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勣是武则天登基的功臣 被后世称为“狡贼”

核心提示:徐世勣战功卓著,还是托孤大臣,为何在凌烟阁才排倒数第二?徐世勣被后世称为“狡贼” 背后什么原因?

徐世勣被后世称为“狡贼” 背后什么原因?

徐世勣,祖籍高平,早年参加瓦岗军,后追随李密投降大唐,徐世勣既是唐朝开国功臣,历经高祖太宗高宗三朝而不倒,又是唐太宗、唐高宗时期的对外战争的主要将帅,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是对唐朝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之一。

徐世勣深受高祖和太宗的喜欢和信任,因此赐姓李,叫李世勣,因避讳李世民,就去掉了世字,称李勣,可见其在李唐朝堂之中的分量。

在唐朝初年频繁而激烈的对外战争中,徐世勣多次担任过独当一面的主帅,曾经讨伐突厥、薛延陀、高句丽等,身经百战,屡立大功。

然而,后人对徐世勣的评价,却与李渊李世民父子二人大相径庭。比如《新唐书》指责徐世勣“一言而丧邦”,《读史漫笔》批评他“勣固乱贼也哉”,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指责他“徐世勣始终一狡贼而已矣”,史学家张彦师批评他“小人而幸者,李世勣、许敬宗是也”,把他与唐朝奸臣许敬宗相提并论。

徐世勣身后评价为什么如此之低?这是因为他晚节不保,咎由自取。李世民病逝时,曾把徐世勣视为托孤忠臣,对他说“朕求群臣可托幼孤者,无以逾公,公往不负李密,岂负朕哉!”把扶助唐高宗李治、维护唐朝江山的重任交给了他。

但李世民所托非人,看走了眼。日后野心勃勃的武则天崛起,试图染指皇权,胁迫诱哄李治废掉贤良淑德的王皇后,立她为后。唐朝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看透了武则天险恶用心,予以强烈反对,寸步不让。但关键时刻,手握兵权的徐世勣却为了个人前途和家族利益,振振有词地告诉李治“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对武则天上位采取支持纵容态度,以此来讨好唐高宗和武则天。

有了实力派徐世勣的力挺,武则天最终成功上位,并篡夺了李唐江山。徐世勣深受李世民重托,却不管不顾投靠了武则天,给唐朝带来一场浩劫,因此才会招致后人的口诛笔伐,自毁形象。

不过,徐世勣也并非一无是处,还干过一件造福千秋的大好事,不应被遗忘。《唐会要》记载,唐高宗显庆四年,由徐世勣牵头,组织了一批唐朝当时的医学和药学名家,编著了一部药典性质的《新修本草》,对当时常用的草药品类、功效、应用等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整理,编写成书后颁布天下,这部书也被视为历史上第一部由朝廷编定的药典。

这部书日后流传天下,对于古代医学和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推动促进作用,也为世人的健康事业干了一件功在后世、造福千秋的大好事。唐高宗为何让徐世勣来负责此书的制定?这是因为徐世勣本人博学多才,对医学和药学都颇有研究,他甚至还写过一部诊断学著作《脉经》,可见其人医学功底之深厚。徐世勣干了这件大好事,多少也总算将功折罪了。

王夫之痛骂唐朝名将李勣,始终一狡贼而已,其实他只是寒了心罢了

唐太宗李世民英明一世,开创了贞观之治,晚年却也显得英雄气短,接连犯了几个错误,差一点就让李唐江山改姓了武。

李世民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在功臣集团的忽悠下,放弃了颇有太宗之风的李恪,选择了优柔寡断的李治作为继承人。

为什么说这是个错误呢?

如果看结果的话,这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如果李治没有继承皇位,也就没了武周革命,也就不会有之后李唐宗室的血雨和腥风。

如果不看结果的话,至少也是不理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李恪像狼,李治像羊,羊虽然不会穷兵黩武,但也不一定守得住万里江山。特别是他要面对的还是根基牢固、嚣张跋扈的功臣集团,谁能保证他们中间不出现一两个当代的霍光或者王莽呢?

