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宋的高太后会被称为“女中尧舜”?

第一:会站队

公元1085年,宋神宗赵顼病危,关于赵顼死后皇位的继承成为大臣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当时赵顼的儿子赵煦年仅10岁,而赵顼的弟弟岐王赵颢年方壮年,又是高太后非常喜欢的一个儿子,又有着贤王的名声。因此大臣们非常担心赵颢会觊觎皇位,万一他利用自己贤王的名声,加上高太后对自己的宠爱。到时候在赵顼死后再和高太后来个里应外合发动一场宫廷政变,那么不仅大宋会元气大伤,很多大臣恐怕也保不住他们的位置。但是高太后的做法打消了大臣们的疑虑,虽然赵颢也是她非常喜欢的儿子,但在这关键时刻高太后却站在了她的孙子这边,她一方面下令禁止赵颢出入皇帝寝宫,另一方面令人密制十岁小儿所穿的龙袍。就这样在赵顼去世后,年仅10岁的赵煦登上了皇位,是为宋哲宗。在赵煦的继位大典上,高太后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子继父业,其分当然”。高太后的这份态度得到了许多大臣的赞许,在此后的九年中高太后也一直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听政,顺利的完成了皇权的交接。

第二:会用人

在高太后听政的时期,本就不赞同新法的高太后启用了同样反对新法的司马光和吕公著、文彦博等老臣。而她的身份也被司马光加以利用,以“太皇太后以母改子”的名义将新法一一加以废除。就这样,自熙宁二年开始的王安石变法诸多条陈被一一废除,王安石也在1086年病逝。王安石变法就这样宣告失败。但高太后的这些做法却得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们的喜爱。

第三:会做人

历来女主在位宠信外戚是非常常见的事,但高太后则不然。早在神宗年间赵顼想给高太后的弟弟升官就被高太后婉言拒绝过。而到了高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在这方面她就变得更加谨慎。她的伯父高遵裕曾因为在西夏战场上贻误战机被贬值。此时有人为了讨好高太后,建议恢复高遵裕的官职,被高太后怒言贬斥。而另一位内侍宋用臣在贬斥后也曾托赵顼的乳母向高太后求情,一样遭到了无情的斥责。就这样,在高太后听政期间,外戚们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遏制。这毫无疑问也是诸多文臣们所乐于见到的。

此外,高太后也非常清廉。文思院呈上的物品不论大小,她终身没有拿过一件。这样也毫无疑问地增加了人们对她的好感。

诚然,在高太后执政期间。北宋的政治比较廉明,经济也比较繁荣。这段时间被称为是北宋天下最为太平、百姓最为安乐的时代。但好景不长,高太后在位期间是北宋党争最为激烈的一段时间。大批支持新法的官员被贬斥,而在高太后死后,受到宋哲宗喜爱的新法派则开始反攻倒算,北宋的国力就在这样的党争中日渐损耗,最终迎来了灭亡。

虽然高太后听政期间北宋经济的状况还算不错,但被称作尧舜一级的人物似乎有些过誉。但高太后一有力挺赵煦继位之功,又凭借废除新法获得了正在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的赞许,为人更是隔绝外戚,不贪小利。得到当时文士的喜爱也就在所难免。得到了掌握话语权的人们的赞扬,在史书里被大加称许也就不奇怪了。

廉洁公正的女中尧舜高太后

高太后一向反对王安石变法,信任保守派旧党的大官司马光。1085年,神宗病故,新登基的皇帝哲宗赵煦只有十岁,还是个小皇上。时高太后已是太皇太后,她奉神宗遗诏辅佐年幼的皇上,垂帘听政。高太后一执政,就开始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将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废止。

高太后虽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派,但是却有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她执政期间,勤俭廉政,励精图治,因此这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也十分繁荣。因而,宋哲宗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国势较强的时期。这与高太后的贤德是分不开的。

高后的弟弟高士林任内殿崇班很长时间,当时英宗想升他的官,高后谢绝说:“士林能在朝做官,已经是过分的恩典了,怎么好援照前代推恩后族的惯例?”神宗时几次要为高氏家族修建豪华的宅第,高太后都不答应,最后由朝廷赏赐了一片空地,自己出钱建造了房屋,没用国库一文钱。

