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书》入手,浅析北魏名臣崔浩坐“国史之狱”背后的暗流

作者:散漫的秋意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氏,出身于当时最大的汉族世家之一——清河崔氏,“白马公玄伯之长子”《魏书》上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崔浩既博闻强识,自小便和父亲一起侍奉北魏,又因为擅长书法,被太祖“常置左右”颇受器重。一生经历了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总览政要,为北魏的强大和最终的统一北方做出了重要贡献。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北魏的三朝元老,最终却落得了被拓跋焘诛杀的下场,不仅本族,就连姻亲之家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也都被夷其族。史书上给的原因是“浩尽述国事,备而不典”,因此引发了人们争议,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崔浩的死是当时社会盘根错节的矛盾最终爆发导致的悲剧,集合了多方面的原因。

崔浩像

三朝老臣,驱驰天下

崔浩一生为北魏政权呕心沥血,政绩颇丰。神瑞二年收成不好,有人建议北魏迁都到邺,以解燃眉之急,崔浩据理力争,为皇帝分析了迁都的各种影响:迁都事急,百姓难以填充其地,又会导致水土不服等各种问题;一旦迁都,四方政权必有轻侮之意,若是西北少数民族动兵,都城在邺必然不及救援;若是不迁都,则可威振蛮夷,况且一到春季,各种食物就可以补充上,没有迁都的必要。一番长篇大论,最终断绝了朝臣想要迁都的念头。后来又多次在群臣反对的情况下,根据对星象和人事的推算和把握,力排众议,以其自身的高瞻远瞩说服皇帝。

崔浩被诛

比如明元帝时崔浩通过后宫突然冒出来的兔子占算出邻国会有嫔嫱进贡,之后姚兴献女,被崔浩言中。再如姚兴死之前,天有异象,荧惑星也就是我们说的火星突然消失不见,崔浩认为荧惑入秦,姚兴有难。 当时众人不以为然,对崔浩所言多有责难,第二年姚兴死、后秦大旱、三年灭国,崔浩所言应验,众人皆对崔浩十分信服。北魏在他的辅佐下,灭胡夏,击破赫连昌,平定柔然,做到了基本意义上的一统北方,崔浩自身也位极人臣,太祖皇帝曾敕诸尚书曰:

“凡军国大计,卿等所不能决,皆先谘浩,然后施行。”

由此也能崔浩的权威之重和他受信任的程度。

既忠而孝,养性修身

在南北朝如此动荡的时代里能够做到崔浩这样,不仅是他才华和家族背景的功劳,自身的性格与修养也是不可或缺的,关于崔浩的性格,《魏书》中也多有记载。

首先是孝顺,史书中说“初,浩父疾笃,浩乃剪爪截发,夜在庭中仰祷斗极,为父请命,求以身代,叩头流血,岁余不息,家人罕有知者。及父终,居丧尽礼,时人称之。”

为父请命的意思就是以自己的性命换取父亲的性命,而天天夜里在庭中为父亲祈祷,竟坚持了一年之久,实属不易。还有一个细节,是崔浩不愿意让家人得知此事,因为家人如果知道了这件事,必然也会为此感动悲伤,还有可能劝阻他,崔浩的体贴与孝顺可见一斑。

崔浩曾经记述母亲口述的《食经叙》,里边记载了母亲因怕后世忘却而凭借记忆讲述的酒食的制作方法。崔浩在其中极力称赞母亲的文辞温婉简约而又自然成章,感叹自己随着几任皇帝平暴除乱,拓定四方,得到的赏赐不计其数,却再也不能以此侍奉母亲了,羡慕子路尚能“负米”,“子欲养而亲不待”,实在令人伤神。

崔浩一生恭敬事上,行事小心谨慎。辅佐第一任皇帝时,因皇帝年老脾气暴躁,多因为小事而责罚贴身官员,致使官员不作为,以防犯错,更有甚者或逃或隐,只为了避免眼下的灾祸,崔浩作为皇帝身边的著作郎,却一直“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听闻此事的老皇帝为此赐予崔浩御粥作为褒奖。史料中有这样的记载“从少至老,初不惮劳,所书盖以百数,必称”冯代强”,以示不敢犯国,其谨也如此。”崔浩的谨慎与勤奋,于此则甚是了然。

夷灭三族,非为一因

就是这样一位忠臣,最后却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崔浩之死一直是史学家们热议的话题,颇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在《宋书·柳元景传》中提到:“元景从祖弟光世……光世姊夫,伪司徒崔浩,虏之相也。元嘉二十七年,虏主拓跋焘南寇汝、颖、浩密有暴图。光世要河北义士为浩应。浩谋泄被诛,河东大姓坐连谋夷灭者甚众,光世南奔得免。”

也就是说崔浩被诛的原因是“密有暴图”。但是这个观点从种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很难成立的。首先虽然此事出自二十四史,但是其余史书如《魏书》、《北史》对此事只字未提,而只是将被杀的原因归结在国史案上,则《宋书》虽是正史,此事亦不可足信。从现实角度来看,崔浩出身清河崔氏,在当时重视士族门阀的社会背景之下,他对军功起家的刘裕根本不会有多重视,从之前刘裕借道一事中便可看出,崔浩虽然肯定了刘裕的能力,但实则是带着看不起的态度去分析两边势力的,他的初心还是为了北魏政权的壮大。

所以说因通敌被诛一说可能性很小,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

根据《魏书》的记载,崔浩被诛杀族灭是因为:“初,郄标等立石铭刊《国记》,浩尽述国事,备而不典。而石铭显在衢路,往来行者咸以为言,事遂闻发。”