如果再联想到,太宗本来就想立李恪为太子,却被功臣集团,主要是长孙无极、褚遂良等人不遗余力地旁敲侧击,太宗这才转向了更加温顺的李治。

功臣集团的目的何在?恐怕首先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毕竟狼不可控,温顺的羊才好摆布,至于李唐的江山,实在是次要的事情。

李世民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临死之前,摆了李勣一道,寒了他的心。以至于,后来让武则天在废王立武的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太宗剪须和药的重臣

在《旧唐书》中有一则太宗剪须和药的记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何况是至尊天子,所以这件事应该很能说明白,李勣在太宗心中特殊的地位。

话说有一次,李勣得了怪病,太医给开了个方子,说将胡须烧成灰,就可以治好这个病。

太宗听说了,就剪下自己的胡须,给李勣制药,李勣感动得那叫一个痛哭流涕,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叩头道谢,直到把脑袋磕破流血为止,太宗就说:“你不用谢我,我不是为了你一个人,我是为了整个天下,才这样做的!”

在《旧唐书》中还记载了一个故事,也很能说明问题。

有一次,太宗设宴,款待群臣,太宗望着李勣说到:“我想把年幼的太子托付给大臣,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该托付给谁?你之前不辜负李密,想必现在也不会辜负我吧?”

李勣一听,皇帝对自己的信任竟然到了如此的地步,顿时感动得泪流满面,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咬破手指,指天发誓,太宗当然也很满意。

不多久,李勣就喝多了,太宗竟然脱下了自己的衣服给他穿上。

这样信任和恩宠,古往今来,应该屈指可数吧?

重情重义的铮铮汉子

李勣是个重情重义的汉子,李世民父子喜欢的,很可能也是他的这一点。

李勣在瓦岗军的领导李密,投降了李唐之后,又因叛变被杀,唐高祖李渊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李勣,想看看他的反应。

按照常人的思维,李勣应该立即和李密划清界限,以求自保。

不过重情又重义的他,选择了冒险,上书请求安葬李密,最后高祖允准,李勣就将李密安葬在黎山,因为这件事,很多人都夸他讲义气。

还有一次,李勣的结拜兄弟单雄信被唐军捕了,按律法当斩,李勣向高祖求情,愿意用自己的官爵换单雄信一条性命,高祖没答应。

单雄信被处死的时候,李勣对着他号啕大哭,然后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喂给单雄信吃,并哭着说:“就此生死两别,这块肉就陪你走一遭吧!”之后他又抚养了单雄信的儿子。

这个故事太离奇,虽然出于《旧唐书》,但真实性可疑,就姑且信之吧,史料记载如下:

初平王世充,获其故人单雄信,依例处死,勣表称其武艺绝伦,若收之于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为国家尽命,请以官爵赎之。高祖不许,临将就戮,勣对之号恸,割股肉以啖之,曰:“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矣。”仍收养其子。

李勣始终一狡贼而已

如此重情重义的人,在王夫之嘴里,却成了狡贼。

王夫之说:“徐世勣始终一狡贼而已矣。”

高祖不知道他的本性,认为他是纯臣,太宗不知道他的本性,将国事托付给他,而李勣呢,却是个唯利是图的家伙,高宗对他有利,他就被高宗所用,武则天对他有利,他就被武则天所用,年纪越大,就越糊涂啊。

其实王夫之只说对了一半,在高宗和武则天的时代,李勣确实有点只求自保、唯利是图的意思,但之前的李勣却不是这个样子的。

那是什么导致李勣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呢?

被摆一道的心寒之人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重病,眼看自己就要不行了。

太宗就对李治说:“你对李勣没有恩典,恐怕他不服你。我现在就贬他为外官,我死了之后,你再提拔他为仆射,这样他就一定会对你忠心耿耿了。这就是我为啥贬他的原因,当然他敢对我这次贬官表示不服,就立刻杀了他!”

