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航母冷战发展对比
来源:历史有悲有喜
二战后美国的航母发展战略
航空母舰作为一种集航空兵器与水面舰艇特征于一身的强大兵器,实乃制海权和制空权完美结合的产物。自1917年6月英国将一艘巡洋舰改装为世界上最早的航空母舰“暴怒”号以来 ,航空母舰作为一种兵器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使用和发展历程。从对整合航空力量与海上力量的早期摸索,到一次世界大战水上飞机的实战使用;从二战初期航母奔袭的一鸣惊人,到战争末期特混舰队的君临天下,及至战后两超对于航母截然相反的两大设计、运用体系之间的较量……所有这些无不标志着世人对海上空权日益加强的认识,越发深刻的理解以及更加完善的思考与实践。航母发展到今天,其意义已远不仅限于一种兵器,实质是已经成为相关国家海权战略思想的缩影,也是对其海上利益和武装力量特性进行衡量的基准。一个拥有航母的海权大国,不能认识其航母的发展使用历史和特点,是无法对其武装力量的任务目标和特性有一个正确而完整的认识的。
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暴怒”号,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暴怒号第一次改装,只是安装了艏甲板。不久后,后主炮也被拆除,以便飞机降落,但是前后甲板并未贯通,几乎无法在实战中使用。
1946-1991年发生的冷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两大实力集团在军事、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上全方位的对立对抗。血腥的二战还没结束时,仇恨和猜忌的种子就已经四处撒播,而在战后没几年时间里,全世界人民希望尽享久违的和平与美好空气之时,邪恶之花已然开出。之后50年中,东西方两大阵营无所不尽其能,在所有可能的领域和方面突出自身的优势,压制、遏制对方的力量,拼尽全力希望在现实的和可能的对抗中获取足够的利益,并最终取得胜利,全然不顾所有人类都生活在随时可能被核子弹药消灭肉体与精神威胁之下的事实。针尖对麦芒的军事对抗作为最直接和最终极的对抗手段,成为了这场贯穿五十年的奇怪战争的焦点。而浩瀚的海洋,同样也是那50年中军事对抗的前线。暴力手段和毁灭性的力量在那个黑白背景的海洋上一点也不能少:没有舰队就不能显示和使用力量(尤其是强大的核打击力量);没有能够占领空间的高机动战机和隐藏在深海中的大型潜艇,就不能在面对敌人时摆脱脆弱和恐惧。此时,已经在二战中充分沐浴了血雨腥风的航母们,必然成为双方舰队中的强力核心。只有航母这种巨大的舰只才能充分结合和发挥舰载机和水面舰艇两种平台的优势,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足够的持久性和破坏力,才能同时兼顾空中、水面和水下几个维度,并随时保持可靠的力量以完成本方任务,应付各种威胁。在两超四十年惊心动魄的对抗中,双方的航母作为各自的强力武装,扮演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强悍如斯的航母,在二战时的美国海军中就已经成为了镇军利器。
由于德国海军发展过于不均衡,总体实力较弱,所以美军航母建功立业的最主要的战场在太平洋。二战之初,美国偏安一隅,作壁上观,尽看列强鹬蚌般相互吞并攻杀。在只供给物资之余,不时盘算着接下来该在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大战才能取得最大的渔翁之利。不想几千年来都抱着强烈危机感的日本人提前动手,立时将美国人提前拖入大战的泥潭。让“皇军”军令部、海军部和联合舰队司令山本君都没想到的是,珍珠港事件不仅摧毁了太平洋舰队当时的相当实力,也使美国军人提前认识到了航母作为一种未来兵器的巨大价值。