而崔浩自己也承认是收了贿赂才做出此事,由是引起了鲜卑贵族以至于皇帝拓跋焘的暴怒。那么史料上记载的国史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简单来说就是崔浩与人合作编写了《国书》,记述北魏政权的历史,因为其作史耿介,多有鲜卑贵族的“黑历史”于其上,又因为“营于天郊东三里,方百三十步,用功三百万乃讫”,也就是耗费了巨量的人力在显眼的地方刻成了石铭,往来人等对这些事情议论纷纷。综合上边的几点原因,引起了鲜卑贵族的怒火。要说崔浩被诛,这一件事是毫无疑问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崔浩此人的性格问题,我们之前说到他的为人忠孝两全,而且行事谨慎,但是人无完人,崔浩也有他性格的缺点,而处在北魏这样一个风云激宕狼烟四起,两种文化碰撞激烈的时代,这一点小失误也足以致命。第一是他的正直,俗话说”刚者易折,柔者长存“,崔浩就因为太过正直受到群臣的嫉恨,而他一直受到皇帝的器重也加重了这种嫉恨。“世祖即位,左右忌浩正直,共排毁之。世祖虽知其能,不免群议,故出浩,以公归第。”世祖刚即位的时候,崔浩甚至因为群臣的排挤被逐出了决策集团,只有在皇帝遇到了疑难问题的时候才会想起他。他在朝堂上数次舌战群臣,令百官无地自容,如刘洁,李顺之类的重臣都不免被崔浩说的哑口无言,更不用说破赫连昌后归降的几位谋臣。但此类事件的发生也使得崔浩在朝廷中树敌众多。而且史书记载崔浩一度想要陷害自己的亲家李顺,甚至到了将一切都准备好的地步,以至于在梦中梦到自己放火烧掉李顺家的房子。从这些记载来看,崔浩也是有他的坏心思的,常年处在风口浪尖,一举一动都被别人注视着的崔浩,一点瑕疵也是不能被容许的。

说完了崔浩自身的原因,我们再来看一下被讨论的很多的社会原因。即鲜卑贵族与汉族世家的矛盾。崔浩身为汉族重臣,自然是要为汉族谋地位,争福利的。而他在拓跋焘支持下对北魏政权的内部构造,职官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北魏是游牧民族出身,本身还是比较松散的部落酋长制,鲜卑贵族对皇权的限制非常大,崔浩的改革实际上是使得北魏向传统的封建王朝靠拢,这一趋势毫无疑问的会剥夺鲜卑贵族的许多特权,于是贵族阶级在权力危机的影响下,对崔浩可以说是咬牙切齿之恨。

而这是两种文化下不可避免的问题,只是最后崔浩充当了这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而已。

那么,既然改革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崔浩肯定也有着皇帝的庇护,所以在这场悲剧中,皇帝拓跋焘对崔浩态度的转变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节。拓跋焘的上位可以说是崔浩极力支持下的成果,所以拓跋焘对崔浩也一直器重且尊敬,然而到了后来,两人的军事方针发生了极其严重的分裂。崔浩对南伐一直是一种反对的态度,而身为北魏皇帝的拓跋焘则想着尽快统一全国,这个时候,曾经为统一北方立下大功的崔浩,也成为了南伐最大的绊脚石,在拓跋焘的心中,想要统一全国,须先要除掉崔浩,正好此时国史之案浮上水面,给了拓跋焘下手的借口。

关于崔浩被诛杀还有一个不常被人提及的原因,即北魏时期的佛道之争,北魏政权普遍信仰佛教,而崔浩则笃信道教。一方面有改北魏风俗的想法,一方面出于私心,想要从信仰层面瓦解鲜卑贵族的统治,让北魏彻底的变为传统的中原封建王朝,崔浩一生有机会便诋毁佛教,在他的影响下,拓跋焘也进行了严厉的灭佛运动。三次灭佛运动中,其严重程度以此为最。

而这样的事情就更加剧了崔浩与鲜卑贵族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其领袖太子晃。

太子晃是极其虔诚的佛教徒,其父亲多次劝说都无功而返,在灭佛运动中仍竭尽全力保护了一部分僧人的安全,使得佛教文化在中国没有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关于崔浩的诋毁佛家,《魏书》中有以下记载,”浩非毁佛法,而妻郭氏敬好释典,时时读诵。浩怒,取而焚之,捐灰于厕中。““浩大笑之,云:‘持此头颅不净处跪是胡神也。’”

从他将佛与菩萨称作胡神,我们也能看出崔浩对佛教的态度,其实是包含着浓厚的政治原因的。

结语

崔浩一代名臣“才艺通博,究览天人,政事筹策,时莫之二”,其行事有谨慎,多有深谋远虑,辅佐北魏三朝皇帝,为之驱驰天下,开疆扩土,最终辅佐北魏统一了北方。只可惜最后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前辈学者分析崔浩之死因,多从当时的政治背景与民族矛盾入手,本文结合前人分析之成果,从崔浩本身的性格及当时的佛道之争入手,简单分析了崔浩坐国史之案背后不为人所见的原因。

然而崔浩之死,其本质原因还是出在政治上,崔浩一直主张提拔汉族限制鲜卑,其所作的《国史》阐述鲜卑贵族的“黑历史”,本质上也是出于政治意图。

则国史本身既有政治目的,崔浩为鲜卑贵族所不满,最终被夷族,也只能说是矛盾爆发的必然。

只是想到三朝老臣于七十高龄被平素尊敬自己的皇帝下令灭门,也着实感受到了历史中传来的那一丝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