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家奴吴三桂为何要反 为何最终会失败?

三藩之乱其实质就是满洲与辽东军事集团的决裂。在与南明、农民起义军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出身于辽东的汉人四藩王,即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仲明三代(子耿继茂,孙耿精忠)、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充当了清军的急先锋,可以说清朝能拿下长江以南,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清初四王拼死作战的结果。当然,定南王孔有德被李定国击败,身死广西桂林,其余三藩,吴三桂镇云南、耿仲明之子耿继茂镇福建(本与尚可喜同镇广东,后被移藩)、尚可喜镇广东,这三位功劳最大,爵位最显,尤其是吴三桂更是后来居上,实力更是这三位藩王的领头羊。

当然在天下初定的时候,对清廷来说,三藩逐渐失去正面作用,副作用倒是越来越明显,甚至对清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具体说来有三个方面:

首先、消耗财政,占用补贴,清朝财政能力遭到严重削弱。三藩虽然掌握了地方财权,如吴三桂,不算其采矿、茶叶、田赋、土司勒派等收入,光是鼓铸货币每年获得利息就达20万两,地方之利尽入自己腰包。但是清廷每年仍然要支出大量的俸饷,据清廷户部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奏报,“合计天下正赋,止八百七十五万余两。而云南一省,需银九百余万,竭天下之正赋,不足供一省之用。”

再加上耿、尚二藩,其当年共需要2000余万两。当然,随着战事的顺利推进,饷需压力有所缓解,如康熙十一年(1672年),三藩所需银两为500余万两。“除四川不数外,余皆三藩协饷岁五百余万,云、贵不及一半,较顺治间已省四分之三。”但是相对于康熙年间的3000万两左右(查康熙三十八年,其征银数目为2739万两)的财政收入来说,仍然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目,仍然是清廷巨大的负担。

其次,三藩私属官僚遍布各地,尤其是吴三桂不仅可以节制云、贵督抚,还可以在四川、广西、贵州三地拥有任命官员的权力,号称“西选”。“四川、广西、贵州三省附近滇云,吏部查三省举人考过职街、应选州县者,挨序咨送平西王查缺补授。”史称“西选之官遍天下”。

再加上三藩有各自庞大私属武装力量,有此三项,足以与中央分庭抗礼,形成割据。

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对中央威胁实在巨大,搞不好有颠覆政权的可能,当时年轻的康熙皇帝认识到了形势严峻,遂将“三藩、河务、漕运”三件大事书写于宫柱之上时时警醒自己。后来他就曾回忆道:“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

康熙要集中力量做大事,首先就是要把形同国中之国的割据势力三藩给铲除,否则怎么会将除三藩一事放于其他两件大事的前面。事实上,圣祖之所以能在未来治黄河、定台湾、灭噶尔丹,其一生之功业就是基于消灭这个割据势力基础上完成的。

而吴三桂的猝然反叛,清军几乎动员了全部有生力量前去扑灭,造成了“诸禁旅皆南征,宿卫尽空”的局面,差点给清廷造成了灭顶之灾,察哈尔部亲王布尔尼趁清军全力南下平叛之机反叛,兵力空虚的清廷不得不组织八旗家奴组成军队平叛,幸好图海等人指挥给力,再加上漠南蒙古诸王公感于清廷三代积威和羁糜大部分王公未响应布尔尼(仅奈曼部响应布尔尼),才得以平叛成功,实在是险峻得很。

关于吴三桂的兵力多少问题,可以先来看看《圣武记》的说法,资料如下:“三桂藩属五十三佐领,绿旗兵万有二千,丁口计数万。”“破流贼,定陕,定川,定滇,取永明王于缅甸,又平水西土司安氏,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计五丁出一甲,甲二百设一佐领,积五十佐领,辖以左右都统。设前、后、左、右援剿四镇,分十营,每营兵千有二百。”

