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灭国、英国立国,都缘起于东汉都城洛阳的一起谋杀案
洛阳是东汉时期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图为今日洛阳老城
公元88年,东汉帝都洛阳城里,一个男人被谋杀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他是汉朝宗室子弟,名叫刘畅,都乡侯。除了地位尊贵,刘畅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年轻二是帅,算得上一个“小鲜肉”。
汉章帝去世时31岁,他的皇后,也就是窦太后想来年龄也不会大。窦太后正当盛年却独守空宫,就看上了进京吊丧的小鲜肉都乡侯刘畅。太后看上的,当然跑不掉。估计刘畅也没打算跑——太后身为天下至尊,又年轻漂亮,这情人,上哪里去找啊。
一来二去,郎情妾意,太后和刘畅打得火热。然而,这场宫廷之恋很快引起了一个危险人物的警觉。
这个人,名叫窦宪,窦太后的哥哥。窦宪仗着妹妹窦太后的权势,横行朝野。他性情凶暴,谁敢得罪他,差不多就是活到头了。窦宪暗地里养了一帮死士,专门刺杀他的那些政治对手和私人仇家。
窦宪的权势来源于妹妹窦太后,他担心随着窦太后与刘畅的恋情越来越火热,刘畅会分走他的部分权力。于是,窦宪祭出他的常规招式——刺客出动,将刘畅刺杀于他的寓所中。
窦宪刺杀刘畅之后,嫁祸于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刘畅遇刺案的真相终于还是浮出了水面。被谋杀的是自己的情人,杀人的是自己的哥哥,窦太后非常愤怒,但是又无可奈何——惩处窦宪吧,毕竟是自己的哥哥;不惩处窦宪吧,自己情人的仇怎么报?
思来想去,窦太后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把窦宪禁闭在皇宫之内,剥夺了他的自由。
这样一来,窦宪害怕了,他知道这回闯祸了,怕自己的妹妹为了报情人刘畅之仇,做出进一步的动作。急中生智,窦宪找到妹妹窦太后说,他知道自己犯了死罪,他愿意带兵出塞,讨伐匈奴,用军功为自己赎罪。
在古代,大漠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当时的匈奴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依附东汉,北匈奴则与东汉为敌。在窦宪要求带兵出征之时,正好南匈奴也上书要求东汉讨伐北匈奴。于是,朝廷下令,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率领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等十二郡骑士,以及羌胡兵,浩浩荡荡,出塞作战。
窦宪的副手,是时任执金吾的耿秉。耿秉是一个猛人,他是东汉开国功臣耿弇的侄子。耿家是东汉的名将世家,猛人辈出,耿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公元89年,窦宪与耿秉各率四千骑、南匈奴左谷蠡王率万骑,从朔方鸡鹿塞(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哈萨格峡谷口)出兵;南匈奴单于屯屠河率领万余骑从满夷谷(今内蒙古固阳县)出兵;度辽将军邓鸿和边境地区归附朝廷的羌胡八千骑、左贤王安国万骑,从翩阳塞(固阳县境)出兵。三路大军在涿邪山(今蒙古西部、阿尔泰山东脉)会师。
窦宪命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等率精兵一万多,与北单于在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作战,大破敌军。匈奴大军溃散,单于逃走。窦宪整军追击,直到私渠比鞮海(今乌布苏诺尔湖)。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将士1.3万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投降的前后有20多万人。
大胜之后,窦宪、耿秉登上燕然山,刻石纪念这次出征的赫赫战功。石碑上的文字,由著名史学家、《汉书》作者班固撰写。这次大胜彪炳千秋,“勒石燕然”成了后世功臣名将向往的功业巅峰。范仲淹就曾经在《渔家傲·秋思》中慨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历史上有很多权臣,属于“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在朝廷上横行无忌,一出国门就怂了。窦宪是个特例,他在都城洛阳胡作非为,出征大漠一样彪悍无比。
