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亡秦制未亡

作者:秦晖

百代皆行秦政治,万年咸用始皇心

第一节 秦亡 秦制未亡

秦统一是一件非常厉害的事,但是秦的垮台也令人瞠目结舌,毕竟这么大的一个帝国仅仅存在15年就土崩瓦解了。秦亡以后,出现了一个类似于战国的局面,诸侯国纷纷涌现,“战国七雄”中的赵国、魏国、齐国都纷纷复国。反秦战争就是以各诸侯联盟的方式进行的,联盟的盟主就是项羽,但他并不想当秦始皇,只是想做霸主,让其他诸侯听他的指挥,但不接受他的直接管理,国家依然以诸侯制的形式存在。可是当时的天下已经没有人再信这一套,所以项羽一回到彭城,那些诸侯就马上起兵,最后是汉王刘邦打败了项羽。汉王在打败项羽以后,同样实行了诸侯分封制,一开始有异姓诸侯,有同姓诸侯。后来,刘邦和吕后在当政期间把韩信、英布、卢绾、陈曦等异姓诸侯都消灭了,但是同姓诸侯的力量依旧不可小觑。到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政策是“众建诸侯以少其力”,即把一个诸侯国拆成十几二十个,这样每个诸侯国的疆域都被缩小,诸侯国的实际权力也被削弱,甚至被剥夺。可以说,在秦被推翻以后,中国经历了一段类似春秋战国群雄并起的局面,经过尝试,人们发现恢复周制也不可行,终究还是回归了大一统。汉武帝以后,国家基本上又恢复了秦制,这就是人们讲的“汉承秦制”,也就是毛讲的“百代皆行秦政制”。

第二节 道家补位主流意识形态

“汉承秦制”是后人的总结,对于汉代的皇帝来说,这种话应该是说不出口的,因为汉灭秦朝就是以反对秦暴政为理由的。如果现在国家直接宣称专门要残暴,专做坏人不做好人,那么该政权的合法性就会受影响。因此,“汉承秦制”后,汉代如何建立起新的符号系统,应该运用什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便成了一个问题。从秦代的法家到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之间,在汉文帝、汉景帝甚至吕后在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流话语既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而是所谓的“黄老之学”,也就是道家。

为什么会是道家呢?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道家带有楚文化的特点。秦朝基本上被后世认定为灭于楚人之手,有这样一种说法“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在统一的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楚,楚国也是唯一打败过秦的诸侯国。楚灭亡以后,楚地的反抗很厉害,比如为今人所熟知的陈胜、吴广、刘邦、项羽都是楚人,秦相当于就是被楚人所灭的。楚人掌权,楚地的文化就会受到褒奖,道家在楚地的影响很深,而老子、庄子又恰好都是楚人,因此作为楚文化的产物,道家的“黄老之学”更能适应统治者的需求。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大家知道所谓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是道家最基本的理念之一。“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被认为是针对秦制的过分折腾而提出的,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秦制把老百姓折腾得受不了了,汉代统治者就在汉初表示要少折腾点,即“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少虚张声势,应该多让老百姓休息,即“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毫无疑问,秦代对于老百姓的折腾过分了,这在当时的人群中间已经形成了共识。但“轻徭薄赋”是有争议的,比如汉初提倡“十五税一”,后来又提出“三十税一”,而很多人指出所谓的“三十税一”“十五税一”指的只是田租,就是土地税。但是秦汉两代主要的负担都不是土地税,而是力役,就是抓老百姓干苦力,比如修长城之类的,如果不干苦力就要交钱代税,算作人头税或者户口税,口赋算赋,而这些税其实并不比秦轻多少。所以所谓的汉代“轻徭薄赋”,到底是怎么回事,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第三节 道家上位实因顺从秦制

