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 最终在唐高宗手里被制服
而在遥远的东方,也有一个类似的火药桶,这个火药桶的几次爆发引发了中国至少三个王朝的灭亡,他就是——朝鲜半岛。
诡异的执念
在这三次围绕朝鲜半岛控制权的大规模战争中,最让人无法理解的就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这场战争中隋炀帝是那么的倾尽全力和矢志不渝。甚至国破山河碎亦在所不惜,这其中原因何在?
在传统的观念中,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是穷兵黩武,是好大喜功,是志大才疏,总之都是贬义的。历史上也常以昏君的“疯狂”来解释他的这种行为,然而我认为这是经不起推敲的。
如果说隋炀帝是昏君,那么隋文帝杨坚和唐太宗李世民,一个是结束华夏数百年分裂的千古一帝,一个是中国明君典型代表。但他们都征伐了高句丽,而且也都以大败结尾。
明显两朝四帝(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都选择了不惜国力的以战争解决“高句丽问题”,这就不能用简单的“疯狂”二字来解释了。
华夏的世界体系
很长一段时间内,华夏是充满扩张性和攻击性的,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和“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中,我们能感受到伟大华夏的呼唤,远古的华夏强大到已经开始组建属于自己的世界体系了。
华夏从起源到壮大,一直在无止境的扩张,这种扩张一直持续到攻下所有有价值的土地才罢休,从而进入漫长的消化期,开始消化中国南方大片的烟瘴之地和北方茫茫苦寒之地。华夏停下扩张的脚步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扩张所得价值不够。
因此华夏在东亚建立起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对于那边价值不高的土地,华夏采用朝贡和宗藩体系来进行间接管理,这个管理体系成为每一个大一统王朝必承的责任。
隋朝往前直到三国的369年中,华夏仅经历了十一年的和平,这大大破坏了华夏的世界体系,而高句丽则成了挑战秩序者。
高句丽的千年争议
“高句丽的问题”是世界政治史上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命题,在高句丽灭亡1400年后的今天,中、朝、韩三国学者还在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在中国看来,高句丽是存在于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高句丽和几百年后的高丽没有必然关系,更明确的来说高句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但在朝、韩学者看来高句丽是朝、韩民族的先民,高句丽是他们历史的一部分。
我们不从政治角度展开来说了,从历史学范畴而言我只提两点:
第一:无论高句丽从属于谁,自它公元前37年立国开始,就是中国的藩属国,即使这个藩属桀骜不驯,完全是独立的另一个王朝,与宗主国若即若离;当时这个“高句丽”帝国不仅囊括大半个朝鲜半岛,其实还有中国东部的很大一片疆域。
第二:汉武帝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朝鲜北部建立了四个郡,朝鲜南部才是朝鲜人的传统地盘,高句丽崛起之初就受汉“玄菟郡”的管辖,直到西晋高句丽才趁着中原混乱完全占领了汉四郡。
东新秩序的碰撞
对于刚结束近四百年分裂的大隋来说,没有什么比建立一个如大汉般威服四夷的王朝更能凝聚被打散的华夏人心了。因此重建大汉世界观,成为大隋结束华夏分裂后的当务之急。
