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罩佛国的刀光剑影——缅甸王朝征战史

作者:挑灯读史

缅甸联邦共和国位于东南亚西北部,东与中国、老挝和泰国相邻,西与印度和孟加拉国相接。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南临安达曼海。面积676,578平方公里,是东南亚大陆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缅甸三面环山,西部有若开山脉,北部有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东部和东南部为掸邦高原和丹那沙林山脉。中部为平原。位于北部喜马拉雅山中的开加博峰海拔5881米,是缅甸也是东南亚的最高点。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和锡当河等。其中伊洛瓦底江发源于中国西藏林芝地区,向南流经缅甸中部地区,最后注入安达曼海。缅甸大部分人口生活在伊洛瓦底江流域,为缅甸最重要的河流。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河谷平原夏季闷热多雨,内陆山区比较干燥。缅甸民族众多,主体民族为缅族,占全国人口61%。

笼罩佛国的刀光剑影——缅甸王朝征战史

伊洛瓦底江畔的佛塔之国—–缅甸

缅甸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城乡处处表现出佛教文化的特色。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纪传入缅甸,在西元十一世纪时成为缅甸居民普遍的信仰,并且延续至今。

缅甸是宗教意识很浓的国家。在缅甸的街头巷尾,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纱、手持黑伞的僧侣,全国僧侣有10几万,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2万多人,平均300人中便有一个是和尚,佛教徒中每个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必须出家当一次和尚,社会上才承认其成人,还俗以后才能够享有结婚的权力,出家的年龄一般在10岁上下,出家时间,在以前最短为一年,已缩短为7天。也可以几个月,几年,甚至终生为僧。出家手续十分简便。因此,在缅甸有出家容易,还俗也容易的说法。在城市、一座座雄伟的佛塔、寺院,在乡村金碧辉煌的佛塔、庙宇等等都体现了缅甸民族对佛教的尊重与敬仰。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缅甸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佛教文化的兴起也带动了整个民族的语言、文学、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以及风俗习惯等等得到了改善。缅甸人崇尚佛教以佛教为依归,在孩子小时候就要剃度出家当和尚、意思就是把自己的孩子敬献给佛祖认为这是最大的善事,也是缅甸男性中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不经过剃度就不能算是成年人。缅甸僧侣多、佛塔多、寺庙多、是缅甸文化的特色,故有人称缅甸为“手指之处必有佛塔”是以缅甸到处都是信奉佛教的,所以缅甸有“佛塔之国”美称。

作为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国,缅甸曾经对东南亚的历史政治格局造成巨大影响,并且有一段时间是整个东南亚大陆的霸主,甚至分别在16世纪和十八世纪与强大的明王朝和清王朝展开了王朝战争,这样一个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的国度,却不可思议地成为东南亚大陆第一个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历史上对缅甸影响巨大的几次战争吧!

大象与蒙古铁骑的较量—–1277年的缅元战争

笼罩佛国的刀光剑影——缅甸王朝征战史

资料图:战象与蒙古铁骑的交锋

蒲甘王朝是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蒲甘王朝虽然只存在了200多年,但是,蒲甘时期所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奠定了缅甸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宗教文化发展的基础,对缅甸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蒲甘附近的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当时被称为“大泽之乡”。皎克西地区,在公元11世纪之前已成为粮仓。从蒲甘时期的碑铭看,蒲甘附近地区当时已种植水稻、高粱、豆类、冬瓜、茄子、胡椒、葡萄、甘蔗、槟榔等61种农作物,农业生产已具有相当的发展水平。蒲甘王国的经济发展,为统一缅甸的战争,打下了物质基础。缅人又娴于骑术。骑兵成为蒲甘军队的组成部分。蒲甘的军队后来在缅甸纵横驰骋,南征西伐。

1277年,缅甸与当时的中国元朝为争夺金齿地区而发生战争。强大的蒙古势力于13世纪初在蒙古草原崛起后,便迅速南下,以包围当时的宋王朝为目标,于1253年进入云南,1254年攻克大理城,灭大理国。1274年(至元十一年),元朝在原来大理国疆域的基础上,建立了云南行省。

早在建立云南行省前,元朝于1261年在永昌(今保山)设置了金齿等处安抚司。金齿地区指怒江中游和伊洛瓦底江上游两岸地带,大致上相当于现在中国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缅甸的掸邦地区。7世纪后,这一地区先后置于南诏、大理国的统治下。但蒲甘王朝兴起后,势力向北发展,迦娑婆时,江新(今八莫附近)已是蒲甘王朝的北部重镇,其势力范围,则到牙嵩羌(今云南省梁河县)。

蒲甘势力向北发展,金齿地区首当其冲。到元朝统治了云南后,金齿各部落纷纷归附元朝。蒲甘王朝深为不满,双方关系日趋紧张,冲突因此而起。

1271年(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就已遣使诏那罗梯诃波蒂王纳贡归附。1273年,元世祖再次遣使者到缅甸,要蒲甘王朝“谨事大之礼”。蒲甘王朝虽已江河日下,但在当时中南半岛,还是一个泱泱大国。立国两百余年间,除了锡兰军队曾袭击南部沿海,还从来未遇到任何强大的外国势力。那罗梯诃波蒂又自恃兵力强大,当然不肯俯首听命。不仅如此,他还借口元使晋见缅王时不脱靴为借口,杀了元朝使者。但当时元朝的目标是南宋,对蒲甘只是要求其臣服而不是要占领其地,尽管使者被杀,也没有因此大动干戈。直接导致元缅对争的原因,是蒲甘王朝采取“先发制人”的战术,企图夺取金齿地区。1277年(至元十四年)“缅人以阿哈禾(干额总管)内附,怨之,攻其地”,并准备“立寨腾越永昌之间”,触发了大规模的元缅战争。1277年,中缅两国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牙嵩延之役”。<马可波罗行记>中记录了这次战役。这也是中缅战争中最早发生的一次象战。据史书记载,当时元军出动了1.2万人的骑兵,而缅军方面则有6万步兵、少量骑兵和2千头战象。缅军采用了蒲甘王朝的传统战术,企图依靠战象冲击来克敌制胜。但由于蒙古军队精心选择了战场,当缅军的战象猛扑进攻时,蒙古骑兵退入了附近的森林,然后下马,躲在树林后面射出密集的箭雨。他们的箭没有射在骑在象上或尾随大象发动进攻的缅军士兵上,而是对准战象。战象被箭射中后就痛得发疯般地回身逃窜.践踏士兵随即蒙古骑兵迅速上马,乘乱进攻缅军,于是缅军大败。这次战役缅方的大将是释多罗伯,所率军队有象兵、骑兵、步兵,人数约4–5万,有象800头,马万匹。元军大理路蒙古千户忽都,总管信苴出兵增援。缅军象兵由于无铁甲掩护,在精于箭射的元军打击下溃败。“缅人逃遁,又为阿禾、阿昌(即今阿昌族)邀杀,归者无几”。元军很快取得了胜利。这次战役在缅甸史上称为“牙嵩延之役”。马可.波罗(约1254-1324年)在他著名的《游记》中,对这场战役作了生动而又详细的叙述。