即使汉初实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轻徭薄赋”,那么“轻徭薄赋”为什么就只能和道家挂钩呢?儒家也主张“轻徭薄赋”“行仁政”,这种说法也很好听,为什么不直接讲儒家“轻徭薄赋”呢?这其实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诸子百家中,儒道两家产生最早,法家等流派都是后来才产生,虽然孔子和老子同时生活在很早的年代,但二人的主张不同,孔子追求有为,主张积极入世、干预现实、捍卫周制、抵制秦制,但老子主张无为。很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儒家和道家关系还比较好,他们并没有互相攻击或是互相敌对,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虽然周制已经处在危机之中,礼崩乐坏,但是其影响还很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捍卫周制就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积极地捍卫周制。通过把周制理想化,积极地实施所谓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力挽狂澜,阻止周秦之变,重新将已经被破坏的周制恢复起来,这是孔子的想法。这是一种带有理想主义和进取心态的方式,用“挽狂澜于既倒”的方式积极恢复周制。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方式。虽然当时秦制方兴未艾,但是它并没有完全取代周制。有些人就表示:其实周制本来就不错,我们只需要继承即可,何必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称霸梦想而多生事端改变旧制呢?这种利用无为的方式来捍卫周制的观念在当时是有基础的。大家知道,老子的理想世界就是“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最好是“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统治者不多事,国家维持原状,那不挺好吗?因此,这个时候虽然孔子主张有为,老子主张无为,但这两个人好像没有什么矛盾,因为主张有为是为了周制,主张无为也是为了周制。

如果要讲“儒道互补”是否确有其事,我认为孔子和老子的时代是存在这种现象的,但是到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就逐渐消失了。庄周主要生活在战国后期,这一时期根本不存在小国寡民,战国后期秦制和法家思想已经占优势,所谓的“顺其自然”指的就不是顺周制了,而是主张“识时务者为俊杰”,即跟着潮流、顺其自然,无需人为地阻止。《庄子》这本书里就没有“小国寡民”“邻国相望”这些说法。于是“顺其自然”就日益变成顺从秦制、不讲是非的“犬儒主义”。

第四节 儒家被道家踢出局

我们在评论任何一个流派或是任何话语的时候,光从字面上讲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摆在具体的场景讲。比如对皇上讲无为,那很可能意味着让皇上不要折腾老百姓;可是如果对老百姓讲无为,那很可能表示让老百姓不要得罪皇上的意思,就是百姓对皇上的折腾逆来顺受。所以“无为”的含义在不同情况下是不一样的。

到了战国晚期,儒和道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而且在很多地方已经发生对立,最明显的对立发生在楚国境内。面对一个随时要吞并自己的强大的秦国,楚国的内部发生了斗争,有一部分人是理想主义者,即亲齐派,或者称为抗秦派。由于齐国在当时的“战国七雄”中仅次于秦楚两家,楚国联合齐国就是为了对抗秦国。还有一派是亲秦派,主张对秦屈服,顺从秦的要求,他们承认秦的强大是大势所趋,意识到不能跟大势作对,那么就干脆无为。在现在的一些学者看来,当时在楚国,亲齐、亲秦两派的斗争背后有明显的儒道对立的背景。当时楚国有一些主张积极抗秦的人,这些人是信儒家的,有些人说屈原就是他们的代表,甚至有些人言之灼灼地以郭店楚简出土的“六德篇”为证,认为持有那些儒家典籍的楚国贵族就是以屈原为代表的失势一派,这一派的人最后都被排挤打压了。另外就是亲秦的一派,即和屈原对立的那些人,他们在后来占了主流,楚国的灭亡也与他们有关。可是到了汉代,这个背景就对“黄老之学”在汉初的流行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这个背景下,道家的主张比较适用于秦制,因为它不主张反抗,不主张有为,而主张顺其自然,那个时候顺其自然其实就是顺秦制而非顺周制。在楚地原有的道、儒两家中,道家势力本来就很大,而且更适应汉承秦制的需要,因为儒家的学说站在秦制的对立面,但是你讲法家又很难听,怎么办?那就讲“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吧,既然大家都看透了一切,那就没有什么追究真理的必要,不如都活得逍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