更何况此时的高句丽已经从破坏华夏世界秩序进化到了企图建立自己的“世界秩序”。在隋朝初步统一北方之时,高句丽活跃在整个东亚范畴内,并组建了“高句丽、南陈、突厥”三方联盟,以遏制大隋。
因此隋文帝在灭南陈后,第一时间将矛头对准了高句丽,隋文帝也组建了自己的联盟,他的盟友是朝鲜半岛南部高句丽一直想吞并的两个势力百济和新罗,这时的东亚出现了两个大的联盟势力。
遗憾的是公元598年,隋文帝的三十万大军在高句丽全军覆没,这是大隋立国来最惨痛的失败。唯一聊以自慰的是高句丽也是元气大伤,不得不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给了大隋一个台阶。
隋炀帝的”雄心“
隋文帝征高丽失败,但高句丽事关华夏世界秩序的重组,这是大隋华夏正统的正名之战,因此隋炀帝即位后也从父亲手上接过了征高丽的使命。
隋炀帝出征高丽并非一时的“疯狂“,而是两代人的夙愿。那么隋炀帝征高丽遭遇历史性失败的原因何在?我认为有两点。
其一:大业八年的第一次北征高丽动用了113万大军,这是史无前例的,这是突破当时生产力的极限。为避免后勤压力,大隋的军队无法等待集结完成后再统一部署,而是到一路出发一路。这样的结果就是后出发的部队尚在幽州集结,前锋军已经接战,这给了高句丽逐个击破的机会,而真正击垮大隋军队的并不是高句丽的兵刃,而是113万张要吃饭的嘴。
其二:这是一场政治战,由于当时生产力无法满足大规模海运要求,沟通高句丽本土的陆路太过遥远。大隋无意夺取高句丽的土地,而是意在臣服高句丽,因此大隋每路军中都有受降使,并严格规定一旦高句丽人投降,隋军就要停止攻击,而这一点被高句丽人充分利用,战场上多次出现某个据点即将被攻破时,高句丽人请降,隋人停止进攻,高句丽则趁机修补城防继续抵抗,以此多次反复。最后让隋军在一城一地的争夺战中寸步难行。
这时隋炀帝在军事上犯下的错误,这也是曾担任灭陈主帅的隋炀帝不应该犯下的错误,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隋炀帝试图重塑秩序的政治秀,但是却被高句丽人活活拖成了战争。
这场“政治秀“除了重塑大隋世界秩序,让大隋成为一个比肩大汉的伟大王朝的目的外,还有一个隋炀帝自身的”大图谋“。
登基前镇守江南十年的隋炀帝,亲眼见到了江北的疲敝和江南商业的高度发展,而在隋炀帝夺嫡之时,关陇顶级士族支持的是兄长杨勇,这让隋炀帝无法介怀,并始终不信任关陇士族,因此他起了扶持江南商人势力取代士族之心。
此举,要打破华夏近千年的士族政治,所遇阻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隋炀帝迫切的需要一场盛大的“政治秀“来威震四方,让自己成为堪比秦皇汉武的千古一帝,用巨大的威望推动他需要的改革。
最后,他失败了,到隋炀帝第三次征高丽时,国内早已狼烟遍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狼烟“充斥着他的国家,即便如此,他依旧义无反复的强行出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隋炀帝在心中将出兵高句丽排到最重要的位置上。
可惜他的“政治秀“变成了真正的战争,而在这个泥潭中,他的帝国秩序全面崩溃了。但无论中原王朝如何更迭,为证明自己王朝的正统性,重塑大汉树立的世界秩序都成为新王朝的首要任务。
隋朝是终结了中国南北朝分裂的一个朝代,而在隋朝灭亡南朝的过程中,后来成为隋炀帝的杨广可以说是核心人物,他在灭亡南陈朝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政治和军事能力。但在灭亡陈朝并登上皇位之后,杨广一没有专注于内政,二没有集中精力,对付当时更为强大的北方政权突厥,却跟势力范围集中在东北一隅的高句丽较上了劲,连续三次发重兵对其进行征讨。那么隋炀帝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高句丽当时究竟又做过什么呢?
