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之外的杨荫榆:一位女大学生校长的传奇人生与彪悍死亡
2024-06-13
作者:刘洋风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颜值决定了很多印象分。这让我想起了民国的一位女子,杨荫榆,她的不幸似乎便从颜值开始。
杨荫榆这个名字,对许多人来说,大约并不熟悉。
最早的记忆也许来自于语文教材里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开除“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的“广有羽翼”的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就是杨荫榆女士。
这些年,人们也越来越知道她的另一重身份:杨绛先生的亲姑母。
杨绛写过一篇《回忆我的姑母杨荫榆》,讲述了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这篇回忆录是应邀之作,事实上杨绛本人“不大愿意回忆她”。姑侄虽是至亲血脉,却也“感情冷漠”,这其中,大抵是因为杨荫榆的孤僻古怪的个性。
杨荫榆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1.不讨喜的女儿和不幸的新妇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庭这样,人也是这样。
幸福的人大多相似。不管富裕还是贫穷,他们大都有着柔软丰沛的心灵,被世界所爱,也爱着这个世界。他们既能感受着这个世界的温暖与善意,也自觉不自觉温暖着世界。
不幸的人则各有各的不幸,生活以千奇百怪的方式夺走了他们爱与被爱的能力。杨荫榆也是如此。而且这最初的缘起就是颜值。
杨荫榆出身在书香门第的无锡杨家,她有一个美丽的大姐,深得双亲疼爱。大女儿珠玉在前,二女儿和三女儿因为颜值低不讨父母欢心。
杨绛曾经为三姑母的颜值鸣不平,“三姑母皮肤黑黝黝的,双眼皮,眼睛炯炯有神,笑时两嘴角各有个细酒涡,牙也整齐。她脸型不错,比中等身材略高些,虽然不是天足,穿上合适的鞋,也不像小脚娘。我曾注意到她是穿过耳朵的,不过耳垂上的针眼早已结死,我从未见她戴过耳环。她不令人感到美,可是也不能算丑。”
照此来看,杨荫榆颜值至少也是中人之姿,不至于丑到天怒人怨父母都疼不起来。
可她的长相偏偏入不了父母的眼,“显然从小没人疼爱,也没人理会”。
不讨喜的孩子,大都有两种选择:要么无师自通学会撒娇卖萌看人眼色,形成讨好型人格;要么倔强叛逆,引得父母的关注和镇压,变得牛心古怪更不讨喜。童年时期的简爱,幼年的贾兰都有几分这种性格。
小时候的杨荫榆有没有期盼自己更美丽更可爱,让父母像喜欢姐姐一样喜欢自己?也许是有过的吧。可惜父母依然如故,她也在沉默和倔强中长成了一个不讨喜的女儿。
因为受忽视,杨荫榆的婚事定得草率。她被父母嫁给门当户对的蒋家少爷。“那位少爷老嘻着嘴,露出一颗颗紫红的牙肉,嘴角流着哈拉子”,智商还有严重缺陷。
新婚之夜成了杨荫榆的噩梦。
这桩荒唐的婚事得以成立,这里面有男方刻意隐瞒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杨荫榆的父母不甚用心。
蒋家少爷的痴傻在无锡本地知道的人不少,当时杨荫榆的二嫂(也就是杨绛的母亲)就听说过蒋少爷的情况,杨荫榆的母亲不以为然。这个不受宠的女儿的终身幸福哪里比得过杨、蒋两家的门当户对?她的今后人生哪里值得让父母去打听周旋甚至受点委屈担点风险解除婚事?
说到底,这个不讨喜的三女儿分量太轻,父母对她的婚事也太漫不经心。
新婚那夜,杨荫榆抓破了丈夫的脸,第二天就逃回娘家。
那是晚清时期,蒋家杨家都是无锡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蒋家少爷再不堪,杨荫榆都已是蒋家妇了。蒋家来接人,天经地义。纵然躲得了一时,又能如何?
