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王”陈炯明究竟是反动军阀 还是民主主义者
一直以来,对于陈炯明的评价总是存在着两个极端,一种观点是以《陈炯明叛国史》一书为代表的,因为陈炯明反对孙中山,以致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彻头彻尾的坏,而另一种则是以陈定炎、高宗鲁为代表的,他们合著《一宗现代史大翻案——陈炯明与孙中山、蒋介石的恩怨真相》一书,把陈炯明推崇为“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似乎都多了一些情感色彩和伦理观念上的干扰,少了一种客观理性的分析和研究。
历史往往是复杂而一言难尽的,尤其是陈炯明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事实上,翻开历史,可以说陈炯明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是一个风云人物。这个前清的秀才,做过清朝的省议员,组织过革命暗杀团,策划过独立,参与过讨袁运动,先后担任过广东省的都督和省长、粤军总司令,还一度是孙中山唯一依靠的军事武装力量。
而且,这个“军阀”偏偏对治理国家还有一套比较清晰的看法,他终身服膺的「联省自治」的政治理想,信奉无政府主义。早在一九二二年六月二十七日美国「纽约时报」已刊出陈炯明主张用「和平谈判」方式来统一中国;并仿照美国联邦制度,建立「中华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China)来实行民主政治。
但他坚持反对孙中山北伐,两人的矛盾激化后终于爆发,他的部队炮轰孙中山所在的粤秀楼,成为国民革命的“叛徒”,与孙中山先生分道扬镳。
另一方面,陈炯明曾经热情接待过苏联代表、对列宁表示景仰,还出资支持过共产党的机关报,后来却又走到了反对共产党的行列。他的一系列举动,交织着矛盾与不确定的因素,这些都注定了他是个充满争议的人物。
陈炯明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阅历丰富,经历了人生悲喜的各种滋味。撇开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他又是个非常值得肯定甚至赞赏的人物。出任清朝省议员和广东省省长期间,他的确为社会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他在生活方面也非常严谨,自己颇以不二色而自豪,毫无我们通常理解的军阀习气,而且“一生不治私产、不贪污、不受贿,晚年贫病交迫”,最终因穷困死于香港。
陈炯明(1878年-1933年),军事家,广东军事将领,参加过辛亥革命和黄花岗起义,在护法战争中帮助孙中山对抗袁世凯,支持孙中山在广东的发展。不但熟谙军事,陈炯明还具有极强的民主思想,反对军治、党治,是一位极有见底的民主政治人士。
1925年春,正值东征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之际,孙中山却在北京逝世,陈炯明此时也已兵败逃沪。曾是同盟挚友尔后又势不两立的一对冤家一时归于沉寂,在这种情况下,陈炯明仍亲拟挽联一副致孙中山,对联曰:唯英雄能活人杀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与故交曾一战再战,公仇私谊,全凭一寸赤心知。
这位前清秀才一点也不糊涂,他自知历史要留给未来考证,故有了一副任由后人评说的坦然架势。的确,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一提起陈炯明这个名字,可能会马上联想到“军阀”两个字,是革命的叛徒。这样一个负面的角色,言语间竟然还充满了自信,实在令人有点纳闷。
谁都不能否认,陈炯明的确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也是极有影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我们先看他的显赫履历:前清秀才,清朝省议员,参加同盟会,组织革命暗杀团,策划东江起义和独立,参加讨袁运动,是袁世凯通缉悬赏捉拿的头号人物之一,任过广东省都督和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主政广东期间为广东做了大家公认的十件好事,还一度是孙中山唯一依靠的军事力量,而且为官为政清廉,有“一生不治私产,不贪污,不受贿,不二色”的政声。
那么,陈炯明后来又为什么与孙中山公开决裂并成为势不两立的敌对双方呢?