高太后的两个侄子公绘,公纪都该升观察使,但她坚持不允。哲宗一再请求,才升了一级。一次高公绘呈上一篇奏章,请朝廷尊崇哲宗生母朱皇太妃和高太后的家族。高太后见奏召来公绘问道:“你文化水平不高,怎么能写出这样的奏章?”公绘说出了这是邢恕的主意并代为起草的,高太后不但不允所请还把邢恕逐出了朝廷。

正因为高太后廉洁自奉,处事公正,垂帘听政期间朝政比较清明,因此她也被称为女中尧舜。宋哲宗时期也成为北宋最后一个国势较强的时期。

有“女中尧舜”之称的高太后是如何交代自己后事的?

在宋神宗驾崩之后,因为继位的宋哲宗只有十岁,所以政事都交给了太皇太后高太后处理了。高太后听政时期,非常的清明,任用了一大批的能干的老臣。使得当时国内非常的和平。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高太后总归是要离开的。

元祐八年八月,太皇太后高氏病重,不能听政。吕大防、范纯仁入宫探视,太皇太后对他们说道:“我这一病恐怕不会起来了。”吕大防、范纯仁齐声说道:“太皇太后万寿无疆,肯定不会有事的。”太皇太后说道:“我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即使死了也很正常,爱卿不必哀痛。只是我死后,最让我放心不下的是皇上。皇上还年轻,容易受人迷惑,还望爱卿们用心保护!”吕大防、范纯仁又同声说道:“臣等定当遵命!”太皇太后转头对范纯仁说道:“爱卿的父亲范仲淹可谓忠臣,在明肃太后(明肃太后名叫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垂帘听政时,他规劝明肃太后要尽母道;后来明肃太后撤帘之后,他又劝仁宗要尽子道,爱卿应该效仿你的父亲!”范纯仁涕泣受命。

太皇太后又说:“我受神宗的顾托,听政九年。爱卿你们说说这九年间,我有没有加恩于高氏吧?我为公忘私,我还有一儿一女,现在都快病死了,还不能跟他们见上一面,你们说我苦不苦?”当时嘉王赵頵已经薨逝,高后的儿子只剩下赵颢一个人,但是没有机会跟高氏相见。说完,高氏泪如雨下,喘息了好一会儿,又嘱咐吕、范二人说:“以后如果皇上不听信爱卿们的话,那你们就告老还乡好了。”说到这里,高氏对左右说道:“今天正好是秋社(祭祀灶神的日子),赐给两位大人社饭。”吕、范二人不敢推辞。等到左右将社饭备齐后,他们暂时退到外面,到别室匆匆吃完。吃完后,他们又入寝门内拜谢。

太皇太后呜咽道:“明年吃社饭时,两位爱卿可不要忘了老身呐。”吕、范二人又劝慰了几句才起身告退。过了几天,太皇太后溘然长逝。高氏听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安定。辽主曾经对群臣说:“南朝自从高后听政,仁宗时代的旧政和老成正士,大部分都被起用,大宋的国力又将昌盛,你们可不要给我惹事!”

因此元祐这九年来,边境一直很和平。夏主前来归还永乐一战的俘虏,作为交换,他乞求宋朝归还他们的土地。太皇太后想要保境安民,便下诏归还米脂、葭芦、浮屠、安疆四个城寨,夏人于是又跟宋朝和好如初,再也没有生事。有大臣请旨让两宫一同御殿,太皇太后没有答应。后来,又有人奏请太皇太后在文德殿受册,太皇太后又说道:“母后当政,并不是国家的福分,况且文德殿是天子办理公事的地方,太后怎么能去呢?就在崇政殿行礼就好了!”太皇太后的侄子高元绘、高元纪,整个元祐年间,只加封了一次,这还是哲宗再三申请,才得到的特许。中外都称太皇太后为“女中尧舜”。她去世后,礼臣拟定谥号“宣仁圣烈”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