《圣武记》所说原有吴三桂的藩属兵丁12000人,这应该大多是原吴三桂的关宁军体系部队,再加上各处降兵组成所谓“四镇”,分“十营”,又有12000人,吴三桂的部队按此说法只有24000人。而《清史稿》的说法则略为不同,吴三桂兵力构成是原藩属兵丁+四镇+十营,以此加之吴三桂的部队应该有30000多人。

两种史料的不同点在于“四镇”和“十营”是否是同一体系,再查《清世祖实录》,清廷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七月,允吴三桂设置“十营”。而于同年十月,“允平西王请,设云南援剿四镇”。由此可知《圣武记》的确犯了错误,根本就没有什么设“四镇”分“十营”的说法,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单位。所以,以两种史料综合来看吴三桂的兵力只有24000——30000人左右。

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吴三桂真的只凭这一点兵力就能在云南起兵反抗清朝吗?要知道吴三桂起兵后仅仅数月,席卷云南、贵州、四川、湖南诸省,这绝对不是只有30000兵力能做到的。

根据明末清初人刘健所写的《庭闻录》的记录汇总,吴三桂在征云南时期,光在顺治十七年(1660年)五月前,在云南一地吴三桂就额外收纳了降兵43879名,所以,清廷在顺治十七年(1660年)六月的户部奏报上写道吴三桂的兵马有70000余人应该与真实数字相差不大。《清世祖实录·卷一百三十六》记载:“云南平西王官甲一万员名,绿旗兵及投诚兵共六万名。”

当然,这仅仅是顺治十七年(1660年)六月的数字,其后仍有大量来自南明和原大西军的降军到来。如贺九义部将何起龙、杨朝钦等六人,率众738人来降,丁仲柳以168人来降,黄朝用以342人来降,白文选以众11749人来降,将军胡顺等人又带2000余人来降,李定国之子李嗣兴率兵5000余人来降。仅仅是《庭闻录》记载投降吴三桂的人数已经高达近2万,这些部队虽不见于清廷编制,但很可能已经被吴三桂消化吸收。

而史书上留下的记载吴三桂的各个时期的添兵记录也有很多。《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庚辰,“兵部议准平西王吴三桂请,添设云南省城副将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马步兵一千名。”康熙二年(1663年)三月癸酉,“伪都督马思良,自边外率众投诚,应授职衔,并伪总兵胡顺等以下各员,均应请叙。”康熙四年(1665年)五月癸丑,“伪总兵罗大顺投诚,其原管地方应编入贵州新添卫,土田照例科粮。”

所以,吴三桂的编制内兵员(魏源谓藩标兵额)可能确实只有2——3万,但是由于其封藩云南,天高皇帝远,自己私底下扩张的编外人马起码10多万,再加上吴三桂战起之日,还大量招募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加入军队,所谓“兼煽土司?倮兵数万”,所以吴三桂起兵之时兵员已经有将近20万人。再加上云贵地区、湖南地区在吴三桂反清时,大量绿营官兵倒戈投降,如贵州巡抚曹申吉、黔西总兵王永清、沅州总兵崔世禄、贵州巡抚李本深在吴三桂反后,纷纷加入吴三桂的阵营,其军队规模在25万以上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吴三桂在云南根深蒂固,有雄厚的财政收入以及自己的官僚集团,还有庞大的军队,所以一旦发难,绝对能给清廷造成很大的威胁。

清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十二日,平南王尚可喜呈请告老还乡,以长子尚之信嗣封镇粤。圣祖玄烨未准,令其撤藩,北归辽东。七月初三日,平西王吴三桂不顾刘玄初劝阻亦疏请撤藩,以探朝旨。他万没料到,玄烨当即批准。九日,靖南王耿精忠接着奏请撤藩,也被俞允。十一月二十一日,蓄谋异志已久的吴三桂杀戮云南巡抚朱国治,以所部兵反云南,传檄遐迩。