孙中山一生致力建立民主共和统一中国,正因为这个宏大的目标顺应了历史潮流和中国国情,才奠定了他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崇高地位。辛亥革命胜利以后,清王朝虽然被推翻了,但中国的真正统一并没实现,军阀割据,内战纷起。
“五四”运动之后,军、政界以及文化界的很多人认为:既然南北政府都无力统一中国,与其连年征战,不如各省先行自治。对此提法最为津津乐道者首推陈炯明,他认为应先把广东的事情办好了,再实行联省自治。陈炯明在广东建立女子学校,免费义务教育,禁烟禁赌,资助人才留学,建医院,兴建公路,兴办实业,扶持民间企业,一度使得广州成为了中国最发达的地区。
当时的一份德国报纸评价陈炯明为:“东方一颗明星,正在放出光芒”。1920年5月1日,《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刊文也称漳州为“闽南的俄罗斯”,陈炯明在漳州所实行的措施“共产时代当亦不过如此”。
此时正逢孙中山重组中华革命党,但是由于要求党员画押宣誓效忠孙文个人,遭到了陈炯明的强烈反对,他认为其不符合民主思想,因此拒绝加入。
但孙中山对此并未介意,反而还由此更加欣赏陈炯明,后来为了征讨福建军阀李厚基,他还专门拨了二十营警卫军交给陈炯明专权带领。
之后,陈炯明将这二十营警卫军改编为两个军,攻入闽南,一度取得胜利。在此期间,陈炯明并未效仿当时其他军阀那样对当地大肆抢掠,反而致力于实行新政,查禁毒品,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
1920年4月下旬,陈炯明部驻军福建期间,苏俄派路博将军送列宁亲笔信与陈炯明联系,并咨询陈是否有合作的可能。
图陈炯明像,摄于1921年任广东省长期间
1921年3月,苏俄《外交部公报》更是称赞陈炯明为“一受过良好军事教育之中国最杰出军人之一,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波氏访问前,英美两国的情报里,对陈炯明已常有“布尔什维克将军”之称。
陈炯明所倾向的是联省自治,类似于西方的联邦体制。他认为既然国内军阀连年征战,老百姓居无定所,不如各省先行自治,先把各自省内的事情办好,然后各省加入联邦政府最终实现全国统一。他的主张提出后,很快风靡南方各省,更是波及北洋政府控制的北方省份。
陈炯明特别在1921年自己的著作《建设方略》一文中阐述:治国理政与中央越近则与人民越远,人民也越处于被动地位,老百姓高度自治的程度决定着生活幸福的程度。
而且,陈炯明不赞成北伐,对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也持反对态度,他建议广东省的自治模式推广到全国各省,与孙中山通过北伐统一全国的主张存在太大差异,两人矛盾日益激化。孙中山撤销了其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内务总长职务。至此,两人矛盾公开激化。
正是这种不同政见的驱使,使陈炯明凭借着雄厚的军事实力,从掣肘北伐的军事行动开始,逐渐发展到与孙中山公开叫板,积极推行自己的“粤人治粤”和“各省自治”的政治主张。陈就主张类似美国一样的联合政府,在当时北洋军阀也是赞成了的,同意大家保留一定的以省为单位的辖区兵力,相当于省民兵,然后共同成立一个联合政府,拥有国防军,而且各省和中央保持抗衡。但是孙一直不同意,必须达到集权的政府目的,所以才有后来的北伐大战。
当然,在大一统的思维下,“各省自治”无非就是各省独立的翻版,而“联省自治”说到底就是军阀统治占山为王的割据局面,这与孙中山一直坚持的统一中国、建立民主共和的政纲是格格不入的。
1922年4月21日,孙中山不得不下令撤销粤军总司令部,准陈炯明辞去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军政府内政部总长职务,只保留军政府陆军部总长职务。陈炯明愤然不平,于当天深夜离开省城回到他当年起义之地惠州。粤军无主帅,军纪松弛,不愿迁驻广州远郊。陈炯明的心腹部下以此事开始向孙中山发难,强烈要求恢复粤军总司令部,恢复陈炯明的职务。孙中山于6月1日回到广州协调处理此事,最终无法解决,只好拟令粤军撤离广州,并对记者阐明孙陈关系。但叶举、杨坤如各部非但不撤离广州,反而把远郊部队向市区靠拢。面对陈炯明的武力威胁和进逼,孙中山下令调兵返省,并在观音山架好炮台,为应付广州事变作了一定的准备。
6月16日凌晨3时,叶举突然率部围剿总统府卫队。孙中山迅速离府抵海军司令部,登上楚豫舰,并拟电报命令各军讨伐陈逆,令北伐军立即回师广州救援。叶举率部连克乌涌、虎门、鱼珠、沙角、威远各炮台,并以粤军总指挥名义在广州街头张贴布告:“国令恢复,护法告终。粤军北上,一致赞同。请孙下野,以示大众。商民人等,幸勿惊恐。”为保护孙中山的安全,6月17日广州各界人士代表到舰上劝孙下野。孙认为反攻广州无望,于8月12日赴港转沪。8月15日陈炯明从惠州回到广州,恢复总司令职务。说到底,陈对北伐统一全国没有信心,不希望没完没了的内战,希望把广东搞好就可以了,不能不说,格局确实低了。
