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精彩时代是春秋战国、 文化自由思想交融
春秋战国为公元前770~前221年的时间段,细划为春秋:前770~前453;战国:前453~前221。至于划分依据,详见《春秋战国考》。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五千年中华之乱世,基本上分为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这些乱世的基本特点都是兵火不断,战将如云。然而,论及人才之盛,武功之高,非春秋战国莫属。
春秋战国,是中华思想文化昌盛于五千年中华史的时代。诸子百家,交相辉映。中国人的哲学高度在这个时代达到了顶峰,从此再也没有超越。从此,儒道思想称为中华的精神支柱;加上汉代传入而中国化的佛教,构成了后两千年中国人的精神主体。(此局面直到五四时期才打破)
春秋战国,诸侯众多。为达到开疆扩宇,王霸天下的目的,各国纷纷引入人才。整个春秋战国史就是引人者胜,失人者败的历史。当时,各国诸侯都求贤若渴,楚材晋用,为人才才能展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个时期,人才与朝廷之间的交流是没有任何障碍的。不论身份、地位、名望如何,只要才能出众,虽贩夫走卒也可以脱颖而出。
乱世之中,仁义道德是为人们所忽视的,如南北朝之朝秦暮楚;五代十国之认贼作父。而春秋战国,承接礼崩乐坏的西周末世,竟然诞生出老子这样“无为而治”的体道以物派,孔子这样的至圣贤师;墨子这样“兼爱非攻”的实干家。春秋战国的魅力,实见一斑。
春秋战国的历史是中原诸侯在西周宗主国亡于夷狄的情况下,并力四向,扩张汉人势力的时代;是民族融合,趋向一统的时代。春秋战国之前,汉民族的影响力基本上局促于黄河流域;春秋战国时代,汉民族的影响力随着不断的征伐逐渐扩大,到秦统一六国,此时秦国的疆域已经稳固的掌握在了汉族手中,成为了汉族的实际统治区域。后来的汉族历史,基本上是在这片领土的基础上扩张的,而这些领土在之后也没有离开汉族的实际控制。春秋战国,为汉民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领土范围。
斯时虽为乱世,然乱而不哀。正是550年乱世,使得中华民族由松散的部落联盟状态一下子跃迁到统一的中央国家,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些,没有春秋战国是无法实现的。
于斯时,百家争鸣,各业兴旺,是中华历史上少有的全面发展时期。其巅峰程度虽“贞观之治”不可匹敌也。春秋战国,何止是中华乱世之巅,说起中华历史之巅宜也。
所谓乱世出英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乱世之一,因为诸侯的争霸,连续几百年的战争,给老百姓带来巨大伤亡和痛苦,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春秋战国不是辉煌时代,而是黑暗时代,没有人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但同时,因为乱世,产生了许多试图改变这种糟糕状态的学说,最有名的有十家学说。
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威不再,逐渐成为傀儡般的存在。早期分封的诸侯们成为了国中之国,摩擦不断,互相征伐。但正是在这样一个有些乱的年代,诞生了中国文化历史上最为璀璨的——诸子百家。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史称诸子百家。其实不是百家,而是十家。诸子百家,各有其代表人物,我们熟知的有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商鞅、申不害,兵家代表人物孙子、孙膑,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等,
这些人物的学说及实践,对当时产生历史的走向影响很大,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代表人物,也成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有人戏说,此后中国文化的千年历史,都是在食其糟粕。
从学术观点来看,那个黑暗的时代,反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代。诸子百家的思想,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春秋战国时代以后,中国再没有产生可与诸子百家相提并论的思想大家。
后世的思想家,基本上是诸子百家思想的传承。所以人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代是最灿烂辉煌的时代,是从学术视角和思想视角来说的。普通百姓认为的中国最历史上最辉煌灿烂时代,是汉唐隆宋。
“汉唐时的中国人,雍容大气,自信心很强。及至明清,一个个却是那么麻木、懦弱,缺乏创造力。明清时的中国人和春秋时的中国人相比,简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记得读过一个日本人写的帖子。他说,我们尊敬古代的中国人,不尊敬后来的中国人。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很不一样。
这话听起来刺耳,但从头到尾细读中国史,你会发现此话有点道理。春秋时的中国人,生机勃发,品格清澈。汉唐时的中国人,雍容大气,自信心很强。及至明清,一个个却是那么麻木、懦弱,缺乏创造力。明清时的中国人和春秋时的中国人相比,简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先说尚武精神。
春秋时代,贵族个个下马能文上马能武,侠客遍地,武士横行,一言不合就拔剑相斗。那时的中国人,不喜欢一步三摇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不论男女,皆以高大健硕为美。
所以《诗经》言庄姜之美,必先言“硕人其颀”;写鲁庄公之美,必说他“猗嗟昌兮”。那个时代美男子的标志是大个子、卷头发、浓胡须,最好还带点狐臭味儿。《齐风·卢令》赞美猎人,就说他“美且鬈,美且偲”,即卷发多须。同样,《陈风·泽陂》中说,“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于是令女主人公心生爱意,在单相思中苦闷不已。
春秋战国时代,那些争雄竞长的大国,个个都强悍好战。《诗经·秦风·无衣》中有注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班固在《汉书》中也说:“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
东方大国齐国民风剽悍,百姓都是急性子、倔脾气,和今天的韩国人差不多。贵族们常在道路上驾车相撞,国家立法也不能禁止。
连今天说着吴侬软语的吴越地区,在先秦时代也是一片气质刚劲的土地。《淮南子·主术训》篇说:“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班固描写这片土地的尚武遗风:“(吴越)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再来看看后来的中国人。
明朝万历年间,到达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意外地发现,中国的男人都如此文弱。他在写给罗马的信中说,“很难把中国的男子看作可以作战打仗的人”。不仅如此,他还惊讶于这个帝国里最聪明的人看起来都像女人:“无论是他们的外貌气质,还是他们内心的情感流露,他们看起来全像是温柔的女子。要是你对他们尊敬礼让,他们便会比你更加谦和。”
居留中国的几十年里,利玛窦也看过上流社会的人打架,不过其情景却让他哑然失笑:“彼此争斗时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妇道人家的愠怒,相互殴斗时揪头发。”“他们很少残杀,他们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这种争斗的方式。这不仅是由于他们没有什么真正的男子阳刚之气,主要是,他们大多数人连小刀之类的兵器都没有”,“这些男人们不惜每天花费两个小时来梳理他们长长的头发,考究地整理他们的服饰,他们就这样悠闲自得地打发着美好的时光”。
鸦片战争后来到中国的外国人,更惊讶于中国人的胆小。古伯察说:“傲慢、尊大的、看上去颇具刚毅的中国人,一旦遇到态度坚决,意志不挠的人,马上就会变得软弱,像患了癔病。面临困难的中国人嘴里常说‘小心’,即‘胆子要小’。”罗斯则说:“中国儿童不像欧洲儿童那样蹦蹦跳跳……对武力的赞赏已经完全没有了。大男子当众啼哭而不以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