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怪杰郭坚

作者:冯宝哲

郭坚(1887—1921),原名振军,字方刚。陕西蒲城县平路庙郭家村人。出身普通农家,幼即怀有大志,胆识过人,刚正不阿,崇侠尚义,慷慨自负,广结刀客,每遇不平,常能挺身,敏而好学,博闻强记,少即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堂。1908年发生的“蒲案”学生运动对他深有影响。此后,便积极参加有益于革命事业的秘密社会活动。开始和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士如常铭卿、张东白等结交,并虚心向他们学习求教。同时又和地方的“哥老会”首领人物及社会上行侠仗义的“刀客”暗中联络,在蒲城一带,逐渐发展形成了一股颇有社会影响的潜在势力。

耿直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西安起义时,郭坚闻讯星夜驰赴西安,参加了学生军,在宋向辰率领下先攻军装局,继打集结在北门的清军。郭坚勇猛异常,一人挽机关枪攻破了北城门楼。革命胜利后,郭坚先在秦陇复汉军政府交通司任守卫,与耿直相识。在清军分东西两路进攻陕西时,郭、耿到大荔募集“刀客”和农民组成了“冯翊军”在陕东迎击清军,后在甘肃清军犯陕时,郭又率部驰援,败敌于淳化通神沟。共和告成后,“冯翊军”被改编为巡缉营,郭任营长,耿任连长,驻防白水、大荔、蒲城等地,隶属于陈树藩的陕西陆军第四混成旅。后因巡缉营发生了抢掠事件,大统领张凤翙下令严查,巡缉营因之解散,郭坚因驭下不严被免职。随后,投到河南镇嵩军刘镇华处,约有年余时间。

孙中山

袁世凯

1913年河南白朗起义军接受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在豫西发动起义,策应南方革命军的讨袁战争,声势渐盛,1914年3月率众入陕,袁世凯佯称追剿“白朗”,委任其亲信陆建章率其第十七师进陕,趁机取代张凤翙任陕西督军,分化辛亥起义部队,取消革命力量。并实行野蛮的封建军阀专政,激起了陕西人民的强烈愤恨。郭坚闻白朗入陕,立即由豫返陕再次追随陈树藩,此时陈旅已被调往陕南,陈认为郭坚难以驾驭,便让郭去关中组织力量。郭坚回到渭北后,便和耿直、高峻、曹世英等,联络旧部在黄龙山招兵买马,不长时间即汇集二百多人。

陆建章

曹世英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兴起。1916年3月24日,高峻、郭坚、耿直分别率部会合于白水,树起西北护国军的旗帜。按照孙中山的先期任命,由高峻担任总司令,郭坚任副总司令,耿直为参谋长,发出“讨袁逐陆”通电。陈树藩事前支持起义,但在陆建章的高官厚禄收买下,竟然摇身一变成为“渭北剿匪总司令”,令部下在蒲城阻击郭坚、耿直率领的起义军,借以邀宠于陆,并挑拨部下胡景翼与郭、耿等的关系。迫于军事力量的悬殊,起义军被迫转移,转战陕北,连下同官、宜君、洛川、鄜县、绥德、米脂、靖边十余座县城,兵力扩至4000有余。陈树藩趁关中空虚,欲取代陆建章,便暗中差人与郭坚联络,郭、耿挥军南下,迅速攻占西府各县。同年5月6日,驻守在富平的陈树藩部胡景翼独立营发动兵变,与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发生激战,以一营兵力战胜一个团,大获全胜,擒获了陆承武。各路西北护国军闻讯会集富平,由于陈树藩兵重势大,被推为护国军首领。5月9日,陈以“西北护国军总司令”名义通电全国,宣告陕西独立。遂将胡景翼部编为先锋第一营,各路响应之豪侠1000多人编为先锋第二营,此二营编为左翼支队,胡景翼任支队长。由陕北南下的高峻、郭坚部被编为右翼支队,郭坚任支队长。陈树藩的嫡系刘世龙团为中路。5月13日,陈树藩率兵进至三原,在此建立了西北护国军司令部,以指挥倒陆的西安之战。陈以俘获的陆承武为人质,迫使陆建章离陕,继而向袁世凯称臣,夺得了陕西督军的高位。陈将逐陆战争中的各股力量,分别授以官禄,为己所用。郭坚、耿直所部编为陕西游击军,下设六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营,以郭坚为统领驻西安,耿直为副统领驻军凤翔。袁世凯死后,老同盟会会员李根源出任陕西省省长。陈树藩将陕西游击军改编为全省警备军,归省长节制,企图利用这支“素无纪律,不堪驱遣”的队伍,监视并挤走李根源,实现自己独霸陕西的阴谋。岂料郭坚、耿直素重义气,和李根源相见后便情趣相投,表示倾心服从李根源的领导。此举深为陈树藩嫉恨。