消息传到蒲甘,那罗梯诃波蒂弃城而南逃。元军继续南下。那罗梯诃波蒂逃到卑谬之西的莱甲,唯恐元军继续进攻,就于1285年11-12月间派阿南达比西和默罕勃到太公城与元军和谈,次年又派高僧信第达巴茂克前去大都,亲见忽必烈。忽必烈接受高僧提出的“请勿派将士进驻”的要求,但要高僧还国时,“望将逃散之僧召回,劝人们安心耕种,待丰收安定之时告朕”。1277年,云南诸路宣慰司使都元帅纳速刺丁亲率大军,打到江头城,招降金齿部落12万户。至此,整个金齿地区纳入元朝版图。

1279年6月,元军“以天热还师”,缅军卷土重来。元朝下决心巩固这一地区的统治。1283年(至元二十年),忽必烈动员四川,湖南大军,以相吾答儿亲王为统帅,大举进兵,12月破江头城(今缅甸八莫),1284年2月破太公城(今缅甸达冈),1284年设征缅省,统治这一地区,缅军主力在这次战役中丧失殆尽。

正当元缅关系趋于缓和时,缅甸国内发生动乱。那罗梯诃波蒂在返回蒲甘途中,被其子梯诃都杀于卑谬。梯诃都还想杀死其弟达拉侯乔苴,但失手被自己的箭反射而死。元军乘缅军内乱而进,于1287年2月攻占蒲甘。此时,西部阿拉干已宣布独立,南部孟族乘机摆脱蒲甘王朝的统治,北部实际已处于掸族势力控制下。作为一个全缅甸统一的封建王朝的蒲甘王朝已趋于瓦解。

1287年以后,蒲甘王朝已名存实亡,缅甸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分裂时期。

东征西讨 血雨腥风灭暹罗——–东吁王朝30多年的战争

笼罩佛国的刀光剑影——缅甸王朝征战史

资料图:缅泰战役中的战象

1531 年~ 1581年时,下缅甸不仅农业经济有所发展,而且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兴盛,如果控制了这一黄金地带,与东吁王国已经控制的地区连成一片,要北上阿瓦,西进阿拉干,就有了稳固的后方、足够的军队和粮食。1533年,莽瑞体率领大军,进攻勃固城,勃固守军在葡萄牙人的支持下凭借高大的城墙和先进的火器,坚守城池。战争整整进行了3年多,直到1539年,莽瑞体的军队攻古勃固,并把勃固作为东吁王朝的新都。

莽瑞体攻占勃固后,已拥有一支700人的葡萄牙雇佣军,力量更为强大。1541年,东吁军队进攻马都八。当时,马都八是下缅甸一座繁荣富庶的城市,又是一个重要的商港,居留在城中的有来自葡萄牙、希腊、意大利、波斯、印度尼西亚各地的商人。马都八孟人守军也招募了近百名葡萄牙雇佣兵,固守城市。东吁军队包围城市长达7个月,城内发生饥荒,守军坐困危城,仍拒不投降。莽瑞体接受部下孟族将领斯弥波的建议,砍伐巨竹编成高大的竹筏,堆满引火物,点着火后,顺流而下,直达马都八城下,葡萄牙船只仓惶逃离,来不及逃离的船只就毁于大火。东吁军队乘势攻占马都八。1542年,莽瑞体和他的异母弟莽应龙率军攻占卑谬。卑谬之战后,北方掸族势力与东吁势力进行了一次大较量。1544年,阿瓦国王康孟联合锡泊、蛮暮、孟养、孟密、孟乃和洋桧土司,企图夺回卑谬,被东吁军队击败败。1546年,莽瑞体用孟族和缅族两种仪式,在卑谬城举行加冕典礼,自称为上下缅甸之王。1546年,东吁军队远征阿拉干,当时阿拉干明平王在位,正值全盛时期,自然不甘示弱。东吁军队许久攻击末罗汉不下,双方在僧侣的调解下议和结盟。

正当缅军深入阿拉干时,暹罗阿瑜陀耶王朝的军队乘虚而入,袭击下缅甸。莽瑞体闻讯,于1547年冬,移师征暹,直捣阿瑜陀耶城下。但阿瑜陀耶也雇用了许多葡萄牙兵,缅军久攻不下,退回勃固。

莽瑞体回到下缅甸后,以一个精于酒食饮宴之方的葡萄牙人为宠臣,终日饮酒为乐,生活慢慢腐化起来,把统一大业抛于脑后。勃固王朝的遗臣斯弥陶就于1551年举兵反抗,攻占勃固;莽瑞体本人被孟族士兵杀死。各地封建主拥兵称王。缅甸又陷入纷乱之中。

莽瑞体的继承人莽应龙在穷途困顿之中,求助于葡萄牙雇佣兵首领狄哥.美罗,攻取老窝东吁,东吁王朝得以东山再起。孟族上层却发生内争,斯弥陶杀斯弥修都自立为王,引起许多大臣不满,纷纷倒向东吁。莽应龙于1552年收复卑谬,1554年攻占勃固,处死斯弥陶。1555年誓师北伐,此时的掸族势力早已成强弩之末,不堪一击,东吁军队迅速攻占阿瓦。至此,北起瑞冒,南到毛淡棉,东起锡唐河流域,西到阿拉干山脉的广大地区,都置于东吁王朝的统治之下。蒲甘王朝瓦解以来的分裂局面,基本上结束。

莽应龙在基本上统一缅甸后,即发动对外战争。1565年,缅军入侵暹罗,攻占阿瑜陀耶首都,将暹罗国王俘回缅甸,削发为僧,立暹罗太子为傀儡国王。留下缅兵3000,镇守阿瑜陀耶。1568年,废王借口拜佛回国,到阿瑜陀耶后就宣称复位。于是,莽应龙在1568年再度出兵征暹,次年再占大城。象战是缅泰两国普遍采用的战术。缅甸人从元缅战争中学到了中国入的战术,并将其运用到后来对泰国的战争中去并取得胜利。1564年的缅泰战争中,泰国战败。缅军把大批泰国工匠、手艺人、音乐家、舞蹈家和作家带回缅甸的勃固。在1569年的缅泰战争中,泰国再次战败。缅军把大城王朝首都阿瑜陀耶一半的居民带回缅甸。在此后的20年间,暹罗沦为缅甸的属国。1580年,莽应龙又出兵阿拉干,占领仙道卫。但他在阿拉干时已卧病军中,次年即死去。

1581年,莽应里继位后,继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其时正值中国明王朝走向衰落。东吁王朝的军队不断入侵云南边境,孟养、木邦等地先后为东吁王朝所控制。

东吁王朝在30多年的战争中,征服了相当于现在缅甸的大部分地区,侵占曼尼坡、中国云南和老挝的一部分,泰国的大部分,建立起缅甸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也是殖民统治以前中南半岛上最大的帝国,并且把它的首都建立在沿海地区的勃固。有的历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的东吁王朝,称为第一东吁帝国。16世纪60年代,东吁王朝的势力盛极一时,一位在1569年到达勃固的意大利人曾写道,“勃固在海上没有什么军队或势力,但在陆地上,就居民、版图和金银而言,在财富和实力方面,它远远超过了大土耳其的势力”。