一次又一次的接回蒋家与逃回娘家的拉扯中,杨荫榆以死相逼。
她和蒋家断绝关系的具体时间,已经不太清楚了。据杨绛推测,应该是1902年,杨荫榆的兄长杨荫杭留学回国创办文理会,杨荫榆能进男女同学的补习学校“想必已经离开蒋家了”。这是认为退婚在求学前。
在1905年《女子世界》第2卷第3期“国内记事”栏目上刊登着一则《离婚创举》,记有“无锡杨女士荫榆,曾在上海务本女学。及苏州景海女塾肄业,自嫁于蒋某后,即不得自由入校。女士深衔翁姑及其夫之专制,即行离婚。复入务本肄业云。”按这个说法,杨荫榆与蒋家断绝关系的时间要晚于其读书时间。蒋家婆婆“有名的厉害”,想必不肯轻易放过这个门当户对能为自己的傻儿子传承后人的儿媳。
那年的杨荫榆不过十七八岁,正值青春年少,却有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2.开启时代风气的女学霸与严厉戆直的女留学生
上帝关闭一扇门的时候,打开了一扇窗。
清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1902年,杨荫榆的兄长杨荫杭留学归来。这开启了她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接受教育,独立自强。
那个年代虽然有些新式学校,但是学制并不统一,女子教育也只是被归并在家庭教育中。不过有识之士已经开始重视女子教育;杨荫杭便是倡议者之一,他创办理学会是一个男女同校的补习学校。这在当时,足以让世人侧目了。
杨荫榆也得以挣脱家庭的藩篱,每日“不坐轿子,步行上学”,她看到了另一个广阔的世界。
这个裹着小脚、被包办过婚姻的女性,顶着世俗的眼光,迈着艰难的步伐,行走在求学路上,心中一定是快意的吧?这个开时代风气之先的女学生,对蒋家的种种阻挠,对市井间流传的风言风语一定是不屑的吧?
她对命运给予自己的读书机会,拼尽全力百般珍惜。她一定也很感激那个可以让女子走出家门读书的时代。
女子教育救赎了她,也成了她日后的使命。
她勤奋刻苦,在苏州和上海辗转求学。1907年,江苏省举行留学考试,这是女生官费留学的开始,最终考取男生十名,女生三名,杨荫榆便是其中之一,妥妥的学霸一枚。
那年,她23岁,正是风华正茂,开启了在日本的长达6年的求学生活。她先就读青山女子学院。后来转到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是现在的御茶水女子大学的前身,也是现在日本国内最顶尖最难进的女子大学)的理化博物科学习。这两个学校都只招生女生,比较重视培养贤妻良母的女学生。理科的课程设置中除了数学、化学、物理外,也包含了英语、家政、伦理这样的课程。
杨荫榆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毕业时获得了学校颁发的奖章。
1913年,杨荫榆以优异的成绩从日本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归国后她在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生物学课程并担当教务主任。1914年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学监。她受过全面系统的高等教育,“办事认真、朴实”,对学生起居、着装、交友都有要求,“回校按时,出入必告……不饰金珠,不穿绸缎”,不仅得到了师生的认可,还受到了上层的赏识。
1918年,她被教育部选派赴美留学。
杨荫榆在美国的颜值,我们可以从徐志摩1919年8月的日记中得以窥见。他们在哥伦比亚大学同过一年学。
“他年纪大概四十左右,所以他的颜色,可以置诸不论。”当年杨荫榆的真实年龄35岁,不过对于彼时才22岁的徐志摩来说,35和40岁无甚差别,都是不需要探讨颜值的“老女人”了。
杨荫榆的装扮,徐志摩是不敢恭维的。
“但是他从前来吴城看董(即董任坚)时的时候,倒居然自忘年老,著意修饰:面上涂着脂粉,身穿齐腰的花洋纱短褂,头戴绯花的笠帽,手里还张着花绸洋伞。我当时看他步步莲花,何尝不当他是一二八佳人。”
服装是一个人最生动的语言。35岁的杨荫榆因为涂着脂粉、穿着花洋短纱褂、打着花绸阳伞被徐志摩嘲笑。对她自己来说,这身装扮应该是极其郑重也非常罕见的出门做客的姿态。那时候的她有一颗青春之心,肯打扮自己,想来还没有变成后来“从来不会打扮自己,也瞧不起女人打扮”的光景。
“从到衣色加(注:地名,美国康奈尔大学所在地)后,他还真反(返)朴,一味本色,到是有自知之明,中国人见了没有一个不说他是国粹保存家。”