李根源

胡景翼

1917年7月张勋复辟,引起全国公愤。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在天津马厂誓师,组织“讨逆军”讨伐张勋。时陈树藩督陕,因与段祺瑞有师生之谊,并有扩张势力野心。因而极力赞成,积极响应,便派郭坚,率部四营,假道山西,北上讨张,以向段示好。陈对郭一直是利用其勇,得其实力,而忌其才,嫌难驾驭,固先使其行,自己驻节潼关,指挥各路,相继前进。郭坚奉命出师后,北京的复辟闹剧已经平息,陈树藩不仅不将这个消息告诉郭坚,反而玩弄手段,电告晋督阎锡山“过河陕军,全是变兵,请念邻邦之谊,费神剿除”,欲借晋军消灭郭部。郭坚率部入晋,即遭重兵堵截,而陈树藩则派胡景翼和王飞虎布兵黄河西岸,断郭归路。郭部被前后夹击,几乎全军覆没,随军参赞、著名民党人士宋向辰、樊灵山壮烈牺牲,郭坚仅带50人幸得杨虎城暗中派船相救,方得渡河回陕。杨与郭之间本来有隙,因杨曾杀郭的拜把兄弟李桢,郭到处追杀杨而报仇,烧了杨家的房屋,并追杀杨母,故陈对杨驻守黄河拦截郭坚更为放心,而杨却对郭为了共和,赴汤蹈火的精神深为敬佩,鄙视陈的暗算行为,毅然丢弃前嫌,向郭伸出了援助之手。郭则因陈之卖己,从此与陈交恶。回到西府凤翔后,便重新网络旧部,积极讨陈。

