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内务府的油水:包衣奴怎成暴发户?
太和殿旁的弘义阁 :清代内务府的银库
“房新,树小,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过去老北京有这么个说法,说的就是内务府的官员。所谓“房新、树小、画不古”,无非是讽刺人家是暴发户。房子是新建的,新是新,但规模一定宏丽漂亮。树小,是因为院子刚建,所以树还没长起来。所谓画不古,是说人家墙上的字画没值钱的,不是因为没钱买,而是没有鉴赏力,买了假画。
清朝的内廷事务不让太监管,管事的是皇帝麾下由上三旗的包衣组成的内务府。所谓包衣,就是汉人所谓的家奴,内务府里有满人,也有汉人。太监和包衣,实际上都是家奴,但历史上太监专权的灾祸实在太多,让进了关的满人害怕,觉得还是原来自己使唤惯的奴才好点儿。包衣出身的人地位卑贱,没受过什么教育,但只要进了内务府,就格外有钱。让外人看着眼热。
内务府是清代特有的专门为皇室服务的机构,人员要比最忙的户部多十倍,达三千多人,可谓清朝最庞大的机关。它管的皇家事务无所不包,日膳、服饰、库贮、礼仪、工程、农庄、畜牧、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等,还有盐政、分收榷关、收受贡品。下设“七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广储司,专储皇室的金银珠宝、皮草、瓷器、绸缎、衣服、茶叶等特供品。总之凡是跟皇室沾边的事,全都由他们操办。而且只对皇帝一人负责,谁也无权干涉。
清朝的税收主要分两块,一块是户部主管的国库,一块是皇帝个人的内库。内库的钱一般由户部按年预算从国库拨发。由内务府全权管理,户部无权过问。起初,皇帝内库和国库分开独立管理是防止和杜绝皇室的铺张浪费,每年拨多少就多少,花多花少都有数。
后来内务府的钱越来越不够花,原因是服务的职能在不断地拓展,从吃喝拉撒、宫廷采购、皇家当铺到土木工程、婚丧嫁娶等等。钱不够用怎么办?内务府就开始参与盐税关税、卖官鬻爵,只要是挣钱的,都插上一手,而且合情合法。因为清廷明文规定,内务府拥有这些权利。这就使内务府成了全京城无所不管、无所不办的最牛部门。
这样长此以往,贪污腐败滋生,而且愈演愈烈。据史书描述,内务府的一个内府堂郎中,一年就能贪污两百多万两,干上几年,就不下上千万两。
乾隆帝从内务府得知十两银子能买一个鸡蛋,一次召见大臣汪文端,随便问他吃早饭的事。
汪⽂端回答:“微⾂家贫,早餐不过4个鸡蛋⽽已。”
乾隆听了,差点跳起来:“鸡蛋1枚10两银⼦,4枚40两,朕还吃不起,你倒先哭起穷来!”
险些说穿帮把内务府装进去,赶忙解释说,他吃的那四个鸡蛋是残次品,不够上供的标准,才几文钱一个。乾隆点点头。算是混过了关。
事实上,鸡蛋,这个在乾隆皇帝眼中的奢侈品,不过是百姓餐桌上的平常之物罢了,1枚鸡蛋价格不过3⽂钱⽽已,⽽1两银⼦可换1000⽂钱,相当于能买⾄少300枚鸡蛋。
道光帝极为简朴。当时京城时兴穿戴“出风”的皮袄,就是皮里以缎面,缎衬比皮里长出一段,露在外面,叫作“出风”,以显华贵。内务府给道光也做了一件,道光帝认为缎子比狐皮贵重,不应长于狐皮,“出风”只是装饰,无实际用处,于是命把四周添上皮子,以保缎面不受磨损。内务府领旨后,想趁机捞油,说需200两银子才能改。没想到道光帝嫌太贵,便命不用改了,内务府想捞钱就泡了汤。
道光穿的裤子两个膝头都打着补丁,俗称“打掌”。道光认为这样很好,便引起近臣们仿效。一次,大学士曹振镛跪奏时,露出膝头上的补丁,被道光看见。奏报完事后,道光就问:“你的裤子也打掌了?”曹振镛回答:“换新的太贵,打个掌挺好。”道光追问道:“打个掌花多少钱?”曹振镛哪知道多少钱,便胡编说:“约需三两。”道光说:“真便宜,内务府打一次,要五两银子。”在场文武官员暗笑,五两银子不知能做几条新的,但谁也不敢说实话。
