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武帝与崔浩之死:因为国史还是因为宫斗?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一出生征兆不凡,据说道武帝拓跋珪见了很欣赏这个孩子,认为将来成就大业的一定是他。其实拓跋焘仅一岁,拓跋珪就死了,史书记载这些,基本都是渲染,可信度并不高。明元帝拓跋嗣死的时候,拓跋焘也才刚十五岁,只不过,经过几年政事历练,加上有崔浩辅佐,拓跋焘显得比较早熟老成,倒是可以相信。
始光二年(425)胡夏立国者赫连勃勃病死,其子赫连昌继位。 拓跋焘趁着赫连昌与兄弟间有矛盾,乘机西伐。始光三年(426)九月,以司空奚斤领一军袭蒲坂(今山西永济县东),十月,亲领大军奔袭统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行至君子津(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九十公里黄河处),河水冰冻,拓跋焘帅轻骑二万从冰上渡河,至黑水(今陕西横山西北长城外无定河北岸的支流淖泥河)。赫连昌在都城统万城(陕西省靖边县白城子)宫中大宴群臣,突闻消息,匆促领兵迎战,大败而退,魏军乘势攻入西门。与此同时,另两路魏军亦先后占领弘农(今河南灵宝北)、蒲坂、长安。
始光四年 ,魏军再攻统万城,拓跋焘以少量骑兵直抵城下,故意示弱,诱固守之夏军出城追击,采纳崔浩分兵潜出袭其后之计,大获全胜,俘虏赫连昌,他的兄弟赫连定即位于平凉。神麚三年(430)拓跋焘夺取安定、平凉、长安、临晋、武功,尽得关中之地。赫连定最后逃亡吐谷浑部落被杀。
延和元年(432)北魏攻北燕,燕主冯弘送小女儿(即左昭仪冯氏)和亲。二年,又攻占宋、魏之间氐人杨氏建立的仇池国。胡夏灭亡后,北凉国也向魏国称藩,北魏封北凉国君沮渠蒙逊为凉王。太延二年(436),魏军攻克北燕国都和龙(今辽宁朝阳),北燕灭亡。太延五年,拓跋焘以妹妹武威公主在北凉国险遭毒害为理由,亲征北凉。武威公主刚到北凉时,沮渠蒙逊之子沮渠牧犍出于敬畏,对公主比较敬重,但时隔不久,他和嫂子李氏勾搭。武威公主察觉后把牧犍骂了个狗血喷头。哪知道这顿臭骂使牧犍产生逆反心理,而李氏也非常了解武威公主的身份和品性,料到不会骂过了事,于是于太延五年(439)三月,将毒药放入公主饭中,公主中毒,幸好救治及时。但太武帝拓跋焘十分震怒,以南凉最后一代君主秃发傉檀之子秃发破羌为向导,兵不血刃降服北凉诸镇,国君沮渠牧犍在内外交困之下,带文武百官面缚出降,北凉在河西灭亡。不过沮渠牧犍两个弟弟沮渠无讳和沮渠安周领部分残余兵力逃亡西域,继续以北凉国的称号在高昌、伊州、鄯善一带还残存了十八年,最后被高昌等地方势力推翻。
从神麚四年(431)到太延五年(439)近九年里,拓跋焘先后将胡夏、北燕、北凉三个小国消灭,结束了十六国纷争的局面,又将柔然、吐谷浑以外的北方诸胡统一于魏国大旗之下。但这种凭借武力慑服的统治,加上诸多部族互相敌视,北魏虽然迅速扩张了霸业,根基却很不稳定,很快就爆发西北卢水胡盖吴的抗争。