缅清战争—–西式枪炮下的战争

笼罩佛国的刀光剑影——缅甸王朝征战史

富饶的伊洛瓦底江流域

从1740年下缅甸反抗东吁王朝的起义爆发,到1757年雍籍牙基本上统一缅甸,缅甸经历了将近20年的战争,大批壮丁死于战场,生产受到极大破坏,国内劳动力缺乏,国库空虚。新兴的雍籍牙王朝统治者,渴望通过战争手段,迅速地掠取财富和人力。因此,雍籍牙在初步稳定了国内的统治后,就频频发动对外战争。

1758年12月,雍籍牙亲率大军进攻曼尼坡,次年1月2日,攻占曼尼坡城。1月19日,雍籍牙下令把曼尼坡纳入缅甸版图,立碑铭记。雍籍牙还规定,曼尼坡的任何统治者都必须把他的妹妹或女儿嫁给缅甸国王,每年向缅王进贡100缅斤黄金,100匹马,500张弓,5000枚毒箭,战时出1000骑兵、1000名弓箭手。

1759年,雍籍牙又发动远征暹罗的战争。缅甸军队首先夺回丹那沙帘,然后推进到暹罗境内,在1760年4月兵临阿瑜陀耶城下。根据泰国历史文献记载,雍籍牙在视察军营时,由于一门大炮突然爆炸而被炸伤,不久即死去。而根据缅甸史籍记载,雍籍牙由于患痢疾而死于军中,时年仅46岁。雍籍牙死后,侵暹大军就退回缅甸。

雍籍牙死后,长子莽纪觉继位。他感到瑞冒过于偏僻,作为首都有诸多不便,于是重建实阶,作为陪都。莽纪觉在位仅三年.1763年病故,时年29岁。同年,雍籍牙的次子孟驳登上宝座,号称“辛骠信”(意为“白象王”)。1766年,孟驳把首都从瑞冒迁到阿瓦。

孟驳王(1763-1776)统治时期,继续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派兵重占曼尼坡,再次入侵阿瑜陀耶,并同中国清朝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历史上,缅军中有一定数量的外国雇佣兵,并配备了一些西式武器。东吁王朝统治时期,缅军中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西方国家的雇佣兵。早在1539年莽瑞体攻占勃固后,缅军中就拥有了一支多达700人的葡萄牙雇佣军。缅军第二次入侵大城王朝时,军队中就有一支由滑膛枪和大炮装备起来的由1千多名葡萄牙人组成的雇佣兵。

泰国军队中也有许多葡萄牙雇佣兵。雍籍牙王朝统治时期,缅军中有一支由5千多名滑膛枪手组成的西方国家的雇佣兵。在1765年至1769年的缅清战争中,缅军的装备明显优越于清军的装备。当时缅军已经配备了18世纪欧洲的枪炮,清军只配备了火枪。武器的差距对这次清缅战争的胜负具有决定作用。

1765年4月,孟驳亲率步兵4万,骑兵1000,象兵300,大举入侵曼尼坡,攻占曼尼坡城,掳回全城几乎所有的居民,包括妇女和儿童。次年,孟驳又倾全国兵力,入侵阿瑜陀耶.并于1767年4月攻占阿瑜陀耶城,大肆抢劫金银财宝,把大批居民掳回缅甸。1766年,缅军又入侵中国云南南部地区,触发了长达4年之久的缅清战争,直到1769年双方在老官屯议和。缅军撤回时,又移师曼尼坡,掠夺人口财物回国。

在缅清战争时期,暹罗人民在具有中国血统的爱国将领郑信(披耶达信)的领导下,开展反对缅甸侵占的斗争。1767年10月,披耶达信光复阿瑜陀耶城,在吞武里(今曼谷市湄南河西岸地区)建立新的王朝,恢复了暹罗的独立地位。到1770年,缅军已被逐出暹罗。

暹罗的重新独立和缅清战争以双方议和告终,标志着雍籍牙王朝对外侵略和扩张政策遭到失败。同时,长期的战争特别是缅清战争,使得缅军疲惫不堪,因此,包括名将摩诃梯诃都在内的许多高级官员主张停止对外战争。1776年孟驳死去,其子赘角牙即位后,致力于宗教和宫廷事务。但赘角牙的庸碌无能,又引起新的不满。1782年,赘角牙的堂弟孟鲁杀死国王,自立为王。孟鲁在位仅7天,就被雍籍牙的第四个儿子孟云杀死。1782年孟云即位,他就是缅甸历史上有名的国王波道帕耶。

血与火—殖民者的到来(第一次英缅战争)

笼罩佛国的刀光剑影——缅甸王朝征战史

资料图:全盛时期的缅甸

19世纪初,随着雍籍牙王朝的统治者把他们的统治扩大到阿拉干、曼尼坡和阿萨姆,缅甸与英属印度之间的边界冲突不断升级,成为英缅战争的导因。但是,第一次英缅战争的爆发,却有着更深刻的原因。它实际上是英国资本主义在东方进行的殖民扩张的一个组成部分。

19世纪最初20年,英国已接近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1814年,历时11年的拿破仑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英国进一步巩固了作为世界强国的地位,并且得以腾出手来,加紧向东方进行殖民扩张。1817-1818年,英国通过战争最后征服了印度马拉特诸首领,实际上已统治了印度的中部和南部。1819年,英国又占据新加坡.获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据点。此后,英国在马来半岛地区取得了槟榔屿和威斯利省。

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进行侵略的时候,早已把缅甸作为扩张的目标。因为缅甸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位于中国和印度两大国之间,并且横亘在英属印度与马来半岛地区的英属殖民地之间。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看来,如果控制了缅甸,不但有利于巩固英属印度,而且可以把英国在东方的殖民地连成一片,甚至可以进而打开中国的大门。仅在1795年到1811年之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6次派遣使者到缅甸。这些英国使者虽然未能成功地诱使缅甸统治者签订不平等条约,却并非完全空手而归。他们利用出使的机会深入缅甸,了解各方面的情况,积极为英国对缅甸的殖民扩张出谋划策。西姆施在1795年出使缅甸后就提出,缅甸帝国内被称为“勃固”的那一部分地区对于英属印度的重要性,是与三个明确的目标相联系的。这三个目标就是:一,取得缅甸的柚木。二,把英国的产品大量输入缅甸。三,防止英国之外的国家控制缅甸。坎宁在1810年出使缅甸后则提出,“英印方面派出一支军队,就足以征服阿拉干,而占领阿拉干将给英国政府提供极好的机会,取得从吉大港到尼格莱斯湾的广阔地区”。

因此,英国殖民主义者在诱使缅甸缔约失败后,没有也不可能放弃对缅甸进行殖民扩张,而是采取新的手法,积极支持逃入英属印度的阿拉干人进行反缅活动,利用他们同缅甸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在缅印边境制造事端,恶化双边关系,准备侵略战争。

