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长城:从北欧边界到的民族国家的域外图腾

来源:冷炮历史

丹麦长城:从北欧边界到的民族国家的域外图腾

如果有人说要让维京海盗去建造长城,恐怕听者大都难以想象出类似画面。然而,这样的怪像不仅确实存在,其成果也一直将军事功能延续到了19世纪。事实上,这座丹麦长城不仅见证了维京鼎盛时代的潮起潮落,也是民族国家崛起和旧时代终结的谢幕注脚。

公元5世纪 日德兰半岛就输出了盎格鲁-撒克逊人

公元5世纪 日德兰半岛就输出了盎格鲁-撒克逊人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维京长城的雏形大概落成于公元500年前后。然而,两道最原始的墙体之间,可能只是当地人挖掘的古老运河水道。整个工程的东侧,就是当年的古老贸易港口赫德比,另一端则是尚未得到开发的沼泽与黑森林山地。由于还有河流对接,足以让小型船只从日德兰半岛西部直接进入波罗的海。

丹麦长城的东侧 就是通向波罗的海的贸易港

丹麦长城的东侧 就是通向波罗的海的贸易港

此时的北欧大地,依旧是地中海文明眼中的蛮荒世界。但铁器技术的传播与生产力发展,还是让有限的耕地无法应付人口增涨。于是,就有了向东占据乌克兰大平原的哥特人,也产生出渡海占据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集团。至于那些留在本地的居民,也会在秋收季节后就驾船出海。到周边的人口稠密区域做买卖,并找机会劫掠那些势单力薄的可怜对象。而后来涉足半个欧亚大陆的维京海盗,只不过是类似进程的第三波迸发。

古丹麦人的崛起 促成了古运河变成防御工事

古丹麦人的崛起 促成了古运河变成防御工事

公元7世纪后期,旧的运河逐渐变成了防御工事。至于促成这一重大转变的因素,可能就是古丹麦人的崛起。他们从北方海岛南下,将原本居住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的盎格鲁人驱逐或同化。但却没法撼动住在易北河流域的撒克逊人。为了抗衡这群勇武善战的新邻居,维京海盗的直系先祖们便将古运河加以改造,成为历史上的第一期丹麦长城。主要是土木结构的简单堡垒,包括2米高-12米宽的墙体与壕沟,但总长度只是非常有限的7公里。依靠这条防线所圈定的地界,生机勃勃的中世纪丹麦才算是有了稳定的陆上边界。

至今认可辨认的丹麦长城遗迹

至今认可辨认的丹麦长城遗迹

不仅,随着西欧大陆的局势变化,北欧人又被迫开建了第二期丹麦长城。这次,他们的主要预防对象不再是撒克逊邻居,而是迅速向北扩张的法兰克帝国。由于大名鼎鼎的查理曼登基,新的加洛林王朝正致力于向周边地区开疆拓土。其中,位于莱茵河以北的黑森林地带,就是帝国军队的重点攻坚对象。经过约30年的血腥征伐,整片区域都被迫拜倒在亚琛宫廷的兵威之下。随即,丹麦人的日德兰半岛也就出现在查理曼眼前。

法兰克帝国的扩张 促使丹麦人必须加强南部边界安全

法兰克帝国的扩张 促使丹麦人必须加强南部边界安全

当时的丹麦人,还不像后来的维京后代那样精于远距离劫掠。但对荷兰等低地地区的年度袭击,却是早期封建领袖们的保留项目。只是因为居住在那里的弗里斯兰人,已经成为法兰克臣民,自然就会引来法兰克帝国军队干涉。再加上自己的旧邻居遭遇,时任丹麦国王的古德福德便下令强化南部边界防御。

丹麦国王古德福德 主持完成了丹麦长城第1期

丹麦国王古德福德 主持完成了丹麦长城第1期

很快,原先的简单土木工事,便被新的双层结构所取代。首先是1道竖立在护城河之后的3米木栅栏,然后才是高2米-宽7米的土坡。倘若加洛林武士决定强行翻越,就会在忙于填平护城河时,遭到居高临下的守军阻击。尽管查理曼的军队将通过俘虏或招募各类工匠,掌握古罗马与中世纪早期的大部分攻城武器,却很难将众多机械运抵交通水平极差的日德兰前线。因此,这座第二期丹麦长城对守军来说是足够适用的。

以对外征战出名的蓝牙王哈拉尔德 主持了丹麦长城的第3期

以对外征战出名的蓝牙王哈拉尔德 主持了丹麦长城的第3期

到了公元9-10世纪之间,西欧局势的微妙变化又迫使丹麦人开始加固长城。这次,他们在著名的蓝牙王哈拉尔德主持下,将防线的覆盖区域拉长,并对原有的双层结构进行升级。新的第三期丹麦长城,将夯土平台加高到5米,宽度也被拉长为20米。以便提供更加稳固的结构,并容纳更多士兵和较大的机械类武器协助御敌。

