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不在二战后发展轻工业?

作者:鹰隼试翼

这纯粹是一种误解,苏联战后社会水平与经济飞速增长,这其中怎么可能没有轻工业的角色?

苏联不是没发展轻工业,只是他们陷入了计划经济方向错误的怪圈,没法大力发展轻工业,苏联也不可能以轻工业为主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俄罗斯是一个欠发达的工业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建立,那时候的苏联完全是个农业国家,连一些沙俄时期的工业能力都失去了。

但苏联仍然发展了起来,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还是突破了重围。到1930年代时,苏联已经成为一个算得上号的工业化强国。

苏联人赖以胜利的方法我们很熟悉——计划经济。

国家垄断经济贸易,中央根据具体情况为整个生产过程分配资源。社会生产物品被直接分配使用,而不是用于销售和利润。

所以,苏联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相反,没有有效需求的问题,因为成本最小化和效率提高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优先考虑的问题,他们考虑的是“社会主义经济”中,有效需求如何规划分配。

比如,根据工资确定价格,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连人民的工作岗位都可以被计划,从而保障人们的就业,不出现资本剥削和坐吃利息的闲汉。

通过计划经济,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飞快,而且国家可以根据需求来安排如何生产,生产哪些东西,哪些东西要生产多少,轻工业品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因为,我们不能通过现有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模式来评判苏联的生产状况,计划经济本质是个按需也按资源多寡,更按政治规划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计划经济被称为“指挥型经济体”的原因。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苏联从二战的废墟中走出来,百废待兴,还面临着巨大的国防和扩张成本,他们不可能将一些轻工消费品当做头等大事。

1930年的苏联人

他们必然以重工业需求有限,要快速研究和生产出更多的钢铁、材料,然后又将其变化为飞机大炮以及高楼大厦桥梁学校医院等基建,以及严肃的公共消费(医疗、教育、社会和文化服务)。

试想一下,这并不奇怪,是多搞基建和提升国防,还是多生产几种床单、多做几种糖果对国家有利?

1960年的苏联人

急着飙等级又处于计划经济下的苏联,根本没商品消费的规模化需求,他们只要求人能穿暖,能吃上土豆烧牛肉,有赫鲁晓夫楼住,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够了。

至于花裙子有几条,咖啡有几种花样,芝士有多少牌子,孩子们的书包上印擎天柱还是奥特曼,真的无所谓呀,有需求也不高,更不可能因为“广大群众的审美和精神消费需求”而改变。

60年代

而且不要忘了,二战一结束,苏联就面临着严峻的争霸局面。这帮穷酸的俄国大兵确实打赢了战争,可等待他们的马上就是两极世界和大片的势力范围,这时候还讲究个啥?重工业必然是王道,否则稍微一松懈就会被西方钻空子。

1968,呵呵

所以,苏联经济被严重的军事化,他们与西方阵营的冷战越激烈,就越需要维持庞大的军事机器,要不断制造海量的坦克、枪支、飞机、炸药、导弹以及核武来镇压自己的国运。

这本身就是一种国家过度军事化产生的结构性影响,导致了苏联的畸形重工业,但苏联也没有办法改变一切。

苏联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生产计划来调整生产类型,比如让某个产品既能满足军用,又能顾及民用。要不就是短时间内服务民间,必要时可迅速转为军工。

也就是说,苏联经济的指挥者们,处于战略的需要,将国家经济活动往战争战略的方向无限转移。

他们满脑子都是苏维埃的存续和生存,甚至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本质上又排斥市场经济,所以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不仅不会基于商品销售的需求生产大量轻工业品,相反还会出于战争需求,重复生产海量的重工业产品。

说个搞笑的东西,苏联将食品生产归类到了“战略”类别,原材料、科技、卫生部门都拥有各自的“食品战略”和生产计划以及定价权。

但市场经济不会这样做,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把商品卖出去赚取价值。所以,市场经济往往会关注更多的花样。

比如生产汽车,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会想着皮实、好修理、好生产,因为我要生产一百万辆,三十万给军队,二十万分配给单位,还得囤起来五十万辆应急,再生产一千万配套零件堆库存。

这样的东西当然是傻大黑粗怎么简单怎么来,跟轻工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如果没“设计师”们发话,可能连升级换代都不会有人做,工厂就知道一件事儿——拼命造!拼命造!撸起袖子造!

市场经济环境不同,市场市场,这是挑东西的地方,人们会货比三家。

所以资本家们的汽车商品花色就多了,除了那些重工业产品外,是不是还得弄点金属漆啦,搞点玻璃膜啦,上个真皮座椅啦,全包围脚垫啦,方向盘套啦,织物内衬啦,风口香水啦,买车再送你个中控台玩偶啦,附赠个洗车服务啦……没准还有涂着香奈儿喷着兰蔻的美女销售蹭啊蹭啦……没点轻工业这能HOLD住?