雍籍牙王朝的统治者对英国殖民主义者虽然打了多年的交道,但并不了解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真实情况。缅甸军队在对暹罗、对阿拉干、对曼尼坡等战争中的胜利,又滋长了封建统治者盲目自大的情绪。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英国殖民主义者是完全不同于他们过去的对手的新的强大的敌人,一开始并没有把英国人放在眼里。1817年,缅甸兰里岛总督致信英属孟加拉总督说,“我王神力无穷。吉大港、达卡等地属我王。英国东印度公司应交出统治权,向缅甸政府交纳赋税”。“如果拒绝,将派出大军水陆两路进发,直捣英国领地”。

在这种情况下,英缅关系在1820年前后已严重恶化。最后,刷浦黎岛事件终于成为第一次英缅战争的导火线。

内夫河口的刷浦黎岛,位于阿拉干和吉大港之间。对于这个岛的归属,当时缅甸和英印当局有争议。1823年2月,一支英军占领刷浦黎岛,竖起英国国旗。缅甸阿拉干总督要求英军撤离,遭到拒绝。在这种情况下,1000多名缅甸士兵奉命于9月24日在该岛登陆,驱逐英军。不久,缅军撤走,英军重占该岛。阿拉干总督警告英军必须撤离,否则缅方将使用武力,夺回该岛。但是,英方置之不理,岛上英军也赖着不走。

1824年1月,缅军名将班都拉出任阿拉干总督后,立即派出军队,再度占领刷浦黎岛,驱逐英军。蓄谋已久的英国殖民主义者以此为借口,发动了第一次英缅战争。英印当局声称,由于缅甸方面“进攻和杀害我们在刷浦黎岛的守军”,“实际上已使两国处于交战状态”。1824年3月5日,英印总督阿姆赫斯特(1823 -1828)宣称,“为了维护英国政府的权利和荣誉”,英国正式向缅甸宣战。

第一次英缅战争开始了。这是一场打得十分艰苦的战争。双方都动用了庞大的军事力量。参战的英印军队前后有近40000人。缅军在数量上更大,仅在阿拉干一线就不下60000人。缅军已使用西式枪炮,水军约有500艘战船,大船长20-30米,可载士兵100人左右。有的战船配备了9-12门火炮。

1824年3月到5月,英军分兵三路,大举入侵。第一路侵略军沿布拉马普得拉河入侵阿萨姆,第二路进攻阿拉干,第三路从海上逼近下缅甸。英军的主要顾问是曾经三次出使缅甸的伯尼上尉。

战争最早是在阿萨姆打响的。1824年3月13日,英军进犯阿萨姆,沿途散发了“致阿萨姆人宣言”,把入侵阿萨姆说成对阿萨姆人的“援助”,是为了“驱逐缅人”,建立一个“符合阿萨姆人需要的、促进各阶级幸福的政府”。1825年1月,缅军在阿萨姆首府朗普尔与英军展开激战,击毙了许多英军士兵,打伤侵略军头子理查兹。英军付出沉重的代价,才攻占朗普尔,在阿萨姆战场上取得胜利。

在阿拉干一线,缅军在班都拉的指挥下,于1824年5月主动出击,渡过内夫河,攻占英印在吉大港地区的重镇拉特纳帕兰,击毙英军上尉诺顿。驻守该镇的1000多名英军士兵,只有约700人逃回吉大港。孟加拉英国殖民当局十分惊慌,加尔各答的一些商人甚至携带着财产逃离该城。英印当局急忙调集军队增援吉大港。但是,由于从海路入侵的英军在1824年5月攻占仰光,班都拉奉命回师缅甸南部地区。这样,阿拉干战场的军事形势就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英军开始转入攻势。1825年3月,英军攻占阿拉干首府末罗汉,随后占领阿拉干全境。由于遭到缅甸军民的顽强抵抗,又因水土不服传染上流行性疾病,英军损失极为惨重,伤亡200,病死1400,染疾病的不下4000。英军总指挥摩利逊将军也染疾,在送回英国的途中死去。

第一次英缅战争的主战场,是在伊洛瓦底江流域。

1824年5月9日,一支由66艘军舰组成的庞大的英国海军舰队,载着11000多名士兵,离开安达曼群岛,驶向缅甸南部沿海地区。当时缅甸沿海地区兵力空虚。5月11日,英军占领仰光。当地居民已带着粮食和牲畜撤离,留下一座空城。英军远道而来,“既无所掠,粮运又不继”,处境十分狼狈。此时雨季已经到来,只剩下4000人还能作战,其中大约2700名是印度籍士兵。

但是,英军占领仰光和马都八、土瓦、丹老、勃固等沿海城镇,从南面威胁缅甸中心地区,的确震动了缅甸封建朝廷。缅甸政府急忙从首都阿瓦调集士兵,同时决定召回在阿拉干的缅军主力。班都拉立即率领60000士兵,其中枪兵35000,步兵10000,骑兵700,携带着数百门火炮,冒着季风雨和酷热,翻越海拔2000多米的阿拉干山脉,于1824年11月回到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此举使得英国侵略军军官也大为震惊。后来,有的西方史学家把它看作可以与古罗马时期迦太基的大将汉尼拔率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脉相媲美的壮举。

1824年12月1日,班都拉指挥缅军,向仰光英军发起进攻。此时,从印度开来的援军已到达仰光,英军实力大为增强,而缅军翻山越岭,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参战匆忙,加上武器又比英军落后,因此,几次进攻瑞大光宝塔附近地区,都被英军击退,造成军事上的失利。仰光之役缅军伤亡不下5000人。英军也损失了近400人。同年12月底,班都拉带着7000多名士兵,向北退到达柳漂。

1825年3月,英军大举北侵,准备进攻达柳漂。英国将领科顿写信给班都拉,要他率军投降。班都拉在复信中义正词严地回答说:“你会看到,我将坚定地保卫我的祖国。如果你作为朋友而来,我让你参观达柳漂;但是,如果你作为敌人而来,那就来吧!”