卢水胡也是匈奴别部,以生活在卢水一带得名,但具体来源众说纷纭,。有说和当年留居河西的小月氏有关(如魏晋史大家唐长孺先生《魏晋杂胡考》偏向于这一说法),有说吸收了羯族融合而来,也有说不是匈奴别部,更有比较离奇的观点还认为是先秦时代义渠部族分出发展而来。包括这卢水究竟是在哪里,争议也相当大。有湟中卢溪水说,有张掖黑河为卢水的张掖说(如北凉国沮渠蒙逊、沮渠牧犍家族也是卢水胡,他们都出生在张掖),也有武威谷水为卢水的武威说,还有安定有卢水的安定说,等等。可能安定卢水的说法相对接近事实,《晋书·宗室·南阳王模传》、《晋书·贾疋传》和《隋书·地理志》等史书关于安定“卢水”的记载比较有说服力,另外《宋书·索虏传》、《齐民要术》等文献对安定存在卢水也做了进一步的补充,这些文献都接近魏晋南北朝时代。
事实上,这一地区正位于北魏连连用兵的西北。盖吴起事于关中,很快聚集了约十万人。不久,聚居于河、汾间的薛永宗袭击河东牧场,夺取马匹,组织了三千余人的骑兵在汾曲(今山西新绛附近)发动起义。盖吴派人和薛永宗取得联系,先后攻取闻喜(今山西闻喜)、弘农(今河南灵宝),逼近潼关。两支义军结成犄角之势,盖吴还派使臣赵绾上书南朝宋文帝,希望刘宋政权能出师河、陕,形成对北魏夹攻的态势。
太武帝拓跋焘不得不亲自领军征讨,采取分兵牵制、各个击破的策略,由殿中尚书乙拔将三万骑讨盖吴,西平公寇提将万骑讨白广平,自领主力进攻薛永宗。太平真君七年(446)正月,大军兵临汾曲,先利用当地豪强隔断薛永宗和盖吴的联系,随后突然袭击,消灭薛永宗义军。之后,拓跋焘渡过黄河至洛水桥(今陕西大荔境内)。盖吴北撤,在杏城遭到魏军包围,损失严重,准备联系刘宋出师援救,未能如愿,八月,盖吴被叛徒所杀,义军被镇压。
从光始元年(424)至太平真君十年(449)前后二十五年,太武帝拓跋焘大大小小十三次进攻柔然,连带击溃高句丽等附属部落,扩地千余里,后正式设六镇抵御柔然。终于使柔然一蹶不振,加上扫平中原北方其他政权,正式奠定北魏为一统北方的强大王朝,国力和声势开始凌驾南朝之上。
可就在拓跋焘创下赫赫武功之时,曾经为北魏兴盛,前后辅佐三代皇帝的著名汉臣崔浩,因撰写国史刻碑一案遭到灭族之祸,堪称北魏史上令人痛惜的一大事件。
清河崔氏(清河为郡名,今山东德州市武城县),堪称三国以来北方一等豪门,另有与之同宗的博陵崔氏,也声名显赫,如当年刘备在荆州遇到过一个徐庶、诸葛亮好友崔州平就是来自博陵的隐者。而曹操一统北方时,身边赫赫有名的崔琰,是曹操很敬重的大名士,也是才子曹植的岳父。可惜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主要涉及曹家准备取代汉室和曹丕、曹植的争夺继承权之争的隐秘,谁想时隔汉末三国两百多年后,清河崔氏再次卷入另一个魏国的内部隐秘,又一次陷入灭顶之灾。
崔氏一族名人辈出,与之联姻的是范阳卢氏、太原郭氏,全都是北方世家大族。崔浩之父崔宏少年时有神童美名。在北魏立国之际,出任吏部尚书,明元帝封他为白马侯。崔浩年轻时极为好学,学问渊博,道武帝拓跋珪已经很欣赏,经常带在身边。明元帝拓跋嗣初即位,拜崔浩为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时常为明元帝讲授经书。每当去郊外祭祀天地,崔氏父子都乘坐轩轺车,让人羡慕不已。明元帝拓跋嗣好阴阳术数,道武帝和太武帝也都是道教信奉者,与北魏后来转向崇佛不一样。
神瑞元年(414),明元帝听崔浩讲《易经》、《洪范·五行传》,非常欣赏。时常命崔浩占卜吉凶,解决疑惑问题,这一点和北方民族遗风有渊源。但崔浩把天道与人事结合起来,用来占卜各种灾祥变异,多有应验,很得明元帝信任。虽然崔浩利用了一些神秘道术,博得皇帝对他比较倚重,但他毕竟有治国才干,如稳定国都在平城,帮百姓度过灾荒困难,反对冒进讨伐刘宋,军事上也帮助拓跋嗣和拓跋焘很多,可以说是罕见的文武全才。