果然,太宗将李勣贬为叠州都督。

结果李勣当即启程,毫无怨言,故而李世民死后,李治继位立刻按“既定方针”收服了李勣。从史料中来分析,其实李勣才是李世民交给李治的最重要的“撒手锏”,不然不会这么用心。

李治立即提拔了他,先是洛州刺史,然后是开府仪同三司,最后拜为同中书门下,参掌机密,成为了尚书左仆射,简直就是坐着直升飞机,节节高升。

假如你是李勣,你重情又重义,太宗对你也是皇恩浩荡,信任有加,可是突然有一天,毫无征兆,你就被贬了。

拥有丰富经验的你,意识到危险即将降临,知道如果自己犹豫不决,就一定会刀斧加身,无奈,你只好匆匆忙忙的离京外出,然后没过多久,你又被召回了京城,就这样活生生地被人给摆了一道。

对此,你会是什么感受呢?

回到京城,你的地位是没变,你的心呢?能不变吗?你能不寒心吗?你还会为了李家的江山,拼死拼活不顾一切吗?

恐怕不会了吧!

废王立武的关键人物

公元651年,唐高宗李治从感业寺里,终于把“小妈”武则天给接出来了,所谓干柴烈火,本来两人就有旧情,只不过老爸李世民活着时不敢放肆。如今李治是大唐帝王了,谁说啥也没用——不对,有三个人说话还管用,分别是,长孙无忌、褚遂良和李勣!

其中,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托孤重臣,李勣则是李世民特意给李治留下来的,其实也等于是托孤重臣,只不过李勣由于手中掌管雄兵,恩威并用才管用。

如今,李治接回武则天后,三位托孤重臣虽有意见,但反对力量不大。李治这才安了心,继续跟武则天“干柴烈火”。

永徽六年,高宗想要废掉王皇后,改立昭仪武氏为皇后,这可炸锅了!王皇后是太宗亲命,而武则天是太宗旧人,如果忠于李唐,忠于太宗,就应该反对废王立武。

什么是皇后?就是“母仪天下”,所以这就已经不能算家事了,因为皇后的一举一动,哪怕出身等,都要符合“教化天下”的作用。显然武则天不适合,故而,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急眼了,哪有这么玩的?其中尤其是褚遂良更是刚烈。

《新唐书》曾如此记载,褚遂良的言行: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伏事先帝,无愆妇德。先帝不豫,执陛下手以语臣曰:‘我好儿好妇,今将付卿。’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愚臣上忤圣颜,罪合万死,但愿不负先朝厚恩,何顾性命。

说完这番话后,竟一把将手中的笏板,扔到李治脚下,说:“还陛下此笏。”跟着去掉官帽,头巾,是“叩头流血”。面对此等激烈抗议和反对,李治虽大怒,但也只能把褚遂良等赶出大殿去。其实就是怕褚遂良死在自己面前,不然被记录在历史账本里,李治就成昏君了。但李治却铁了心,要立武则天,如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反对,李勣呢?他才是真的“撒手锏”……

朝中的大臣也是这样想的,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等顾命大臣都反对废王立武,而同为重臣的李勣似乎也应该和元老派站在一起。

可结果呢?李勣称病,不去参加会议,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你们李家的事,你们自己吵去吧,我自己平平安安就行。

元老派一致反对,高宗也动摇了,但李勣暧昧不明的态度,给了高宗一丝希望。

如今李治要他表态,是否支持武则天封后。

高宗问:“我想改立武昭仪为皇后,但褚遂良十分固执,认为不行,你觉得这件事该怎么办呢?”

李勣答:“这是陛下的家事,别人管不着!”

