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国沙特是如何通过骚操作变土豪的?

来源:兰台说史

近日,沙特记者卡舒吉在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被虐杀的消息得到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

土耳其、美国、英国的媒体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又披露了很多卡舒吉进入领事馆后被残杀的细节。在各方消息纷纷扰扰中,失踪的卡舒吉已经死亡的事实,被沙特官方证实。

而卡舒吉事件的详细调查结果还没有出炉,“触目惊心”的案件细节还在不断披露。面对这些触及人类底线的虐杀细节,一向标榜道德楷模的沙特盟友美国却表态“实属无奈”,实际上是为沙特打起了圆场。

至于美国如此春风化雨,偏袒沙特的原因,除了所谓传统友谊之外,还与去年1100亿美元的天价军售协议有直接联系。

那么沙特为何能够如此土豪,让“老子世界第一”美国也得捏着鼻子跪地“求打赏”的,除了它的土地下那些流动的黑色黄金外,它还有什么别的依仗?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左)与特朗普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位于沙特宰赫兰的总部,摄于2005年。

事情自然还要是从沙特境内发现石油说起。当然,这只故事的起点, 至于过程,远非大众印象中这么简单。

早在1932年沙特阿拉伯统一之前,就有多国勘探人员在沙特境内寻找石油,而这背后主要有三大因素推动:1908年,英波石油公司(后改称英伊石油公司)在波斯西南部的山区中的马斯吉德苏莱曼发现了石油,此后有传闻称阿拉伯半岛东部盖提夫附近海域的海床上也有油苗渗出,可能存在石油资源;一战期间,石油这一战略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由于缺乏石油资源,工业生产能力大大受限,无法制造出足够数量的飞机、汽车及其零部件,而坐拥丰富石油资源的协约国则捣鼓出了海量的军械投入作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英波石油公司在波斯马斯吉德苏莱曼的第一口油井

1929年,大萧条席卷全球,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际贸易额锐减50%,各国人均收入、税收与物价全面下挫,失业率飙升。沙特阿拉伯的前身——内志与汉志素丹国在此危局中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该国由沙特家族统治,其最重要收入来源是各国穆斯林的朝觐收入,他们在伊斯兰教两圣城——麦加与麦地那朝觐时产生的各种生活开支,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他们向管辖此地的素丹国上缴的税款也有助于经济增长。但大萧条开始后,穆斯林朝觐者数量由每年10万人暴跌至每年4万人,这使得素丹国的朝觐收入严重下滑,不得不寻找别的收入来源来维持经济增长,而传言中的石油自然成了内志与汉志素丹国最理想的新收入来源。

汉志麦加的居民正在禁寺内进行礼拜,图中右部黑色建筑物为天房,摄于1889年。

但是内志与汉志素丹国缺乏勘探、开采与运输石油资源所需的资金与技术,因此必须借助外国输入资本与技术,以开发本国石油资源。之前在1922年,内志与汉志的素丹阿卜杜勒-阿齐兹(后成为沙特阿拉伯的开国君主)接见了一位名叫弗兰克·霍尔莫斯的新西兰工程师,他坚信波斯湾一带蕴藏着储量惊人的石油资源,为此他还自己出资组建了公司。霍尔莫斯先是自己跑到东部的沙漠里勘探了四星期,之后拿着一份土壤样本,回来向沙特家族禀报说有这份样本能证明那边有石油,不过沙特家族担心英国可能借口开发石油资源,加强对自身的控制,遂没有理睬霍尔莫斯。

英法根据《赛克斯—皮科协定》瓜分中东后的地区局势

次年,英国停止了对沙特家族的经济援助,阿卜杜勒-阿齐兹素丹感觉已摆脱了英国的控制,遂签署协定,给予霍尔莫斯在半岛东部哈萨地区勘探石油的特许权,霍尔莫斯于是找了个瑞士的地质学家评估当地环境,结果此人断言在阿拉伯半岛寻找石油“纯粹就是赌博”,这使得许多大银行与石油公司望而却步,纷纷取消了投资开发阿拉伯半岛油气资源的计划。霍尔莫斯的公司因找不到投资者而资金断链破产,沙特家族给予的特许权遂失效。