尤其在拓跋嗣身体比较糟糕的情况下,崔浩建议锻炼太子监国,是扶持拓跋焘上位的大功臣。在拓跋焘前期统一北方过程中,崔浩一直极受器重,屡建功勋。拓跋焘曾对崔浩说:“你才智渊博,历事我的祖父与我父亲,尽忠三世,因此我对你特别看重。希望你凡有所思,直言相告,助我治世。我有时脾气不好,也许不能采纳你的建议,但过后静思,却总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 他还指着崔浩,对归降的高车酋长说:“你们别看此人纤弱不堪,手无缚鸡之力,但他胸中所怀,却远远胜过甲兵。但我征战前犹豫不决之时,都是他使我下定决心,而且总是大获全胜。这都是他的功劳!”他曾召集众尚书下令:“日后凡属军国大计,你们不能决定的,都应先征询崔浩的意见,然后再可实施。”拓跋焘对崔浩不仅是信任,而且很亲近。他有时到崔浩家中请教,崔浩接待皇帝仓促,来不及制作精美食品,往往就搬出家常菜肴,拓跋焘也总是高兴地拿起来就吃。崔浩进宫见驾,也可以出入皇帝寝宫。
这样一个极受器重的人才,却在太武帝晚年来了一个惊天逆转。他为何被杀,还株连满门及亲友,颇多猜疑和费解之处。虽然今天基本肯定他死于《国史》一案,但多数人都认为,崔浩的遇害显然不会像一出“文字狱”那么单纯,更何况,历史上任何一桩“文字狱”其实都不单纯。
首先能够被想到的是崔浩鼓动太武帝灭佛。就连北方道教宗师寇谦之都劝谏崔浩,不能过于暴力,但崔浩没有听进去,居然进谏太武帝加大力度,因此,号称“三武一宗”四大法难的第一难发生了。当时“一境之内,无复沙门”,朝野间怨声载道。
其次,崔浩依仗被皇帝信任,希望按照汉族世家大姓的传统思想,分别规定氏族地位的高下,显然这是不可取的门阀式思维,极大的显示了北方家族势力的顽固性。神麚三年(431)九月,崔浩“欲大整流品,明辨姓族”,表弟卢玄劝阻说:“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意做这件事的人,能有几人!请你三思。”崔浩不从,得罪了众多鲜卑贵族。似乎崔浩深入国家大事后,渐渐触及了传统汉人门阀大族和鲜卑勋贵的利益格局。例如崔浩之弟崔恬嫁女儿给王慧龙,王氏是太原郡名门大族,世代遗传齇鼻(音扎,也就是俗称酒糟鼻),在江东被称为“齇王”。崔浩一看到王慧龙的齇鼻就说:“的确是王家男儿,真是贵种!”多次对朝中的鲜卑诸公称赞王慧龙长得俊美(以审美眼光来说,王慧龙绝对和俊美不沾边,崔浩这么做显然是故意要推举王慧龙)。司徒长孙嵩就很不高兴,向太武帝告状,说王慧龙是从南方归降,崔浩叹服南人“有讪鄙国化之意”。
王慧龙正是太原王氏重新在北朝回归一等豪门大姓的转折点,但实际上为“王氏”立足的奠基人就是清河崔氏的重要人物崔浩。因为随着西晋永嘉大乱和东晋过江立国,不管琅琊王氏还是太原王氏,原来的衣冠大族基本风流云散,王氏子孙在北方基本已经没有根基,如名气最大的前秦宰相王猛是寒门出身,所以留下“扪虱论天下”被人瞧不起的典故。随着东晋一朝百多年,能够南下避乱和投奔亲友的都过江去了,不光王慧龙,如南朝篇有提到的名将王僧辩一家,也是太原王氏,其父就是从北朝过江。还有王僧辩提拔的王琳,居家会稽山阴,后人也把山阴作为太原王氏重要来源之一。
而这个在北方能够重新立足的王慧龙,原来在南方是东晋朝廷比较重要的王氏子弟,幼年时家门不幸,就被刘裕视为眼中钉,王慧龙十几岁流亡江湖,躲到荆州,然后投奔了后秦姚兴。可没多久后秦被刘裕所灭,王慧龙又继续北逃投奔明元帝拓跋嗣。尽管明元帝雄心勃勃想要南征,可没有得偿所愿,更没有重用王慧龙。