李治笑了,武则天乐了,因为最大的障碍,随着李勣的这句话而消失,因为他们得到了李勣的支持,从此高宗废王立武的决心就变得更加坚定了。

而李勣,也得到了高宗和武皇后的信任和重用。

其一,李勣把武则天封后这事,定义为了家事。这等于告知李治和武则天,你们自家事,跟其他人有啥关系?想怎样就怎样。

可问题是,封建王朝从来都是“家国王朝”,即,刘姓的汉朝,叫刘汉,一旦皇上不姓刘了,就立刻成了王莽的“新”,或曹丕的“魏”,这种情况下皇上的一举一动,还能分别的出啥是家事,啥是天下事吗?就更不要提,皇后地位的重要了。

其二,前面提过一句,皇后从来被定位在“母仪天下”的,不但要求皇后出身,还要求其品德和经历等,这从来就是国家大事。当年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曾想立杨氏为后,但因为杨氏是李元吉的老婆,而被魏征顶回去了。

再看武则天,显然根本就不合适!因为她先是李世民的妃子,李治的小妈,后跟李治有染,再当尼姑,又被接入皇宫当李治的妃子,如今却要当皇后,这显然有开玩笑的味道。

所以李勣的这句话,堪称是 “神助攻”,扫清了李治和武则天面前的最大障碍,摆脱掉了“拿天下大事开玩笑”的嫌疑。也正是因为有了李勣的这次“神助攻”,武则天终于封后,为日后她放倒大唐,开国大周当女皇,奠定了地位。

王夫之:一狡贼而已

也许正是因为李勣这次“神助攻”的影响太大,所以后世对李勣,便存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论。

力挺李勣的,拿出李勣对大唐的功勋,来证明李勣功勋卓著,位列凌烟阁24功臣之一是实至名归,且还人品厚重安分守己,因为玄武门之变时,李勣就曾拒绝过李世民保持中立,所以对武则天封后,也是中立态度——这种观点是占优的!

另一种评价,则是对李勣全盘否认,其中最激烈的就是明末大儒王夫之了,他曾如此评价李勣:徐世绩始终一狡贼而已矣。其自言曰“少为亡赖贼”,习一定而不可移者也……

就是说,李勣自始至终就是一个狡诈小人,投机份子!他曾自我辩解,少年时我丢下偌大家业,跑到瓦岗山去,是怪当时的大环境所致,谁让杨广无德无能,致使遍地盗贼呢。其实这是谎言,因为李勣的品行决定了他的一切所作所为,所谓“运气背你不能怪社会”。

此后,王夫人又列举出李勣的一些作为,比如什么“夫为盗贼而能雄长于其类者,抑必有似信似义者焉……”

总之,李勣的行为,都是其品行决定的,比如到了瓦岗山后翟让是老大,可李密到来后,李勣却成了李密铁杆小弟,后来他拒绝参加玄武门之变,保持中立实则是自保!这次武则天封后,他又保持中立实则还是自保,根本没有担当等……

无论是哪种评价,显然出发点都是因李勣对“武则天封后”这事的不作为导致,再加上褚遂良的忠贞刚烈,更显得李勣是十足的“狡贼而已”。那么李勣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虽笔者认为他在武则天封后这事上显得过于“狡猾”,但却是情有可原,毕竟有句话叫“伴君如伴虎”。李勣是聪明人,从李世民贬他官,李治召回重用这事来看,他必是明白了这就是“帝王术”,自然从此后就更加谨慎,不轻易表态,至于上升到“狡贼”层面,实在有些不合适了。

总结

李勣重义气、重感情,这一点,李世民是心知肚明的。临了摆这么一道,也只是帝王的常规手段,目的就是要让李勣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新皇帝。

可是重感情的人,即重对别人的感情,同时也重别人对自己的感情,如果我待你如初恋,你却视我如草芥,那这份感情也许就会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

被贬,然后又回到京城的李勣,一定是心灰意冷的。

从此,你们李家的事情与我无关,只要自己舒舒服服、平平安安就行了,唯其如此,他才在废王立武的紧要关头,不失时机的生了病,并巧妙地讨好了皇帝和未来的皇后、女皇帝。

太宗皇帝,失策!真是失策啊!