在科顿诱降失败后,英军就进攻达柳漂,但被缅军击退。3月25日,英将坎贝尔率领增援部队赶到。4月1日,英军发起大规模进攻。班都拉临危不惧,从容指挥作战。不幸,一颗炮弹落在他身旁。这位杰出的爱国将领当即身亡。缅军失去总指挥,陷入混乱之中。英军攻占达柳漂后,继续北上,占领卑谬重镇。只是因为雨季来临了,英军才没有继续北进。

班都拉之死和达柳漂、卑谬的相继失陷,在缅甸上层统治集团内部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一些官员主张同英军议和。1825年9月,缅王派出代表到卑谬以北30多公里的良彬集同英军谈判。英国侵略军提出了苛刻的条件,要缅甸割让阿拉干和丹那沙林,赔款200万英镑。这是缅甸封建王朝闻所未闻的,缅王感到有损自己的尊严。缅方宣称割地赔款不符合缅甸的习惯,拒绝了英方提出的条件。

谈判失败,战局重开。缅甸统治阶级想集中优势兵力,一战挽回败局。1825年10月,缅军60000多人,包括约8000名从掸邦征集来的掸族士兵,向集结在卑谬的约6000人的英军发起反攻,曾一度重创英军,击毙英军上校诺克道尔。但英军毕竟是用先进武器装备起来的近代军队,而缅军匆匆召集起来,仅在人数上占优势,反攻很快就遭到失败。卑谬之役,英军伤亡180多人,而缅军死伤2000多名。

卑谬反击战失败后,缅军力量大受削弱。英军沿伊洛瓦底江而上,长驱直入,于1826年1月攻占敏巫和仁安羌.2月初攻占缅甸古都蒲甘,进抵距离缅甸首都阿瓦只有一日之程的扬达波。缅甸封建王朝在英国侵略军威胁到它的存亡的严重关头.完全丧失了继续抵抗的信心,派出代表到扬达波与英方进行谈判,无条件地接受了侵略者提出的各项要求。于1826年2月24日正式签定了丧权辱国的扬达波条约。

扬达波条约共有11款并有一项附款。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一、缅甸政府放弃对阿萨姆及其邻国的要求,今后不得干预他们的事务;承认曼尼坡原来的统治者的地位。二,缅甸国王把阿拉干和丹那沙林割让给英国。三、缅甸政府赔款1000万卢比,分四次还清。四、英国方面可以派出使臣驻缅甸首都,使臣可以拥有一支50人的卫队。五、英国船只可以自由进入缅甸港口,商船免税。

扬波达条约的签订,标志着长达两年之久的第一次英缅战争的结束。英国殖民主义者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在缅甸军队的抵抗和人民的打击下,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参加侵缅战争的40000名官兵中,有15000多人葬身缅甸,全部军费开支高达1300万英镑。因此,第一次英缅战争被称为“英国军事史上打得最糟糕的一场战争”。缅甸人民的抗英斗争虽然由于武器的落后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妥协而遭到失败,但他们在这场战争中不畏强暴,英勇顽强地抵抗,表现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英勇气概。在抗英战争中牺牲的班都拉将军,被缅甸人民尊为民族英雄。

第一次英缅战争对缅甸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缅甸古代史与近代史的一个分水岭。这次战争打断了缅甸封建社会独立发展的进程,使得统一的封建的缅甸被肢解为英国统治下的殖民地社会和缅王统治下的封建社会两部分,从而开始了缅甸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历史。对曼尼坡、阿萨姆等地控制的丧失,使缅甸国王统治的地域大为减小,而阿拉干和丹那沙林的割让,使缅甸丧失了10万余平方公里的领土,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并且随时面临英国进一步侵略的威胁。英国船只可以自由出入缅甸港口,向缅甸大量倾销廉价商品,又使缅甸的封建经济直接受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缅甸封建王朝为了支付巨额赔款,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从而加剧了国内阶级矛盾。缅甸的国力因为战争、割地、赔款而受到极大的削弱,从此一蹶不振。缅甸封建社会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坚船利炮下的颤栗—–第二次英缅战争

19世纪40年代,英印当局对入侵缅甸已有所考虑。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在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法、美等国的势力也趁机打入中国,取得许多利益。英国越来越想通过缅甸,打开另一条进

入中国的道路。英缅关系的断绝,也使英印政府深感不利于它对缅甸的渗透和扩张。而第一次阿富汗战争的结束和对印度锡克教徒战争的胜利,使英印政府足以抽调军事力量,发动对缅甸的战争。一场新的英缅战争临近了。

就在这种形势下,大贺胥于1848年出任英印总督(1848-1856)。大贺胥是个疯狂露骨的殖民主义者,他主张实行扩张政策,巩固和发展英印殖民帝国。他对缅甸人持有特别的偏见。他说,“在东方所有的民族中,没有一个民族比缅甸人更为狂妄地表现他们的优越感和更为固执地自行其是了”。

正当大贺胥等英国殖民主义者对缅甸虎视眈眈时,在仰光港口连续发生几起事件。英印政府以此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英缅战争。

原来,由于英国商人肆无忌惮的活动,仰光港口混乱不堪。1851年,仰光总督吴屋开始采取措施,制止蔑视港口规章制度、进行走私偷运及逃避交纳港口税和关税的行为。这一年6月,英国商船“君主号”船长谢泼德在仰光港把一名船员抛入海中淹死。两个月后,另一艘英国商船“挑战者号”船长,也在港口杀死一名船员。吴屋按照缅甸法律,传讯了这两名船长,并处他们以罚款。这两船长被监禁起来,在被迫交纳了一百英镑后,才被释放。两人回到加尔各答后,立即向当局控诉在缅甸受到无故的挑衅和罚款,提出要求缅甸政府向他们赔偿1920英镑。

大贺胥正愁找不到入侵缅甸的借口。因此,他立即抓住这一事件大作文章,声称“英国臣民和商人无疑有正当的权利,期望得到自己的政府保护他们免受非正义、压迫和虐待”。1851年12月2Z日,大贺胥派遣海军准将兰伯特率领一支舰队开赴缅甸,要求缅甸政府撤销吴屋的职务,赔款1000英镑。

缅甸封建王朝为了避免同英国人发生武装冲突,只得屈从英方的要求。缅王蒲甘敏撤掉了吴屋的官职,任命吴蒙为仰光总督,并答应予英方赔款。但是,兰伯特有意扩大事态,他公然不顾外交礼仪和当时缅甸的制度,派牧师和军人闯入吴蒙的住宅,引起与总督的侍卫人员的争吵。吴蒙因此避而不见英方人员。于是,兰伯特就以缅甸方面侮辱英方谈判代表为借口,采取了蛮横的行动,劫走缅甸国王的私人船只“耶南英达号”,并炮击仰光。1852年1月10日,兰伯特致信英印当局,说他不得不使用武力,并说他相信与缅甸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软弱无力的缅甸封建王朝还是一让再让,由吴蒙出面建议兰伯特再次前来谈判,以免事态扩大。

但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已经决定发动一场新的侵缅战争。2月13日,英印政府通知兰伯特说,英印政府已决心诉诸武力,3月25日就可以从孟加拉和马德拉斯调来军队。2月18日,大贺胥正式向缅甸宫廷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缅王通过他的官员向英国方面道歉,赔款100万卢比,同意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员驻仰光,并撤掉仰光总督吴蒙的职务。最后通牒限缅甸国王在4月1日前对这几点要求作出答复,威胁说如果缅甸国王不接受过去的教训,无视在印度的英国军队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拒绝英方提出的“公正和宽厚的”条件,英方就将开战。

大贺胥提出的上述要求表明,英印当局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不是要解决什么船长罚款事件,而是趁机侵略缅甸。殖民主义者凶相毕露,杀气腾腾,但是,蒲甘敏的反应却是消极无力的。他对大贺胥的要求置之不理,却没有作出积极的军事布置,来准备抗击英军入侵,从而使缅甸一开始就在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英国侵略军吸取了第一次英缅战争的经验教训,在军事、后勤补给、医疗卫生等方面都作了更为充分的准备。