终于始光三年(426),刘宋荆州刺史谢晦起兵江陵反叛,宋文帝刘义隆命到彦之、檀道济讨伐。谢晦求救于北魏,王慧龙率兵马一万驰援,攻破思陵戍(今河南淮阳县南),进围项城(今河南沈丘县)。在这场战事中,王慧龙初步显示了军事才能。 神麚三年(430),刘宋大将王玄谟犯滑台(今河南滑县),拓跋焘以王慧龙为代理将军,与冠军将军安颉共同领军迎敌。魏宋两军大战相持五十余日,“诸将以贼盛,莫敢先,慧龙设奇兵大破之。”战后,王慧龙以功封长社侯,并被提拔为龙骧将军、荥阳太守。王慧龙任荥阳太守十年,“农战并修,大著声绩,招携边远,归附者万余家,号为善政。”
因为王慧龙确实有才干,太武帝身边的崔浩看在眼里,非常器重,让他娶弟崔恬之女为妻。王慧龙的确身上有传统门阀家族的做派,他生一男一女即绝房事,平素布衣蔬食,不参与喜庆之事,唯恐消磨了志气。之后,王慧龙的儿子王宝兴所娶是范阳(今河北涿州市)卢氏卢遐之女。卢遐和从弟卢度世都在太武帝一朝任职,他们与崔浩都关系密切。卢度世就是卢玄的嫡子,卢度世受到崔浩一案波及,后弃官逃亡。因王慧龙家族分别联姻崔氏和卢氏,初步为太原王氏在北朝重新立足打下家世基础。
第三,崔浩是否在培植自己的权贵势力?如崔浩主动联姻豪门大姓,巩固姻亲关系,这一步的用意让许多鲜卑勋贵很难接受,朝野议论纷纷。当太武帝拓跋焘知道以后,也对崔浩有了一定嫌隙。之后,太子拓跋晃监国,崔浩自恃才略及拓跋焘所宠任,专制朝权。一次曾推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人士数十人,皆起家为郡守。拓跋晃就对崔浩说:“早先征聘的人才,也是被作为州郡官入选,他们担任这一职务很久了,辛勤劳苦却一直没得到过朝廷的报答,应该先补充他们作郡县守令,让新聘的人做他们做郎吏。而且太守、县令管理百姓,应该由有经验的人来担当。”崔浩固执己见,最终还是把他推荐的人派去任职。当时,中书侍郎、领著作郎高允知道后,对东宫博士管恬说:“为了顺遂自己未必正确的私心而同朝廷有权势的人对抗争胜,他将用什么来保全自己呢!”崔浩因固执而得罪了太子拓跋晃。
第四,惹出杀身之祸的《国史》是死罪吗?太延五年(439)十二月,拓跋焘命崔浩以司徒监秘书事,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著作事,续修国史。当时拓跋焘叮嘱他们写史一定要根据实录,得到皇帝命令,崔浩他们按照要求采集了魏国祖先也就是代国时期的一些资料编写国史。编撰史书的用意自然是为了留传后世,当然能够公之于众。完成以后,参与其事的著作令史闵湛、郗标建议把《国史》刊刻在石上,以彰直笔,同时还刊刻崔浩所注《五经》。这个提法有点故意讨崔浩的欢心,本来太子拓跋晃也表示赞赏,于是在天坛东三里处营造了一个《国史》和《五经注》碑林。
问题在于《国史》描述了拓跋氏祖先的历史,因为客观记录事实,暴露了拓跋氏一些不愿人知的隐秘。而这个石碑树立在路旁,久而久之不断引起往来行人议论。许多鲜卑贵族看到后无不愤怒,先后到拓跋焘那里告状,指控崔浩有意宣扬这些不好的事情。拓跋焘迫于问题的严重性,就命令收捕崔浩及秘书郎吏,审查罪状。崔浩被捕后,却只承认自己接受过贿赂。他对自己究竟所犯何罪致死,居然一直不明白。一本受命秉笔直书的史书能够到毁家灭族的地步吗?究竟崔浩暴露了什么会引起这样的轩然大波,长久以来都令人猜疑。