吴三桂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由云、贵起兵,据湖南,占四川。很快便跨过长江,差点饮马黄河南岸。

初期,许多地方纷纷响应,举起叛旗,包括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陕西提督王辅臣,以及广西的罗森、孙延龄和四川的郑蛟麟、谭弘、吴之茂,甚至在台湾的郑经也在遥相呼应。由于吴三桂的军队常年经受战争的磨炼,扫平前明势力后便一直在云南地区剿匪,而清军入关以后,八旗军养尊处优,久疏战阵,因此一开始,叛军势如破竹,连克贵州、湖南等地,并击毙清军都统宜里布、护军统领哈克三,重创清军。甚至前来勤王的察哈尔王也趁机发动叛乱,一时间清廷人心惶惶。

但八年之后,清军进入云南昆明,吴三桂之孙自杀,”三藩之乱”被平定。满清坐稳了江山。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原本形势大好的吴三桂,输得这么彻底。

他为何要造反?

因为他如果不造反的话,没有别的路可选了,他不能光管自己,手下人,跟了他很久的将领也要考虑,他手下的将士并不一定都愿意解甲归田。而这,正如同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一样,即便不想登基称帝,也会被手下推着黄袍机身。回到吴三桂身上,是否起兵造反,实际上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决定的。

清廷愿意让吴三桂做个闲散王爷,是因为他控制着战斗力很强的军队。如果吴三桂答应了清廷的撤藩条件,就等于是放弃了手里的兵权,清廷自然也就没必要给他那么优厚的待遇了,这是其一。

吴三桂手下的大将们在吴三桂的藩国里才有荣华富贵可享,一旦清廷撤藩,吴三桂成了闲散王爷,他们就变成了普通军官,前半生的积累付之东流,所以他们会坚决反对撤藩。吴三桂要是同意撤藩,先会被手下人弄死,这是其二。

如果不撤藩,清廷就要花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替吴三桂养军队,这是清廷绝对无法接受的,所以清廷非撤藩不可,双方的矛盾无法避免,这是其三。

综上,从清廷决定撤藩的一刻开始,吴三桂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被手下人弄死,要么跟清廷拼了。

吴三桂造反时,大半个中国响应,为何最后还是失败?

吴三桂反清失败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吴三桂起兵的理由没有什么说服力。

吴三桂起兵后,由于先前绞死南明永历之故以及自己想称帝之心,没有打出复明的旗号,而只是反满复汉,朦胧地怀念前明。此时一些前明旧臣向他提出,赶快扶一明帝后裔,以反清复明为号召。吴三桂也有些动心了,但他身边、手下心腹反对此议,他们认为扶一傀儡,将来再把傀儡杀掉,徒增麻烦,不必如此,单凭吴家力量,亦可成事。吴三桂最终没有打出明朝旗号,如此失去不少支持,原先可能帮助他反清的一些势力也感到无所适从。

出师有名,才能无往不利。但吴三桂的出战檄文有点可笑:

