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群雄逐鹿,李渊为什么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隋朝后期,隋炀帝不顾现实情况大兴土木,同时又连续三次对高句丽发动远征。沉重的徭役、兵役负担导致隋朝经济迅速恶化、民生凋敝,最终走投无路的百姓以及一些对朝廷不满的隋朝贵族都纷纷举起反隋大旗,隋末群雄逐鹿天下的局面迅速展开。最终导致了李渊起兵灭隋事件的发生。

当时全国各地兴起的义军势力不下百余支,其中真正形成气候的割据势力有: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瓦岗李密、洛阳王世充、河间刘武周、江陵萧铣等人。

大业十三年(617年),隋朝晋阳留守李渊也率部加入了反隋队伍,并在短短数月内攻取西京长安,建立了大唐政权。在此后十余年时间里,唐军一路过关斩将,相继消灭了各方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统一天下的霸业。那么问题来了,李渊晋阳起兵时手下军队只有3万余人,这点兵马差不多只是李密、窦建德等大军阀的零头,为什么最终是李渊统一天下,成为最后的赢家?李渊具备哪些其他军阀没有的优势呢?

首先,李渊选择起兵的时间恰到好处。如果起兵太早,他很可能像杨玄感那样成为时代的“炮灰”;如果起兵时间太晚,天下就会被其他军阀瓜分完毕,再不会有他李渊的一席之地。李渊起兵时,正值隋朝官军忙着在与各路义军死磕,朝廷再也无力调集优势兵力去围剿李渊的军队。同时,关中地区尚未被其他军阀占领,且这一带守卫比较空虚,李渊正好利用了这个空档挥师南下,迅速占据了易守难攻,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以及隋都长安。这是天时上的优势。

其次,李渊在起兵前的职务是晋阳留守。晋阳是隋朝北方最重要的核心重镇。此地府库盈积,聚天下精兵,能给李渊提供争夺天下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同时万一起兵失败,固若金汤的晋阳城也能让李渊有路可退。这是地利上的优势。

此外,李渊手下人才济济,文武兼备。关陇贵族出身的身份又使他更容易获得其他贵族支持。因此,李渊起兵入主长安的过程非常顺利,一路上很少遇到不得不打的硬仗,反倒是有许多隋朝官吏、义军首领都前来归附,史书上称“归之如流”。到了十月初围攻长安的时候,李渊手下的兵马已从3万增长到了20多万。这是人和上的优势。

正是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李渊起兵的过程才会变得特别顺利,几乎没遇到什么挫折就一路杀进长安。之后他又以“匡扶帝室”的名义宣布拥立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挟天子以令不臣,站在政治制高点上发展自身势力,同时又坐观天下大势的变化。反观各路群雄,不是跟隋朝官军杀得难分难解,就是与别的军阀相互火拼。此消彼长,李渊的势力越来越庞大,自然就成为了隋末群雄逐鹿的最终赢家。

晋阳起兵的背景

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必然有它发生的先决条件,那么李渊起兵灭隋的条件是什么,李渊起兵灭隋的条件是如何达成的?在李渊起兵灭隋的诸多条件中,哪些是主观条件,哪些是客观条件?

李渊决定起兵灭隋,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且经过李渊深思熟虑,考察各个先决条件是否达成后才下达的命令,李渊起兵灭隋的条件可以分为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即是由个性化的条件,以个人的主观能力性决定的条件。在李渊起兵灭隋的条件中,有以下两个条件是由人去主动创造的,是主观条件。

第一、收复民心。在朝廷昏聩无比的局面下,李渊多次派兵赈灾,此种行动为李渊赢得了民心。

第二、赢得外部的支持,为起兵创造极其重要的条件。李渊地处山西晋阳,为起兵灭隋创造条件,李渊决定与突厥通信,表示友好的意愿,解除抗隋的外患问题。

客观条件,即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条件。在起兵灭隋的条件中,有以下两个条件是客观条件,不以李渊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一、局势的发展,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由于朝廷昏君的存在,不顾百姓们的疾苦,大肆挥霍,以致于民怨群起,各地豪杰纷纷高举灭隋的旗帜起义灭隋。

第二、朝廷兵力的流失。为了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朝廷不断派出兵力,最终导致关中兵力薄弱,这为李渊起兵灭隋创造了有力的先决条件。

晋阳起兵的导火索

历史上关于晋阳起兵原因的描述,基本归结于当时农民起义的爆发以及李渊的决策。但事实上,李渊起兵真相却鲜少有人得知,那么李渊起兵真相究竟如何,是什么导致了李渊最终决定起兵,李渊起兵的真相与历史上的记录存在着怎样的区别呢?

