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开发史,半部辛酸泪:东北是如何成为中国大后方的?
来源:北斗维斟
要说东北是中国的大后方,可能好多人还没能反应过来。东北是大后方?东北不是前沿阵地吗?大后方不应该是大西南吗?没错,曾经的东北就是前沿阵地,曾经的东北也是蛮荒之地。但是,如今的东北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大后方了,此话怎讲?
一,中国大后方的转移
从西周到隋唐,中国的大后方是以关中为核心的关陇地区,或者西北地区。那时候的降雨较多,西北沃野千里,水草丰美。关中平原、四川盆地可以提供粮食,河西牧场可以提供优质的战马。地势上,西北居高临下,有秦岭、黄河大峡谷作为屏障,可谓四塞之国,可以对关东地区形成“独以一面制诸侯”的态势。因此,西周到隋唐的统一战争,大多是从西北开始的。
秦国:拥雍州之地
从北宋到20世纪早期,中国的大后方逐渐转移到了大西南。由于降雨减少,气温降低,加上人类的破坏,西北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关中已经承载一个国家,于是中国政治重心开始东移到华北平原。然而,华北平原阡陌纵横,无险可守。于是,有了天下之亡的危机时,人们就转移到大西南,避其锋芒,保存力量。
在抗战时期,大西南最终成为了中国的大后方。然而,这个大后方仅仅也就在抗战时期发挥了作用。与此同时,北方抗日根据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抗战期间的企业内迁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东北也就真正成为了中国的大后方了。东北的工业基础,粮食产量和石油、铁矿石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好了保障。中国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东北地区是功不可没的,这点我们不能够忘记。即使在东北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的今天,东北的地位依然不可忽视。
东北成为中国大后方,也就是一百年以来的事情。在百年之前,东北还被人们视为蛮荒之地,人们只有走投无路才会流浪东北。那么,东北是如何成为中国的大后方的呢?
二,从入关到“闯关东”:东北的人口迁徙变化
在学历史的时候,我们总会讲到南方的开发,但是却很少提到东北的开发。实际上,东北的开发至关重要。早在新石器时代,东北就出现了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等,有学者甚至认为东北是中国龙文化的发源地。
东北地区地域广阔,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很大。辽河平原属于温暖带,地形平坦,适合农业开发;辽河上游气候干旱,历来是游牧民族发祥地。黑龙江流域,气候寒冷,降雨丰富,森林密布,这里的民族长期停留在渔猎阶段。
东北地形
从战国到清朝,东北的开发基本也就局限在辽东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辽东成为了中原王朝经营东北的依托,是边防重地,历来军事建设重于经济建设,这个特征一直延续到了新中国初期。
但是,辽东并未能防住东北民族的一次次南下。3500年前,商人祖先可能是从辽河一带南下,最终在华北建立了商朝。魏晋时期,鲜卑族从大兴安岭出发,他们最终统一中原,建立了北魏,影响深远。宋元时期,发源于东北的契丹、女真、蒙古三大民族先后崛起。17世纪,女真族又建立了清朝,并统一了全国。原来能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基本都来自于东北。
这些少数民族将整个东北纳入到了中国版图,同时也是开发东北的先锋。东北有第一次明显的开发出现于唐朝,当时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带北移,靺鞨族建立的渤海国也就成为了一个以农立国,全面学习唐朝文化的地区政权。在当时,渤海国被称为“海东盛国”,可以和新罗、日本并列为东北亚的三大强国。
渤海国遗址
进入10世纪,中国的气温开始下降,东北的农业出现了退化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渤海灭亡,东北民族不断南迁,他们不断冲击着中原王朝的统治。例如建州女真最开始生活在五国城一带(牡丹江下游),到了明朝南迁到了辽河流域,并最终实现入关。
由于气候寒冷,民族南迁,东北的开发滞后了。在清朝,东北的开发长期停滞,但是内陆的开发却达到了新的高潮,人口突破了4亿。人口剧增,人地矛盾加大,人们于是开始向东北移民,试图开发东北的林海雪原。不过,由于清朝采取了封禁政策,使得这种移民长期是非法的,规模也就较少。
北大荒的湿地
转折点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俄国趁火打劫,出兵占领东北。而东北地广人稀,加上大量的八旗军队被调到南方镇压太平军,于是东北空虚,无力抵御俄军。外东北沦陷后,清朝痛定思痛,决定废除封禁政策。随后,兴起了“闯关东”的浪潮。
大量的人口涌入东北,他们忍耐着饥饿、寒冷,向林海雪原进军。在鸦片战争之前,东北的总人口为300多万,到清朝末年已经发展到了2000万左右。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东北的人口迅速增加,使得东北的边防得到了充实。
三,工业时代,东北一马当先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首抗战时期的歌谣,简单描绘出了东北的宝藏,民国时期的东北已经在积蓄能量。
民国时期,内陆的百姓继续大量迁徙东北。因为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中原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其苟全性命者,亦无法生活,纷纷抛弃田地家宅,而赴东三省求生”,这种非正常的现象导致“闯关东”浪潮达到了高峰。根据统计,从1921年到1930年,大约有600万人移民东北。
闯关东线路图
人口的大量增加,必然加速东北农业的开发。因此,到民国时期,东北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大豆、高粱、玉米产地,甚至在世界上也有了一定的地位。
农业开发的同时,工业也正在起步。和其他地区相比,东北的工业发展有巨大的优势。首先,东北矿产煤铁等资源丰富,适合建立煤钢联合的工业体系;第二,东北地形较为平坦;第三,东北交通较为发达,这里有俄国建设的铁路,到1930年,东北的铁路里程已经达到了6000公里,是中国铁路最密集的地方;第四,东北远离华北军阀割据的战场,在民国前期保持稳定的发展。
早在1883年,清朝就在东北创办的吉林机械制造局,是东北工业化的起步。甲午战争后,日俄在东北争霸,大量的外资也涌入东北,东北的民族企业也迅速增加。在清末,东北的榨油厂达到了3000多家,约占全国一半。此外,面粉厂、纺织厂、染布厂、玻璃厂、砖瓦厂、电灯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企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民国初期,中国在重工业方面没有取得什么突破,但是东北的重工业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的经营下,东北建立起了东北航空工厂、海军工厂、东北大学铁厂等,其技术和规模都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东三省兵工厂:当时中国最大的兵工厂
可惜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被日军占领,沦陷了十四年。在沦陷的十四年,东北的资源被日本掠夺,经济被日本控制,成为了日本“以战养战”政策的有力支撑。当然,日本为了掠夺东北的资源,也建设了大量的工厂以及基础设施,而这些工厂和设施,最终在东北回归后成为了东北工业资产的一部分。
因此,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东北已经成为了大后方。从地缘政治上来说,当时的东北被苏联包围,在当时来说是最安全的地方,这就出现了2000年前秦国“独以一面制诸侯”的局面。东北的农业、工业生产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后勤保障,东北的武器、军队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新中国建立后,需要快速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于是东北依靠自身的优势一马当先,成为了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尤其是石油大量发现后,中国打破了“贫油论”,东北又成为了中国的能源基地。在农业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东北也从“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不过近年来,东北出现了人口外流的现象,东北的经济地位也出现了严重的下降。不过,这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在全国工业发展落后的年代,东北依靠自己的优势成为了大后方,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全国经济都发展起来后,东北的地位自然也会相对下降。不过,东北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国防科技等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依然是中国的大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