高句丽与天下一统
其实要探究隋炀帝几次三番征讨高句丽的根源,还是应该先从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入手,因为杨广要讨伐高句丽,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跟他灭亡南陈朝的原因是一样的,就是要统一天下。而说到这,我们就必须谈一谈一些现代人对高句丽的误会。
高句丽在汉文史料中曾经长期被称为高丽,在这个政权存在的后期,它的都城也从今天中国境内迁到了朝鲜半岛,同时在朝鲜半岛上,后来还曾经产生过名为高丽的王朝,再加上近年一些韩国影视剧的影响,所以在一些国人的认知里,可能会将高句丽也视为朝鲜半岛的一个政权。
玄菟郡和高句丽县的位置
但其实这种认知却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首先,高句丽的起源地并不在朝鲜半岛,而是在中国辽宁省桓仁县境内。而且高句丽政权也并不是在当时无主的区域建立政权的,其最初的领地卒本川其实原本是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的管辖地。而玄莬郡是西汉在公元前108年所设立的,时间比高句丽政权建立早了70多年,所以可以说高句丽政权最早就是诞生在西汉通过郡县制直接管辖的领土上的一个政权。
而且高句丽政权建立之后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主动接受西汉册封,其人力财力也听从中原政权调遣。在西汉时,高句丽经常接受玄菟郡所赐给的“朝服衣帻”。
而在王莽建立新朝之后,还曾经征调高句丽士卒去进攻匈奴。
虽然到东汉时期,因为东汉政权对东北边疆的控制力下降,高句丽逐渐不服调遣,并多次袭击汉朝中央所设立的郡县,但至少在名义上,它还是会接受中原政权的册封。
比如晋朝、北魏、刘宋等政权都曾经对高句丽进行过册封。所以从中原的角度来看,高句丽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汉朝灭亡、中国分裂之后的一个割据政权,和十六国时期形成割据的一些北方游牧族群政权差异并不是特别大,相反跟后来朝鲜半岛上的政权却并不是一回事。
在经过了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再到东晋十六国乃至南北朝这个大分裂时期之后,到隋朝时期中国重新走向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当时隋朝要统一天下,恢复汉朝鼎盛时期的疆域也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目标,所以处于汉朝疆域之内的高句丽管辖区域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隋朝统一过程中的目标之一了。
而且这种认识也绝非隋炀帝一个人的看法。虽然征讨高句丽不利是隋朝灭亡的重要诱因之一,但取代了隋朝的唐朝在废除了隋炀帝许多苛政的同时,却把征讨高句丽这个国策坚定地继承了下来。而唐太宗在向臣子解释为何要征讨高句丽时就曾经说过:
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用将士之余力,平荡妖寇耳。
也就是说,在唐太宗李世民看来,高句丽所控制的辽东地区本身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只是在三国(魏)到南北朝(北周)这个中国的乱世时期脱离了中原政治的管辖,而当时中国又已经重新接近统一,但高句丽这一块地方还在割据,所以将士们还要继续再努把力,把高句丽平定,天下的统一也就彻底完成了。所以从这段话也可以看出,当时隋唐两朝其实都是把高句丽所控制的辽东地区视为中原王朝固有领土,没有平定高句丽,统一天下也就还没有完成,所以平定高句丽也就是志在统一天下的君主必须要去做的事了。
高句丽对中原王朝的现实威胁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隋朝会去征讨高句丽其实也就并不显得奇怪了。但是当时隋炀帝花那么大力气去打高句丽,其实也跟高句丽的一些具体作法引起了隋朝的极度厌恶有一定关系的。高句丽与后来朝鲜半岛的政权有一个显著的不同是,它始终在中原局势演变里扮演了一定角色,在中原局势中搅浑水、从中渔利的意图也比较明显。
在南北朝时期,北朝就在高句丽眼前,对高句丽有着现实的巨大压力,所以高句丽也被迫与北朝的各个朝代保持了朝贡关系,但高句丽对北朝的关系却一直处在比较纠结的状态之中。
北魏、刘宋、高句丽和柔然的形势