杨荫榆的大部分服装偏保守,被称为“国粹保存家”,这服装也是其思想的体现。这与她的成长经历和学校教育有关。杨荫榆生于旧时大家庭,虽然退婚、读书都算是开时代风气之先,但这有着开明兄长的大力支持,人生道路算是温和的改良道路。她读书的上海五本女中反对学生崇尚奢华,她就读的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培养的是贤妻良母。她的思想和服装偏保守也就可以想象了。
除了颜值,徐志摩还点评了杨荫榆的气质。
“他在中国女界,自然总算头排二排的人物了。他到美国来,自然自命不凡,以教育家自居,所以在船上就同任坚(董时)说得丝丝入扣,非常投机。他的性情颇为严厉戆直,大概他是教训惯了小学生,所以就是见了我们大学生,也不免流露出来。”
杨荫榆的年龄在当时的留学生中算是大姐,又有留学日本和学监的工作经历,这使得她在一群青春洋溢的留学生中未免格格不入。多年的教师生涯,使她流露出一些自觉不自觉的教训人的教师腔,总归有几分不讨喜。
“他既然以教育家自居,自然比平常女学生,多留意国事世界事以及美国家庭状况。他的主见,是温和保守派。他极不愿意叫旧道德让路,不赞成欧化中国,主张局部的变通……他存了这派心理,一看小邝等那样活泼,罗刹庵开跳舞会,就觉得老大的不自在,以为他们是变本加厉,太过火了。他甚而至于向董时说:’衣色加的中国学生,心里都是龌龊的。’也许有几位存心不狠老实,但是说话决计不可这样笼统浑括。况且“龌龊”二字的定义,也狠难下。这句话就是我听了,也觉得不能过分为杨监学恕。大概他生性戆直,也是有的,或者当时董时逼得他急了,一时未能择词,随口就淌了出来。”
杨荫榆主张保留旧道德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良。她不大看得惯年轻学生的轻松娱乐,甚至于说了一句重话:“衣色加的中国学生,心里都是龌龊的。”她心里未必有什么恶意,可这话说出来极容易树敌,又招人反感。
徐志摩的《留美日记》里还提到杨荫榆曾经做过一次演讲,主张中国人“坚强体格好替国家出力;卧薪尝胆,不可歌舞游乐”,主张并不错,也是发自肺腑的一腔真情,可是“他说得太啰嗦了-他骂人了-他于是触怒人了!”
徐志摩虽然对杨荫榆的颜值打扮评论不太客气,其实他对杨还是颇为钦佩,颇能理解的,所以后来杨荫榆的演讲生出许多闲话,徐志摩“始终与杨氏同情之一人”。他对杨的观感尚且如此,他日那些更年轻更激进的莘莘学子呢?
3.不合时宜的女校长与晚节彪悍的死亡
1922年杨荫榆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硕士学位并归国。1924年2月她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这是她荣耀的顶点,中国第一个女大学校长;也是她耻辱的顶点,不过九个月她就遭到了学生的驱赶。
1924年11月,部分学生秋季开学未能准时报到,杨荫榆决定整顿学风,对这几个学生做退学处理。事实上,这部分学生因为江苏军阀齐燮元与浙江军阀卢永祥开战,江浙一带交通受阻,天灾人祸不得以哉,将其退学未免有点不近情理。更何况,未能准时报到的学生中,杨荫榆也未能一视同仁。这些微末之火,辅之以她平日里思想僵化、管理过严、识人不明等积攒的各种矛盾,最终酝酿出了“驱杨运动”。其中种种详情不必细讲。
1925年8月杨荫榆在《晨报》上发表了《辞职感言》,“矢志以女子教育为职责,毁之劳怨,所不敢辞……维持之于今日者,非贪恋个人之地位,为彻底整饬学风计也”。这应该是真心话,不过她的举措不合时宜也是事实。
离开北师大的杨荫榆生活也还是离不开教育。
她在苏州中学里教授数学和英语。据她的学生回忆,1934年她在苏州中学教英语时,“常常夹一个特大的公文包,披一件黑色博士大擎,戴眼镜,举一柄饭碗大的放大镜,上课极其严肃,课堂内只准说英语,不准说中文”。
1935年,她创办了二乐女子学术社,“招收己经服务社会而学问上尚想更求精进的或有志读书而无力入校的女子,援以国文、英文、算学、家事等有用学问”,自任社长。学生基本都是家境贫寒、年龄不一的女工或女童。
苏州沦陷后,她住在盘门,“据那里的传闻,三姑母不止一次跑去见日本军官,责备他纵容部下奸淫掳掠。军官就勒令他部下的兵退还他们从三姑母四邻抢到的财物。街坊上的妇女怕日本兵挨户找花姑娘,都躲到三姑母家里去。”
1938年1月,日军将杨荫榆诱出家门,在盘门外吴门桥将她开枪击杀,并抛入水中。那年,她54岁。
小时候看电视剧,最喜欢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明白了好坏双方的阵营,电视剧才能往下看。可生活比电视剧复杂得多,也残酷得多。
杨荫榆也是如此。
有时候想想,她若不做校长,应该会是一个稍有严厉但不失合格的教师和学监。命运将她推到校长这个位置,成也因他,败也因他,倒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