美军指挥官中不乏大舰巨炮主义者,亦不乏裹足不前的保守与教条。但是珍珠港之后,客观上美军十二巨舰非沉即伤,美军除了航母一时无主力舰可用。主观上美军认识和学习到了这样的事实:日军2个航战队6航母奔袭数千公里,两个波次183+167架飞机竟然毁杀3巨舰343飞机2403人之余,还差点炸烂了珍珠港战备油库、港口设施和机场设施外加2艘走了一趟巡逻线和八辈子好运的航母……即使以上这些都不够说明问题,塔兰托上空旗鱼的尖啸、俾斯麦首相和威尔士亲王的哀鸣也是之前之后摆在台面上的事实,就看你没有战列舰的太平洋舰队以及顶头上司美国海军司令部如何认识了。如此这般,再抱定非战列舰无以战的信条只能自取灭亡。重整旗鼓之后,珊瑚海、中途岛、所罗门、马里亚纳……美国航母成为唯一的杀手锏,打了沉、沉了造、造了打……舰队航母跟对方死磕之余,还要造出一堆护航航母及800多艘各型驱逐舰支援登陆,反潜护航。而马里亚纳大决战之后美军就可以傲慢而幸灾乐祸地看着对手,在因为种种原因(主要是死抱着战列舰决战的陈旧信条和九段作战的僵化思维)损失掉全部机动舰队和好几个航母战队后,又是战列舰疾走,又是大和特攻,神风樱花回天“百花齐放”之后只剩下合津浦的大堆残骸,横须贺船厂里没完成的“改五”工程和几艘残破的被改成“军民接济船”的原联合舰队战舰。如果美军没有航母,不要说去太平洋那边摧毁黑暗的“大东亚共荣圈”,就算是太平洋这边的势力范围也根本守不住。因此,马里亚纳18航母TF-58自然成为了美国海军司令部黑白相框中永不磨灭的经典画面。
之后,这些美制钢铁怪兽们迎来了战后科技大跃进背景下自己的黄金发展期。到大战结束时,美国共建造 16 艘爱塞克斯级和 9 艘“独立”型航空母舰,此外还建造了 53 艘护航航空母舰,船台上还在建中途岛级三艘50000多吨的航母。以至于战后一段时间内,美国海军几乎苦恼于拥有如此众多的航空母舰,并宣布停止建造新型航空母舰。其拥有的大量战争时期赶制的舰艇,老式的不久就全部退役,并进入军舰公墓、在核试验中作为靶舰或拆毁回炉,而较新的舰艇仍然保留在役。例如二战完美的标准航母埃塞克斯级和更大的中途岛级全部在役。其中埃塞克斯级不仅有10艘参加朝战,9艘参加越战,还有8艘舰龄较短的经过改装后从1960年起作为反潜航母逐艘重新投入现役。其标准排水量33100吨,满载排水量43000吨(“香格里拉”号数据,各舰有所不同)。此级航母专用于进行反潜任务,同时配载了固定翼反潜机(S-2)和直升机(SH-2)。虽然舰体老旧,需要延寿改装等工作,但其大排水量和大载机量带来的是良好的勤务性能和极高的作战性能,即使是履行反潜任务都能得到这种水平的舰只展开作战行动,不管怎么说这应当是任何其他国家类似部队指挥员们所羡慕的。老式航母仍然在战后发挥着余热,迎来自己的第二春。
如果说埃塞克斯乃至于中途岛级航母只是二战的遗产的话,那么战后的弗莱斯特级则是新时代的序幕。朝鲜战争警醒了美国海军,让其在战争末期就撤消了不再建造大型航空母舰的决定。1952 年 7 月,首批两艘 6 万级航空母舰“福莱斯特”号(CVA59)和“萨拉托加”号(CVA60)同时动工建造。这种航母里程碑式的设计和技术应用使得航母的发展大大加速。其应用的封闭式机库、封闭式舰首、舷边升降机、蒸汽弹射器和光学助降设备构成了当代大型航母基本特征。福莱斯特级是专门为适应喷气式舰载机而设计的,其所有设备和设计特征都有效地适应了喷气机的使用和维护,其设计建造与服役经验也为之后美军的航母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的燃油贮量比爱塞克斯级多70%,航空汽油贮量是爱塞克斯级的 3 倍,载弹量比爱塞克斯级多一倍半,最多可搭载飞机70架。如此强悍的作战能力立刻使得美军航母特混舰队打击威力空前提升。