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阳谋”

汉朝立国后,刘邦选择:郡、国,并行治理天下,汉朝即有郡县,又有诸侯国。

郡县由始皇帝最先创立,虽然统一了六国,但大量的贵族和士人,没有了升迁的道路,以往的诸侯王成了郡守,而郡守又都是中央直接委派。当时的士人却无法完全认同,这就留下了秦亡的隐患。

在汉初期,天下六十个郡,有四十个掌握在诸侯王手中,只有二十个在中央。从汉高祖之后,在文帝、景帝两位皇帝的时期,诸侯王权力过于强大的问题就一直存在着。

在那个时候,受中央控制的地区,甚至不到诸侯控制地区的一半,而受皇帝直接控制的人口,连诸侯控制的人口的1/4都不到。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比例,等诸侯国的力量远远超过中央的时候,汉代早晚会重蹈周朝的覆辙。

汉太祖刘邦花费了好大的精力,铲除了卢绾,英布,彭乐这些异姓王,同时又规定异姓不能封王,刘邦大封同姓王,结果造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诸侯国实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统治。汉朝的天下,这才安定下来,但是国中之国,是个大问题,诸侯弱小了起不了作用,做大了,同是高祖后代,为何我不能做皇帝?

汉景帝时期,牛人晁错主张,采取强硬措施削藩。汉景帝担心会引起诸侯反叛。但不削藩是反,削藩也是反,为什么不主动去干呢?或许还会掌握主动权。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削藩。

先挑软柿子捏,随便找了个借口,一纸政令先将胶西王,赵王,楚王,这三股力量小的各自的领地削去大片,直接划给了中央。这简直是从诸侯王的嘴里抢利益,无论有没有受到影响的其余各诸侯国,都产生了唇亡齿寒之感。

吴王刘濞和汉景帝有个人恩怨,看到削藩,心想早晚会轮到自己,还不如早反。结果,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立即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国家迅速陷入动乱,史称“七国之乱”。

虽然在大将周亚夫的镇压下,“七国之乱”在三个月内就被平息,但仍让大汉王朝损兵折将、损失惨重。但削蕃也失败了,他只能从权力上,给诸侯王一定的限制,而割据依旧没有解决。由此可见,削藩稍有不慎,真的就会引火烧身。

(七国之乱形势图)

景帝之后继位的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宣扬君权神授的观点,首先在思想上,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虽然大一统帝国的国势已经相当强大,但诸侯国的势力仍不容小觑,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占地千里,更有甚者自恃实力雄厚,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时常违抗中央政令,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的巩固。

诸侯国问题一直是汉武帝的心头大患,武力削藩必将再酿动乱,听之任之又唯恐夜长梦多,正当汉武帝左右为难时, 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的局面,在主父偃的谋划下,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他选择了一个最不耗费国力的“万全之策”,削弱诸侯的力量,以安全有效解决诸侯国威胁中央的问题,这就是推恩令。

汉朝的诸侯王,实行世袭制,但是这个爵位只传给嫡长子,庶出的王子是没有封地的。这样诸侯王就像是地方上的土皇帝,能永远的把这个爵位传下去。但是只传嫡长子这件事是有漏洞的,那庶出的王子该不该享有封地?推恩令就是抓住了这个弱点,武帝下诏:

都是兄弟,怎么能只有一个人获得家产,而其他人一无所得呢?庶出的王子也应该享有封地。这样一来,虽然不会削减某一个诸侯王的土地,诸侯王只要儿子多,他的封地就会分下去,直到最后无地可分。而且,他并没有触动诸侯王的利益,你的封地还是你做主,只是分配方式变了。嫡长子能够得到的无疑变少了。把诸王除了长子以外的儿子,都拉拢了起来,本来啥都没有,现在居然可以有封地。就算诸侯想强硬反对都不行,庶出的儿子们,就能为了封地,先反了他自己,让儿子们跟老子斗哎……

而封地小的地方被降为侯国,侯国与县同一个级别,隶属于中央管辖,这样诸侯国就会分解成一个个小的侯国,从而都会隶属于中央。

诸侯虽然明白,这是削弱自己的软刀子,却被儿子们的利益牵制而无法反抗。分家产的手段真是高明,皇帝让你一碗水端平了,这大概就是最有智慧的阳谋了吧。它让诸侯国没有反对的理由,只能任由被肢解,在推恩令的法令下,诸侯国分裂成完全无力与中央抵抗的小国,并且还会在内耗中消耗掉。

自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以后,汉宣帝,汉昭帝又继续实行,从而让西汉的中央集权越来越强。推恩令对中央好,对诸侯王的庶子们有利。此之后,各诸侯国逐渐衰落,直至彻底消失……。

后世有观点认为:

用推恩令进行削藩完全正确,比晁错高明无数倍以上。只是汉武帝找借口,废掉绝大多数的小诸侯,则是完全错误的,它加速了汉朝的灭亡。

假如汉武帝在实行推恩令的同时,想办法把这些小诸侯迁徙到边疆地带,则既开发了边疆地区,又用一大群小诸侯制衡了朝廷里的外戚宦官以及军功集团,那汉朝的江山则千秋万代。

须知,哪有不完的江山,总会出问题,月有阴晴圆缺,历史总是这样嘀。

按照汉朝的法规,王国独立存在,不受地方管辖,而侯国地位相当于县,直接由各郡管理,隶属于中央,而不再隶属于诸侯国。

如此一来,王国不但化整为零,越分越小,而且新诞生的侯国脱离了诸侯王的统治,直接成为中央管辖的一个县。不出几代,原本庞大的诸侯国就会被分解殆尽,彻底失去与中央抗衡的实力。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就达到了,而且不费一兵一卒。

(推恩令示意图)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所谓的推恩令,名义上是施恩惠,实际上则是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是一种变相削藩。对此,你我尚能看透本质,当时的诸侯王自然更加知晓其中厉害。既然如此为什么那么多诸侯王,竟然没有一人奋起反抗,来阻止推恩令的颁布呢?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简要分析如下,如有不妥或不足,欢迎留言共同探讨。

当年汉景帝削藩引发了七国之乱,这是因为,削藩侵害到了诸侯王的利益。毫无疑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同样也侵害到了诸侯王的利益,诸侯王没有反抗,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我们知道,由于生活安逸,妻妾众多,古代的王爷比皇帝还能生,儿孙数量甚至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比如,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之兄),《汉书》记载,他仅儿子就有一百二十多个。刘备之所以敢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正是因为他后人太多,无从查明真伪。

仍以中山靖王为例,汉武帝的推恩令,损害的只是诸侯王以及他的嫡长子的利益,但对于其他一百二十多个幼子和庶子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恩惠。原本,他们得不到分毫爵位和土地,但有了推恩令后,他们大小也有了自己的土地和侯国,所以,他们无疑会成为推恩令最直接的受益者,以及最忠实的拥护者。

诸侯王如果要反叛,要抵制推恩令,第一个跳出来反抗的就是这些幼子和庶子,他们人数众多,如果联手对付老爹,想必诸侯王还没等起兵,早已被亲儿子砍杀在家中了。

所以,诸侯王们纵然知道推恩令是糖衣炮弹,也不得不叩头谢恩,欣然领旨。

另外,由于文景两朝对诸侯国的一次又一次打压,到了武帝时期,他们的实力确实也大不如前,纵然是真的奋起反抗,也没有全胜的把握,与其以身试险,不如苟且偷生,至少,可以保证自己在世时的利益,至于子孙后代,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综上,同样是削弱诸侯国势力,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却非常顺利,这都是有历史原因的,只能说,主父偃比晁错高明,汉武帝比汉景帝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