首先,在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过程中,高句丽就曾经跟北魏的敌人北燕关系暧昧,甚至在北燕灭亡前夕派出军队,将北燕末代君主冯弘接到自己的领地内避难。虽然后来冯弘与高句丽君主高琏闹翻被杀,高句丽也很快向北魏派出使臣朝贡,但在进行了4次朝贡之后,高句丽和北朝之间的联系就中断了20多年。而在此期间,高句丽则多次遣使与南朝刘宋通好,甚至在刘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北魏时,直接支援其战马800匹,这对于战马相对短缺的南朝来说,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但刘宋进行的北伐最后全部遭到失败,这时高句丽看到利用刘宋遏制北魏的企图无法达成,又从公元462年开始重新开始朝贡北魏,而且在之后朝贡热情极高,有多个年份都出现了一年之内朝贡两次甚至三次的情况,这种情况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南北朝时期。当时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政权在给北魏的一份上表里就曾控诉说高句丽:
或南通刘氏,或北约蠕蠕,共相唇齿,谋陵王略。
也就是说高句丽一方面联络南朝,一方面联络北方游牧族群柔然(蠕蠕),和这两方结成了攻守同盟,牵制北朝,同时自己则在着手称霸辽东和朝鲜半岛。而这种策略,可以说就是高句丽长期执行的国策,在隋朝也仍然得到了延续。在隋朝建立初期,高句丽仍然按照对北朝政权的做法,每年对其进行一次朝贡。但在公元585年之后,也许是高句丽感觉到了隋朝有重新统一中原的志向和实力,所以又开始故伎重施,采取了利用南朝牵制隋朝的做法。
从这一年开始,高句丽不再向隋朝派出使臣,转而向南陈朝称臣。现代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当时高句丽就已经制定了“联陈抗隋”的国策。而在这一过程中,高句丽也加紧了在南北两个方向的扩张。一方面,他们对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和百济发动了多次攻势,在公元427年将首都从今天吉林省境内的国内城迁至朝鲜半岛上的平壤城,强化了对朝鲜半岛的经营。另一方面,他们又迫使辽东的靺鞨部落对其臣服,并开始与灭亡了柔然的突厥建立联系,试图通过陈-高句丽-突厥三方联盟阻止隋朝统一天下。所以当时的高句丽就是一个不断搅动中原政治,同时一直在谋求称霸辽东,与中原王朝抗衡的攻击性政权,这也和后来朝鲜半岛的政权存在本质不同。
隋灭陈形势图
但隋朝在公元584年北伐突厥,使其称臣,并在公元589年灭亡南陈,彻底打碎了高句丽的如意算盘。这两次变故使得高句丽感受到了空前的危机,导致其迅速开始“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也就是开始大量扩军并囤积粮草,以准备与隋朝的战争。公元598年,高句丽(婴阳)王高元甚至主动挑衅隋朝,直接联合靺鞨部突袭了辽西的营州,导致隋炀帝大怒,引发了隋朝第一次讨伐高句丽。结果隋军海军因为遭遇大风,船只大量沉没,所以与高句丽军队交战以失利告终。当时高句丽王高元也不希望与隋朝的战争持续,所以主动送上台阶,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隋炀帝看到战事不利,也就顺势撤军了。
但在此之后,高句丽却开始加紧联络突厥,试图通过与突厥结盟继续遏制隋朝。
杨广为了试探高句丽是否还愿意臣服,曾经采纳了大臣裴矩的建议,要求高句丽速派使臣前来朝贡,但当时高句丽王高元却拒绝再遣使朝贡,这使得杨广确信高句丽已经决心与隋为敌,而如果这时对其坐视不管,一旦其真正与突厥结为盟友,协同行动,必然会对隋朝造成巨大威胁。所以最终下定决心,再次讨伐高句丽。
虽然隋朝绝对的军事实力要远远强于高句丽,但当时辽东地区远离隋朝核心区域,粮草等后勤问题难以得到妥善解决,再加之高句丽在辽东地区已经经营数百年,导致隋朝征讨高句丽的战争耗资巨大,引发经济危机,最终又演变成民变,使隋朝迅速灭亡。
唐朝太宗高宗最终解决高句丽问题
于是彻底解决高句丽问题,重整东亚世界秩序的使命交到了大唐手中。在唐朝建立之后,高句丽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仍然没有改变,而且灭亡高句丽也是真正实现天下一统必须要做的事,所以唐太宗和唐高宗两朝仍然持续对其用兵。
唐太宗李世民上位以后,于公元644年便对这个“心头大患”开始下狠手了!不过他在远征高句丽的时候,也吸取了之前隋炀帝的教训,率军采取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策略。
但是高句丽的城池地理位置都实在太好了,高句丽军队也抓住了这点,每一座城他们都死守到最后才投降。虽然唐军成功攻下了很多城池,但是损耗太大了,后勤也逐渐跟不上了。