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师、兴明讨虏大将军吴,檄告天下文武官吏军民人等悉知:本镇深叼明朝世爵,统镇山海关。一时李逆倡乱,聚贼百万,横行天下,旋寇京师。痛哉! 毅皇烈后之崩摧。惨矣! 东宫定藩之颠踣,文武瓦解,六宫恣乱,宗庙瞬息丘墟,生灵流离涂炭。臣民侧目,莫可谁何? 普天之下,竟无仗义之师,勤王讨贼,伤哉国运,夫曷可言! 本镇独居关外,矢尽兵穷,泪干有血,心痛无声。不得已歃血订盟,许虏藩封,暂借夷兵十万,身为前驱,斩将入关,李贼逃遁。痛心君父重,仇冤不共戴,誓必亲擒贼帅,斩首太庙,以谢先帝之灵。幸而贼遁冰消,渠魁授首。正欲择立嗣君,更承宗社,封藩割地,以谢夷人。不意狡虏遂尔,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踞燕都,窃我先庙神器,变我中国冠裳。方知拒虎进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误。本镇刺心呕血,追悔无及,将欲反戈北逐,扫荡腥气。适值周田二皇亲,密会太监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岁,刺股为记,寄命讬孤,宗社是赖。姑饮泣隐忍,未敢轻举,以故避居穷壤,养晦待时,选将练兵,密图恢复,枕戈听漏,束马瞻星,磨砺兢惕者,盖三十年矣。兹彼夷君无道,奸邪高张; 道义之儒,悉处下僚; 斗筲之辈,咸居显职。君昏臣暗,吏酷官贪; 水惨山愁,妇号子泣,以致彗星流陨,天怨于上; 山崩土裂,地怨于下; 鬻官卖爵,仕怨于朝; 苛政横征,民怨于乡; 关税重征,商怨于途; 徭役频兴,工怨于肆。本镇仰观俯察,正当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也。爰率文武臣工,共勷义举,卜取甲寅年正月元旦寅刻,推奉三太子,郊天祭地,恭登大宝,建元周启。檄示布闻,告庙兴师,刻期并发。移会总统兵马上将军耿,招讨大将军总统使世子郑等,调集水陆官兵三百六十万员,直捣燕山,长驱潞水,出铜驼于荆棘,奠玉灼于金汤。义旗一举,响应万方。大快臣民之心,共雪天人之愤,振我神武,湔彼臊氛。宏启中兴之略,踊跃风雷; 建画万全之策,啸歌雨露。倘能洞悉时宜,望风归顺,则草木不损,鸡犬无惊。敢有背顺从逆,恋 目 前之私恩,忘中原之故主,据险扼隘,抗我王师,即督铁骑,亲征捣巢覆穴,老稚不留,男女皆诛。若有生儒,精谙兵法,奋拔岩谷,不妨献策军前,以佐股肱,自当量才优擢,无靳高爵厚封。其各省官员,果有洁己爱民、清廉素著者,仍留住所,催征钱谷,封贮仓库,印信册籍,赍解军前。其有未尽事宜,另颁条约。各宜凛遵告诫,毋致血染刀头。本镇幸甚! 天下幸甚!

探漳浦宁远刘将军、藩前侍卫冯、海澄威远将军赵出檄文张挂:为布告重兴大义以尊正统事,切照天心厌乱,为正则归,民志靡常,唯正则一。恭惟我明太祖高皇帝驱逐胡元,扫除腥移,拨乱反正,定鼎金陵。自汉唐宋以来,得天下之正,未有如我明者也。历世三百馀年,累仁舆图巩固。至我崇祯先皇帝射行节俭,旦夕不违,正为委任非人,致倡乱,煤山惨变,万姓痛伤,神器顿移,千秋愤恨。东虏背盟言而窃柄,中原陷胡地之腥膻,易我衣裳,更我祖制,内外切齿,远尔离心。幸吴王隐忍填黔,生聚训练,三十余年如一日,合千万姓为一家,静候天时,暗奉嗣主,孤忠可鉴,大义不磨。兹者胡数灭亡,四方响应。遣官密檄本将军致札郑耿二王,共举义师,〔同〕扶嗣主,戮力王室,恢复神州。中兴之业已成,太平之治立睹。不意耿王自三月十五日建旗之后,颁发谕示,俱称敕旨,概用黄绫,从不遵及大明正统。既已无旧主之念,何以服兆姓之心,以故不旬月间上下解体。尤可异者,郑王本为弟兄之国,其克全名节,尤人所难,僻处海岛而不毁发,讵郑王虽偏守台湾而尊王朔,志存继主,忠孝凛然。本将军方拟耿王屈体结联,齐驱并驾。乃不意妄自尊大,待以附庸,僭窃乖张,略可概见。今本将军遵照吴王原橄,布中兴大义,惟郑王为盟主,复我大明三百余年之基业,澄清东南之半壁,上妥二祖列宗在天之灵,仰授郑、吴王创义之举。凡我各郡邑文武官僚绅衿士民,试观今 日之疆圉,原系谁家土地?今 日之孑遗,谁氏之残黎?同思水木本源,共作王家柱石。闻声自当应舞,望风孰不景从?切勿甘为化外顽民,徒作刀头奸鬼。大明幸甚!天下幸甚!须至檄者。