杨虎城

阎锡山

张勋

段祺瑞

1917年8月,孙中山先生号召发起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运动。郭坚与高峻、耿直相约,先由高峻在白水起义,吸引省城军队东调,再由耿直在西安发难,郭坚为外援,试图一举除陈,响应护法。10月29日,郭坚率兵由凤翔驰援西安,与西安发难失败撤出的耿直会合于户县,随即将部队开往周至,召开官佐会议,按孙中山委令,宣布成立陕西靖国军,首举陕西靖国护法大旗。郭坚、耿直分任正副总司令,刘锡麟任总指挥,并把所有驻在西路各县的“警备军”部队一律改用靖国军番号。在部署完对陈军的防卫战事后,郭率司令部与卫戍部队回守凤翔。12月21日,郭坚委托马凌甫在上海报纸上发表了讨陈通电,发誓要“为国除奸”。陈树藩派重兵在进攻岐山耿直部的同时围攻凤翔郭坚,并以利禄相诱,派人给郭送信,许以三万大洋,一千支枪,两万发子弹,让郭重任警备军司令。据说郭坚只回了九个字:“麦出牛,又出芽,又出渣。”不为所动,弃城经礼泉、泾阳,至澄城寺前镇,与已宣告独立的高峻和先期到达的耿直部取得联系,联合攻克白水。三军白水会师后,经研究,重新正式宣布遵从孙中山大元帅的命令,成立陕西靖国军,司令郭坚,副司令高峻,参谋长耿直。通电全国,并上报广州大元帅府,正式举起了靖国军的革命旗号,与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政府遥相呼应,成为一体。
靖国军建立初期,拟以蒲城作为根据地。在1918年1月25日攻打蒲城战斗中,耿直战死,郭坚率部移驻临潼交口。耿直殉难的当天夜晚,张义安、董振五、邓宝珊等在三原起义倒陈,函请胡景翼、曹世英援助。胡景翼、曹世英率部抵三原后,分别以陕西靖国军左右翼名义响应,嗣后,经郭坚、胡景翼、曹世英、高峻等商定合力进攻西安,郭坚、高峻率部攻东门,胡部攻西门,曹部攻北门。郭坚为左翼军东路前卫,一度进军至西安东郊的韩森寨。但由于河南镇嵩军刘镇华入陕援陈,加之靖国军各路没有统一的指挥和协调,围攻省城失败。郭坚、高峻所部退守渭北交口、关山一带。
1918年3月23日,郭坚计划攻取战略要地大荔。大荔守军系陈树藩手下王飞虎,知郭军勇猛,坚闭城门不出对战,郭坚以“汝为渭北飞虎而不飞,为陈家走狗却不走”激王出战,亦未奏效。攻城一月未克,反被陈树藩围困于羌白镇。郭以帛书“陈贼打我,你贼不管,我贼若死,你贼不远”并写一“郭”字,外画圆圈,意为陷入重围,求援于曹世英,但曹援军被陈树藩所阻。郭在羌白坚守了50余日,终因粮弹告罄,于7月底率部突围至蒲城,与杨虎城、张铎部会合于蒲城兴镇。

于右任

张钫

1918年8月8日,于右任、张钫通电全国,分别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和副总司令,统一了靖国军编制,郭坚任第一路军司令,任务是经略西路,广东军政府曾授予郭坚陆军少将衔。其后,郭坚指挥所部先后攻克乾县、武功、扶风、岐山等地,西路各县,多被郭部占领。期间,郭坚只身带领百余骑,一昼夜行军170余里,连克千阳、陇县、宝鸡,凤翔守军摄于靖国军疾风迅雷之威力而献城投降。靖国军军威大振,所向披靡。11月6日,郭坚设司令部于凤翔县署,西部各县局势大定。同期,北京政府以奉系师长许兰洲为援陕总司令,指挥甘、川、晋军等入陕“围剿”陕西靖国军。南方军政府也组成八省十路靖国联军北上支援陕西,计划再联晋、豫,直捣幽燕,打败北洋政府。郭坚和云南靖国军第八军叶荃部合力抵御许兰洲于武功、扶风之间的杏林镇,相持多日后,退守凤翔。