为此,美军持续建造这种重型攻击型航母,相继完成该级第三艘“突击者”号和第四艘“独立”号。之后,福莱斯特级的改型小鹰级攻击航空母舰“小鹰”号(CVA63)、“星座”号(CVA64)、“美国”号(CVA66)、“肯尼迪”号(CVA67)(美军经常将其自定为一级)也陆续投入现役。8艘新锐的战后航母加上3艘战争末期的“中途岛级”以及若干艘埃塞克斯级(攻击型)构成了强大的攻击型航空母舰作战序列,而另外8艘埃塞克斯反潜型又可以有效补充各特混舰队反潜能力,充当反潜编队的核心。战后强大的美军航空母舰机动舰队的框架就此基本形成。
2009年退役的“小鹰”号航空母舰是美国最后退役的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美国将CV-63“小鹰”号、CV-64“星座”号、CV66“美利坚”号、CV-67“肯尼迪”号单独列为“小鹰”级,但实际上是“福莱斯特”级航母的改进型。
CVN-65“企业”号是美国建造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试验的性质使“企业”级只建造了这一艘。但为后续的“尼米兹”级航母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随着冷战对抗的不断强化和深入,尤其是苏联红海军不断取得新的建设成果,远洋活动更加频繁。美军更加需要将自身航空母舰机动舰队的质量进行大幅度提升。在逐步更换二战老舰的过程中,美军也开始探索新型技术的作用。“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是另外一个典型的阶段性成果,它预示着冷战中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第二次大规模发展的来临。该舰 1958 年建造,1961 年服役,满载排水量 85,350 吨,拥有 8 台 A2W 型核反应堆为 4 台齿轮传动式汽轮机以及甲板弹射器提供蒸汽,这可以使该舰长时间以 30 节以上航速航行并弹射更加沉重的舰载机。动力的巨大革命使得舰只排水量和作战能力瞬间跃升。当然,企业号由于太过超前,虽然坞修需求降低,但舰员数量和质量大幅度增加,成本更是高得惊人,比早它8-9年的“福莱斯特”号贵了整一倍(当时美元通货膨胀率很低)。这些缺陷导致了国会乃至整个政界军界反对声如潮。但其划时代的实验意义已经凸显出来,美军航母从此走上核动力化和满排9-10万吨化的康庄大道。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第一艘CVN-68“尼米兹”号
1967 年财政年度中美国海军成功地获准建造“尼米兹”号(CVAN68),满排91,000 吨以上,造价 20 亿美元。如此巨舰迅速使得其他国家的一切作战舰只相形见绌。自此舰开建以来,陆续有其同级共5艘舰在冷战结束前下水,核动力航母的量产和使用使得美国的海上霸权达到巅峰。以至于80年代里根政府推动的“600舰海军”的庞大规划中,包含的15艘航母其中10艘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90000吨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带来的不仅是包含最多11个中队的舰载机联队,不仅是自身惊人的油弹水携带量和恐怖的持续作战能力,也不光是能起降将近30吨的舰载机,更是整个海空作战能力的飞跃。冷战未结束时如此规模和威力的海上力量足以在相当程度上左右战争胜负,而冷战结束后再未有人能够在远洋上折其锋锐,其带来的优势和全球存在毫无疑问是压倒性的和决定性的。这种巨舰的出现理所当然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海权的最为辉煌的代表与象征!