对不?这完全就是两码事的东西,我们并不能轻易评判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劣,但至少在苏联看来,自己并不需要一个特别繁茂的轻工业生产类别。

如果不把生产资料的生产放在首位,苏联的国民经济就无法持续扩张,这是苏联领导人当年普遍的认知。

而且,重工业确实对国家的迅速发展存在高速推动作用,它们能带来更大的附加产值和直接利润,从而推动GDP的迅猛发展。

说白了,在劳动力充足、成本廉价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唯一限制因素是资本,而苏联计划经济不需要资本。

因此苏联将大量的轻工业变成了“外挂”业务,交到了周边同一意识形态的国家手中,比如东欧、朝鲜,都因为负责了苏联轻工的计划经济而获益良多,社会发展也跟着苏联走上了快车道。

现在很多同学可能还不知道,当年我们可羡慕朝鲜呢,那会儿他们的经济比韩国都强多了。

为了与实行“马歇尔计划”的美国对应,苏联也在东欧搞了个“经济互助委员会”,这个被称为“东欧欧共体”的组织旨在创造一个“国际社会主义劳动分工”模式。

通过这个“分工”,苏联等于将自己的计划经济战略延伸了出去,也捆绑了一大帮小弟。

通过合作分工,苏联可以非常大方地为盟国出口工业原材料和机械制品,然后进口对方的低端粗工品和原料、粮食,结算可以是无息信贷或易货的方式,非常大方。

好景不长,1960年代结束以后,苏联实际上已经开始盛极而衰。他们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和自然资源消耗过大、农业产值过低等一系列问题。

1975-1985年间是苏联的低潮期,人均GDP增长率不到1%。

苏联在这个时期其实仍然拥有巨大的重工业需求,毕竟苏联的城市化在扩大,出现了不小的住房短缺问题,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钢铁材料和相关设备。

但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最终迎来了苦果,名为“计划经济”,实际却存在大量不科学的浪费式生产,生产效率经过长期的不良累积,也变得越来越低下。

这些计划经济的毒瘤产生了高能耗、高污染和高资源浪费和高劳动成本消耗,换来的却是许多品种单一,毫无竞争力的废品。

想要提升效率当然没问题,唯一的路子就是进行大批量的固定资产更换,优化掉那些废物一样的工业机器。所以,苏联依然无法摆脱重工业为先的体制,他们必须生产出更多的机器,将那些拖累换掉。

实际上,苏联的科学研究处于非常先进的水平,但科学创新仅部分融入生产过程,呃,军事工业除外。

所以苏联经济就是死在这种无法发育的陷阱之中,而且他们的人口无法完成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很多地方种田都缺人,但又有很多人待在重工中吃闲饭打晃晃。

越往后,苏联生产体制的不平衡越明显,军事化的计划经济让苏联患了癌症,想翻身都没辙。

这种情况下,苏联根本没有欲望也没有能力发展轻工业,建了轻工厂也没有工人运作,强行改制的话,又会影响还能支撑的重工业。

毕竟苏联自1970年以后已经走入了大量进出口的路子。苏联的重工加上资源开采,能让其达到26%的出口年增长率,他们与经济互助委员会的贸易额在70年代飙升到31%。苏联的重工品是这些国家的抢手货,但轻工品却是苏联需要进口的东西。

换句话说,苏联如果自己生产轻工品,要么把小朋友们都坑死了,要么干脆就没人要。

比如你能对靠纺织业吃饭的朝鲜卖床单和衬衣吗?朝鲜难道拿衬衣和床单跟你换衬衣和床单?疯了。

而且经济互助委员会国家当时也已经喂不饱苏联GDP增长后产生的需求,苏联亦开始加大对西方的进口,换取大量的轻工品。

为了这些进口,苏联开始出售石油、天然气等各种矿物资源,这让原材料在苏联总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大幅增加。换句话说,今天弗拉基米罗维奇同志大搞资源贸易,其实是苏联政策的延续。欧洲国家购买苏联天然气,也是70-80年代兴起的。

苏联必须依靠这些资源换取外汇,然后购买西方的各种消费品甚至粮食、肉类,以弥补自身的漏洞和需求。

这些是乌克兰工人

美国人也看到了苏联的窘境,因此还借着阿富汗战争,对苏联的出口进行了遏制,禁止向苏联出口的货物数量从1979年的125种增加到1982年的800种,加剧了苏联的社会矛盾。

苏联如此依赖石油工业,因此到80年代国际油价暴跌时,苏联的经济终于也走向了衰退,人均GDP竟然达到了-1。

正因为这样,才有了戈尔巴乔夫所谓的“重建经济”主张,他希望引入一种新型的经济改革,以改变苏联现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完成凤凰涅槃。

后面是红场

这段时间苏联的做法总结出来就是——完成市场经济改革,完成国有企业改制,将苏联经济想办法连接到世界的贸易之中。

这其实也是我们后来改革开放做的事儿,但奇怪的是我们顺利搞成了,苏联却让戈巴掰垮了。

中国的变化

也许正是因为有苏联在前面一步一步给我们分解了死亡动作,我们才能避开雷区,完成了凤凰涅槃。

毛熊一垮,那些“外挂”在熊身上的小伙伴们也就统统完蛋了,这边“苦难行军”,那边也急匆匆地找墙对面的亲戚,顷刻间天地间白雪皑皑。

苏联实际上完成了一场伟大的社会科学实验,教会了世人很多东西。

计划经济发展了苏联,强大了苏联,却也因为不正确的计划经济为苏联埋下了祸根。

多么熟悉的画面

然后,苏联死于追求市场经济的路上。

轻工业,只不过是苏联计划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罢了。当然,苏联并不止这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