哈萨地区的绿洲

1927年,哈萨地区石油开采的特许权再次由美国海湾石油公司获得。5年后,沙特阿拉伯正式统一,开国君主阿卜杜勒-阿齐兹指派美国工程师卡尔·特威切尔再度勘探哈萨地区,此人在盖提夫附近发现了沥青渗漏层,这表示此地有极大概率存在石油。不过特威切尔建议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先等待邻国巴林1号井的结果,待那边出了石油再为哈萨地区招商引资,这样能吸引更多的外国资本。

巴林1号井旧照

结果巴林1号井真的喷出了石油,这给了阿拉伯半岛石油勘探者们新的动力。次年3月,多家石油公司代表齐聚沙特吉达,协商哈萨地区的石油开采特许权归属问题,尽管英国控制的伊拉克石油公司在会上中标,但沙特担心英国借此重新将自己变成它的势力范围,便最终把特许权给了美国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今雪佛龙),其因此获得了60年的石油开采权,并取得了93万平方千米的租借地,约占沙特全国面积的一半。

为了开展规模如此庞大的业务,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专门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加利福尼亚阿拉伯标准石油公司,专门负责沙特境内的石油业务。经过新一轮的勘探,地质学家们在达曼发现了一处可能的含油层,他们于是在此打了一个油井,并将其命名为达曼7号井。

达曼7号井,摄于1938年3月4日。

可在接下来的三年内,该井却事故频发,塔防、钻头卡住等各类问题接踵而至,没有钻到一滴油。虽然工人们心灰意冷,但现场的首席地质学家马克思·施坦耐克却坚持继续往深处钻。功夫不负有心人,1938年3月3日,达曼7号井突然喷出大量石油。此后沙特国内的多处油田被陆续发现。石油黑金滚滚来,使得沙特再也不用以朝觐收入为生了,这也永久地改变了中东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

马克思·施坦耐克

1943年,加利福尼亚阿拉伯石油公司更名为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ARAMCO,简称即阿美),其石油开采权的年限延长至66年。1948年,世界最大的陆地油田——加瓦尔油田被阿美公司发现,其原油储量高达710亿桶。次年,阿美石油公司的租借地扩展到了165万平方千米,占沙特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强。两年后,海上传来捷报,阿美公司发现了世界最大的海上油田——萨法尼亚油田,其原油储量也有370亿桶。

沙特油气资源示意图

阿美石油公司就此赚得盆满钵满,可同时沙特政府只能从美国资本垄断的石油业中只拿得到不到石油产值1%的税金,这无疑是极不公平的。自50年代起,沙特政府开始与阿美石油公司谈判,要求分得更多利润。为了息事宁人,阿美石油公司遂决定向其支付比原先协定更高的租金,并提供大量免费的煤油与汽油,然而这与公司巨额的石油收入相比,仍是杯水车薪。

沙特政府因此继续向阿美石油公司施压,利用美国与沙特的良好关系,威胁彻底国有化阿美石油公司,被逼无奈且理亏的阿美石油公司最终与沙特政府签订了新协议,利润五五开,并提高缴纳的税金。沙特政府由此极大地提高了石油收入,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有了显著的提升。

1954年,阿美石油公司位于沙特宰赫兰的总部

50年代末,石油销售不景气,出现了市场萎缩、生产过剩的情况。欧美的石油公司却把因此造成的损失,转嫁给了产油国家,它们单方面宣布,降低偿付给全球产油国家政府的租金与税款,其中遭殃的就有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产油国。对此,沙特阿拉伯火冒三丈,决心联合所有产油国家,统一战线,团结起来,为维护民族利益与国家资源,同欧美垄断资本进行斗争。

中东油气田分布示意图

1961年,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核委内瑞拉等国组建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同欧美石油公司进行谈判,要求维持原来的石油租金与税款标准。经过几回合的谈判,欧美石油公司虽然答应可以恢复原来的租金与税款标准,但是要求产油国家先降低石油产量,并限制在石油公司规定的范围内。因为一旦石油产量降低,市场供求关系就可平衡,石油售价就能上升,石油公司的利益就不至于受损;此外,限制产量又会激化产油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各国所希望的产油量并不一致。

