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英都嫌弃的P-39战斗机,为何成了苏联飞行员的大杀器?
来源:冷热军事史
提起贝尔公司,军事迷往往会想起越南战争中漫天飞舞的UH-1休伊眼镜蛇直升机以及大名鼎鼎的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
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至今的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事实上,贝尔公司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二战前的1935年。
作为一家老牌的航空企业,贝尔公司在二战时期的处境一度非常尴尬。因为生产任务相对较少,美国陆军航空队(美国空军前身)一度将预研下一代喷气战斗机的任务交给了贝尔。
XP59美国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
相较于驰骋蓝天的北美公司P51野马战斗机、共和公司的P47闪电战斗轰炸机,贝尔的当家产品P39飞蛇战斗机则十分不受美国军方待见,以至于大量将其转交给英国皇家空军。
可是到达英伦三岛的飞蛇延续了在美国的遭遇,约 翰牛们宁愿使用驾驶火力孱弱的的P40(寇蒂斯公司产品,美军代号小鹰,英军代号战斧,同时也是陈纳德飞虎队的主力战机),也对火力强劲的飞蛇不屑一顾。
国军涂装的P40,飞虎队的座驾
1941年6月,随着苏德战争的爆发,飞蛇战斗机被英国佬迅速打包给了下家苏联空军。没想到的是,在英美两国被冷落的飞蛇却受到了苏联飞行员的青睐,被应用于各个战场,成为苏维埃飞行员猎杀汉斯的利器。 苏维埃空战艺术之父波克雷什金(也是战争期间苏联空军二号王牌)、三号王牌列奇卡洛夫、四号王牌古拉耶夫都曾驾驶飞蛇纵横沙场,令德国空军闻风丧胆。
同样的飞机,在不同的战场待遇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这就需要从飞蛇的性能说起。
一般而言,螺旋桨时代的战斗机都采用发动机前置的方式,而飞蛇采用了当时少见的发动机后置,通过传动轴驱动机头螺旋桨。
这一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的的问题,充当其冲的就是机体结构复杂,操作困难。同时也导致机身后部重量较大,飞机只能采用当时较为另类的的后三点式起落架,严重影响了飞机的起降性能。 不过好处就是,机头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塞进去一门40mm机关炮,却又带来后坐力巨大的问题,进一步加重了操作困难的问题。
因为发动机后置,P39重心靠后,于是使用当时少见的前三点式起落架
不知道是为了控制成本,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飞蛇没有采用其他美系战斗机常用的涡轮增压器,导致飞机的高空性能极差,而这一性能在英美两国的空战体系中至关重要。原因就在英美两国都装备了大量战略轰炸机,如英国的兰开斯特轰炸机、哈利法克斯轰炸机以及波音公司的堡垒们(B17飞行堡垒、B29超级堡垒)。
由于轰炸机机动性极差,在遭遇战斗机拦截时,十分危险。所以美英战斗机都十分强调高空性能,涡轮增压至关重要。本来就风评不佳的飞蛇因此更加不受待见。
B-29超级堡垒
而给飞蛇致命一击的则是奇葩的飞机座舱设计。飞蛇采用了类似于家用汽车前门的侧开座舱门,舱门直接开在机体上。 一旦飞机出现故障或者被击伤,高速运动的的舱门非常难打开,飞行员逃生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因此,P39飞蛇被西线战场上的英美飞行员各种不待见,被边缘化,装备数量相当有限。
这些问题对于苏联飞行员来说统统不是问题。装备飞蛇的往往是苏联空军精锐部队,比如波克雷什金的第16近卫歼击航空团(他在该团从大队长开始,最终成为团长)。
熬过战争初期的这群老鸟连地狱级操作难度的伊16都能够玩出花来,甚至诞生过数位伊16王牌,P39那种操作暗度就不够看了。 而机头那门40mm机炮非常符合毛熊「口径即正义」的暴力美学。
由于后机身较短,伊16的操作难度堪称地狱级,但是依旧诞生了一大批王牌,包括来自中国的柳哲先
高空性能差更不是问题了。 东线战场上,苏德双方都没有装备类似于美英的多发战略轰炸机,双方战机的搏杀更多集中在中低空空域,很少有高空作战的机会。而苏联空军还有米格3那种高空性能近乎变态另类存在,连苏联自己研制生产雅克系列和拉系列战斗机都不强调高空,而是着重于中低空。一款进口的战斗机更不会苛求太多。
至于逃生,把撞击视为常规操作的苏联陆海空军战士很多时候都会不自觉跳过这个选项。 尤其是苏联空军,从卫国战争爆发的第一天,苏联空军就有撞击敌机的操作。
整个卫国战争期间,类似的行为在整个苏联空军中并不罕见。不仅有男飞行员,甚至连女飞行员也执行过类似的作战行动。而且这一传统一直被苏联空军保留了下来,1982年,著名的 「巴伦支海手术刀」让西方飞行员至今仍心有余悸。
著名的巴伦支海手术刀,美制的P3猎户座反潜机被苏27的尾翼开膛破肚
全金属的机身,相对于木质的拉系列,抗打击能力提升十分显著。飞蛇上搭载的无线电在当时的美英战机十分普遍,但在苏军战机上却十分罕见,尤其是在卫国战争早期更是如此。而无线电对于战机之间协调与指挥的作用明显,因此飞蛇在刚进入苏联之时颇受飞行员的喜爱。
真正让苏联人对飞蛇爱不释手的原因是卫国战争初期的巨大损失。战后有人统计过, 在战争爆发的十八天内苏联损失飞机1500架,至1942年11月,苏军损失近23,000架飞机。更可怕的是传统工业区的沦陷,苏联工业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搬迁,大批工业转移到遥远的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地区,甚至是中亚地区。
P-39战斗机
在新工厂安定下来并恢复生产之前,苏联各军兵种都将面临武器弹药、后勤物资极度短缺的困境。苏联自己的产能在当时肯定无法补充损失,来自西方盟国的各种战机开始补充苏联空军各部队。让苏联空军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随着东迁各工厂陆续恢复生产,苏联空军的装备体系也逐渐转变为国产战机为主。
应该说飞蛇在合适的时机来到苏联,成就了一批王牌,也成就了自己。不过它和来自于英美的其他战机成为了苏联空军最后一批装备的主战装备了。后来的苏联只有教练机来自于国外,其他所有的装备都是国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