窦宪立下大功后,皇帝下诏,任命他为大将军,地位在三公之上,同时封其为阳武侯,食邑两万户。窦宪接受了大将军的任命,但是坚决辞去阳武侯的爵位。
北匈奴大败之后,实力衰弱。北匈奴单于几次打算归降汉朝,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公元90年,南匈奴单于上书,建议乘机消灭北匈奴单于,然后南北匈奴合并归汉。作为北匈奴的亲戚,南匈奴单于这个计划,比窦宪都狠。看来亲人之间反目,往往比对外人更残酷。
东汉朝廷同意了南匈奴单于的方案。于是,南匈奴雷霆出击,北匈奴大败,北匈奴单于身受重伤,狼狈逃走。窦宪认为,彻底消灭北匈奴的机会到了。公元91年,他派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率兵出居延塞。在金微山,汉军再次大破北匈奴,斩首五千余级。
这是汉朝与北匈奴之间的最后一战,持续数百年的汉匈缠斗终于迎来大结局——北匈奴单于带着他的部属死命逃走,彻底逃出了中国历史。
整整200年后,消失于中国历史的匈奴人,突然出现在欧洲边缘。据《波斯史》记载,公元三世纪末期,匈奴人再次现身的地方,是位于亚欧交界处的阿兰聊国。这只大漠苍狼显然饥饿已久,他甫一现身,就露出了尖爪利牙,对阿兰聊国发动了凶猛的攻势。
公元四世纪中期,阿兰聊灭国。欧洲震动。然而,还没等欧洲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匈奴铁骑已经席卷而来。匈奴人与汉朝军队缠斗了300年,学到了丰富的军事谋略。如今,他们把这些谋略用到了欧洲国家身上。
公元374年,匈奴铁骑入侵东哥特王国,来时排山倒海,去时十室九空。东哥特军队惨败,国王赫曼立克自杀。另一位国王维西密尔继位,很快也兵败身亡。
在匈奴铁骑面前不堪一击的哥特人,面对罗马军队却威风八面。公元378年8月9日,罗马皇帝法伦斯率大军在亚得里亚堡与哥特人会战。罗马帝国的步兵方阵曾经纵横欧亚大陆,但是哥特人的重装骑兵如入无人之境,仅用半天时间就把罗马皇帝的4万禁卫军全数歼灭,皇帝法伦斯也当场战死。
这一战,宣布了欧洲方阵步兵时代的终结;这一战,也严重动摇了罗马帝国的根基,帝国统辖下的领主们都开始蠢蠢欲动。罗马帝国的丧钟,此时已经隐隐响起。
匈牙利的原住民和早前被灭国的阿兰聊人,在匈奴的威压下纷纷跑路,他们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三个国家。哥特人为了逃避匈奴也再次南下,他们于公元408年、409年、410年三次围攻罗马,并于410年攻入城中。这是罗马城历史上第二次陷落。
从公元434年开始,匈奴人的帝国在强人阿提拉的带领下走向全盛时期。阿提拉两次率匈奴铁骑杀入巴尔干半岛,围攻君士坦丁堡,并最终迫使东罗马(也叫拜占庭帝国)皇帝投降;他还曾经侵入意大利,于公元452年杀进西罗马帝国都城拉文纳,赶走了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西罗马帝国自此名存实亡。
阿提拉的强悍表现震惊欧洲,他因此获得了一个新称号——上帝之鞭。之所以称阿提拉为“上帝之鞭”,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阿提拉像一条神通广大的鞭子,驱赶着欧洲各个民族如羊群般四处逃亡;另一种说法是,欧洲人认为,阿提拉是上帝手中的鞭子,是上帝专门派来惩罚他们的。
在阿提拉之后,西辽国皇帝耶律大石和蒙古大汗铁木真,也先后被称为“上帝之鞭”。
西罗马帝国面对阿提拉的匈奴铁骑不堪一击,这让欧洲很多蛮族看清了帝国虚弱的本质,于是他们纷纷涌入,不断侵蚀着罗马帝国衰弱的躯体。公元476年(另一说法是480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古代欧洲正式终结,欧洲进入中古时代。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东汉都城洛阳的一场谋杀案,将近400年后,在万里之外,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古代欧洲的终结。这个历史版的“蝴蝶效应”让人惊骇。
世界如此神奇,历史如此诡异。面对这些,我们也许只能保持敬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