一夜风流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并不算什么事,但是对于不一般的人来说,却有可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隋朝之所以灭亡,就因为一个不一般人的“一夜风流”,这个人便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

正是”一夜风流“的发生,导致了李渊决定起兵反隋炀帝,那么”一夜风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具体经过又是怎样的呢?

李渊的“一夜风流”并不是一个自然事件,而是被其次子李世民精心设计过的。隋炀帝荒淫无道,隋朝末年各地均爆发了不同程度的起义,作为李渊的部下及儿子,以李建民、李世民为首的下属均劝李渊起义反隋。

李渊对隋朝虽然已经产生不满,但却一直拘泥于身份而不愿意背叛隋朝、不愿意背叛隋炀帝,为了让李渊能够下定决心起兵,李世民设计了“一夜风流”。

李世民计谋的实施者是宫监裴寂,裴寂与李渊喝酒时,刻意劝酒,将李渊灌醉,然后唤来了隋炀帝的两名美人尹、张二妃,尹、张二妃虽为杨广的嫔妃,但一直备受冷落,久旱逢甘霖,三人很快便打得火热,直到日上三竿,李渊才醒来,当睁开眼看到如此情形,为了保命,李渊决定起兵。

晋阳起兵成功的原因

李渊起兵的结果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中国的朝廷更迭,第一任开国者往往是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的,而李渊只花了一年的时间便能成功的成为真正的统治者,这点的确令人敬佩不已,那么李渊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其一、李渊起兵的胜利,与李渊的谋略是密切相关的,历史对于李世民的诸多称赞,掩盖了其父李渊的光芒。李渊,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家、谋略家,在部属接二连三的请求起兵反隋之时,李渊并没有因为一时冲动而下达命令,反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势,审时度势给予中肯的意见,并不断厚积薄发,养精蓄锐,为背水一战作充分地准备。

其二、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李渊起兵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还是因为隋朝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个危机已经不能化解,隋朝朝廷已处于濒临瓦解的状态。

李渊是大唐王朝的开国君王,他能够成为新时代的开拓者自己当然有一些优势。李渊在起义之前已经做出了充足的准备,李世民多次向李渊提出推翻隋朝政权的意见,但是李渊都没有同意。李渊清楚自己的实力,现在还不是自己出兵的机会,李渊需要得到更多人的支持,需要得到关陇士族的支持,关陇士族有雄厚的财力,李渊想要建立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是建立唐朝的前提,关陇士族的经济实力是李渊组建军队的经济基础,有了粮草就可以瞬间变出千军万马。

李渊还总结了历来起义军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历朝历代前面的起义军往往无法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们在起义过程当中耗费时间太长,他们往往是封建王朝最针对的敌人,封建王朝投入了大量的力量剿灭这股势力,他们是最先吃螃蟹的人呢,但是他们几乎无法成为最后吃螃蟹的人。李渊这个老谋深算的家伙认识到隋朝仍然有强大的力量对现在的起义军镇压,隋朝力量没有被消耗殆尽之前李渊不会轻易的出手。

纵观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士族集团都占领着绝对优势。大部分农民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李渊自己就是晋阳地区最大的士族,他本身就有很强大的社会资源和能量,李渊振臂一呼带来的能量远远超过农民起义军的能量。

李渊拥有着深厚的政治背景。李渊的祖上一直都在朝廷为官,李渊的家族势力遍布隋朝各个地方,李渊七岁时就承袭唐国公的爵位,因为他和隋文帝有着一层亲戚关系,朝中上下都知道李渊和隋文帝的关系,这样强大的政治资源是李渊的天然优势,综上所述李渊成功的原因。李渊建立唐朝的时候正好战事平息,百姓正在一心打造家园,李渊这个人也特别会用人,而且心胸宽大,所以唐朝人才济济。李渊起兵的结果,直接开创了唐朝,让中国进入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