二战后苏联海军的发展思路
反观苏联的情况,我们可以就此看出一个典型陆权国家和一个典型海权国家的区别。与美国海军相比,红海军长期以来一直是一支近海防御力量。二战当中,除了反攻塞瓦斯特波尔和进攻芬兰的战役中有所表现外,其他大部分时候均呆在港内。实际上,在对马海战之后,沙俄乃至苏联不仅失去了在远东乃至整个亚洲殖民地的利益存在,也同样失去了作为大洋经营者的资本,甚至巨大的失败也动摇了其临海地区的陆权保证。沙俄在风雨飘摇中倒台,红色的旗帜经过浴血奋战遍布了整个苏联,但年轻的苏维埃又必须投入到全面工业化的火热进程中,在这之后被轴心国拖入二战。在沙俄时期那样规模和威力的海军,在这段时间里既不被需要,也完全无法被重新建设出来。苏联海军,从诞生之日起就只能成为一只近海防御力量,甚至是在将要参与的那些重要战役中,为了保全仅有的家当撑门面,苏联红海军司令部始终严格限制大型舰艇参与战斗。在黑海、波罗的海的进攻作战以及巴伦支海的运输船接应行动中,红海军最活跃的单位都是轻型舰艇和岸基战术飞机,而大型舰艇的出现实在非常难得。即使这样,苏联在二战中仍然损失了一艘战列舰、六艘巡洋舰的大型作战舰艇,已然非常令其领导者心痛,但获得的战果实在寥寥。显然,这一时期的红海军极为有限的远洋作战力量——那些有限的大型舰艇仅能起到象征作用撑撑门面,但再如何象征也无法使红海军摆脱一顶近海防御型海军的帽子。
相对于作战实践上的局限性而言,苏联决策层一直都在努力提高海军的作战能力,尤其是计划增添用于远洋的大型舰艇。斯大林在战前即策划了庞大的海军发展方案。1936年5月27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下属的海军部提交了一个重建海军的庞大方案,请求为海军建造8艘35000吨406毫米主炮А型战列舰(23号计划)和18艘26000吨重巡洋舰(69号计划/喀琅施塔得级)。毫无疑问这得到了最高领袖斯大林的首肯。这些方案被二战的提前到来所打破,但在战后的数年内随即复活。二战结束之后,出于斯大林本人对大舰队的偏好,二战中止的大舰队计划再次被提上日程。当然,计划中的各型舰的设计方案都作了修改,其中的大舰包括24号计划(苏维埃级战列舰)和82号计划(斯大林格勒级战列巡洋舰),均是对过去两大型号的修改。但到1953年,随着斯大林的逝世和赫鲁晓夫的上台,在赫鲁晓夫“大舰无用论”的作祟之下,所有在建的大舰计划全部被中止。24号计划永远停在了纸面上,斯大林格勒级也在所难免。唯一大规模付诸实施的,只是斯维尔德洛夫级轻型火炮巡洋舰(68型бис)。虽然数量不少,但其规格比较当年庞大的造舰计划中的型号相差甚远,而且这型舰也是好不容易才保留下来的,很多人包括海军司令部本身对其能否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作用非常质疑。
但是,不管是以上作战实践还是曾经将要付诸实施的造舰方案,都不涉及航空母舰这个重要舰种。40年代末50年代初,是苏联红海军战后第一个造舰高峰。但即使是这时,苏联决策层也不过下达命令让涅瓦设计局进行了72型和85型轻型航母的设计工作。这样的轻型航母计划搭载30-40架较为先进的活塞螺旋桨飞机以及之后更加先进的喷气式飞机(数量显然不多,尚不及二战中批量生产的埃塞克斯和云龙级)。这些尚在图纸上的巨舰同其他那些巨大的造舰计划一起被上台不久的赫鲁晓夫政府取消,自始至终苏联既未能使之上船台也未能用之哪怕培养出些许人才。及至这时,苏联的远洋海军,与苏联的航母,仍然只是虚无飘渺的梦而已。
航空母舰毕竟是远洋海权的象征和工具,但对于苏联(或沙俄)这样的典型陆权国家,在秉承地域性蚕食体制进行扩张的情况下,没有相当实力和广泛拓展过的利益,航空母舰可行性和必要性均非常有限。苏俄偏重陆权也是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面对极其恶劣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比如海域分散、作战方向不集中、出海口被敌方或潜在敌人封锁、不冻港稀少、设施建设困难等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决定了苏联(沙俄)海军缺乏集中作战的条件,甚至在本土也缺乏有效保障能力。