果然,欧佩克内部马上就应该限产多少发生了内讧:沙特阿拉伯认为应以各国储量为标准;伊朗主张以各国人口多少为依据,人多的国家,产量不减或少减,人少的国家,产量应大大减少;委内瑞拉则力主以历史上的产油记录为依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欧佩克内部越吵越凶,原本统一的战线涣散分裂,未能恢复原来的石油租金与税款标准。

沙特阿拉伯境内的一处输油管

斗争失败使得产油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在汲取教训与经验后,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产油国家再次联合同欧美石油公司交涉,提出若不恢复原先的租金与税款标准,就必须提高产量。欧美石油公司则回复称可以增产,但必须再次降低租金与税款标准。吃一堑长一智的产油国家这次则步调一致地通知欧美石油公司,如不满足增产的要求,产油国家将采取统一行动,如举行罢工,不再保护欧美石油公司的油井、炼油厂与输油管等设施,不再为外籍工人提供特别保护。

欧美石油公司慑于产油国家的团结一致,最后只好同意扩大生产。斗争的胜利不仅使得产油国家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而且还扩大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阵容,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卡塔尔与阿联酋等国陆续加入。至1963年,沙特等国收回了本国石油的销售权。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分布图

进入70年代后,全球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大增加,1968年世界日均原油消耗量为3910万桶,到1973年时增至5628万桶,自忖利益相对变少的产油国家便向欧美石油公司提出增加税收的要求,认为原先商定的计算标准不合理:原先规定的标准由两部分组成,一为“标价”,二为“税率”。“标价”是指石油完税后的标准计算价格,既不是销售价,也不是成本价,而“税率”则是欧美石油公司按标价的一定比例,偿付给产油国家的税款,以往最高的税款,也只有标价的20%到30%。

各国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比例

此次沙特带头要求增加税收,旨在提高标价水平的同时也上调税率。恰巧同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联合叙利亚进攻以色列,意图收复被其占领的西奈半岛与戈兰高地。为了支援阿拉伯兄弟国家的战事,沙特、卡塔尔与科威特等阿拉伯产油国同仇敌忾,再次统一行动,把石油作为斗争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如美国,禁运石油;对中立国家(既不支持阿拉伯,也不谴责以色列),大幅度减少供应;对友好国家,维持原供应水平。

10月7日,埃军渡过苏伊士运河。

此举影响巨大,不仅使得欧美等国迅速出现石油短缺,工业生产与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工厂停产,加油站前汽车排起长龙,飞机航班减少,居民生活取暖也发生问题。欧美各国不得不实行石油配给制,甚至规定在星期六或星期天若无特殊情况,不得驾车、开船或起降飞机,违者或罚款,或坐牢,以此节约石油。

欧美石油公司也受到了牵连,它们因石油禁运损失惨重,不得不同意产油国家可以逐年提高标价,税率也可上调。最后产油国家与欧美石油公司达成一致,将每桶石油标价由4美元提高至12美元,税率提高到60%。按此计算,产油国每生产一桶石油,即可获得7美元税金,这是以沙特为首的产油国为争取石油权利所取得的胜利。

1861年只2014年世界原油价格示意图

此后,沙特、卡塔尔与科威特等国再次联合行动,政府利用此前的石油收入,出手购买欧美石油公司股票,逐步扩大股权,渐进地收回石油开采、提炼与运输等一系列经营管理权。1973年,沙特政府在阿美石油公司中所占的股份达到了25%,次年则达到了60%,到1976年,沙特政府已经买下了阿美石油公司的全部股份,以此将其彻底国有化。沙特由此完成了对本国石油资源的全权控制,能独立自主地决定石油的价格,捍卫自身经济利益。

从最初不到1%的利润,到现在翻了几倍的暴利,沙特通过联合各产油国家,统一战线,利用时局与欧美石油公司斡旋。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共同作用,最终使沙特成功翻身做主,从出卖资源的被剥削者,变成了今天日进斗金,连美国也得迁就的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