孙中山一到上海即调遣联络各军组成讨陈联军,张开儒奉孙中山之令就任粤、桂、湘、滇联军总司令,率沈鸿英、杨希闵、刘震寰部由广西分兵攻入广东北江、西江。
事实证明,陈炯明的决策是对的,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战败,使得孙中山原本的打算落空,6月2日,黎元洪复职。北方各界以护法运动目的已达为由,纷纷要求孙中山下野。
此时的广东粤军也联名发电文要求孙中山下野,然而这封电报发出不久,陈炯明的老部下粤军将领邓铿便遭莫名暗杀。这使得陈孙两人的关系彻底决裂。
1923年1月15日,陈炯明兵败撤出广州退守石龙,并通电解除粤军总司令之职,联军占领广州,陈炯明再度退回惠州。
从1923年开始,省内外各界人士对孙、陈关系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最终无法调和。孙中山坚持要陈炯明公开认错,惩办军官叶举,并服从大局调遣,率师北上。而陈炯明则坚持保境息民,实行联省自治,由广东客军出师北伐。
由于孙、陈主张不一,分歧太大,两年来在惠、潮、汕、梅等地不断激战,东江地区饱受战火,损失巨大。1923~1924年,孙中山曾两次亲自到惠州督战,终因惠州城高墙厚,陈炯明、杨坤如负隅顽抗,东征联军久攻不下。当时惠州城曾成为“困城”长达半年,居民食不果腹,饿殍遍野。孙中山顾及百姓的安危,不得不下令撤兵。
东征联军撤兵之后,陈炯明再次组织军事力量,意欲反攻广州,推翻国民政府。在几年的拉锯战中,孙中山深深地意识到,不彻底打垮陈炯明,广州政府永无宁日,而依靠滇、桂军阀永远无法打垮陈炯明,更别说统一中国。由此,孙中山决心改组国民党,依靠苏联和共产党人来实现中国统一大业。
1924年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孙中山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三大政纲,在苏联和共产党人的帮助下,黄埔军校在广州长洲岛诞生并成为培养为主义而战的革命军官摇篮,而黄埔军校学生军最终成为击败陈炯明粤军的中坚力量。
1925年,孙中山派蒋介石率黄埔军校学生军又对其两次东征,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陈炯明被迫解散军队,退居香港。
陈炯明失败后隐居香港,曾著《中国统一刍议》等文,1933年9月22日在香港病逝。弥留之际,陈炯明嘱咐后人把他的遗体葬于惠州鄂湖边上的紫薇山。葬礼上,前来拜祭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及民间著名人士三百余人。
图 广东省第一回美术展览会全体职员合影,前左三副会长高剑父,前左四会长陈炯明。
陈友云挽陈炯明联曰:“禁了赌博,禁了鸦片烟,一生冒万难而不辞,敢作敢为,却算得是个英雄本领;做过总督,做过总司令,到死连半文也没有,真廉真洁,怎能容在这贪劣人间!”陈炯明当政期间清廉公正,这使得其并没有为自己的后人留下来多少财富,至其临终之前,陈家所有的财产统共只有几口装着旧衣服的大箱子和十七块大洋。
他的晚年生活十分拮据,有时甚至三餐不继,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依然坚持着民族大义。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曾经专门派人前来笼络陈炯明,希望陈炯明能够为其所用,得知陈炯明生活窘迫,还奉上八万元支票,不过陈炯明却在支票上打叉退还。
1933年他病逝于香港,停尸的是家中的一张行军床,陈家一度窘迫到连为陈炯明置办一口像样的棺材都难以实现,最终还是用陈炯明母亲预备好的棺材下葬,因为家中无钱下葬,陈炯明的灵柩一度存放于香港东华义庄,直到1934年他的旧部发起募捐的形式才完成安葬。
撇开政治主张,陈炯明的个人修养还是令人敬仰的。居正挽陈炯明联曰:“民族病沉沦,忆昔年同举义旗,久欣壮士吞胡虏;奇丈叹潦倒,看此日遄归净土,空剩殊勋表岭南!”如此风光大葬也算是对陈炯明前期致力辛亥革命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了。
国民党元老吴敬恒送的挽联是:『一身外竟能无长物,青史流传,足见英雄有价;十年前所索悔过书,黄泉送达,定邀师弟如初!』。由此对联的字里行间,读者也可明了一些历史真像的微弱信息。
二十年代在北京大学当任教授的胡适博士说:『孙文与陈炯明的冲突是一种主张上的冲突……但孙氏使他的主张,迷了他的眼光,不惜倒行逆施以求达他的目的。』
李敖说:『我在「孙中山研究」书中历数陈炯明有大功于国民党,但孙中山却派小人小子蒋介石去挖墙脚,又把陈炯明利用完毕兔死狗烹,这样子的无情无义,又焉能不伤「国家之命脉」?