这种条件下还不如老老实实用陆军作为扩张主力,而不是拼尽全力去建设一支不能集中舰队或者一年中数个月无法出港的远洋海军。所以实际上在斯大林时期进行的大舰队建设,不管是否包括航空母舰,其意义均十分有限。只要苏俄一日不能突破敌对国家对出海口的封锁,只要其利益还是局限在本土地域及周边,其远洋舰队乃至整个海洋战略既无意义又缺乏可行性。苏俄在海上的失败,如对马海战等,莫不是以上事实的必然结果。如果总体实力不是超出敌方很多,面对典型的海权国或者只是海上战略态势较好的敌对国,苏联很难在海上将其击败,甚至难以进行军事上的竞争。但在二战以后,尤其是50-60年代以后苏联在战争结束时在欧洲抢得一个较好的战略态势,控制了不少东欧国家,且经济重建恢复工作进展顺利,工农业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对外扩张的不断加剧,与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的对抗逐步深入,苏联在自身实力大幅增强、西方经济出现60-70年代萧条的机会开始实践所谓的“南下战略”。这一战略成功地避开了中西欧敏感的战略对峙地带(对应为“西进战略”),强调保证中欧对峙、挟持西欧的前提下向广大第三世界,尤其是欧亚大陆的南方和腹地大规模扩张,其触角伸向了中东等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资源原料产地。与此同时,苏联日益且迅速膨胀的海上武装力量也在努力实践着自身的“温水海军”之梦。取得众多的温水不冻港得以驻扎,能在温带乃至热带广阔的大洋上游弋,已经不再是空中楼阁了。苏俄作为一个陆权国家在冷战的背景下迎来了其海权自彼得大帝创立波罗的海舰队以来从未有过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苏联远洋舰队的建设和使用成为水到渠成之事,苏联海军对此种海上力量有专门的称谓:“远洋核海军”。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和他在部长会议、国防部及至苏共中央政治局里的同好们不断把海军的地位一再提升。这样的海军不仅将成为与西方资本主义决战的重要力量,也是苏维埃向全世界推行自己意识形态和霸权政策的有力工具;不仅是在苏联周边海域发动进攻与防御作战的主力,也是时刻准备游弋于世界各大洋和各热点水域的最为直接的军事存在。红海军不仅将拥有大量的核动力战舰(主要是潜艇),也将拥有强大的战略、战役核打击能力和核条件下作战的能力,尤其是与西方主力舰队直接对抗的能力。这支规模巨大的舰队最终将向全球进发,去实现过去从未达到过的无上荣光。为此,巨大的造舰计划迅速展开并付诸实施,而海上巨兽航空母舰的设计建造自然也在当中,其装备入役的重要工作被迅速提上了日程。苏联也将拥有以巨大的航空母舰(载机巡洋舰)为核心的远洋大舰队!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整个苏联领导层统一了思想与决心。在此之前就展开设计的1123型莫斯科级很快完成了建造工作。之后的1143.1基辅级及其改进型号1143.4巴库级重型载机巡洋舰先后在197X年-197X年间下水服役。这些舰艇计划搭载YAK-36或YAK-36M垂直起降歼击机,日后还将换装YAK-38飞机,以及各种用途的直升机。其总载机量可达24架。
1143.1基辅级是苏联海军第一型直通甲板载机巡洋舰,图为基辅级第三艘新罗西斯克号。