说来说去,就是我工资降了,职位没了,崇祯帝死得有点冤,我要报仇,我要反清复明。

满清江山恨不得有三分之一是你帮着打下来的;与清朝蜜月期时,你差点认祖宗;南明的永历帝,亲手被你勒死在十字坡。这样的行为,顶着个辫子,喊着”反清复明”,实在有违和感,无法引起共鸣,统一更大战线。

而且崇祯帝的仇,没法直接算到满清头上,是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觉得愧对列祖列宗,才在煤山上吊死了。

百姓站在清廷这边,清廷“满汉一家”的思想颇具成熟,吴三桂反清是在1673年,清军是1644年入的关,清朝基本完成统一是在1658年(灭南明),清廷这时已经统治了20年左右,此时人心思定,百性都不希望战争。而吴三桂挑起战火,同时,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在汉人心中已是千古罪人,百姓必然不会站到他这边。

知识分子站在清廷这边,清廷善待士人,古往今来,不正确对待知识分子的国家,必定会暴乱或颠覆;而吴三桂弑君,本来就为士人所不耻,现在又造反,就成了反复无常了。所以知识分子是不会站到他那边去的 。

其次,全国响应吴三桂造反的人虽然多,但是各路势力各自为政,谁也不听谁的,吴三桂想统帅他们显然是做不到的,造反势力虽多,但是力量太过分散,而且彼此互不信任,自然无法胜利。而且各地势力在吴和清廷之间摇摆不定。其中,曾经多次反复的包括耿精忠、尚之信、王辅臣、孙延龄等等。可以说,除了吴三桂,以及老牌抗清将领郑经(郑成功的儿子),基本上都是投降了清朝,又反叛,又投降清朝。总之是摇摆不定。由此可见,藩镇虽多,真正与清朝硬碰的,却非常少。

第三,吴三桂在战略上出现巨大的失误。

吴三桂在领兵北上的时候,他并不敢跨过长江,而是把兵力部署在长江以南,想依靠长江天险,与清军对抗。最后实现就算打不败清军,也划江而治的目的。但是,我们看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政权,可以依靠长江,守住南方防线的。必须要深入中原腹地,才可以取得胜利。但是年迈的吴三桂失去进取心,不敢深入中原,因而失去进攻的好机会。

吴三桂以西南一隅对抗坐拥全中国钱粮兵饷的清廷,利在急战,不宜僵持,应在叛乱初期,就利用南方各省全面反叛的有利时机,跨过长江,夺取荆襄、关中,夺取北伐中原的军事基地;然后,分军两面征讨,一军从荆襄北上,夺取汴京、洛阳,依托黄河,威胁京畿;一路沿长江东下,经营东南,夺取安庆、南京、杭州诸要点,夺取清廷的财税重地和经济中心,切断清廷的经济命脉。

然后,与福建的耿精忠、广东的尚可喜会师,一举扫清南方清军,为北伐免除后患。然后,挥师北伐,直捣幽燕,犁庭扫穴,驱逐鞑虏,彻底恢复汉室天下。吴三桂错就错在,不该在初期占尽先机的情况下,止步不前,妄图划江而治,南方称王,结果给了清廷以充分的喘息时间。结果,等清廷扫灭蒙古察哈尔部叛乱,招抚陕西王辅臣之后,吴三桂左右手已断,而清廷则以扭转败局,扫除后顾之忧,全力南下平叛。这时吴三桂纵有回天之力,也无可奈何了。清朝毕竟占据大地盘,整个北方都在清廷的掌控之下,人口也多于吴三桂。清军物质补给,兵员的补充自然要强于吴三桂。