而1997年,陈炯明的儿子陈定炎与高宗鲁推出《一宗现代史大翻案:陈炯明与孙中山、蒋介石的恩怨真相》,不仅要为父亲翻案,对孙中山先生也有颇多微词。这两种大相径庭的结论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孰是孰非?陈炯明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真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如今,陈炯明墓椭圆的坟茔几乎被杂草和灌木遮掩,看不出有人前来拜祭和凭吊的痕迹。一个横刀跃马、一言九鼎的人物,活着的时候如此辉煌,死后却如此落魄。这种反差是否太大了?如果不反对北伐,如果不发生“6•16”兵变炮击总统府,如果……中国的历史,陈炯明的命运又将如何改写?他的墓前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景况呢?只是历史从来没有假设,不会按照后人的意愿重来一遍。
【陈炯明后代】
陈炯明与妻子共育有五女三男。其中五个女儿名字分别为陈宝瑶,陈碧瑶,陈瑞瑶,陈淑瑶和陈娓瑶,三个儿子分别是陈定夏,陈定炎,陈定炳。
陈炯明长女陈宝瑶出生于1898年,在很早之前就嫁给了当时正在川军任职的一名旅长副官,陈炯明失势之后,其丈夫追随孙中山,奉命参与了北伐战争,并在攻打武昌的过程当中,被流弹击中,不幸阵亡。
陈宝瑶悲痛万分,遂决定终身不再嫁人。后又因为受到其父陈炯明的影响,遭到国民党人打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
最终在陈炯明老友的帮助之下,侨居海外,来到了美国旧金山,开了一家旧书店勉强维持生活,并且在1977年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陈炯明的二女陈碧瑶出生于广州,陈碧瑶聪明伶俐,精通俄语和英语等多国语言,由于陈炯明早年曾经与列宁有过长时间的通信往来,因此在其失势之后,二女儿陈碧瑶便在陈炯明友人资助之下,远赴苏联,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苏联期间,陈宝瑶进入圣彼得堡医科大学进行学习,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曾经就职于苏联医药工业部,虽身居异国他乡,仍不负父辈所望,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陈宝瑶被安排到波兰华沙的一家医院继续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在其晚年曾经再次回国,来到广东惠州陈炯明之墓进行祭奠。
陈炯明的三女儿陈瑞瑶从小体弱多病,在其十四岁时,便患上重病,从此落下了气喘的毛病,之后由于广东地区的战乱,陈瑞瑶跟随着父亲陈炯明长期居无定所,在来到香港以后不久,就住进了医院,由于陈家家道中落,陈瑞瑶无钱治疗疾病,最终在二十一岁时便早早地去世。
陈炯明的四女儿陈淑瑶是其五个女儿当中最幸运的,在陈炯明退居香港以后,曾经整合了美国华人组织,组建了致公党协助抗战,陈淑瑶在致公党人的协助之下,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奔赴了美国。
在旧金山生活,凭借着父辈的余荫,陈淑瑶在美国旧金山致公党分部进行了长时间的工作,在抗战时期还曾经组织为国捐赠物资。
之后与一名旧金山美国人结婚,两人育下了两名男孩,之后,一直在美国生活。陈淑瑶也是陈炯明五个女儿当中唯一留下画像的,可见其生活条件较好。
相比之下,陈炯明的小女儿陈娓瑶的知名度就很低,自从陈炯明逝世以后就再无人知晓其下落,有传言在陈炯明老友的帮助下流落南洋,在马尼拉附近生活。但是这条传言始终未经证实。
陈炯明的长子陈定夏勤奋好学,在陈炯明病危时,正与次子陈定炎同在上海求学,听到消息以后便急忙乘船返回香港。
