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奇冤案之一“九命奇冤”
文:水娟
清朝四大奇案,分别为:九命奇冤梁天来案、张文祥刺马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
案情复杂,过程曲折,跌宕起伏,出人意料。这四大奇案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大清帝国司法制度、政治制度等一系列弊端。
苏弭(mi)所写的存于《岭南诗存》的七律,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雍正年间的一桩奇案,史称“九命奇冤”。
雍正年间,正是康乾盛世的一个承上启下时期。康熙朝末年的弊政,在以刻薄、勤政著称的雍正帝的努力下得以扭转。再加上此际台湾早归,海晏河清,长久以来的禁海令变得松动起来,此中获利最多的当属那些沿海城市。
雍正年间的广东南雄有一间丝绸铺,由于与西方存在着贸易往来,故生意兴隆。与别家有所不同的是,这家丝绸铺的老板是郎舅两人–妻兄凌宗客与妹夫梁朝大。凌宗客年长,在有了一定的积蓄之后前往广州安享晚年,丝绸铺就交由梁朝大一人打理。
不久之后,凌、梁二人先后谢世,由凌宗客之子凌贵兴与梁朝大的两个儿子梁天来及梁君来共同经营管理。三人在经营丝绸铺上都没什么经验,生意江河日下。最后三人一商量,干脆将店铺盘出去,各谋出路。梁天来与梁君来兄弟二人在广州的第八甫开了一间名为“天和”的糖行,凌贵兴则剑走偏锋,准备应科考而步入仕途。事情发展到这里,倒也相安无事。
梁家兄弟在广州城的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而凌贵兴的科考之路却不那么顺畅,初试之后名落孙山。凌贵兴不去想苦读寒窗,反而怀疑自己家的风水有问题,便请了一位有着马半仙之“美誉”的风水师,到位于广东番禹潭村的凌家祖坟去看风水。凌贵兴家的祖坟葬在谭村。当时船泊了岸,凌贵兴、马半仙一同登上了岸,来到了坟上。
马半仙开了罗盘,看了方向,又四面看了大局,就发起他那荒谬议论来道:“尊府这座阴宅,前后俱是高耸,中间低陷,是个’猫几伸懒’之局,行门放水,极合其宜,可以断得是发科发甲,丁财两旺之地。”
凌贵兴道:“有甚不到之处,尚望指教,不可过誉!”
马半仙道:“我是依书直说,毫无褒奖,从前那位点穴的先生,很有功夫,恰恰点在这龙盘之内。东边文笔既显,西边催官亦猛,后面玄武高耸,前面朱雀坦平,四围巩固,八将归堂,应有一名状元,三名进士,举贡秀才,可保屡代不绝的。”
凌贵兴道:“既如此,何以我今年下场不利呢?”
马半仙叹了一口气道:“最可恨的是前边那一座石室,恰在那犯煞的位上。最宜平坦,不宜高耸。不知是哪个人的房屋,倘能叫他迁让,此地便是十全十美的了。”
清末小说家吴趼(jian三声)人曾用小说的笔法讲述了这桩发生在雍正年间的奇案。由于官方记录上并不会写明此案的各个细节,姑且借用小说家之笔,看看此事的来龙去脉究竟如何。
从吴研人的文字中我们便可看出,凌家的祖坟风水确实不错,但被梁家的石室(在广州,花岗岩被称之为麻石,用花岗岩搭建起的房子即为“石室”)隔断了风水。凌贵兴要想金榜题名,势必需先拆了这座石室。
这座石室恰是梁天来的产业。为了防盗,梁朝大在生前修建此屋的目的是用来存放贵重物品的,因此修建得极为坚固。不仅墙壁房顶乃至于地面都使用石料建造,更设置了三道门,在地下打了一道深达一丈二尺的沙桩。梁朝大在临终时一再叮嘱梁天来兄弟,无论将来家庭条件到了何等地步,三代之内,不许对此屋进行变卖或拆毁。因此,当凌贵兴出高价要买下“石室”时,梁天来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请求。
文取不成,对石室势在必得的凌贵兴便动了“武取”的念头。在与叔父凌宗孔、表叔区爵兴等人的密谋下,凌贵兴决定勾结匪徒林大有一伙子人,举着打劫的旗号,开始了霸占梁家“石室”的行动。
这天夜里,凌贵兴、凌宗孔、区爵兴并林大有纠集起几十号人马,兵分四路,向梁家石室进发。