今天的不少研究者已经推测出来,所谓暴露拓跋氏早期难堪的秘密主要是涉及拓跋部代国被前秦所灭,拓跋珪等被俘虏到长安,他的生母贺氏来自贺兰部,毫无疑问为保护拓跋珪和事后帮助其复国,贺氏都起到关键作用。而为了生存,贺氏一度改嫁的问题变得十分敏感。拓跋珪的生父拓跋寔死于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71),拓跋珪是拓跋寔死后差不多三个月才出生,实实在在的孤儿寡母,出于草原民族旧俗的收继婚特点,起初贺氏改嫁给了拓跋寔的兄弟拓跋翰,后来还生有一个孩子叫拓跋觚。
这一段也是重大疑团之一。这个拓跋寔的兄弟拓跋翰是被明确记载属于早亡的人,生年争议很大,死亡时间也比较模糊,但目前公认至少是在拓跋寔君之乱前,也就是公元376年以前,最大的年纪推测也就十五六岁,究竟有没有娶贺氏可能都是一个谜。
更大的雾水来自《晋书·苻坚载记》:“(什)翼犍战败,遁于弱水。苻洛逐之,势窘迫,退还阴山。其子翼圭(拓跋珪)缚父请降,(苻)洛等振旅而还,封赏有差。(苻)坚以翼犍荒俗,未参仁义,令入太学习礼。以翼圭执父不孝,迁之于蜀。”还有《宋书》“其(什翼犍)后为苻坚所破,执还长安,后听北归。鞬(什翼犍)死,子开(拓跋珪)字涉珪代立。 ”竟然公开宣称拓跋珪是拓跋什翼键的儿子,辈分难道被弄混了吗?要说《晋书》时代最晚属于唐代编的弄不清楚情有可原,《宋书》的时间比官方《魏书》的时间还早,作为史官,难道也会出现基本的常识性错误?显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的确就是北魏开国前最大的疑难问题。
关于拓跋珪生母贺氏的经历,以笔者前面的描述是出自《魏书·皇后列传》:“后(贺氏)少以容仪选入东宫,生太祖(拓跋珪)。后(指后来)后(贺氏)少子秦王觚(拓跋觚)使于燕,慕容垂止之。后以觚不返,忧念寝疾,皇始元年崩,时年四十六,祔葬于盛乐金陵。”但这是《魏书》标准原文,依然有极大漏洞,再比对拓跋翰的传记,以《魏书·昭成子孙》载:“秦明王(拓跋)翰,昭成皇帝(什翼犍)第三子。子(拓跋)仪,仪弟(拓跋)烈, 烈弟(拓跋)觚。”这里似乎用收继婚习俗敷衍过去,贺氏曾经改嫁给拓跋翰。但事实没那么简单,史书接着说:“(拓跋翰)少有高气,年十五便请率骑征讨。帝(什翼犍)壮之,使领二千骑。及长统兵,号令严信,周旋征讨,多有克捷。建国十年卒。”也就是他死于建国十年,建国正是拓跋什翼犍的年号,即公元347年,也就是说拓跋寔死的时候,其实拓跋翰早死了二十多年了,贺氏怎么可能嫁给拓跋翰?即便拓跋翰年岁有误,总之,贺氏改嫁和生子已经令人疑窦丛生了。
《晋书》的确有很浓的野史小说色彩,对前秦代国时期的史料据说主要来自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崔鸿就是北魏人,与宋书作者沈约基本处在一个时代。《十六国春秋》原本秩失,现在的版本是经后人辑补。《晋书》编撰者很大程度也是对《魏书》作者魏收史实态度的疑惑,尽管《十六国春秋》也有一定野史成分,但崔鸿与沈约所处的年代毕竟是更接近拓跋珪。
也就是说,当时贺氏真正改嫁的人很可能是部落首领拓跋什翼键,也就是拓跋珪祖父。这一惊天丑闻就是拓跋部国史中最隐秘的部分,换句话说,堂堂北魏王朝的复国始祖此外被前秦所灭,被俘虏长安,流放蜀地似乎还都是次要的。最典型的分析这一史实背景的推断可见李凭先生名作《北魏平城时代》,但其他关于拓跋部早期历史的研究,在田余庆先生《拓跋史探》和周一良先生的一些论述中都有轨迹可循,这一说法在当今一些专家那里已经不再是个别观点了。