1852年4月1日,英印当局不宣而战,发动了第二次英缅战争。侵略军总人数10000多人,其中英印陆军8000多人,由总司令高德温率领;海军军舰19艘,兵员2500人,由兰伯特率领。4月12日,英军在仰光登陆,驻守九文台的缅甸官兵进行顽强的抵抗,打死英军20人,包括3名军官,打伤英军100多人。但是,缅军毕竟准备不足,装备太差,挡不住英军的进攻。4月13日,仰光总督吴蒙率军撤退,英军占领仰光。5月,英军又攻占马都八和勃固。大贺胥亲自跑到仰光指挥军事行动。雨季过后,英军继续北侵,于10月15日攻占卑谬,班都拉的儿子(也称班都拉)率缅军2800多人投降。

到1852年10月底,英国侵略军已占领第悦茂以南的整个下缅甸。英国政府要求大贺胥同缅甸政府签订一项条约,以便象在第一次英缅战争之后那样,名正言顺地取得权益。但是,大贺胥这个赤裸裸的殖民主义者认为,“缔约是毫无价值的”。“要使缅甸人不采取敌对态度,就要使他们对我国的力量感到恐惧”。只是由于伦敦方面的坚持,大贺胥才在1852年11月16日给缅甸国王送去了一份和约草案。他在草案中居然还恬不知耻地要求双方建立“永久的和平友谊”。但是,接着就凶相毕露,要求缅王把勃固省(第悦茂以南的下缅甸地区)割让给英印政府。缅甸政府置之不理。

1852年底,英国殖民主义者单方面宣布吞并下缅甸,说“勃固省现在已成为、将来也永远是大英帝国在东方的领土的一部分”,并且恫吓缅甸政府说如果缅甸方面敢于反抗,去“侵略”这一地区,那就“必然导致缅甸这个国家的灭亡,缅甸国王和他们的家属将丧失其地位,遭到流放”。

缅甸在战争中的失败,引起了王室内部的分裂。蒲甘敏的弟弟敏同主张同英方谈判议和。这一主张遭到国王的拒绝,双方关系十分紧张。敏同就和他的弟弟加囊一起逃往瑞冒,在那里结集军队,准备用武力推翻蒲甘敏的统治。蒲甘敏由于治国无能,又战败失地,早已丧失了大臣们的拥戴。在这种情况下,缅甸封建王朝的最高行政和司法机构鲁道在1853年2月出面宣布,废黜蒲甘敏,拥立敏同为缅甸国王。

敏同即位后,幻想通过谈判,说服英国殖民主义者把勃固省归还缅甸。1853年4月,他派出使团到卑谬同英国方面谈判。谈判进行了一个多月,最后由于英方不肯归还勃固省而不了了之。1854年,敏同又派出代表团前往加尔各答,再次要求英印政府归还勃固省。但是,大贺胥在接见缅甸使团时傲慢地宣称,“只要太阳还放光芒,勃固省就永远是英国的”。敏同的幻想破灭了。他虽然不承认英国对下缅甸的吞并,但不敢用武力反抗侵略者,甚至反对占领区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武装斗争,事实上认可了英国对下缅甸的统治。

但是,下缅甸各族人民并不甘心俯首听命于英国殖民统治,也反对缅甸封建王朝对侵略者的妥协。他们勇敢地进行了反抗斗争。参加反英斗争的不仅有缅人,而且有孟人、克伦人等少数民族群众。卑谬的一个谬都纪纳耶通领导的一支反英队伍,人数多达数千,给侵略者沉重打击。1853年2月,英军出动500多人去镇压,遭到迎头痛击,死伤83人。带队的侵略军头子诺顿也被击毙。3月,英军出动了数千人进行“围剿”,才把这支队伍打散,纳耶通本人不知所终。但在这次军事行动中,英军又有22人被打死,95人受伤。在整个下缅甸,人民群众的反英武装斗争此起彼伏,英国殖民主义者花了5年的时间,才把缅甸人民的反抗斗争镇压下去。

与第一次英缅战争时的情况不同,在第二次英缅战争中,缅甸封建王朝在英国侵略面前表现得十分虚弱无力,它一开始就步步退让,后来又不能组织大规模的、较为有力的抵抗,在半年之内就丧失了大片国土。这说明缅甸封建统治阶级已无力组织和领导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了。战后,缅甸半壁江山沦为英国殖民地,全部出海口丧失殆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太阳陨落—雍籍牙王朝终结(第三次英缅战争)

正当缅英关系日趋紧张,下缅甸英国商人吞并上缅甸的喧嚷甚嚣尘上时,发生了所谓“柚木案”。此案成为第三次英缅战争的导火线。

原来,英国商人经营的孟买缅甸贸易公司当时经营缅甸的柚木出口,它不仅采伐英属缅甸的柚木,而且按照与缅甸国王签订的协定,采伐上缅甸的柚木。按照协定,该公司必须交纳税款。但是,孟买缅甸公司却偷漏大量税款。它在1882年到1884年从上缅甸运出8万根柚木,在交税时却只报了32128根。缅甸最高法院鲁道在作了调查后,于1885年8月20日作出判决,宣判孟买缅甸公司必须交出10.6万英镑的漏税款和7.3万英镑的罚款,共17.9万英镑,在4个月内分4次付清。否则,缅甸政府就将没收该公司在上缅甸宁阳林区的财产。

唯利是图的孟买缅甸贸易公司当然不肯服从缅甸鲁道的这一判决。相反,他们把“柚木案”看成是鼓动英国政府把上缅甸变成为英国殖民地的极好机会。1885年9月,仰光英国商会敦促英缅专员采取有力措施,保护他们的贸易。同月,与缅甸的贸易有密切关系的英国格拉斯哥商会和企业主也向英国印度事务部请愿,要求兼并上缅甸。

英国政府在1885年已经结束了第二次阿富汗战争,镇压了非洲祖鲁人的反抗,而法国正忙于对中国和越南的侵略战争。于是,英国殖民主义者抓住这一时机,借口缅甸政府对“柚木案”的判决是迫害英国商人,决心发动第三次英缅战争。1885年10月15日,英印总督杜弗林(1884-1888)写信给英国印度事务部秘书说:“如果锡袍王给我们一个借口,它也许正合我们的胃口——吞并这个国家,或把它置于我们的保护下”。“柚木案”因此就成了第三次英缅战争的直接导火线。

1885年10月22日,英属缅甸专员查理斯·伯纳特向缅甸政府提交了英印政府的最后通牒,限在11月10日前作出答复。最后通牒的主要内容是:一、缅甸国王接受英印总督派遣特使裁决柚木案。二、缅甸国王再次接受英印总督的一名代表驻曼德勒,并允许他有一支1000士兵的卫队和一条武装汽船。三、缅甸国王必须为英国通过缅甸领土打开同中国的贸易关系提供方便。四、缅甸的外交活动必须在英印总督的监督下进行。这个最后通牒,实际上是要把缅甸变成英国的殖民地,完全丧失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和外交权。英国印度事务部大臣在10月17日即最后通牒发出的前5天就电告英印政府说,“我强烈认为,在发出最后通牒的同时,应该派出军队和军舰前往仰光。如果最后通牒遭到拒绝,就直驱曼德勒”。英国殖民主义者调兵遣将,已经准备动手了。