第一路人马的工作比较简单,他们只需要通宵达旦地将十多箩爆竹不停地燃放即可,借助震耳欲聋的鞭炮之声来掩盖其实施罪恶行径所发出的响声;第二路人马负责清除障碍,也就是要把是夜当值的更夫、棚夫(为防止失火,而彻夜看守木棚的人)等一干有可能会妨碍行动的人用“闷香”之类的药物弄倒;第三路人马则负责对闻讯而来的官府人士进行拦截,谎称所谓的鞭炮声,其实只是凌家为了消除“阴气”而彻夜鸣放罢了,然后将官府来人带到凌家,好吃好喝款待他们一夜;第四路人马则从事最重要的工作,即冒充匪人,打着抢劫的旗号杀奔梁家,打算把梁天来兄弟擒住,待凌贵兴“验明正身”后神不知鬼不觉地送梁氏兄弟上西天。这样一来,“石室”便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拆除了。
率领第四路人马的林大有一行杀气腾腾地赶到梁家。眼见这些人明火执仗地前来,梁家人大惊失色,全都躲到了石室中。
石室坚不可摧,林大有便从三道门上想辙。第一道是木门,用铁锤便可砸开;第二道是铁门,强盗把柴草和木炭堆在铁门之下,纵起火来,等铁门被烧得变形之后再用锤斧之类的砸开。第三道门是石门,斧锤砸上去只会留下一道白印,用火烧?恐怕烧到天亮也不能动其分毫。林大有想出了一条毒计,木炭上浇上桐油点燃,再用风箱把燃烧出来的毒气顺着门缝鼓入密不透风的石室中去……
事情了结,凌贵兴认为梁氏兄弟必死无疑,兴高采烈地做起了他的状元梦。
可谁知道,第二天梁天来与梁君来竟然活生生地赶去报官。
原来,在凌贵兴决定动手的前一天,梁氏兄弟就返回了广州“天和”糖行,次日闻讯赶回,匆忙报官。
赶到案发现场后的官府差役找来石匠,奋力凿开坚固的石门。梁家老少一共8人被从中抬出。梁天来的祖母一息尚存,马上用姜汤、开水灌救,方才从鬼门关上侥幸逃生。其余的7人皆一命呜呼,包括梁君来已怀有身孕的妻子。
这一年,是雍正五年。
七尸八命,一夜之间梁家几乎被灭门! 梁天来很容易地便想到,做出这种丧尽天良之事的只有凌贵兴。紧接着,梁天来便踏上了漫长而又艰险的申冤路。
凌贵兴又何尝不知道梁天来的申冤?为了阻止其告状,更为了防止罪行败露,凌贵兴不惜血本,花了数万银子将从知县一直到制台等各级地方官员全部收买,甚至包括当晚的见证人也在金钱的攻势下做了昧良心的证词。只有一个见证人没有接受收买–乞丐张凤,当张凤拒绝钱色的诱惑时,在朝堂之上竟然被活活夹死。此即“九命奇冤”之所谓。
地方上无能为力,梁天来便欲到北京,向雍正皇帝告御状。谁知道凌贵兴的表叔区爵兴派出了五路人马对其进行截杀。
幸得天佑。死里逃生的梁天来历尽艰辛抵达北京,将状词递交上都察院。
此案八尸九命,关系重大,况且牵扯到广东地方上众多官员,都御史陈式一时不敢着手处理,只得暂且压下。
某日,督办黄河水利工程的制台孔大鹏回京复命,在朝房中遇到陈式。两人攀谈了一番,陈式得知孔大鹏曾处理过此案,但尚未等案情水落石出便奉旨被调离。从陈式的口中,孔大鹏得知此案仍未沉冤昭雪,便极力主张陈式将案情上报与雍正帝,还梁天来一个公道。
接到奏本后的雍正皇帝又惊又怒,当即委任侍郎李时枚和孔大鹏为钦差大臣,专程前往广东查办此案。
正当李、孔两位钦差抵达江西时,偶遇凌贵兴的表侄,在此案中被利用、准备进京自首的李丰。李丰告知两位钦差大人,地方各级官员早已被凌贵兴买通,一旦二位钦差入粤,定会走漏风声,打草惊蛇。而此时的凌贵兴正在算计着逃往海外,钦差的到来只会加快其出逃的速度。再加上此案涉及三四十人,若想一网打尽难如登天。
李丰献计,由他以本家侄子的身份给凌贵兴修书一封,称钦差大人在自己的游说下答应对此案进行通融,但所有人的供词必须一致。等到凌贵兴他们集中起来串供之时,正好一网打尽。
经过一番分析,李、孔二位钦差认为此计可行,便命李丰着手准备书信,紧接着便入粤准备抓捕行动。
行至广东韶关时,钦差命令韶关总兵万福委派得力干将、守备叶坚率兵前往广州和案发地番禺谭村。
在李丰书信的作用下,30 余名案犯被一网打尽。审明此案上奏朝廷批准后,判处主谋凌贵兴凌迟处死,从犯区爵兴、林大有等13人斩首示众,另有15名其他案犯处以绞刑;所有被牵涉到此案中的各级官员,或被发配充军,或被降职调任,或被交由刑部处理,一时不能对其行为定罪处理的官员,等到事情水落石出之后再做处置。
雍正九年五月宣判的当天,所有的案犯全部被押到广州的天字码头当众行刑。直到这时,“九命奇冤”方才沉冤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