宗欢心和宠信,因为汪直的行为就是宪宗希望他做的,甚至可以说超出了宪宗的预期。
成化十三年六月,一名南京的御史上疏为汪直喊冤,要求重开西厂。宪宗就顺水推舟的重开西厂让汪直复职。复职后的汪直也开始了对官员们的反攻倒算,内阁首辅商辂致仕,受牵连的还有兵部、户部、刑部尚书,各部侍郎、都察院御史等几十名官员。
现北京灵境胡同 明朝时这一带属于灵济宫 西厂厂署总部设在这里
汪直虽然年轻,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作用。他只是宪宗手里的一把刀,宪宗并不希望他专权于朝廷。现在目的达到了,西厂自然也就得安静了下来,不然就轮到自己下狱了。
如果要说汪直和大多数权阉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他不爱财。汪直从不受贿,他的爱好是功业。所以汪直注定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很快他就把目光转移到了边疆。
成化初年,辽东的建州女真在领袖董山的领导下开始壮大,力量壮大的女真开始反抗辽东都司长期施加于自己身上的欺压、不公平贸易、索贿等,双方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大。为了预防潜在的威胁,加上边将的挑唆。成化三年九月明廷令左都御史李秉,率军讨伐。十月明军大胜,斩首1700余,俘获无算,是为成化犁庭。
此后女真已无力威胁明朝,但是明朝的边将却没打算放过女真,毕竟孱弱的敌人更好邀功。所以他们故意制造摩擦,怂恿朝廷进剿,辽东巡抚陈铖就是个典型。
正在找机会的汪直和陈铖一拍即合,汪直也一起极力鼓动宪宗进剿女真。终于成化十五年宪宗令汪直监军,抚宁侯朱永为总兵官,陈钺提督军务前去征讨建州三卫,此役斩首700余,俘虏500人,女真几乎被灭族。
战后论功,封朱永为保国公,陈钺升为右都御史,汪直加食米三十六石。而且汪直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赏赐,总督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专掌于宦官的先河。但是揍弱小的女真并没有让汪直满足,他还想要更大的机会,去打蒙古人。
不久之后,镇守西北挂兵部尚书衔的王越上奏,称蒙古人入侵甘肃,请汪直率兵巡边。这正合汪直的心意,成化十六年正月,宪宗命保国公朱永为总兵官、王越提督军务、汪直监军,调京军赴西北进剿蒙古。
大军兵分两路,朱永从南路走,王越和汪直沿边墙向榆林前进。行军到大同后,获得情报,蒙古王庭设在威宁海(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旗海)。时天降大雪,王越汪直率亲率精骑奔袭两百多里至威宁海,明军纵兵掩杀,大胜。
达延汗巴图蒙克(就是后来和正德对阵的小王子)仅以身逃,达延汗的妻子,蒙古传奇女英雄满都海被明军阵斩,此战共斩首四百三十七级,擒一百七十余人。战后论功,王越封威宁伯,成为明朝仅有的三位以战功封伯的文臣之一,汪直加食米四十八石。
说明:明朝是严格的军功首级制,无首级不计歼敌。不像前代往往以实际斩首数来估算歼敌数,甚至在这个基础上再夸大数字。所以斩首四百多,敌军实际伤亡应该有数千之众。另外此战有两个特殊意义,一是直捣胡庭,二是当年明英宗被俘后就囚禁在威宁海。对宪宗来说此战还有一层为父皇洗刷耻辱的意思。
两千年来人们都以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为至高成就和荣誉。汪直虽然并未做到,但是直入胡庭,这在历史上也没有多少。这时的汪直达到了人生的顶点,整个帝国都在为这个少年(汪直此时应该未满二十岁)喝彩。
找到了人生的舞台的汪直也就不再返京,在边关镇守下来。成化十七年,鞑靼军入大同境剽掠,汪直等分布官军截杀,追至黑石崖等处获胜。后论功加汪直食米三百石。因为太监无秩可升,只能加食米,以年十二石为一级,宪宗给汪直一下子加了三百石,前所未有,创有明一朝纪录。
同年七月,宪宗命汪直总督军务,威宁伯王越佩平胡将军印充总兵官,统京军精锐征剿鞑靼,并赐制敕曰各地镇守、总兵、巡抚俱受其节制,有不遵号令者可先以军法处治,然后奏闻(这才是真正的先斩后奏之权)。此时的汪直也走到了自己权势的顶点。
这个时候汪直的权势、声望达到什么地步,我们来看看一个冒牌货的事迹。当时有个江西人叫杨福,在南京遇到一个熟人。闲聊中这个熟人说杨福长得像汪直,两人便聊起了汪直的各种神勇事迹。越聊越投机,干脆假扮汪直过把瘾。
二人打着“钦差总督西厂官校办事太监”的招牌,在安徽、南直隶、浙江、福建一线巡视起来。一路上各府、州、县的官员如迎天神,百姓皆欢呼雀跃,诉状纷沓涌来。这个假汪直居然就地处理诉状当场宣判,一些官吏和士绅被治罪。
到了福建后,假汪直越发地进入了角色,检阅士兵,盘查各地钱粮、冤狱。不过好景不长,福州镇守太监卢胜识破了这两个骗子,杨福被问斩结束了这场闹剧。一个假汪直就能搅动南方数省,真的汪直岂不是更厉害。
朝中的大臣以及宫中的太监们自然无法容忍这个少年有如此之大的权势。他们又开始酝酿除掉汪直,这次他们有个很大的优势,汪直远离宪宗没有申辩的机会。
一次宪宗在宫中看戏,中官阿丑扮成个醉汉耍酒疯。旁人说道:“某某大官来了!”阿丑酗骂不止。旁人又说:“皇上来了!”阿丑依旧一副醉汉丑态。旁人又说:“汪直来矣!”阿丑立刻一副酒醒恭顺状。
旁人问道:“天子驾至不惧,而惧汪直,何也?”
阿丑答:“吾知有汪太监,不知有天子也。”
这时的宪宗只是笑了笑。虽然节目让宪宗觉得有些尴尬,但是宪宗也很清楚这只是一些人构陷汪直的手段罢了。但是接下来的表演却触动了帝王敏感的神经。
阿丑接着扮成汪直的样子,手持双斧踉跄而行,有人上前询问,阿丑说道:“吾将兵,惟仗此两钺耳。”那人又问:“钺何名?”阿丑回答:“王越、陈钺也。”
对旁人来说这也是非常明显的栽赃手段,但是宪宗作为皇帝想的却是别的东西。他扶植汪直的原因是不愿意宦官与外朝的文官结交,希望宦官制衡文官以帮助自己维系权力。现在汪直不但与文官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些文官和汪直都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难以根除,而且文官们又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成化十八年,内阁首辅万安上奏请罢西厂。万安的票拟得到了宪宗的批准,西厂再次被废。成化十九年,还在大同的汪直被贬到南京御马监,从此历史中就几乎没有他的记录了。
按照之前的估算,此时的汪直应该刚好二十出头。他就像一颗流星一样,短暂的耀目之后就迅速消失。但是一个贼属出生的少年却做出了很多人一生也无法做出的成绩,不能不让我们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