吴三桂既没有”疾行渡江,全师北向”,速战速决,将满清踢回山海关;也没有”下金陵,扼长江,绝南北通道”,掌控天下最富庶之地,再度招兵买马;也没有”出巴蜀,据汉中,塞崤函自固”,以建立巩固的后方。而是分兵湖南、江西、湖北等地,争夺了很多战略价值不高的地方。而且,为了守住这些城镇,又不得不分兵把守,削弱自己的实力。导致最后,既没有占领天下的兵力,也没有直捣中枢的时机,给了清廷从容布置反击的机会。

如果当初吴三桂直取荆州、襄阳,顺江而下阻断漕运,抄略江南财赋重地,招募兵丁,另建海军,开辟沿海战场。可能是另外一种结局。

第四,清军对反叛的藩镇实施各个击破的方式。

清军的策略是,对各地反叛藩镇,以招抚为主。只要他们投降,就既往不咎,而且加官进爵,但是对吴三桂则坚决打击。再加上吴三桂与各藩镇关系没处理好,所以最终他成为孤家寡人。

第五,吴三桂最后阶段称帝,让他彻底失去民心。

吴三桂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造反的,表面上尊奉所谓明朝皇室后裔(朱三太子),实际上并没有尊奉任何一个明朝皇室后裔。这也罢了,毕竟有一点点说服力。但是最后阶段,他想过一把皇帝瘾,匆匆称帝(或者说“周王”)。这样一来,他便失去了两方面的支持。一是普通老百姓的支持,二是各反叛藩镇的支持。没有支持,谁还替他打仗?

可以说,在清朝分化瓦解及吴三桂自己作死的双重作用下,吴三桂走向了灭亡的边缘。吴三桂生前因为自己的威信和与一些藩王的交情,还能从中得到一点支持,但是在吴三桂死后,由于后继者无力,其势力最终被清给灭了。

第六、地理的劣势,中国历史上完成国家的统一,多是由北向南的,一方面是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在北方,另一方面,北边地势高,南边多平原,所以,北方更易于防守,南方的平原也很适合清军的骑兵。

第七、吴三桂后继无人,儿子被杀,孙子不行。

吴三桂起兵实在过于仓促,自己最器重的嫡长子吴应熊在北京做人质。吴应熊在京城迎娶康熙的姑姑建宁公主,被封为额驸。吴三桂在反清之前偷偷派人准备去北京接引吴应熊,只是吴应熊为了稳住康熙,不肯回云南,只是将长子送出,并把康熙要提前削藩的消息告诉了使者。吴应熊当挡箭牌,混淆康熙视听,以为吴三桂没反。

结果反清的消息一传到北京,吴应熊就被控制起来了。然后纳兰容若他爹纳兰明珠,就建议把吴应熊咔嚓了。很快吴应熊与其子吴世琳被处死。而建宁公主因为是皇室公主,所以免于死刑。可是建宁公主自始至终都没有做错什么,他非常的爱吴应熊,可是吴应熊死了,在康熙四十年12月,建宁公主去世了,终年63岁,实在是令人唏嘘。

1678年3月,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后来,吴三桂的夫人张皇后病逝,使他精神受挫。并且当时的吴三桂年事已高,再加上当时正值盛夏,他本人心烦意乱,肝火旺盛,遂得了中风,一时不能言语,并且太医久治不愈。吴三桂将12岁的皇孙吴世璠召来衡阳即位,并且嘱托后事。于是,吴三桂在只当了五个多月的皇帝后便病逝了,享年六十七岁。吴三桂死后,叛军群龙无首,军心不稳,清军趁机发动进攻,接连收复失地。直到1681年,清军围攻昆明,15岁吴世璠兵败自杀,自此三藩之乱正式结束。

乾隆年间《贰臣传》授爵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