锡袍王在接到英印政府的最后通牒后,束手无策。王后素浦雅叻和以泰达敏纪为首的大臣则力主一战。他们的意见在宫廷中占了上风。1885年11月7日,缅甸国王布告全国,宣布英国违犯缅甸的传统习惯,破坏缅甸的宗教,损害缅甸的民族尊严,提出了缅甸不可能接受的要求,露出了企图发动战争的凶恶嘴脸,号召缅甸人民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帮助国王保卫国家,保卫宗教,反抗英国侵略。11月9日,缅甸政府对英方的最后通牒作出答复,表示欢迎英印代表长期驻曼德勒,愿意帮助英国通过缅甸领土打开同中国云南的贸易关系,但反对由英印总督派遣特使来裁决柚木案,并且重申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外交事务只能由自己决定,拒绝了由英印总督控制缅甸外交的无理要求。

缅甸政府的这个答复,维护了缅甸民族的尊严。但是,缅甸政府虽然拒绝了英印方面的最后通牒,号召人民起来抵抗英国的侵略,在军事上并没有作好反侵略的准备。当时缅甸上层统治集团内部陷于分裂,人民群众在不断加重的剥削下贫困不堪,锡袍王在国内不得人心。军队装备落后,缺乏训练,士气不高。因此,在第三次英缅战争前夕,缅甸的处境要比前两次英缅战争前,特别是第一次英缅战争前困难多了。一种极度不安的气氛笼罩着上缅甸。

英印总督杜弗林并不指望缅甸政府接受英印方面的最后通牒,他已作好了进行侵略战争的部署。早在10月29日,侵缅英军两旅人已经集结在印度马德拉斯的圣乔治港,准备开赴缅甸,只是由于连日大雨,才推迟了出发的时间。11月3日夜幕降临时,英军军舰驶离圣乔治港,于第二天晚上到达仰光,与已经到达那里的诺德曼将军率领的孟加拉旅会师。

1885年11月13日,英国正式向缅甸宣战。英国侵略军总司令普伦德加斯特从伦敦英国外交部得到指示:必须占领曼德勒,废除锡袍王。这次侵缅英军总人数共1万多人,准备充分,装备精良,拥有的机枪“比历次在印度进行战争使用的机枪都要多”。由于英方早已绘制了伊洛瓦底江沿岸的要塞分布和地形图,英军对缅甸的布防情况已了解得一清二楚。英国侵略军在各个方面都拥有比第一、第二次英缅战争时更大的优势。

11月14日,英军从上下缅甸交界处的第悦茂出发,入侵上缅甸,11月16日,在距离第悦茂90多公里处的敏拉要塞,英军遭到守军1700多人抵抗。次日,英军凭借优势的火力和兵力攻克敏拉要塞,仅付出轻微的代价,死3人,伤24人。这就是第三次英缅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即敏拉之战。英军在攻占敏拉要塞后,继续北侵,于11月24日又占敏养。

正当英国侵略军大举北侵时,昏聩的缅甸最高统治者锡袍王如同往日一样与王后在宫中饮酒作乐,置军国大事不顾。两个掌实权的大臣金蕴敏纪和泰达敏纪,一个主和,一个主战,根本不能团结对敌。主和派金蕴敏纪还暗中下令不要抵抗。泰达敏纪虽然主战,却没有能够积极、有效地组织抗战。相反,他把希望寄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上。直到lI月14日,他还认为英印政府不过是在用武力恫吓而已,未必真能大动干戈。由于缅甸封建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缅甸军队组织涣散,士气不振,根本无力进行有效的抵抗。1885年11月25日,即在第三次英缅战争开始后的第13天,英军已进抵扬达波。

在英国侵略军即将兵临曼德勒城下的情况下,缅甸封建统治集团完全丧失了抵抗的决心。11月26日,锡袍王派使者去求和,遭到拒绝。11月27日,英军已出现在曼德勒城下,锡袍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英军。次日,英军进入曼德勒,占领王宫。11月29日,英国侵略军总司令普伦德加斯特亲自来到王宫,下令流放锡袍王和王后素浦叻雅。45分钟后,缅王和王后就被押出王宫,送上“太阳号”军舰,被流放到印度西海岸的特纳吉里。缅甸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雍籍牙王朝的统治至此终结。

第三次英缅战争仅仅进行了半个多月,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军事交锋,就以缅甸的完全失败而告终,这说明腐朽的缅甸封建统治阶级已经走向没落,他们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完全脱离了人民群众,根本无法、无力承担起反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保卫国家独立和维护民族利益的任务。

1886年1月1日,英印政府根据伦敦英国政府的指示,公布了吞并缅甸的决定。通告说,“奉女王陛下的命令,过去由锡袍王统治的全部地区,现在已成为女王陛下领土的一部分,将按照女王陛下的意志,由英印总督委任官员进行统治”。这一通告在伦敦、加尔各答、仰光和曼德勒同时公布。这样,从1886年1月1日起,缅甸就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由于锡袍王为首的缅甸封建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英国殖民主义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第三次英缅战争的胜利,灭亡了雍籍牙王朝。

但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在第三次英缅战争后,却面临着比在第二次英缅战争后更为困难的处境和更为严峻的挑战。在第一、第二次英缅战争后,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的还只是缅甸封建王朝统治的沿海地区,每次占领的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上下。这些地区人口稀少,缅甸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传统,相对来说较为薄弱。因此,尽管殖民统治也遭到当地人民的反抗,但总的来说反抗斗争带有局部的性质,较容易镇压下去。但是,在第三次英缅战争后,英国吞并了整个上缅甸,其地域范围达40多万平方公里。自蒲甘王朝以来,上缅甸以蒲甘一阿瓦为中心的干燥地区,一直是缅甸封建社会的核心地区。缅甸封建社会的宗教、政治、文化传统,在这一地区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又是掸、克钦、钦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这些民族在缅甸封建王朝统治时期,也保持着程度不等的独立性。他们有着各自的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雍籍牙王朝的迅速崩溃,外国殖民主义者流放锡袍王,把缅甸并入印度,在上缅甸特别是在核心地区引起了强烈的震荡。有着深厚的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上缅甸人民,当然不甘心忍受外国殖民统治,在封建王公、地方首领和佛教僧侣的领导下,成千上万的群众参加到形形色色的反英武装组织中,大规模的群众性反英斗争开始了。这场斗争延绵了10年之久。