历代丹麦长城的变迁过程

历代丹麦长城的变迁过程

虽然查理曼的帝国在他死后一分为三,但秉持封建采邑制度的东法兰克王国,却也因此将北部和东部都作为自己的开拓方向。丹麦人自己也已开启了前往浪潮,将劫掠船造成的恐慌一路带到英伦三岛、法兰西海岸、俄罗斯西北部与更加遥远的地中海世界。唯独面对近在咫尺的北德意志骑士,心里始终没有必胜把握。为了能继续保持定期的出海扫荡,这种必要的防护措施自然是不能或缺。于是,类似的加固工作又在数十年后又进行了一次,并铸造了风格样式类似的第四期丹麦长城。除了重新安排数道木栅栏防御,也增加土堆本身的高度。

克努特大帝时期 丹麦长城的升级进程被暂停

克努特大帝时期 丹麦长城的升级进程被暂停

当然,随着克努特大帝的横空出世,丹麦人也步入了自己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巅峰。但随着他的死亡与北海大帝国的解体,生活在日德兰半岛北部的居民就不得不再次面临近距离威胁。于是,第五期丹麦长城在11世纪末被迅速修建起来。由于已经有不少武士以雇佣兵身份,远赴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堡服役,自然就在退休后把当地建筑风格也带回北欧。新的第五期丹麦长城就有了花岗岩的圆石外墙,士兵也能站在有屋顶的二楼上从容射击。

从希腊返回的老兵 也让长城拥有了拜占庭风格

从希腊返回的老兵 也让长城拥有了拜占庭风格

但由于欧洲各地的城防技术与机械武器进步,丹麦人还是被迫在瓦尔德玛一世当政后,继续升级第六期丹麦长城。此时的防线长度被定格在30公里,外墙高度也增加到了7米。材料方面完全以花岗岩为主,甚至在外层铺上了大量瓷砖。从而在各方面都看上去和君士坦丁堡的城墙类似。事实上,类似的操作绝非丹麦人的独有属性。后来忙于对外征服的英王爱德华,也同样有采取类似的外观风格,装潢那些散布在爱尔兰山区的诺曼城堡。这个灵感本身,或许就是受到海对岸的丹麦远亲启发。

14世纪后 工程技术的发展让丹麦长城变得无效

14世纪后 工程技术的发展让丹麦长城变得无效

14世纪,随着各类大型配重投石机与火炮技术出现,这座已经修修补补500年以上的丹麦长城也不免显得彻底落伍。此后,长城本身还肩负着边界划分与抵御盗匪职责,但对于成规模的军队而言已没有太多用处。倒是那些当初点拨过北欧模仿者的希腊老师,还在忙于不断重造自己的科林斯地峡长城。足以让后世观察家们,捕捉到东西欧两地的技术差距拉大。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丹麦长城还将在逐渐沉寂500年后,再度被赋予了军事重任。

1850-61年间 丹麦军队重新加强了长城沿线防御

1850-61年间 丹麦军队重新加强了长城沿线防御

1864年,新兴强国普鲁士开始构建自己的德意志民族主义天下。自古就有向丹麦国王宣誓效忠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因自己的低地德语口音,而被俾斯麦等国际权谋家看中。随着普鲁士-奥地利联军逼近日德兰半岛,同样举起民族主义旗帜的丹麦人也决心以旧长城作为防御边界。

正从长城防区撤退的丹麦军队

正从长城防区撤退的丹麦军队

在战争爆发前的1850-61年间,他们已经对部分遗址进行了修复和加固,甚至为古城墙配备了近代化的火炮。然而,负责指挥的梅扎将军却在最后时刻选择认怂,将全部守军撤出了这道长城防线。愤怒的民众很快利用舆论攻势将其免职,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也就此成为德国人的北方前沿。留下完全撤到日德兰半岛的丹麦人,继续将长城描绘为自己的民族神话部件。

二战中 进入丹麦的纳粹德军

二战中 进入丹麦的纳粹德军

到了1944年,已经占领丹麦4年的德国国防军,还计划将古长城重新改造为现代化防线。这种设想主要来源于对盟军发起两栖攻势的恐惧,却也遭到丹麦考古学家瑟伦的极力反对。为了保住这片早已不在本国境内的民族图腾,被迫向党卫军大佬希姆莱求助,要求他留下古雅利安文明的伟大遗迹。本人更是不等命令抵达,就亲自跑到当地阻拦国防军施工。最后冒着生命危险,才终于确保丹麦长城的大部分遗存没有遭到现代工程学破坏。

二战结束后,德国与丹麦的关系得以彻底缓和。两国考古学家在长城附近展开了联手发掘和研究,终于将这段古老防线的更多细节公之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