那么,崔浩负责组建写作团队编撰的《国史》尊重史实,的确就有让拓跋皇室下不来台的尴尬原因,再加上其他一些触及鲜卑勋贵的内容,综合起来自然就成了“出头鸟”和“眼中钉”。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己亥——公元450年7月5日,太武帝拓跋焘下令诛杀辅佐他多年亦师亦友的崔浩。送往城南行刑时,“卫士数十人溲(撒尿)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未有如浩者”。同时,秘书郎吏以下都被杀,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尽管这次并非完全铲除北方大族,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太原郭氏等不久以后又都复兴了,但当时遭受的打击毕竟不小。宋人刘攽等说:“拓跋氏乘后燕之衰,蚕食并、冀,暴师喋血三十余年,而中国略定。其始也,公卿方镇皆故部落酋大,虽参用赵魏旧族,往往以猜忌夷灭”,已经看出鲜卑勋贵与北方大族的矛盾,崔浩正是这种矛盾的牺牲品。事后不久,太武帝拓跋焘北巡阴山,遇到尚书宣城公李孝伯病世,拓跋焘就不无感触地说:“李宣城可惜!”很快又说:“朕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
如果分析崔浩卷入的争斗,如果他只是得罪个别勋贵也就罢了,他所代表的汉人大臣和整个鲜卑勋贵已经处于针锋相对的地步,但改变其平衡的关键一步是他同时得罪了太子拓跋晃。早年的鲜卑旧俗倾向于兄终弟及,正因为崔浩等汉族大臣逐渐深入政局,更改旧俗,帮助北魏完成封建化。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崔浩提出太子监国,巩固父子继承的制度,较早使未来的皇帝锻炼行政能力,以此尽力避免皇位继承之际容易出现的变故。
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化,太子过早参与政务,成为监国,同样容易培植自己的势力,与领军在外的皇帝一样会形成矛盾。父子相残的悲剧在北魏前三代几乎没有断绝过,太武帝拓跋焘和他的太子拓跋晃并不例外。
延和元年(432)的正月初一,长子拓跋晃年仅五岁就被立为皇太子。同年六月,太武帝率军攻打北燕,命皇太子拓跋晃总领尚书事务。尽管并没有把国家大事当真交给一个小孩子,但可以说很早就让拓跋晃开始学习接触政务了。拓跋晃自幼聪慧,年长后也喜好阅读经史著作,太武帝对他十分满意,也很放心把大事交给他,为此,太武帝才比较踏实地领军南征北战,顺利地实现统一北方的霸业。另一方面, 太武帝也不是完全让拓跋晃留在平城办理政务,有时还带着他学习军事,例如征讨柔然和消灭北凉,拓跋晃也从军。但从个人爱好方面,拓跋晃喜欢礼佛,与太武帝推崇道法阴阳数术不同,产生了隔膜。
崔浩雕像
到太平真君时期,太武帝受崔浩建议下令灭佛,太子拓跋晃为此很不满,他多次劝谏,但太武帝信任崔浩,他只好拖延诏书的发放,还让人通知邻近寺院先得到消息,然后互相通知,各自想办法脱身。显然,拓跋晃为人很精明,崔浩出于关系安插一些汉人大臣为官,这就是崔浩被捕以后承认的行贿原因。拓跋晃监国觉得崔浩太过分,一个都没同意,两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所以崔浩既是因为修史立碑引发了“舆论碾压”,又因为鼓动灭佛和蔑视太子等造成鲜卑勋贵形成一个强大的联盟,令他成为众矢之的,最后成了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