徐世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十三位

作为隋末唐初的风云人物,李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十三位。

众所周知,能不能上凌烟阁,除了战功、官职等之外,还和是否参与玄武门之变有关。比如,战功实在过于卓著的李靖,因为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最终只能排在尉迟恭之下,位列第八。如果按战功计算,李靖至少能排进前五。

然而,和李靖相比,徐世勣战功差了不少,既然徐世勣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为何却还能名列凌烟阁呢?而且,位列第23位,说明徐世勣差点就可能落选,那么李世民为何将他入选呢?

首先看一个问题,玄武门爆发时,徐世勣就在长安,为何却不参与:李世民有没有邀请过徐世勣?

由于史料没有记载,所以如今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要么婉拒了李世民的邀请,要么李世民没有邀请过。但这两种可能,都可以在这一点上看出:徐世勣投降李渊时,李渊有过一句评价,深刻反映了徐世勣的本质!

李密早于徐世勣降唐,所以地盘就归徐世勣管理。但徐世勣降唐时,却将献地之功,按在了李密头上,认为用李密的地盘邀功是耻辱。所以,李渊获悉之后,对徐世勣的评价,用了“纯臣”这两个字。

显然,徐世勣如此忠于李密,那么归唐之后,他忠于的对象只可能是李渊,而绝不会是李世民。以李世民的智慧,应该能读懂徐世勣为人,所以估计不会邀请徐世勣参与。

徐世勣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不算李世民的嫡系,甚至当初不为李世民信任,为何最终能搭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的末班车?

在考虑凌烟阁名单时,李世民曾说过一句话,说明当时徐世勣差点可能落选。

可见,徐世勣、李道宗这两人都有入选资格,薛万彻没有机会,最终李世民为何选择了徐世勣,而非宗室的李道宗呢?其实,这应该和徐世勣的战功有关。(注:李道宗也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

不说李渊在位时徐世勣的战功,就说李世民登基为帝,到公元643年设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中间的10多年内,徐世勣参与的两场重要战争,战功就耀眼无比!

公元629年,李世民决定出击东突厥,以兵部尚书李靖为帅,统领徐世勣、薛万彻等几十万兵马进攻东突厥,最终灭掉了东突厥。

在这一战中,徐世勣战功巨大:首先,徐世勣遭遇突厥颉利可汗主力,结果奋力冲杀之下,大破突厥;其次,颉利可汗逃走之后,收拢了数万兵马,想要求和,朝廷派唐俭去商谈,结果徐世勣建议李靖突袭颉利可汗,于是又大败东突厥;最后,东突厥还剩下一万多兵马,又被徐世勣阻拦,不得已投降了徐世勣,最终徐世勣俘虏了5万多人。

公元641年,徐世勣成为兵部尚书,还没赴任,却遭遇薛延陀率领20万犯边。于是,徐世勣再度领军作战,这就是唐灭薛延陀之战。最终,徐世勣以6万步兵、数千骑兵大破薛延陀。

总而言之,在李世民决定设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之前,徐世勣可谓战功耀眼无比,李道宗、薛万彻等人无法相比。其实,单以战功而论,徐世勣凌烟阁的地位,远不止第23位。

李世民临死之前,将徐世勣列为托孤大臣,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朕求群臣可托幼孤者,无以逾公,公往不负李密,岂负朕哉”!一句“公往不负李密,岂负朕哉”,道出了徐世勣的本质,再加上徐世勣战功卓著,所以李世民岂能因为他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而不将他放进凌烟阁呢?只是前面功臣太多,尤其一些参与玄武门之变的武将,因此只能将徐世勣委屈的放在了第23位。

可以说,以凌烟阁中的排位来看,徐世勣是被严重低估的名将,而且还是隋唐最有情义的英雄。

王夫之痛骂唐朝名将李勣,始终一狡贼而已,其实他只是寒了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