同治大婚要买一对普通皮箱。市面价几十两,内务府报销为每对九千多两。
这样的事例很多,足见内务府铺张浪费、贪污腐败、虚报冒领、制造假账几倍几十倍是一种常态。内务府一面以皇帝的名义向户部要钱,一面插手最挣钱行业,肆无忌惮的捞钱,中饱私囊。
说起来,《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是内务府包衣出身。连汉人都算上,人家该是清朝最有文化的人。一部小说,不仅立意不凡,人物刻画感人,而且诗词歌赋,外带园林、服饰、饮食文化,什么都有。但是,这样的人,在包衣中,应该是例外。多数的旗下包衣,的确没什么文化。
没文化的上三旗包衣,却有固定的官缺属于他们,这就是包衣缺,非包衣不得染指。包衣缺,就是内务府以及所属机构的官位。这些官位按说薪俸都不是很高,也没有多少养廉银。但是,内务府是服务皇帝的机构,这种机构,最大的特点就是特权大,管的都是有油水的事务,而且操作模糊,浑水摸鱼的机会特别多。所以,只要在内务府担任一定的职位,想不发财都难。
比如说,内务府管理皇宫的特供,有的珍稀物品就成了垄断。关外的山参,在清朝,商家是不能自己采买的,所有的山参都只能卖给内务府。但是,这样多的山参皇宫里的人根本吃不完,于是内务府就往外卖。外面的人,想弄点山参治病养身,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当然,内务府卖出的价格比收购的高多了。这一笔买卖,由于其垄断性,收入就不小。这样的买卖,出与入都有很大的含糊性,经手人渔利的可能性大得不得了。有些特供职位,比如采买丝织品的织造,往往还可以兼管海关和内地关卡,掌握关税,甚至担任盐运使。我们知道,古今中外,这都是“肥缺”。所以,做一任织造,“肥得流油”。
内务府还有一项不确定性的收入,是籍没。官员犯事,要抄家籍没家产。但没收的财产不进国库,进的是内务府的内库。内务府官员靠这个活计弄多少钱,也是没数的事。都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其实真正吃饱的是内务府经办人员。清朝皇帝热衷抄家籍没,实际上却便宜了自己的家奴。
连卖官鬻爵,内务府都要插一手。按道理,历朝历代卖官的钱,都是由吏部经手,钱入国库。但清朝还有一个小偏门,走内务府。走内务府的买官路线是个捷径,得官容易,有些跟宫里有关的职位,比如侍卫什么的,还非走这个路径不可。
说白了,内务府的职位,就是借着皇帝的名义捞钱。内务府经手的所有东西都是给皇帝的,谁敢说半个不字?但是皇帝用得了吗?当然用不了。每顿饭,里面的山珍海味不算,单一般的食材,皇帝一个人的规格就得有几只羊,十几头猪,成百斤的牛奶,成百斤的精品蔬菜瓜果。皇帝就是头大象,也吃不了。吃不了不要紧,有人会吃的。但都是打着皇帝的名义吃,吃了也白吃。同理,每年特供的山珍、海味、人参、貂皮,以及宝石珍珠,也都名义上是皇帝的,最后到底是谁的,真是说不好。否则的话,皇帝一辈子不用干别的,光浏览品鉴这些宝物,就把时间都填满了。碰上节假日、特别的庆典、皇帝出行、狩猎,光那个排场,钱花的就像流水似的。这样的冤大头钱,谁经手,谁“肥”。
内务府的缺“肥”遭人嫉妒,落马也快。所以,内务府的人给人的印象就是暴发户,“房新、树小、画不古”。暴发不久,就落马,然后再来一个新的,依旧“房新、树小、画不古”。即使做到内务府大臣,也照样保不住身家。光绪朝的内务府大臣立山,深受西太后的宠爱,位子很稳,自己还不放心,设法转任外官,做了户部尚书。临到闹义和团,依旧被嫉妒他的人陷害,入了大狱,而且很快就被杀了。一个根本不知道西学为何物,并不赞同变法的“混小子”,就因为内务府的出身太“肥”了,被人趁乱算计,哪儿有理可讲。
古今中外,官缺不能太“肥”。太“肥”了,好处多,但风险也大。
摘自《帝国的溃败》,作者: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