1143.1型基辅级是一种有限海权和阻止敌方有效使用海权的思想在冷战背景下的产物,也是苏联首先确保核对峙状态的重要砝码。这一型舰艇基本设计上与英国“无敌级”轻型航母比较类似,但拥有着远超后者的武器攻击能力,因为后者只不过在前甲板装备了远程(当时标准)防空导弹而已。事实上“基辅级”实战条件下的战术任务与“无敌级”颇有些类似,不过是量级上不同而已,也比后者多了扮演制海中坚力量的角色。这就决定了像1123和1143这些舰艇的建造都不过是航母设计建造的序曲,作为向大洋迈进的红海军不能只去依靠阻止敌方有效使用海权和单纯组织引导反潜作战这样的思想和战术要求所催生出的舰艇(虽然这些舰艇实质上是冷战苏联手中使用上最为有效和成熟的大型载机舰艇)。在60年代末开始设计的1160型、1153型等等型号才是戈尔什科夫时代的红海军决策层最为希望得到的航母(载机巡洋舰),除此以外还有10200型等排水量更小些的搭载直升机的航母。
但由于种种人为原因,包括国防部和工业综合体领导层人事更替、个人偏好和决策制度等等,另外还有苏联工业能力和技术能力上的原因,这样搭载常规起降舰载机的大型全通飞行甲板航母并没有在70年代出现在红海军序列当中。这就意味着红海军仍然要继续使用YAK垂直起降舰载机,其作战性能标准根本达不到像国土防空军截击航空兵或空军前线航空兵手中那些截击机和战斗机。或许红海军并不情愿,但作为火力巡洋舰和航母结合体的1123和1143型载机巡洋舰被继续用来撑起了苏联远洋舰载航空兵打击力量的框架,非全通飞行甲板,拥挤的空间和大量武器装备成为了这些巨舰的典型特征。这些拥有厚重武装的钢铁巨兽实质上成为了苏联红海军远洋舰队的中流砥柱,冷战中后期红色巨熊在海外的任何活动总能隐隐见到它们的身影,而更为先进庞大的它们的后辈们只能感叹自己的生不逢时。
进入80年代,苏联红海军和造船工业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其历史上第一艘拥有大型全通飞行甲板和常规起降舰载机的1143.5型库兹涅佐夫号(原勃列日涅夫号、第比利斯号)重型载机巡洋舰的建造工作。1143系列舰作为原苏联航母发展的最重要部分,至此进入了黄金发展期。1985年12月时名为勃列日涅夫号的库兹涅佐夫号于黑海造船厂下水,凑巧赶在了戈尔巴乔夫政权修改苏联防务学说之前。
1988年11月,第二艘同级舰里加号(即后来的瓦良格号)下水,同年核动力载机巡洋舰1143.7型乌里杨诺夫斯克号开工。1143.5型舰,是苏联载机巡洋舰发展的里程碑式的标志。大型全通式飞行甲板、干净整洁的表面设计、巨大的起降操作空间以及同样巨大且战斗力强悍的常规起降舰载机SU-33、MIG-29K(即使是MIG-29K的体积也比基辅级上的YAK-38大许多)成为了这型舰艇的典型特征,尤其是在苏联红海军的舰艇序列中更是这样。再没有以往的哪艘哪型舰艇有着与之相同的特征了。
当时,较大排水量(40000吨以上)和全通式甲板两者兼具的攻击型航母是美国、英国和法国等极少数国家海军拥有的舰艇,而作为传统海权强国的英国于1986年4月将满载排水量 26,200吨的“竞技神”号航空母舰以2500万英镑的价格出售给印度,自此以后只拥有无敌级轻型航母(注意,这个级别的航母在许多特征上跟基辅级是相当类似的)。从这点看来,苏联红海军拥有1143.5型舰的意义凸显,类似舰艇全球也仅美法两国拥有。不管这种舰艇与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所装备的同规格和排水量的舰艇有何区别或者局限,这种舰艇作为远洋舰队的核心此时进入了红海军的序列中,真正使得红海军在全球主要海区均拥有远洋作战的实力,而非仅仅是远洋行动的能力,而此种能力完全拥有者,当时世界上不过美国一国而已。而之后核动力的、排水量和内部空间更加巨大的乌里杨诺夫斯克级,如能进入苏联红海军序列,则能更进一步使苏联红海军拥有更强的远洋攻击作战能力,这种能力是偏重陆海结合的大体系的红海军过去所不能拥有,甚至不敢想象的。类似美国远洋机动舰队那样的海上力量恐怕届时将被用来描述巡弋世界各地的红海军远洋分舰队,这些分舰队将更方便和更凶悍地去显示苏维埃的力量,将自己的意志推广到全球的热点地区去,或更胸有成竹地准备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决战。看着自己手头上沙皇们当年穷奢极欲也不曾拥有过的巨舰舰队,红色巨熊似乎更加坚定了向世界各大海洋进发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