然而,在此次回港途中,陈定夏不幸感染上了时疫,久治不愈,最终于1933年9月30日因痢疾于上午4时逝世,而这一天正好是陈炯明的出殡之日。父子俩一同安葬。
由于陈炯明与章太炎(号炳麟)的交情甚笃,因此在为两幼子取名字之时,分别从取自章氏的名号中的两字,为其取名为陈定炎和陈定炳。
陈炯明次子陈定炎在1923年生于香港,他在1946年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学士学位,之后又赴美国攻读研究生学位。
他曾获得多个航空和机械工程的学位,其中在1948年获得特拉华大学的硕士学位,在1950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毕业之后陈定炎博士在美国一家通用动力电船公司担任研发组经理,由于业务水平较强,在之后不久便调至华盛顿特区研发总部任职。
后来,陈定炎还在圣母大学、罗德岛大学及康涅狄格大学任职教授,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终身研究员的身份。1986年,陈定炎退休之后,还转职成为一个历史学家和中英文双语写作的作家。
由于陈炯明在昔日与国民党的特殊关系,在之后很长时间都以负面形象遭到抹黑,为了给父亲犯案,陈定炎著有《一宗现代史实大翻案》一书,企望让世人重新认识陈炯明。
但是由于引用资料过度依赖《华字日报》,而《华字日报》是香港开埠初期的中文报章,为《中外新报》以后,香港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
由于年代久远,且发报多受政治和舆论影响,以及孤证难立的原则之下,在陈定炎《一宗现代史实大翻案》发布之后,便遭到杨津涛、刘京一等学者的批评。
2006年陈定炎生病并发肺炎于香港离世,享年83岁。他的妻子徐亚孙与他相伴五十八年,两人生有四个子女,下一辈有两个孙子两个孙女。他的后代目前皆在美国定居,为美籍华人。
陈炯明的小儿子陈定炳下落不明,其后世及近状不详。
陈定炎与妻子徐亚孙生下了一男三女四个儿子,其中儿子陈道威居住在纽约州新城,是一名医生,女儿陈道一居住在科罗拉多州,目前已经去世,陈道莲和陈道芬分别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纳和康涅狄格州的韦斯顿。
至于陈炯明的第四代,目前只有陈定炎的孙辈有迹可循,其中包括孙子陈竞安和陈德安 ;孙女陈德芬,陈德婉,以及陈竞美和陈德美。
其后人大都过上了平凡生活,其中也鲜少会有人再次将陈炯明提出来为其正名。
【陈炯明一生的评价】
关于陈炯明的一生,我们不应当忽略其在地方建设上的成就,也不应该无视陈炯明背叛孙中山,炮击粤秀楼的行为。
与其说陈炯明的一生是错误的一生,倒不如说他的一生是一次失败的“试错”,步入十九世纪以后,伴随着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战争的接连失败。
无数中国人已经认识到,此时的国家已经从各个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因此,从义和团运动到洋务运动,从公车上书到武装革命,百年之间,世界上所有形式的救国运动在华夏大地上接连上演。
从普通农民到官僚阶级,从知识分子再到工农武装,所有人都在冥思苦想,试图找到救国存亡的解药,在思想的剧烈碰撞之下,在历史车轮扬起滚滚尘埃之时,有人安于现状逐渐沉沦,而也有人挺身而出,救万民于水火。
毫无疑问的是,在那个昏暗无光的,无可问路的年代,陈炯明做出了自己的尝试。
中国的一部近代史正是由无数人无数次的尝试堆砌而成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陈炯明能做到身居高位而不敛一财,万军从中仍不失其心,无论其结果如何,最终是否成功,都是值得肯定的,正如那句后人对其最著名的评价:陈炯明死后,国民党少了一个坏人,中国少了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