当时缅甸的形势,在4个方面有利于缅甸人民抗英斗争的开展。首先,大批缅军在第三次英缅战争中不战而溃,实力还保存在各地,估计总人数在2.4-2.8万之间。首都缅军虽然被解除了武装,但各地许多部队都拒绝交出武器。其次,上缅甸各族人民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尊严感,不能忍受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背景的英国人的占领。第三,上缅甸各族特别是缅族在他们的传统政治文化的熏陶下,许多人都认为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和佛教的捍卫者,缅甸国王的被废除会导致“佛教的灭亡”。他们在心理上不能没有佛教和国王。第四,上缅甸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是山区。高山大岭和大江巨川,把上缅甸切割成许多分散的地理单元,交通极为不便,有利于当地居民开展反抗斗争。

因此,英军占领曼德勒、流放锡袍王后,就开始遇到麻烦。到12月中旬,在八莫、在掸邦高原南部、在锡唐河流域,到处都出现了有组织的反抗;甚至在曼德勒附近,也有反英武装的活动。在雍籍牙王朝的发祥地瑞冒,反抗斗争尤为激烈。英缅首席专员伯纳特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任务实际上是用军事手段占领一个用武器来反对我们的国家,而不是恢复动乱地区的秩序”。

在缅族聚居或居民以缅族为主的地区,反英武装斗争是由封建王公、地方封建主和佛教僧侣领导的,但是,参加反英斗争的群众不只是缅族,也包括当地的少数民族。在曼德勒到皎克西之间的封建时代的核心地区,敏同王的儿子明壮王子领导了反抗斗争,他的队伍中有缅人、掸人和克伦人。僧侣在号召和组织群众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明壮王子的武装力量曾发展到2000多人,他们多次进攻曼德勒附近地区,甚至派小分队潜入曼德勒。在实阶附近,有敏同的儿子密克耶王子的两个儿子苏耶南和苏耶邦领导的抗英武装,大约有500来人。他们一开始在实阶活动,后来转入掸邦南部。加囊亲王的一个儿子昆岳在1885年12月占领瑞昌,在当地组织了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加囊的另一个儿子林彬则在1885年进入南掸邦,与当地的一些土司组成反英联盟。除了上述王子王公的反抗武装,上缅甸各地打着王室的旗号进行抗英斗争的地方封建主和佛教僧侣,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有著名的敏巫地区的谬都纪波瑞,起兵抗英时年已50岁,率众转战各地,后来战死在第悦茂。高僧吴欧德马领导的队伍.曾发展到700人。他们在1886年的两次沙林之战中,击毙英军上尉邓斯福和少校阿迪克森。吴欧德马后来被养子出卖,落入英军手中,壮烈牺牲。

上缅甸各地风起云涌的反英武装斗争,很快影响到下缅甸。下缅甸各地重新燃起了反英武装斗争的火焰。在勃固、勃生、比林、锡唐、兴实达、礁拉瓦底等地,都有反英武装的活动。其中吴图利亚领导的起义,声势最为浩大。起义军明确提出了结束英国人统治的口号。下缅甸的起义使得英国殖民主义者感到惊恐不安。1886年1月7日,仰光商会通过决议说,“由于抢劫和叛乱猖獗,下缅甸极为动荡不安……按商会的看法,使这个地区摆脱无政府状态的唯一办法,是从印度调集强大的军事力量”。英缅专员伯纳特在1886年2月也承认,“(下缅甸的)这些事件不是一般的强盗劫掠活动,而是由于上缅甸事件而触发的早期叛乱活动的一部分”。

“1886年上半年的经历使得印度政府和战场上的军人认识到,(缅甸人的)反抗要比任何人所预料的都要广泛和顽强”。英国殖民主义者不得不增派军警,镇压缅甸人民的反抗。1885年11月,在缅甸的英军约1.1万人,到1887年英军已增加到3.2万人,另有宪兵16386人。军警总人数将近5万,而当时上下缅甸的总人口还不到800万,军警与居民的比例竟达1:160。英国发动第三次英缅战争的军费开支不过30万英镑,而1886年度的军费开支已达63.5万英镑,1887年又翻了一倍上升到130万英镑。

在加强军事镇压的同时,殖民地当局还采取措施,拉拢社会上层人士特别是王室人士,分化和软化缅甸人民,瓦解抗英斗争。这些措旋主要是:

第一,优待与殖民当局合作或不参加反抗斗争的王室成员。敏同王和加囊亲王家属的成员,视其地位的高低,每月分别给予300卢比到50卢比不等的津贴。

第二,利用地方封建主。英印总督杜弗林在1886年2月17日提出,殖民地政府“将采用……最简单最少化钱的行政制度。每个县或区将只设一个英国民政官员和一个警官。民政官员将通过当地的代理人如谬屋、都纪和其他人开展工作,恢复秩序,保护生命财产,征收税赋”。1887年10月,英印政府通过《缅甸乡村条例》,赋予乡村头人更大的权力,以对付“普遍的混乱和反抗”。

第三,采取安抚缅甸人的宗教政策。殖民当局深知佛教和僧侣对缅甸人民的巨大影响,采取了利用佛教的政策。殖民地当局优待在曼德勒的国师,邀请他去仰光参观,还用国师的名义发表声明,号召僧侣不要参加抗英斗争。当局还规定,军队一般不要进驻寺院;如果住的话,必须给予钱、粮。

当时缅甸反英武装虽然人数众多,但基本的武器,还是刀、矛、弓,箭和原始的火枪。更为严重的是,抗英武装力量分散在各地,并没有统一的领导,彼此之间缺少合作。而且,上缅甸封建主领导抗英斗争的目的,不外乎恢复王权和复兴宗教。明壮王子自称是“阿朗帕雅(雍籍牙)王朝的子孙”,“第五代佛王敏同的儿子和继承人”。他的目的是“驱逐异教的、野蛮的、无法无天的外国人”,“恢复缅甸王权”。苏耶南也自称是“生命的主宰敏同王的孙子”,他的目的是“恢复王位和王权”,拯救“佛主的宗教”。因此,他们在本质上是代表缅甸的过去,而不是缅甸的将来。这一致命的

弱点,使得他们所领导的反英斗争还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解放斗争,他们所得到的支持也难以持久。下缅甸反英斗争的情况虽然不完全同于上缅甸,但也没有能够摆脱复兴王室统治为目标的局限性。反英武装力量的这些局限性,是他们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内在原因。英国殖民侵略者则采用两手政策,军事镇压和安抚怀柔双管齐下,使得反英武装力量的首领死的死,降的降,起义队伍逐渐瓦解。到1888年,在以缅族居民为主体的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区,英国殖民主义者基本上稳定了统治。

缅甸的掸、克钦、钦等民族在反抗英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表现了不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的英勇顽强的精神。他们的斗争虽然也打击了英国侵略者,但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由于英帝国主义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也由于民族上层的妥协、屈服和投降,上缅甸各族人民的抗英斗争先后失败。到1895年,英国已基本上稳定了在整个上缅甸的殖民统治。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缅脱离英属印度,直接受英国总督统治。

笼罩佛国的刀光剑影——缅甸王朝征战史

今日缅甸全图

直到1945年缅甸全国总起义,缅甸光复。后英国重新控制缅甸。1947年10月英国被迫公布缅甸独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建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9月23日改称“缅甸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