井勿幕

是月中旬,靖国军总指挥井勿幕一行,来凤翔慰问叶部和郭部,在郭坚举行的宴会上,井勿幕提到了要求大家爱护民众,严整军纪的问题。郭坚所部,一向纪律很差,群众多有诟病,听到提及军纪,便戳其所痛。勿幕归途经过扶风,即为郭部刘顺天营截击,未受损失。至兴平又遇陈部投降的贾福堂营,据城抗阻,勿幕即命随行部队攻贾,数日未克。郭坚亦命驻兴平南仁堡的李栋才营策应。出于意外的是11月21日竟出现了井勿幕被刺的悲剧。事前井勿幕接到郭坚一函,约请井勿幕于21日赴李栋才营部商讨攻打兴平和进攻西安事宜。井不知有诈,按时应约被害。靖国军痛失主帅,陕人大愤,一致要求查办主谋,有人直指郭坚,但据陕西靖国军副总司令张钫回忆:“先一日,井勿幕来访我的时候,约郭坚来谈,郭坚曾对勿幕说:‘乡党总瞧不起我这个小贼,请乡党照顾咱一点,让咱拚个样子你再看。’勿幕当时很客气地说:‘往日的责备正是爱之深,不觉言之切。以后开诚相见,勿存意见,勿听闲话。’郭亦释然,看不出有何深仇大恨存在胸中”。郭坚也辨解说,有人仿他笔迹写函,嫁祸于他。但究竟主凶是谁?并未指明,部下仿己造假,犯此惊天大案,作为一部之长,自应承担责任,严查严办,但郭坚却像没事人一样,轻描淡写,自辨无怙,反而将参与剌井的李新生与任申娃由马弁均提升为连长,这就更让人难以理解。此案由于当时局势动荡,战乱纷争,无暇深究,直到上世纪40年代初,户县党人华孝康《井案纪实》书中提到马凌甫与井勿幕在留日期间,分属秦陇(咸长)、夏声(渭北)两派,意见分歧,在辨论时马曾为人所殴,疑是井暗中指使,一直怀恨在心。并记载郭坚马弁张昉给他的函称:“井先生之死,老司令(指郭坚)竟蒙不白之冤。其实命我写信召集会议者,马参谋长也;带我等驻扎马嵬坡,亦马参谋。是日弟赴正西,新生等往右翼赴南仁村,催李栋材开兵,不料竟下此毒手!”并以此为佐证将马凌甫控于长安地方法院,要为勿幕伸冤。虽然地方法院终以时过二十余年,依法不予追究为由,不了了之,但是马凌甫却由此不安于位,辞去了省府委员职务。更加诡异的是,华孝康事后不久竟遭人暗杀,此案的内幕也就永远成谜了。

马凌甫

井勿幕的遇难,对于靖国军确实是致命一击,如果真是内鬼为害,那就是自毁长城了。靖国军军心大散,西南八省援军见到主将已亡,先后撤去,郭坚部在凤翔被围困数月,交通阻隔,城内弹尽粮绝,军民交困。郭坚以血战连年,强将多殒,力竭势蹙,乃与张钫、樊钟秀会商,决定“联许倒陈”,与许兰洲局部议和,靖国军一、二路军接受改编。郭坚丢掉了自树的靖国军大旗。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许兰洲率部出陕。郭坚以所部大都是陕西人不愿离陕为由,仍留守凤翔,与刘镇华议和,但被陈树藩所阻,复被围困。

阎相文

直皖战争后,1921年7月,直系军阀阎相文率冯玉祥等部督陕,对陕西靖国军采取既压又拉的手段,欲强行收编。同时,冯玉祥还积极向阎相文建议,力主除掉郭坚,以达震慑陕军目的。由于郭坚名声大,其幕中多杰士豪侠,以义气相合投到他的麾下,不愿受纪律约束,这就使得他的队伍成份庞杂,滋扰百姓等目无法纪行为屡有发生,“坚名遂为所累”。陕西西府曾有民谣:“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攒下银子给郭坚。郭坚跟前麻司令,又要银子又要命。” 8月13日,郭坚被邀入西安西关军官学校为冯玉祥所诱杀,时年34岁。杀害井勿幕的凶手李新生等也因随从而被歼。此事发生,陕局遂陷于僵持状态。吴佩孚本想收编郭部,郭的被杀,令吴盛怒,斥责阎相文添乱,阎无法收拾,不几日就吞服鸦片自杀。冯玉祥遂为陕西督军。