虽然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最后未能成功,但当时唐军的战绩还是可圈可点的:唐军总共损失了不到2000人,但是唐军却一举攻破高句丽大小城池十余座,消灭十几万高句丽军主力,其中斩首4万多级。
例如平壤之战中,唐军虽然自己损失了八千匹马,但是从高句丽军队手中夺取的马匹却超过了5万匹。另外,唐军在战役中还缴获了大量铠甲等装备物资。
因此,无论是在作战中还是在撤军时,唐军的损失其实一直都很小。只是因为对方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好,后勤难以保障这才不得不班师回朝。
在《资治通鉴》中,就曾对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战果与损失进行了详细描述:
贞观十九年……凡征高丽(高句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
另外在《新唐书》列传中,也对唐军远征高句丽有过记载:“始行,士十万,马万匹;逮还,物故裁千余,马死十八。船师七万,物故亦数百。”
唐高宗采取长期战略对付高句丽,“内讧”给了他天赐良机。
公元655年,高句丽和百济、靺鞨联兵入侵新罗。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朝求救,当时的唐高宗李治便决定再次起兵讨伐高句丽:命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军击退高句丽军队。
不过这一次,和隋唐前几位皇帝讨伐高句丽不一样:李治知道高句丽短时间内并不好打,便决定采取长期战略,双方虽然处于战争状态,但表面上却又没有直接撕破脸皮。
唐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禅时,高句丽甚至还派了自己的太子前来“观礼”。而李治也对这种情况默认了,接受了高句丽的“示好”。由此可见,李治对于高句丽这个对手还是很谨慎很清醒的。
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终于看到了征服高句丽的机会:这一年高句丽的莫离支盖苏文去世了,而他的三个儿子开始了内讧。
莫离支盖苏文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了32岁的长子泉男生,但他的另两个儿子泉男建和泉男产却心生不满。
但这一切泉男生即位后并没有在意,他当时任命自己的两个弟弟做监国主持朝政,自己便离开平壤视察民情去了。
结果在权力的诱惑下,泉男建和泉男产两兄弟把哥哥泉男生留在平壤的小儿子泉献忠杀掉了,然后自立为莫离支。平壤发生政变后,泉男生只能逃到旧都国内城。
面对自己两个弟弟的围攻,泉男生只得派人向唐朝请求支援。但唐高宗李治得知此事后,心中虽然暗喜,但也知道这个“泉男生”也不是什么“朋友”:他当莫离支的时候对唐军也并不友好,曾经凭借鸭绿江的天险让唐朝远征军遭受过巨大损失。
而如果让他们兄弟三人继续内讧,无疑对唐朝才更有利!因此,李治先后两次拒绝了泉男生”的出兵请求。
最后,泉男生只好让自己的大儿子泉献诚亲自出使唐朝。“泉献诚”这个名字取得好,“献诚”不就是在暗示李治:只要你出兵援助我,就可以献城给你。
据《泉男生墓志》记载:“公率国内等六城十余万户,书藉辕门。又有木底等三城,希风共款。”
就这样,泉男生把之前让唐军步履维艰的城池一下子都给献了,顺带着还有鸭绿江北部重镇乌骨城。
李治心里这下子出兵终于有数了:高句丽以鸭绿江为根本建立的战略防御体系,瞬间便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平壤直接暴露在唐军的眼皮子底下。
于是,唐军开始浩浩荡荡开进高句丽各个重镇,随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一举将平壤以北的所有重镇全部攻克。
公元668年九月,唐军兵临平壤城下。由于这一次有了泉男生的协助,平壤俨然成了一座孤城。进行了一番抵抗后,泉男建和泉男产不得不摇白旗向唐军投降。
高句丽的叛乱被平定以后,唐高宗李治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下令把高句丽贵族,富户和十万百姓全部迁入中原,一部分人留在辽东,其余的全部并入突厥、新罗。唐朝建立安东都护府管理高句丽故地。
就这样,建国七百年之久的高句丽被彻底肢解灭亡。直至200年以后,朝鲜半岛才出现“王氏高丽”,但此“高丽”非彼“高句丽”。
不过,其实早在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就已经大幅削弱了高句丽军队的有生力量。而李治,也一直在继续不断削弱高句丽的长期战略,搞得高句丽境内不稳,人口锐减,从而才奠定了一举灭亡高句丽的良好基础。
而高句丽后来发生的内讧,只是给了唐高宗李治一个很好的“导火索”而已。