吴佩孚

冯玉祥

陕西靖国军义旗本为郭坚首举,因郭坚率部能征善战,百折不挠,堪称劲旅,因而使陕西靖国军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由于井勿幕与郭坚相继被杀,靖国军亦从此一蹶不振,分崩离析,逐步走向衰亡。9月1日,胡景翼宣告取消靖国军名义,所部隶属直系接受改编。郭坚所部群龙无首,各自为政。靖国军唯有杨虎城树旗不倒,于右任便将总司令部搬到武功,后又退到凤翔。1922年6月,于右任从凤翔微服出走,绕道甘川赴沪,杨虎城部随后退到了陕北,为井岳秀接纳。郭坚部下党玉昆、麻振武等被刘镇华改编,陕西靖国军及护法靖国运动就此结束。孙中山先生在致函邓宝珊反对陕西靖国军接受直系军阀改编时指出:“陕西靖国军起义以来,血战历年,苦心孤诣,中外共仰……郭司令坚附伪督被害,即其前车之鉴……陕靖国诸君万不可稍自暴弃,功亏一篑。”孙中山先生对陕西护法靖国正义之师、革命之举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及殷切期望。陕西护法靖国之役从1917年—1922年,经历六年之久,在北洋军方面,参战部队除陈树藩陕军外,尚有奉军、直军、甘军、川军,还有刘镇华的镇嵩军和闫锡山所派的晋军。靖国军方面,除陕军外还有叶荃的滇军和卢占魁的绥军,计有九省军队参战多达二十万之众,在这个规模大,时间长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战争中,陕西尤其是关中地区人民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1917年至1921年郭坚驻军凤翔与岐山期间,曾在凤翔创办“右辅中学”,出版过《捷音日报》,除报道军事外,还宣传革命思想,矫正社会观念。在凤翔首次成立了县农会、天足会,宣传妇女缠足之害,提倡放足,效果颇佳。1919年5月,凤翔县中小学学生受郭坚支持,上街游行,提出“打倒军阀”“抵制日货”的口号。
郭坚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于军事外,尤善书法,常在征战之余挥笔书联,借前贤诗句及典故以明志或言理,抒发个人情怀,行重整山河,担当道义的宏图大志。书法对于他来说已经不是技艺,而是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以字传情,以书达意,人生观的表露,内心世界的交流。他才华横溢,书法飘逸隽秀。如“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闲云无定貌,远雁有余声。”“四野自高下,万山时有无。”“灯影渔舟外,潮声客枕边。”“廊庙非庸器,瑾瑜发奇光。”“看来世事金能语;说到人情剑欲鸣。”等。在书法上特好黄山谷体,笔法神韵全似魏碑龙门一路,特别是落款署名郭坚二字别有情趣:郭字右偏,耳字一竖笔画很长,行笔快捷,亦用笔快慢相间,有时似断非断,呈飞白状,有时一竖到底,落笔时用力略按。一般坚字较小,更显苍劲有力。且这种看似简单的翻转、点提用笔之法,结体富有情趣变化非书法高手莫能为之。他又好戏曲,尤好碗碗腔,吹拉弹唱,无所不通,称得上才艺过人。

郭坚书法

郭坚书法

郭坚书法

郭坚书法

郭坚为人跌宕不羁,不拘礼法,其作为多有异于常人之举,时人称为“关中怪杰”。传说郭平时喜穿长袍,某日部队举行典礼,郭仍穿袍出席,部下劝他穿军装,他说:“将军服太拘束,不穿还不是司令吗?”后来穿上将军礼服,头顶红缨帽,脚蹬皮靴,腰跨战刀,去让好友张东白评点,张端详许久,却来了一句:“真贼一个!”语出惊人,众人面面相觑,郭却哈哈一笑,对张拱手道:“知我者,东白兄也!贼在古代书中,意思是经常出其不意,偷袭敌人,正是我们经常干的营生。凡起事者,都要被当局称为贼,谢谢知音!”说完行了个军礼。其实“贼”在蒲城方言中也有聪明、机灵之意,称赞成人常有“贼灵贼灵”之说。所以郭平时常以“贼”自嘲,向曹世英的求援信即以四个“贼”字出名,见井勿幕也以“小贼”自称。对于郭坚的历史功过,人们的评价一直有两个极端,有人说他是雄才大略,纵横捭阖,应当称英雄;有人说他治军不严,匪气太重,只能是草莽。笔者认为其友张东白的挽联评价比较分允:“秉性不寻常,允推当代英雄汉;盖棺难定论,须待他年太史公。”郭坚生逢乱世,革命请缨。征战十年,屡建奇功。为国贡献,青史留名。虽有放纵,不失英雄。权衡功过,大节可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